作者:77
配圖:來自於網絡
01重溫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
如今,不少人都在在感嘆人到中年,憂慮重重。
老人開始跑起了醫院,兒女總免不了讓人操心,對於妻子也是也漸漸相看兩厭,再加上工作朝不保夕,家庭抗風險能力似乎不堪一擊,細思極恐。
對於他們來說,若工作穩定,兒女無須操心,和妻子甜蜜如初,那實在算得上是最好的人生了。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中的主人翁,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德便擁有這樣的人生。
他40有餘,是一家證券公司的經紀人,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然而,在毫無預兆的一天,他突然拋妻棄子,離家出走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他是和情人私奔了的時候,有人卻意外發現,他只是一心追求夢想去了,他想成為一個畫家。
沒學過畫畫的他作品似乎並不如意,他窮困潦倒,日子窘迫,好多次他都因為生病和飢餓差點死掉,他在異國艱難度日,還為了創作一幅女人裸體畫而使對他有救命之恩的朋友家破人亡。
歷經種種磨難後,他來到了太平洋一座叫做大溪地的孤島,他娶了一個土著女孩。
最終,在與世隔絕的島上,飽受麻風病折磨的他傾盡全力創作出了不少驚人之作。
再之後,他死了,而他的作品享譽全球。
作為普通人中的一人,我們總是抬頭望望遙不可及的月亮,又馬不蹄停地追逐著六便士,而斯特裡克蘭德雖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受盡悽苦。
然而,他遵從了他的本心,於他而言,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了一生,不失為另一種心靈的幸福。
這一生,我們究竟該如何過,現實和矛盾,在毛姆的這本《月亮與六便士》中被描述的淋漓盡致。
或許,我們真的應該停下腳步看看,人間除了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02斯特裡克蘭德是瘋了嗎?
最初看書,覺得主人公簡直過分到了無法形容的地步。
雖然他木訥、無趣,卻也總算穩妥,經營著一個讓人羨慕的家庭,然而這樣的他,竟然在一夜之間,不顧妻兒,離開了家。
離家之後,有這樣一些對話:
「你這樣對待她,良心上過得去嗎?」「過去不。」「你對她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嗎?」「根本沒有。」「那麼,經過了十七年的婚姻生活,你又沒有發現她有任何錯誤,你就這樣把她拋棄,豈不是太過分了?」「是很過分。」
對於主人公的這一行為,很多人是不能理解的。
然而,在對畫畫的痴迷面前,這些他都義無反顧的放棄了,他不惜忍受罵名,不惜被扣上「不負責任」的帽子。
在他眼裡,妻子該嘗試靠自己養活兒女了,他必須放下一切去追求心中的那束光。
更過分的還有,一次,當他病得快要沒命時,一個非常賞識他的朋友把他接到自己的家中精心照顧他。
這位朋友平日裡非常節約,但為了救他,花錢不眨眼,更是說服自己的妻子一起日日夜夜的服侍他,直到他病好如初。
出人意料的是,就在病好後,他不僅霸佔了救命恩人的妻子,還利用這個女人創作了一副畫後拋棄了她,最終這個女人在悲傷過度下喝草酸自殺了。
犯下如此罪孽的他毫無反省之意,他來到了一個孤島,娶了一個土著女孩,生子創作,為什麼會看上這個女孩,他的回答只有四個字:
她不管我。
看到這裡,想必讀者們都會認為他是瘋了,他的行為就像是一個兇狠殘忍的暴徒,旁觀者已對他憤怒到了極點。
然而,他對於這一切卻是輕描淡寫的,這些壓根沒走進他的心裡。
他不通人情世故,他為世人所不容,他的靈魂,只為藝術而燃燒。
若說,他對人對事,有違倫理道德,那麼他對自己,同樣也是讓人驚愕的。
他從來不懼於貧窮,他會為了錢去工作,但一旦賺夠了畫畫的資費和不至於飢餓至死的短期的度日費,他就會停止工作,一頭扎進創作中。
飢餓、居無定所,受盡冷眼,這些他都是不在乎。
甚至於最後,他得了麻風病,他在近乎於荒野的地方孤獨的創作,他失明,面容扭曲,身體漸漸潰爛。
這些也依然絲毫動搖不了他對創作的熱情,他對畫畫,是痴狂的。
在他身上,永遠都是狂熱與冷漠的矛盾體,他的人生,無疑是跌宕起伏的傳奇。
最後,他去世了,他的畫,火了,他被奉為是「天才」,可這個「天才」卻在死之前,受盡了生而為人的種種折磨,令人唏噓。
斯特裡克蘭德或許不是真正的「天才」,也算不得一個「好人」,但他足夠勇敢。
03斯特裡克蘭德和高更
高更,愛藝術的人一定不能繞過的一個人物,他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
然而,對於他,我想,更多人對他人生的討論,更勝他的作品,他便是書中斯特裡克蘭德的原型。
這是一位非同尋常、近乎瘋狂的畫家。
他渣,他偉大。
1848年,他出生在法國巴黎,17歲時,他做起了海員,青年時期的他,深受盧梭思想影響,他認為在未開化的世界,人們以一種高貴的野蠻人方式生活著,他們自由分享食物和性愛,這是讓人快樂的自由生活。
沒人知道,身處文明社會的他,夢想竟然是有朝一日,成為這樣的野蠻人。
之後,他成為了股票經紀人。
他的生活可謂富足而安逸,他每年有4千法郎的收入,他的妻子來自貴族,他們育有5個兒女,這樣的人生,實在讓人豔羨。
然而,他心裡的那個夢一直在蠢蠢欲動,35歲時,他辭去了銀行的工作,專心畫畫,3年後,他毅然與家庭決裂,來到孤島大溪地尋找創作的靈感和他所嚮往的生活。
大溪地,是我們所熟知的人間天堂大溪地,對於高更來說,那裡是人間樂土,是他此生最愛的地方,是他的伊甸園,在這裡,他一直都在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成為一個野蠻人。
在這過程中,他的種種行為無疑是被人詬病的,因為那實在是有違道德,有違常規的,他的所有,正如斯特裡克蘭德一樣,是渣男的標配。
然而,高更從沒有退縮過,更沒有悔意,他想要他心目中的自由和夢想,為此,他可以拋棄一切,他不惜代價,仿佛只要有夢想,他就可以呼吸。
高更的這輩子,從沒有缺過女人,也創作了很多裸體畫,但是,他從沒有負過責,而他的畫,在生前,幾乎賣不出去。
最後,貧病交加的他在法國的妓女身上感染了梅毒,疾病不斷地摧殘著他的身體,他痛不欲生,幾度想要自殺,然而都失敗了。
終於,55歲那一年,他猝死在了那座孤島上。
雖然他的生命在過早的年紀就逝去了,但是他卻在短暫的人生中找到了永恆的自我。
高更曾說:
「臨死之前,我把所有能量都注入這幅畫中,這是一種在如此糟糕的環境中的痛苦激情,我眼前的景象如此清晰,仿佛所有的匆匆逝去的事物和生活都一一再現。」
在最痛苦的時刻,他領悟到了生命的真諦,他的靈魂得以安息和永恆。
若以世俗道德去看,高更無疑是個渣男。
但是,若以對藝術和內心追求的堅持來看,他就是一個偉人,這樣的果敢和堅持,世上又有幾人能有?
瘋子,負心漢,所有種種,為的只是不負心中的熱情和理想。
04寫在最後:
無論是書中的主人公,還是高更,他們都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度過了短暫的一生。
他們傾盡心血,留下了人間的瑰寶,而我們的人生究竟該如何度過?
一邊是白月光,一邊是六便士,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
是不讓自己後悔,亦或是在俗世的迷霧中心安理得的度過無數個日日夜夜?
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力。
我想,無論如何,努力不讓自己後悔,便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