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曼科技違法遭深圳海關處罰 進口商品未檢驗擅自使用

2020-12-16 中國網財經

  近日,深圳海關網站公示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深圳前海海關對哈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曼科技」) 作出處罰,因其將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口商品未經檢驗而擅自使用。

  2019年5月31日,當事人哈曼科技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一批次桌面視頻電話,並在廣州機場海關完成輔檢,按要求應持相關單據前往前海海關完成目的地檢驗。該批貨物申報檢驗檢疫編號為119000003794539,報關單號為514120191419158393,申報進口貨物為桌面視頻電話,數量為5臺,品牌為polycom牌,型號為Trio 8500,申報商品編碼為8517180090,貨物申報貨值為860.9美元。

  經海關查證,確認哈曼科技對上述貨物未經檢驗即使用。商品編碼8517180090項下商品屬於法定檢驗商品。哈曼科技將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口商品未經檢驗而擅自使用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第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

  行政處罰決定書指出,哈曼科技以上行為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前海海關檢查(查驗)記錄表》、企業解釋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貨物報關單》、《詢問筆錄》等為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第三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的規定,深圳前海海關對哈曼科技罰款人民幣280元。

  哈曼科技成立於2004年9月30日,為哈曼(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其股東結構如下:哈曼(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00%。

  資料顯示,哈曼業務涉及音響及信息娛樂產品,為汽車工業,消費者,及唱片工業,廣播電視機構,電影工業娛樂演出業各類大型場館,設計、製造及提供高端的音響設備及全面的信息娛樂解決方案。哈曼國際成立於1952年,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紐約證交所上市公司縮寫「HAR」。

  相關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第十二條:本法規定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口商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在商檢機構規定的地點和期限內,接受商檢機構對進口商品的檢驗。商檢機構應當在國家商檢部門統一規定的期限內檢驗完畢,並出具檢驗證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第三十三條:違反本法規定,將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口商品未報經檢驗而擅自銷售或者使用的,或者將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出口商品未報經檢驗合格而擅自出口的,由商檢機構沒收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法定檢驗的進口商品的收貨人應當持合同、發票、裝箱單、提單等必要的憑證和相關批准文件,向報關地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報檢;通關放行後20日內,收貨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申請檢驗。法定檢驗的進口商品未經檢驗的,不準銷售,不準使用。進口實行驗證管理的商品,收貨人應當向報關地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申請驗證。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按照海關總署的規定實施驗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擅自銷售、使用未報檢或者未經檢驗的屬於法定檢驗的進口商品,或者擅自銷售、使用應當申請進口驗證而未申請的進口商品的,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商品貨值金額5%以上20%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責任編輯:趙金博)

相關焦點

  • 檢驗檢疫合規風險與海關行政處罰
    根據《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第十一條第一款之規定,本法規定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口商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向報關地的商檢機構報檢。以上兩個案例中,第一個案例中的當事人因商品歸類錯誤,將部分法檢稅號商品歸類為非法檢稅號商品,第二個案例中的當事人危險化學品,未報檢且未貼中文標籤,均構成違反《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第十一條第一款之違法行為。
  • 艾默林汽車活動組件(無錫)有限公司進口商品未如實向海關申報被處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4月30日,鄭州海關網站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鄭關緝東站違字〔2020〕5號顯示,艾默林汽車活動組件(無錫)有限公司進口商品未如實向海關申報,違反海關監管規定,影響國家稅款徵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第十五條第四項之規定罰款0.16萬元。
  • 天津檢驗檢疫局對1起進口法檢商品未報檢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央廣網天津11月20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通訊員李曉莉 霍祥雲)天津檢驗檢疫局日前對1起進境法檢商品未報檢案件實施了罰款4萬餘元的行政處罰。據了解,某進出口公司從天津口岸進口申報了一批重1.829噸,貨值為2052.41美元的潤滑油。
  • 判例:對同一當事人三種違法行為未分別處罰,市場監管部門敗訴
    2019年6月11日,市場監管局出具《行政處罰告知書》,擬對東燃公司未取得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擅自標註「QS」標誌、未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擅自標註「中國有機產品ORGANIC」標誌及生產不合格的天態有機肥,作出責令停止生產、處貨值金額等值罰款9萬元,沒收違法生產的2250袋(90噸)天態有機肥,向東燃公司留置送達了上述文書,告知東燃公司有權在三個工作日內向市場監管局申請聽證。
  • 中國華融子公司違法遭罰 未經海關許可轉讓保稅料件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4日訊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石家莊海關網站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石關緝違字〔2019〕0054號)顯示,河北冀雅電子有限公司(簡稱「冀雅電子」)未經海關許可擅自轉讓保稅料件。決定書顯示,冀雅電子在鹿泉海關備案進料加工貿易電子帳冊,帳冊號:E04016000005。
  • 擅自出版網路遊戲、侵犯著作權……上海處罰4家違法企業
    擅自上網出版網路遊戲  9月9日,對上海晉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上網出版網路遊戲的違法行為予以取締,依法作出罰款人民幣101512.5元的行政處罰。  經調查查明,當事人公司未經批准,在其經營的網際網路站和微信公眾號上登載《修真訣》《末日行動》《金牌練習生》等共計6款未取得國家新聞出版署審批的遊戲版號網路遊戲出版物,供上網用戶下載後在手機等行動裝置上使用。
  • 易快來申報貨物價格不實遭深圳海關行政處罰
    中國網財經7月3日訊 6月30日,易快來發布公告稱,公司因申報進口液晶顯示屏價格不實遭深圳海關行政處罰。  公告顯示,2016 年3月7日,深圳海關駐特區辦稽查二科對易快來實施稽查,認定其自2013年3月8日至2016年3月7日期間以一般貿易方式向深圳灣海關申報進口液晶顯示屏涉嫌價格申報不實,涉及6票報關單。
  • 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擅自施工的處罰基數如何確定
    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擅自施工現象屬於多發問題,對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而言,處罰不當容易引發訴訟糾紛,嚴重的可能涉嫌濫用職權罪,因此有必要對此問題進行分析論證,以期統一認識。主要理由如下:1、從立法目的出發,《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57條處罰的對象為建設單位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擅自施工違法行為,因此,處罰必須與行為的違法程度
  • 進口法檢商品未報檢 青島麗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被處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2019年12月26日,青島海關網站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黃島海關行政處罰決定書(青島麗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經海關查驗發現,第二項實際貨物應歸入商品編碼90191010,需進口商品檢驗。當事人提交情況說明稱因工作人員對商品編碼理解不準確導致進口法檢商品未報檢。上述違法事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貨物報關單》、箱單、發票、當事人情況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辦理涉嫌違規案件貨物、物品歸類認定書》、《海關貨物查驗記錄單》等證據相互印證在案。
  • 對東莞威兵海棉家具有限公司行政處罰決定書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1月29日,深圳海關官網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文錦渡海關行政處罰決定書 文關檢決字〔2019〕226號。9月25日,經海關查驗,發現該報關單第1項貨物辛酸亞錫屬於危險化學品,數量600千克,貨值人民幣5.46萬元,未向海關申報進口商品檢驗。當事人逃避進口商品檢驗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第十一條的規定。以上行為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錦渡海關檢查(查驗)記錄表》、《陳述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貨物報關單》、《詢問筆錄》、現場照片等為證。
  • 一文讀懂 | 海關出口醫療物資監管新政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第五條 列入目錄的進出口商品,由商檢機構實施檢驗。   前款規定的進口商品未經檢驗的,不準銷售、使用;前款規定的出口商品未經檢驗合格的,不準出口。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將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口商品未報經檢驗而擅自銷售或者使用的,或者將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出口商品未報經檢驗合格而擅自出口的,由商檢機構沒收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5%以上20%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平度一大酒店擅自使用未經定期檢驗的特種設備被處罰
    新農商網9月16訊 近日青島政務網發布處罰決定書:2019年11月15日,平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對青島永新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華韻美爵大酒店進行特種設備監督檢查中發現,該公司在用的6臺電梯、2臺蒸汽鍋爐提供不出有效期內檢驗報告。
  • 關於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典型案例的通報
    2019年3月19日,嘉興市南湖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現場執法時發現,美愷邇(浙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無相關的教育培訓資料,未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2019年4月16日,嘉興市南湖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對美愷邇(浙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作出「罰款人民幣伍仟元整(5000元)」的行政處罰。
  • 北京大圓亞細亞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違法使用淘汰設備遭處罰
    千龍網北京8月2日訊 8月2日,千龍網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了解到,近日,北京市發改委發布京發改節能處罰[2017]29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北京大圓亞細亞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違法問題進行處罰。經調查,北京大圓亞細亞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存在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設備的節能違法問題。
  • 深圳最新交通違法處罰條例交警權威解讀全匯總
    一、行車文明,倡導讓行1、違規使用遠光燈,今後罰款500元本次修訂對違規使用遠光燈的行為處罰由三百元調整為五百元。同時細化了違規使用遠光燈的認定情形,包括將同方向行駛的後車與前車近距離行駛時使用遠光燈的、臨時停車使用遠光燈的,都認定為違規使用遠光燈。
  • 黃島海關關於臨沂同富勞保用品有限公司違規案的處罰決定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6月8日,青島海關網站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黃島海關關於臨沂同富勞保用品有限公司違規案的處罰決定(黃關緝檢違字[2020]000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黃島海關行政處罰決定書黃關緝檢違字[2020]0008號當事人名稱:山東愛美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註冊地址:臨沂市蘭山區半程鎮小郝埠村4號2020
  • 北京金地物業安全違法遭罰 值班電工未穿絕緣鞋上崗
    原標題:北京金地物業安全違法遭罰 值班電工未穿絕緣鞋上崗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8日訊 (記者 張海蛟) 近日,海澱區應急管理局給予北京金地格林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金地物業」)警告的行政處罰,其違法事實為現場檢查發現北京金地物業值班電工未穿絕緣鞋上崗
  • 存三大違法事實 新綸科技被處罰
    來源:紅刊財經作者:木木新綸科技曾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於2019年6月25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通知書》,在2020年4月10日披露了《關於公司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的公告》(公告編號
  • 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罰條例
    對嚴重妨礙道路交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違法行為,從重處罰;對多次實施嚴重妨礙道路交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違法行為的,加重處罰。  其他車輛逾期未參加安全技術檢驗的,處五百元罰款。  一年內有前款行為三次以上的,從第三次起按違法行為應當被處的罰款數額加倍處罰,並對車輛所屬和使用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五千元罰款。
  • 深圳海關發布2019年度智慧財產權...
    在發布會現場,深圳海關還展示了近期在跨境電商和寄遞渠道查獲的侵權假冒商品,「Hermes」的包包,「Nike」的鞋子,「Rolex」的手錶,「Apple」牌的手機……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財產權運營與法務中心副總監畢珣表示,深圳郵局海關查獲侵犯朗科公司「99專利」的侵權案件共計146件,貨值近200萬元,有力震懾了侵權企業的不法行為,切實維護了朗科公司的合法利益,堅定了企業研發創新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