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善信們!各位菩薩大德們!南無阿彌陀佛!大家吉祥如意!今天我們接著學《壇經》。
上文書我們講到,半夜三更,五祖弘忍大師為六祖慧能大師單獨講授了《金剛經》的妙義。六祖慧能大師言下大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拙作。)
至此,慧能大師終於通過了五祖弘忍大師的堪驗考核,馬上就可以接受衣缽成為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了。那麼面對五祖弘忍大師提出的這一場有關「自心般若之性」的考試,我們的六祖慧能大師到底打了多少分啊?神秀大師呢?神秀大師雖然沒有通過考核,但畢竟也參加了堪驗考試,好歹也得有個分數吧?
今天就讓我們大家來給祖師們打打分吧!想當初,五祖弘忍大師面對神秀大師的偈頌的境界是這樣評價的,五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到門內。五祖弘忍大師的意思說白了,就是神秀大師不及格!我們現在所有的修行人比得上神秀大師?但就是如此佛門中龍象般的人物在禪宗裡考試不及格!我們按不及格的最高分給神秀大師打分的話,頂格也就59.99……分吧!反正差那麼一丟丟,差的著實不多,一丟丟而已,但就是不及格!
那麼六祖慧能大師呢?這個太了不起的宿慧深厚,根性大利,聞即開悟的祖師又能打多少分呢?且看五祖弘忍大師怎麼說。
《壇經》記載:五祖知悟本性,謂慧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那麼這個評價是多少分呢?六十分!是否大家覺得六祖慧能大師應該是一百分呢?不會的,只能給他六十分,不過這六十分是足足的六十分,但一分都不可以多給了!
神秀大師在門外所以只能是五十九分,六祖慧能大師一腳踏進門裡也只能是六十分。
長期以來,很多學佛的人對禪宗有個誤解,認為六祖慧能大師的那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偈頌就是禪宗所倡導弘揚的最高圭臬!這樣的認知其實是大錯特錯!不識本心,不見本性自然是門外漢,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也只是修行的開始而已!所以五祖弘忍大師才會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這裡的「無益」不是毫無意義,也不是毫無利益,而是有利益甚至是大利益,但這種有利益甚至大利益恰恰不是禪宗祖師所講的那種無量無邊的利益。所以名之為「無益」。
因為不論有多少利益,如果你不能見到本心自性的話,終究不能解決生死的大事。所以名之為「無益」。而你見到本心自性才可以學法,才可以獲得無量無邊的法益!
所以六祖慧能大師此時只是進的門來,具備了真正修學佛法的資糧,所以只能打六十分!至若此處五祖提到的「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是指名義上的丈夫天人師佛,還不是究竟的丈夫天人師佛!這個提法我們要搞清楚,不要犯糊塗!
接著五祖弘忍大師在人盡不知的情形下,將禪宗頓教及衣缽傳付給了六祖慧能大師,並咐囑說:「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五祖弘忍大師這首偈頌真是了不起!(此處三拜!)
後輩學人很多都在猜測這首偈頌妙義,有的甚至還強行解釋。不要這樣,對於祖師的教誨我們不可能認識的那麼深刻,也沒有個誰對誰錯!能說出一些覺受體會也很不錯了,神秀大師才五十九分,那麼大家得個十幾二十分已經稱得上半個神秀大師了!要讚嘆的!
那麼什麼叫做「有情來下種」呢?此處的有情就是指一切世界所有六道的眾生!因為是有情眾生所以才具備「來下種」的能力和條件!
無始劫來,有情眾生被妄想情識所迷,所以才會不停的「來下種」,不停的循環往復著因果輪迴的生命軌跡!這是我們有情眾生的根本大苦!
那麼什麼又叫做「因地果還生」呢?這就要感恩偉大的佛陀,是他給我們這些飽受因果輪迴之苦的有情眾生指明了一條道路,什麼道路呢?就是我們一切有情眾生得以在因地修行的道路!沒有這條道路我們徹底完蛋!
在這個廣闊無垠的因地裡,不拘你我任何有情眾生都可以種因,而且也不由的你種或不種。哪位眾生說我就不種一切因,亦不得一切果。那這位眾生可真不得了啊!
善良的有情眾生種善因得善果;不善良的有情眾生種不善因得不善果;學佛的有情眾生不種成佛的因得地獄果。因果面前,毫釐不爽!
所以此處五祖弘忍大師講明了一切眾生成一切佛的道理。所以我們一定要注重因地的修行!而且我們都離不開因地,這是現實!
接著這一句「無情亦無種」是何意呢?這是講斬斷因果輪迴根本的修證。這是禪宗密法!也是所有真修實證修行人的必修法!
此處的「無情」不是冷血,也不是不友善,甚至也不是絕情。五祖弘忍大師所講的「無情」在這裡是指修行人不被有情眾生妄想情識所蒙蔽的境界。
我們不被有情眾生的妄想情識所遮蔽,達到「無情」的境界自然就不用辛苦的來娑婆世界下種了,自然也就不會繼續沉淪因果輪迴的苦海了!
那麼「無性亦無生」呢?記住這句話!這才是我們禪宗修行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因為這句話才只能給偉大的六祖慧能大師這次考試打六十分。
因為你見到自己的本心自性只是明了認知了自己,還沒有證悟究竟圓滿的佛性!記住!我們悟到的自性和究竟的佛性還是有差別的!不明白這個,就得死在自性的認知上還沾沾自喜呢!可不悲哀?
真正的佛性是充斥天地,遍及一切處的。真正的佛性是以本無的狀態真實的存在的,所以才是「無生」,所以才會不生不滅!
我們覺悟到的自性猶如海水一滴,而真如佛性好比是無邊大海,只有將我們的自性回歸到無量虛空之中,讓我們的自心般若之性和究竟的無量虛空中的佛性相融才是究竟圓滿的修證!
就如同只有把一滴海水滴進大海,令它和大海相融,那麼它煞那間就是大海本身。如果只是見到了本心自性,而不去融於無量虛空般的佛性,最終也會如同沒有回歸大海的那滴海水一般,漸漸乾涸!
南無阿彌陀佛!朋友們!善信們!各位菩薩大德們!我是一塊磚,真誠的希望希望引來大家的玉。如果有說的不如您心意的地方,歡迎大家拿磚拍我。照腦門拍的那種就行,也別太狠了!
南無阿彌陀佛!
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疾病,皆得健康。祈願一切眾生,無有貧窮,皆得富足。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煩惱,皆得菩提。祈願一切眾生,得遇佛法,皆得成就。
本文原創 感恩關注 願與有緣 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