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們就自發的遵從孝道,父親的形象在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一直就是偉大的,偉岸的。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一個父親的形象,我們上學上班回家,往往看到的都是父親的背影,所以我們很少的思考父親背影背後的故事,往往開始思考了,也是我們自己做了父親之後,才知道父親這個詞是多麼的偉大 。我們要說的是一片散文,寫出了歷史上的一個背影,感動讀哭了多少的成年人。那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背影》這一篇散文,在我們小學中學時候就已經學過,當時不懂裡面的深意,到成年後再來讀這篇文章,就會發現感動之處。朱自清先生的這篇《背影》在我們驚詫的同時,也會陷入到深深的思考,我們會成為父親,這是自然的事情,可是很多事都是經歷過後才明白,但已經很遲了,父親的愛,深沉如山,真的很難用言語來表達,所以總會用男人的表達方式來表達父愛,或許總有一天背影會遠去,我們終將也會成為自己孩子的背影。
《背影》一文是朱自清先生在1925年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是作者回到北京去讀書時,他的父親送他到火車站,照料他上火車,並為他買橘子的故事,整體上來說,這篇文章沒有任何華麗的句子,有的只有這平淡質樸的文字,但就是這樣質樸的文字,把父親的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了父親對子女的關懷。
在這篇文章中,就是短短的幾句,就把父親的形象躍然紙上,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是一個胖子,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過去,尚不大難,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的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往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微向左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抱著橘子往回走,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著橘子走。就是這短短的一段,就把一個父親的形象寫出了神韻,儘管是一個小事,就是單單的父親為自己的兒子買橘子,可是就是這麼小的事情,就寫出了自己父親對自己的愛。愛得深沉,愛的厚重。
現在我們還有自己的身前的背影,他們在逐漸的老去,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一個背影,自己子女面前的背影。所以請珍惜,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望多看看自己身前為你遮風擋雨的背影。
好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各位的觀看就是小編堅持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