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最高檢今年承辦261件建議提案:增幅超20%,公益訴訟最受關注

2020-09-05 班瑪縣人民檢察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今天

近段時間,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二級高級檢察官邱景輝與全國人大代表的精準聯絡越來越貼近司法辦案。

在最高檢工作人員與全國人大代表、有關專家學者組成的反家暴工作組微信群裡,邱景輝不時@全國人大代表劉蕾、黃美媚,反饋最高檢辦理二位代表今年在全國兩會上提出的《關於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保障反家庭暴力法律實施的建議》的新進展,並發送各地檢察機關在反家暴領域發揮職能作用的新動態,以及相關理論研究的新成果。

今年,邱景輝所在的第一辦案組負責辦理15件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於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的建議和提案。「公益訴訟今年依然最受代表委員們關注,這些建議提案凝聚著更多民聲民願民智,我們一定要辦好用好,共同推動司法實踐和立法完善。」邱景輝說。

6月中旬以來,像邱景輝一樣在忙碌辦理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的最高檢工作人員還有很多,他們把與代表委員的溝通聯繫融入日常,最高檢各承辦部門將辦理工作和業務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認真做好今年的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務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這項工作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建議提案是「寶庫」,蘊涵著人民期待和代表委員情懷。

一直以來,最高檢黨組高度重視代表建議和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始終把辦理好建議提案作為檢察機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吸納、落實代表委員意見建議,推動檢察工作不斷創新發展。

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多次強調,做好議案、建議和提案辦理工作,不僅是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科學民主決策、改進自身工作的重要途徑,更是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自覺接受代表和人民監督的重要體現。

今年兩會結束不久,最高檢先後召開一系列會議,專題研究學習貫徹落實兩會精神和建議提案辦理工作的措施。

6月2日,最高檢召開全國檢察機關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會議開到全國四級檢察院,20餘萬名檢察幹警參加會議。對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張軍檢察長在會上專門作了強調:要在精準聯絡上下更大功夫,把精深聯絡的要求做實做好,實打實地辦理代表委員意見建議,從中找準差距、推動工作。

兩天後,最高檢又專門召開檢察機關黨風廉政建設會議暨最高檢第五輪巡視動員部署會,結合代表委員對檢察隊伍建設的意見建議,進一步部署抓好檢察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檢察鐵軍。

6月18日,最高檢收到統一正式交辦的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提案後,對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進行分類研究、精準分辦。

「這項工作年年做,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受疫情影響,今年辦理建議、提案的時間比較緊迫,如何克服各種不利因素把建議和提案高質量辦好,是對我們責任和能力的考驗。希望大家走心、用情,以求極致的態度做好這項工作,讓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有更強的獲得感。」6月22日,最高檢專門召開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提案交辦會,張軍檢察長針對代表委員關心關注的問題,就精準、高效、紮實做好建議和提案辦理工作,深化與代表委員的溝通聯絡作出部署。

「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重點工作之一是承辦好代表建議和委員提案。」全國人大代表何學彬近期關注到最高檢部署落實全國兩會精神的一系列舉措,她對記者說,最高檢強力推進承辦代表建議的精準、高效、紮實,強化溝通聯絡的有效措施,以及走心、用情、求極致的具體要求,展現了最高檢抓得早、抓得實、抓得細的工作作風,彰顯了最高檢政治站位高、接受監督意識強、代表情懷濃的責任和擔當。

建議提案增幅超20%

公益訴訟最受關注

今年全國兩會上,共有31個代表團214位代表單獨或聯名給檢察機關提出了204份建議,82位委員單獨或聯名提出提案57件。與去年相比,建議提案數增加幅度超過20%。

6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提案交辦會。最高檢代表委員聯絡處將整理好的意見建議分類轉交相關廳局。

對此,張軍檢察長在6月22日最高檢召開的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提案交辦會上評價道:「這說明檢察工作和老百姓貼得更緊了,代表委員更加關心關注、支持檢察工作,對檢察機關在國家治理效能方面的更大作為充滿期待。」

最高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童建明在交辦會情況通報時介紹,今年,最高檢承辦的261件建議提案中,主辦、分辦、獨辦109件(建議88件、提案21件),相對去年上升65.2%;協辦138件(建議102件、提案36件),相對去年上升18.9%;參閱的建議14件。另外,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還交辦最高檢協助辦理議案35件。

通過對最高檢承辦的建議提案進行梳理分析發現,今年建議提案所涉議題和領域更加廣泛。

其中

加強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有63件,主要包括完善公益訴訟法律法規、公益訴訟「等」外領域拓展探索、建立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加強公益訴訟調查核實權、建立跨行政區劃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制度、加強生態環境公益訴訟保護等。

服務民營經濟和維護金融安全的有36件,主要包括加強中小企業司法保護、平等保護非公經濟主體、加大對涉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冤錯案件糾正力度、加強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活動、預防新金融業態下涉眾型經濟犯罪、打擊網際網路金融犯罪等。

加強民事、行政檢察和刑事訴訟監督的有32件,主要包括加大虛假訴訟懲治力度、健全「兩法銜接」機制、加強抗訴案件立案受理力度、完善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降低審前羈押率、發揮行政檢察監督作用推動訴前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等。

加強檢察隊伍和基層基礎建設的有32件,主要包括落實檢察人員職業保障、提高檢察人員待遇、加強少數民族地區檢察人才培養、解決基層司法機關人才難招難留問題、強化「三個規定」貫徹執行、強化司法辦案廉政風險防控、推進檢察信息化建設等。

深化司法改革和法規政策研究的有25件,主要包括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體系建設、檢察機關大部制下加強法律監督、加強檢察建議工作、規範相對不起訴制度、深化跨行政區劃檢察改革、修改完善背信類犯罪、制定出臺相關司法解釋等。

加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有21件,主要包括精準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推進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跨區域集中管轄、減少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推廣「一站式」詢問救助模式、建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網絡平臺等。

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有14件,主要包括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完善值班律師制度、出臺《法律援助律師工作辦法》、依法懲治涉黑惡犯罪、加大黑惡勢力保護傘和涉民營企業軟暴力黑惡勢力犯罪打擊力度等。

嚴懲損害民生民利犯罪的有12件,主要包括打擊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加強婦女兒童特殊群體保護、打擊暴力傷醫殺醫犯罪、治理酒駕醉駕案件、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等。

加強控告申訴檢察工作的有9件,主要包括加強信訪信息平臺建設、加大非法上訪懲戒力度、加強國家司法救助法治化建設、完善司法糾錯機制、推行律師異地閱卷等。

還有17件涉及其他方面工作,主要包括健全吹哨人制度的立法、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規範正當防衛制度鼓勵見義勇為等。

根據建議提案類型

針對性提出辦理要求

不為辦結而辦理,最高檢始終強調,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吸納落實代表委員意見建議,將建議提案的辦理工作,作為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的重要抓手。

就如何高質量辦理建議提案工作,張軍檢察長根據建議提案類型針對性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獨立辦』的,要切實負起責任,真正辦出實際成效;我們為『主辦』的,要特別重視推動協辦部門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和承諾解決時間;我們『協同辦』的,一樣要有責任感,以真正解決問題為目標來辦理;幾個部門『分別辦』的,要加強與其他分辦單位的溝通;交我們『參閱』的,不能束之高閣,原則上都要作為可辦建議提案來認真對待。」

今年,全國人大代表孫雨飛提出的《關於打擊處理網際網路金融犯罪的建議》《關於建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網絡平臺的建議》兩個建議,最高檢都是協辦單位。孫雨飛告訴記者,最高檢第四檢察廳和第九檢察廳承辦人員分別針對兩個建議,很早就與她聯絡溝通,徵求其對相關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並介紹檢察工作的新進展新成效及下一步工作打算,這充分體現了最高檢高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以對人民負責的精神辦理好每一件建議。

最高檢辦公廳副主任劉喆介紹,今年,最高檢把涉及「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建議列為最高檢內部重點建議,要求各承辦部門高度重視,確保辦理效果。希望通過重點建議的紮實辦理,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進一步落實,並為今年10月最高檢就開展認罪認罰從寬工作情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專題報告,接受代表專題詢問,提供可資參考的素材和實例。

全國人大代表段俊、劉文新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健全完善值班律師制度出臺〈法律援助律師工作辦法〉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實的建議》,司法部主辦,最高檢只是協辦單位,但最高檢第一檢察廳考慮到律師在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實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實際辦理過程中也將此建議當作主辦建議去全力辦理。

劉喆介紹,201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將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代表提出「推進檢察公益訴訟深入開展」相關的11件建議作為重點督辦建議,交最高檢牽頭辦理。為進一步將重點督辦建議的辦理落到實處,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要求最高檢會同有關參加辦理單位,結合今年代表提出相關建議的情況,繼續做好重點督辦建議的滾動辦理工作,以鞏固辦理成果,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也將跟蹤督辦。

紮實做好重點督辦建議滾動辦理工作,是增強代表建議辦理實效的重要舉措。記者了解到,目前,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已著手滾動辦理32名代表的11件建議,持續做好建議落實措施的鞏固深化和相關成果的轉化應用,並擬於今年第三季度組織一次滾動辦理代表建議的專題調研活動,邀請相關代表參加。

7月29日上午,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組織召開跟蹤督辦建議工作座談會,最高檢辦公廳、第八檢察廳匯報了有關工作安排,後續將積極配合做好跟蹤督辦工作。

創新溝通方式

提高答覆針對性

記者了解到,雖然今年全國兩會推遲召開兩個多月,但最高檢對各承辦部門辦理建議提案的時限,與往年相比並無寬延。屬於最高檢協辦的,要求承辦部門7月31日前辦結,屬於獨辦、主辦、分辦的,在8月31日前辦結。目前各承辦部門都已提交了辦理工作方案和臺帳。

在辦理建議提案過程中,最高檢各承辦部門首先結合自身檢察業務認真研究,深入了解每件建議提案的背景、問題指向、意圖主張,梳理關鍵點和關注點,分類分解辦理任務,確保建議提案領得準、辦得了、措施實,答覆有的放矢。

深入了解代表委員提出建議提案的背景和初衷,聯絡溝通工作是最為重要的一環,是做好建議提案辦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強代表委員參與感、提升代表委員滿意度的有效方式。

鑑於今年疫情影響,最高檢要求承辦部門創新與代表委員的溝通方式,主動溝通、靈活溝通、多渠道溝通,全面提升溝通效果,切實提高答覆的針對性和代表委員的滿意率。

同時對辦理過程提出具體要求:辦理前,要主動聯繫,深入了解代表委員提出建議提案的背景和訴求;辦理中,在疫情防控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邀請代表委員參與調研座談,共同研究解決問題,不具備條件的可以通過視頻會議、電話、微信等方式與代表委員互動交流;辦理後,要認真徵求代表委員對答覆的意見,做到件件有答覆、事事有著落,提高代表委員滿意度。

全國人大代表何建忠告訴記者,最高檢在辦理代表建議過程中,做到了精準聯絡、深度溝通、及時反饋,在最高檢的帶領下,各級檢察機關也努力將代表的聯絡工作做到極致。今年兩會剛結束,他就被所在地的江蘇省泰興市檢察院邀請,向該院傳達兩會精神,並就其所提建議進行深入溝通交流。

「我要再次點讚檢察速度,期待作為公共利益代表的檢察官繼續忠誠履職,做人民美好生活的法律守護者。」何建忠說。

「真誠期盼和相信最高檢能將建議提案承辦出黨和政府滿意、人大滿意、代表滿意、老百姓和社會滿意的實際效果,並以此推動打造出忠誠、乾淨、擔當的檢察鐵軍,共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何學彬表示。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戴佳

製圖:趙立榮

圖片:程丁

編輯:丁靚

相關焦點

  • 最高檢今年承辦261件建議提案:增幅超20%,公益訴訟最受關注
    今年,邱景輝所在的第一辦案組負責辦理15件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於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的建議和提案。「公益訴訟今年依然最受代表委員們關注,這些建議提案凝聚著更多民聲民願民智,我們一定要辦好用好,共同推動司法實踐和立法完善。」邱景輝說。
  • 261件建議提案蘊涵人民新期待,最高檢分類研究、精準分辦
    ​今年,邱景輝所在的第一辦案組負責辦理15件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於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的建議和提案。「公益訴訟今年依然最受代表委員們關注,這些建議提案凝聚著更多民聲民願民智,我們一定要辦好用好,共同推動司法實踐和立法完善。」邱景輝說。
  • 最高檢:2019年共承辦全國兩會建議提案212件
    5月2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松苗做客「縱論『四大檢察』新格局暢敘『十大業務』新願景」網絡訪談,向網友介紹最高檢新聞辦公室的職能,同時還詳細介紹了最高檢藉助「外腦」開展工作情況。【訪談實錄】最高檢:2019年共承辦全國兩會建議提案212件接受人大監督和民主監督,是檢察機關接受外部監督的重要內容。
  • 最高檢開展第三期全國兩會建議提案優秀答覆文稿評選活動
    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優秀答覆文稿評選活動在浙江安吉展開,全國人大代表陳晶瑩、秦光蔚、歐其、席文、魏臻、李秀香、黃菊花、馬善祥、楊先農、戴世宏、何琳,全國政協委員呂紅兵、陳利頂應邀擔任評委,對最高檢今年辦理全國兩會建議提案工作「把脈問診」。
  • 最高人民檢察院2020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優秀答覆文稿評選活動評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張軍檢察長在今年的交辦會上指出,必須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高度,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把講政治的要求體現到每一份建議議案的辦理之中,向人民群眾交出合格答卷。12月10日,最高檢組織的2020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優秀答覆文稿評選活動在浙江安吉召開。
  • 2019年最高檢辦理代表建議工作綜述
    在最高檢專門召開的18個承辦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全國人大代表議案建議交辦會上,最高檢院領導強調,「要從政治和全局出發,本著對人民負責、對新時代檢察事業負責的態度,精心把這些議案、建議和提案辦好、辦出成效,辦成精品。」「我們按照不以『通用稿』籠統答覆代表的要求,分類辦理代表建議,形成有針對性的答覆。」
  • 最高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第一案!萬峰湖恢復生機活力
    近一年來,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統一部署下,經過貴州、雲南、廣西三省區檢察機關的共同努力,「一水連三地」的萬峰湖生態環境改善明顯,正逐步恢復往日碧波蕩漾的景象。這是新華社記者日前在跟隨最高檢萬峰湖專案組現場辦案時了解到的。萬峰湖橫跨黔、滇、桂三省區的五縣市,是珠三角地區的重要水源地。近年來,受養殖業無序發展等因素影響,萬峰湖違法網箱養殖、搭建浮房等問題突出,生態環境迅速惡化。
  • 最高檢:探索預付卡消費領域公益訴訟可能性
    12月28日,最高檢官網公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的辦理情況,對預付卡消費領域的建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表示,出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從頂層設計上堵塞預付卡消費領域監管漏洞。商務部則表示,推動適時修訂《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壓實地方責任,提升監管效能。
  • 最高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第一案 萬峰湖生態受損問題整治效果顯著
    新華社貴陽9月16日電(記者白陽)近一年來,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統一部署下,經過貴州、雲南、廣西三省區檢察機關的共同努力,「一水連三地」的萬峰湖生態環境改善明顯,正逐步恢復往日碧波蕩漾的景象。這是記者日前在跟隨最高檢萬峰湖專案組現場辦案時了解到的。
  • 新華社|最高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第一案 萬峰湖生態受損問題整治效果顯著
    近一年來,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統一部署下,經過貴州、雲南、廣西三省區檢察機關的共同努力,「一水連三地」的萬峰湖生態環境改善明顯,正逐步恢復往日碧波蕩漾的景象。這是記者日前在跟隨最高檢萬峰湖專案組現場辦案時了解到的。萬峰湖橫跨黔、滇、桂三省區的五縣市,是珠三角地區的重要水源地。
  • 用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環境:委員建議制定專門公益訴訟法
    用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環境:委員建議制定專門公益訴訟法 2020-05-22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最高檢發布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為加大保護力度提供指引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吳倩):最高人民檢察院12月2日對外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涉及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傳統村落保護等方面內容。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將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作為公益訴訟重點領域持續推進,強化案件辦理,加強案例宣傳,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敦煌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
  • 【公益訴訟】一張卡關係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最高檢邀請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調研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三位代表提出了關於探索預付卡消費領域檢察公益訴訟,推動相關法律完善的建議。近日,具體辦理此建議的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經認真研究,邀請三位代表赴上海和黑龍江兩地實地調研。上海市商務委員會表示,單用途預付卡立法工作歷來為上海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高度關注。  2013年至2018年,20餘位上海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累計提出相關書面意見和提案近30件,單用途卡立法必要性明顯。
  • 最高檢發布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涉及明長城、莫高窟
    最高人民檢察院12月2日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涉及明長城、敦煌莫高窟、安平橋等,最高檢明確將文物和文化遺產領域作為檢察公益訴訟新領域的重點予以部署推進,為各地檢察機關積極用好現有政策和法律依據、加大保護力度提供指引。
  • 檢察公益訴訟全面實施三年辦理案件31萬餘件!一起來了解公益保護的中國智慧
    從頂層設計到實踐落地,從局部試點到全面推開,再到快速健康發展,公益訴訟檢察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記者今天從最高人民檢察院了解到,這項工作自2017年7月全面開展至今,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31萬餘件。在這31萬餘件案件中,行政公益訴訟29萬餘件、民事公益訴訟1.8萬餘件。
  • 最高檢發布檢察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
    監督檢查中發現,工業園區一至三期規劃共重疊溼地保護區面積336.285公頃,佔溼地保護區總面積比例為20.85%,工業園區的建設和運營佔用部分灘涂,較大程度地、不可逆轉地改變了工業園區與保護區重疊區域的生態系統的結構、性質與功能,對溼地生態系統和保護區內動物有一定影響。【調查和督促履職】該案系最高人民檢察院掛牌督辦案件,各界普遍關注,社會影響較大。
  • 關注| 萬峰湖專案組現場辦案!這是最高檢直接立案辦理的第一起公益...
    作為最高檢直接立案辦理的第一起公益訴訟案件,在四級檢察機關一體化辦案模式下,萬峰湖專案取得了積極成效,得到了三省區各級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進一步強化了協同治理萬峰湖的共識,為解決「上下遊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這一普遍性問題提供了範本。湖水連三省,湖面映萬峰。時值金秋,地處滇黔桂交界處的萬峰湖天氣依然陰晴不定。
  • 公益訴訟一體化辦案的必要性
    其中,民事公益訴訟案件1.7萬餘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29萬餘件,向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5萬餘件。實施一體化辦案制度,可以在保證當前辦案規模的前提下,提高辦理一批有震動有影響公益訴訟案件的可能。萬峰湖專案的辦理,凸現了一體化辦案模式在公益訴訟檢察辦案中的價值,為檢察一體化辦案制度的構建提供了範本。(三)契合公益訴訟檢察辦案的需要檢察機關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需要收集摸排案件線索,調查核實相關證據,啟動立案、磋商、制發檢察建議或公告、提起訴訟、跟進監督乃至出庭起訴等辦案程序,這就要求辦案團隊要具備多方面的辦案能力。
  • 保護公共利益不受侵犯——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開展...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題:保護公共利益不受侵犯——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開展專題詢問新華社記者陳菲、黃玥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推進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中遇到了哪些突出問題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