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鄧火腿,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特產。前不久去了諾鄧火腿的產地,也就是太極圖左邊有房子的地方。這個地方真是挺牛的,跟太極圖幾乎一模一樣,太極是中華文明的根本,雲南真是天地靈秀所鍾之地。
我們走進當地一家火腿廠,諾鄧這個地方的火腿陳化發酵倉庫比較特別,因為地勢的關係,房子建起來外面看著是房梁的部位其實是埋在地下的,跟地窖一樣,在外面覺得很炎熱,進去就很涼快。
火腿廠的負責人還說,諾鄧火腿這麼牛的原因是這裡的氣流都是太極氣流,真真假假不得而知,但這個地方確實是在天然太極圖上不假。
發酵三年以上的火腿會被取下來放在一個架子上,嚴格的檢驗,準備加工。
就是這個架子。
發酵後的火腿外面都有一層長黴的部分,這些東西切下來會統一拿去燒掉,看著挺可惜的。
長黴的地方切掉之後,可以用的火腿切開就是這個樣子的。
火腿切塊,稱重,包裝之後就可以拿去賣啦。
這些是包裝好的。
據了解包裝好的火腿主要銷往上海,供不應求。上海消費能力挺強的。
據說之前搞過個活動,請了一百個職業買手讓他們盲品西班牙火腿和諾鄧火腿,結果諾鄧火腿得了52票勝出。
這種火腿一小塊就要上百塊,一片一片包裝的也要好幾塊錢,可以生吃哦。
諾鄧火腿是用諾鄧鹽醃製的,諾鄧古代是產鹽的地方,廠裡的負責人說他們醃製火腿是現去拉滷水來熬鹽。
熬出來的鹽是這樣的。
放火腿的架子挺講究的,我之前看過西班牙開火腿,跟品紅酒似的。其實火腿跟紅酒挺搭的。
火腿架上去是這個樣子的。
上面的圖片有點過曝了,換張正常點的。
看到上面這塊臘肉,我想到了孔子。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束脩(xiū):一束幹肉,即十條幹肉,是古代一種最菲薄的見面禮
用現代文解釋,就是:只要有人自行送給我十條幹肉,我就沒有不教他的。
"十條臘肉",是孔子規定的拜師禮。朱熹認為"束脩其至薄者",意思是這"十條臘肉"不算什麼厚禮。遠古物質並不豐富,恩格爾係數高,古人吃肉不易。
但"十條臘肉"也不應該是了不得的厚禮,即使一般窮苦人家,稍作努力,還是應該拿得出這個摯禮,不然,孔門就不會有那麼多出身寒門、生平寒微的窮學生,如顏回、子路、卜商、冉求、仲弓、原憲、伯牛等。
這位大叔在火腿醃製的季節在廠裡打工,廠裡沒活的時候就回家去餵豬。諾鄧火腿使用的火腿原料就是他這樣的農戶養出來的。
最後,火腿我吃了,味道不錯,大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