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走近諾鄧火腿產地,想到孔子和束修

2020-12-09 文化旅遊觀察

諾鄧火腿,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特產。前不久去了諾鄧火腿的產地,也就是太極圖左邊有房子的地方。這個地方真是挺牛的,跟太極圖幾乎一模一樣,太極是中華文明的根本,雲南真是天地靈秀所鍾之地。

我們走進當地一家火腿廠,諾鄧這個地方的火腿陳化發酵倉庫比較特別,因為地勢的關係,房子建起來外面看著是房梁的部位其實是埋在地下的,跟地窖一樣,在外面覺得很炎熱,進去就很涼快。

火腿廠的負責人還說,諾鄧火腿這麼牛的原因是這裡的氣流都是太極氣流,真真假假不得而知,但這個地方確實是在天然太極圖上不假。

發酵三年以上的火腿會被取下來放在一個架子上,嚴格的檢驗,準備加工。

就是這個架子。

發酵後的火腿外面都有一層長黴的部分,這些東西切下來會統一拿去燒掉,看著挺可惜的。

長黴的地方切掉之後,可以用的火腿切開就是這個樣子的。

火腿切塊,稱重,包裝之後就可以拿去賣啦。

這些是包裝好的。

據了解包裝好的火腿主要銷往上海,供不應求。上海消費能力挺強的。

據說之前搞過個活動,請了一百個職業買手讓他們盲品西班牙火腿和諾鄧火腿,結果諾鄧火腿得了52票勝出。

這種火腿一小塊就要上百塊,一片一片包裝的也要好幾塊錢,可以生吃哦。

諾鄧火腿是用諾鄧鹽醃製的,諾鄧古代是產鹽的地方,廠裡的負責人說他們醃製火腿是現去拉滷水來熬鹽。

熬出來的鹽是這樣的。

放火腿的架子挺講究的,我之前看過西班牙開火腿,跟品紅酒似的。其實火腿跟紅酒挺搭的。

火腿架上去是這個樣子的。

上面的圖片有點過曝了,換張正常點的。

看到上面這塊臘肉,我想到了孔子。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束脩(xiū):一束幹肉,即十條幹肉,是古代一種最菲薄的見面禮

用現代文解釋,就是:只要有人自行送給我十條幹肉,我就沒有不教他的。

"十條臘肉",是孔子規定的拜師禮。朱熹認為"束脩其至薄者",意思是這"十條臘肉"不算什麼厚禮。遠古物質並不豐富,恩格爾係數高,古人吃肉不易。

但"十條臘肉"也不應該是了不得的厚禮,即使一般窮苦人家,稍作努力,還是應該拿得出這個摯禮,不然,孔門就不會有那麼多出身寒門、生平寒微的窮學生,如顏回、子路、卜商、冉求、仲弓、原憲、伯牛等。

這位大叔在火腿醃製的季節在廠裡打工,廠裡沒活的時候就回家去餵豬。諾鄧火腿使用的火腿原料就是他這樣的農戶養出來的。

最後,火腿我吃了,味道不錯,大家看看。

相關焦點

  • 雲南兩大火腿,諾鄧火腿和宣威火腿,究竟哪種更好吃?
    說到雲南這個祖國西南的邊境省份有什麼特產,除了各種稀奇古怪的水果,可能很多朋友就會想到火腿了,那麼雲南有兩大火腿,一是滇東宣威市的宣威火腿,一個是大理雲龍縣的諾鄧火腿,究竟哪個味道好,又各有哪些特點呢?
  • 大理諾鄧古村,看大自然的畫作,吃舌尖上的諾鄧火腿
    今天阿閃要介紹的這個地方就是大理雲龍縣諾鄧古村。這個小村莊到底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呢?大家快和阿閃一起去感受吧。很早以前阿閃通過《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美食紀錄片,知道大理雲龍縣有一個諾鄧古村,通過節目的宣傳,如今全國人民都知道諾鄧火腿非常好吃。
  • 一畝田產業地圖:雲南千年諾鄧火腿的產業化之路
    諾鄧火腿是雲南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產,大學生張晶潔嫁入一個火腿生產世家,她在繼承傳統火腿生產技術的基礎上,用新農人的新思維,給傳統美食生產加持現代化生產標準,讓諾鄧火腿迎來新發展。2017年,央視產地合作夥伴一畝田農產品電商平臺為央視農業大型季播節目《識材有道》推薦了她,並在節目現場獲得了易果生鮮和天貓生鮮200萬元的採購大單。
  • 雲南菜的靈魂——火腿
    煮熟切片或者切塊之後可以和土豆,藕,竹筍,蘿蔔,白芸豆等一起煮食,味道鮮香可口。諾鄧火腿產地:諾鄧火腿產自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諾鄧村。肉品:選擇本地養殖歷史悠久的諾鄧黑豬,肉質細嫩味美。製作:諾鄧火腿醃製火腿有兩個特殊條件:一是醃製火腿的諾鄧鹽含鉀;二是諾鄧村有特殊的環境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可晾掛較長時期,三至五年的可生吃。鮮腿修割定形,使用雲龍包穀酒、諾鄧鹽進行傳統手工醃製、堆碼翻壓、洗曬整形、上掛風乾、發酵成熟等工藝製作而成。
  • 千年古村諾鄧,火腿、鹽井和那隱藏在茶馬古道上的舊時光
    外界滄海桑田早已換了模樣,只有諾鄧還保留著古老的名字和樣貌。諾鄧在白族語言裡意為「老虎的山坡」。地處大山深處,山勢高低起伏,周邊林深錯落,古時候想必是野生老虎出沒之地。諾鄧鹽在雲南提起諾鄧,知道鹽井的人不多,但一定人人知道諾鄧火腿。用諾鄧鹽醃製的火腿,和宣威的火腿名氣不相上下。舌尖上的中國曾有過介紹。
  • 諾鄧,源起於一口鹽井,揚名為一隻火腿,而我鍾情於它的舊
    諾鄧,源起於一口鹽井。諾鄧,揚名為一隻火腿。而我只鍾情於它的舊。據統計,雲南諾鄧目前完好保留有60多座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40多座民國時期的民居建築和20多座古廟宇。這是一個古建築的博物館。你可以沿著一戶接一戶的人家,從明朝走到現在,從世俗百姓的庭院走到承載萬眾信仰的廟宇,從古驛路走到貞節牌坊……諾鄧民居一幢接一幢依山而建,高低錯落,層層疊疊,密密麻麻,狀如蜂巢。
  • 央視帶火的一個千年偏僻古村,因諾鄧火腿而聞名,吃貨有口福了
    雲南的大理,麗江眾所周知,而身居深山裡極美的諾鄧,你聽說過嗎?了解過嗎?去過嗎?如果沒有去過,那就和方舟一起去看看吧!諾鄧位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深山裡,它因鹽業而蓬勃發展,長期以煮鹽為生,曾一度是滇西地區的經濟重鎮。
  • 「滇西騰衝行」之四:芒市到諾鄧,尋找「舌尖上的」火腿
    是的,眼前所見的「高峽出平湖」不是湖,是瀾滄江,去年我們從橄欖壩到景洪沿著它走,這次去雲龍諾鄧又是沿著它走。之所以貌似「高峽出平湖」,是建有電站堤壩之故。瀾滄江上有很多水電站,繼續往前走經過的功果橋水電站就是其中之一,裝機容量不大,但是上遊和中下遊之節點。媽媽咪呀,庫區上遊這含沙量?!
  • 這裡擁有出鏡於《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諾鄧火腿聞名於世-諾鄧古村
    它們見證著諾鄧村子不斷的變遷,從繁榮到衰落,再到新生。時間在空白的院落裡生出了一株生命之樹,它在大家的灌溉下蓬勃而生。只是那些曾灌溉過它的人,卻在日漸蒼老。如說,草木是一個四季,那人生便是一種輪迴。
  • 行者筆記下的諾鄧,一個被火腿帯火的千年古村
    自唐代南詔時期起,它就一直沿用「諾鄧」這一村名,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走進諾鄧它的位置不算偏遠,但因為隱藏於群山之中,極少有人知道,它以奇妙的「太極鎖水」,豐富的信仰和民族文化,曾經發達的鹽業留下的遺存,構成了十分鮮見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 世界上最奢侈的火腿,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你吃過嗎?
    為了滿足國人吃伊比利亞火腿的需求,中國人開始進口冷凍伊比利亞生豬肉來自己醃製火腿,不過巴特雷斯說,中國人醃製的這種火腿產品特別鹹。頂級火腿的生產和消費就像優質葡萄酒一樣讓人心生敬畏和神秘感。用片肉機來將去骨的伊比利亞豬腿切成片被認為是褻瀆聖物。
  • 火腿告急!西班牙火腿成中國餐桌新寵
    頂級火腿的生產和消費就像優質葡萄酒一樣讓人心生敬畏和神秘感。用片肉機來將去骨的伊比利亞豬腿切成片被認為是褻瀆聖物。豬腿必須被固定在一種叫jamonero的架子上,然後師傅用一把又長又窄的刀將其切成片。在出產火腿的埃斯特雷馬杜拉、卡斯蒂利亞-萊昂和安達盧西亞區的多數城鎮,都會舉行隆重的切火腿片比賽,通常都會有數百名圍觀者。
  • 這些火腿種類和吃法,不一定每個雲南人都知道
    宣威火腿經久不衰,美味的伏筆就在時間裡,存放時間越長,火腿的品質越高,宣威火腿最長可以放三年,時間越長香味越濃鬱,肘把經過精細加工而成的半成品「金錢腿」是宣威火腿的精華所在。 諾鄧火腿:諾鄧火腿的好吃,歸功於諾鄧鹽。
  • 藏在雲南深山中的「美食古鎮」,緣起於一口鹽井,因火腿而揚名
    所以每到節假日,大家總會和一幫親友相約,去風景優美的地方放鬆心情。而雲南也是不少人夢中所嚮往的好去處。而說到雲南的旅遊景點,大家最常常聽到的就是大理。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來介紹介紹雲南的諾鄧古鎮。諾鄧古鎮,本是一個靠著鹽發展起來的小部落,長期以來居民的收入來源也是鹽。所以在古代這種鹽非常暴利的情況下,諾鄧古鎮也一時間成為了滇西地區最重要的經濟重鎮。
  • 大理這一千年古村,因火腿而走紅,文青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
    在大理的諾鄧古鎮,千年的歷史賦予了這個地方濃厚的地方特色,來到諾鄧不是為了要幹什麼,而是為了什麼都不幹,只靜靜地感受這裡的寧靜。有的古鎮在歷史的發展中會擁有不同的名字,而諾鄧古鎮,在兩千年的歷史裡面,從來沒有改過名字,它靜靜佇立在大理的西南邊陲之地,千年來的風雨飄搖,見證著世事變遷,卻依舊不改古樸原始的樣子。
  • 各地名產特色美食之火腿篇
    宣威火腿,雲南省著名地方特產之一,因產於宣威而得名。它的主要特點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適中;切開斷面,香氣濃鬱,色澤鮮豔,瘦肉呈鮮紅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頭略顯桃紅,似血氣尚在滋潤。其品質優良,足以代表雲南火腿,故常稱「雲腿」。金華火腿屬於浙江省金華市特產。
  • 除了花蛋糕,火腿是雲南火腿的另一個特色
    雲南火腿的大哥大第一個出現的當然是大哥大-宣威ham在雲南欄位中,在早期,一些著名學者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提到過「火腿」一詞,據說只要涉及雲南火腿,一般指宣威火腿。宣威火腿的原料是宣和豬,宣威的地理條件非常好,冬季氣溫較低,溼度較大,這樣的條件非常有利於火腿的發酵,在雲南的其他地方,或多或少有一點太幹,不利於微生物發酵,因此宣威火腿可以與金華火腿競爭,或者取決於他獨特的氣體等待!然而之前的宣威火腿也面臨一個問題,即質量難以控制,當許多東西第一次問世時,質量控制方面是最好的,因此大大的的普及率得到了提高。
  • 《風味人間》的火腿吃法沒說完,還有這樣的吃法
    傳統的火腿製作講究天時地利,因此國內的產地局限在長江流域和雲貴高原,其中又以浙江的金華火腿、雲南的宣威火腿較為知名(後期因《舌尖一》的介紹,也讓雲南的諾鄧火腿走進更多一般大眾的視野)。諾鄧當地因為盛產鹽,進而帶動火腿的製作。
  • 再談孔子收禮
    兩年前教師節,筆者有感於有些中小學教師,在節日裡向學生索禮成風,師道淪落,在《東方網》上發表過一篇《孔子的學生送不送禮?》。今年教師節後,看到《文匯報》刊登單學文的文章,知道現在還有人「以孔夫子為例,來為教師收禮作辯護」,不禁想再說幾句。  孔子確實是收禮的。他自己就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晦焉。」只要帶來一捆「束修」,孔子就收他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