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田產業地圖:雲南千年諾鄧火腿的產業化之路

2020-12-14 中國網科學頻道

 諾鄧火腿是雲南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產,大學生張晶潔嫁入一個火腿生產世家,她在繼承傳統火腿生產技術的基礎上,用新農人的新思維,給傳統美食生產加持現代化生產標準,讓諾鄧火腿迎來新發展。2017年,央視產地合作夥伴一畝田農產品電商平臺為央視農業大型季播節目《識材有道》推薦了她,並在節目現場獲得了易果生鮮和天貓生鮮200萬元的採購大單。

食尚之星由一畝田和易貿農業選送推薦

諾鄧火腿聲名鵲起

在央視攝製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有一段6分鐘長的關於雲南諾鄧火腿的影像。正是這短短的6分鐘,讓諾鄧火腿瞬間名聲大噪。

諾鄧火腿產地位於滇西瀾滄江縱谷區的雲龍縣,地處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風景名勝區的南端。有著千年歷史的諾鄧天然鹽井,造就了諾鄧火腿所獨具的美味。除了獨特的諾鄧鹽,諾鄧火腿在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下,通過選用精心飼養的山豬,採用全手工的加工工藝,造就了諾鄧火腿的獨特美味,並成為了雲南三大著名火腿之一。

諾鄧火腿產能成為瓶頸

諾鄧火腿聲名鵲起,隨後則是產能瓶頸的問題。首先,鹽井鹽的產量不足,導致當地製作火腿的規模長期處於低產狀態;其次,溫度、溼度和氣候條件影響因素很大,最佳醃製時間的局限性,手工製作的複雜性,醃製時間較長等因素也讓諾鄧火腿產能有限。

2003年年初,諾鄧村村民楊伍鬆開辦了諾鄧火腿食品廠,作為當時雲龍縣唯一的諾鄧火腿加工企業,最初的年產量只有3-4噸,後期擴大到近100噸產量則用了將近10年的時間;2016年,該廠加工銷售諾鄧火腿1.86萬支,產值達1600萬元;未來楊伍松計劃年加工火腿3萬支。

但即便如此,和其他火腿相比,諾鄧火腿的產量就小得多。同在雲南的宣威火腿的產量在5萬噸,佔我國火腿市場份額的12%。浙江金華火腿產量最大,佔市場火腿總份額的85%。

央視《識材有道》節目產業地圖數據由一畝田農產品電商平臺提供

諾鄧火腿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因為諾鄧火腿產量一直很小,再加上口感非常好,銷路一直不錯。2009年的時候,諾鄧火腿食品廠年產的三四十噸火腿僅用半年就全部賣光。《舌尖上的中國》在對諾鄧火腿報導後,各地的美食者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讓本來產量不多的諾鄧火腿更加緊俏。

火腿作為美食的一種,盛行國內外市場,其市場潛力巨大。國外的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香醇鮮美,義大利帕爾瑪火腿入口即化,聖丹尼火腿更是行家眼中的頂級食材。據統計:義大利的火腿歷史有近700年,是火腿消費大國, 6000萬人口總計消費4500萬條火腿年產量,人均1.3條火腿;西班牙在上個世紀70年代才將火腿引入日常飲食,目前4500萬人口消費了4000萬條火腿。

我國火腿有上千年的歷史,目前,這個傳統的行業正在經歷一場轉型和升級。國內火腿年產量僅在500萬條,與我國13億的人口相比,市場消費潛力巨大。

關於火腿致癌的爭議

2015年10月26日,位於法國裡昂的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報告,把火腿、香腸等加工肉製品列為致癌物。

該報告由來自10個國家的22名專家在分析了發表的800多份有關肉類飲食與癌症相關聯的研究得出結論。報告中的加工肉製品包括熱狗(香腸)、火腿、肉類罐頭等。

有數據表明:地中海飲食習慣的人食用的加工肉製品數量是建議標準的兩倍,但像西班牙、義大利和法國等地中海飲食習慣國家的人卻擁有全球某些最長的壽命,健康狀況極佳。例如,西班牙的人均壽命排名全球第四位。

其實,一些地方火腿在加工過程中,為賦予肉類鮮豔的顏色和防腐,會在製作過程中使用亞硝酸鹽——這是一種致癌物。如果火腿在製作過程中不加除鹽外的其他佐料,在經過較長生產周期的發酵後,其實是屬於發酵健康食品。

諾鄧火腿產業化道路

諾鄧火腿的原料因來源和加工工藝的相對單一,以及較低的產量,無意中保證了諾鄧火腿的質量。若真正走上大批量生產的產業化道路,是否還能保持舌尖上的鮮美呢?再者,傳統的諾鄧火腿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生產方式,因品質不統一,難以達成標準化,也讓諾鄧火腿產業難以走遠。

2013年,食尚之星張晶潔投入1000多元全部家當,建成了1000多平米的火腿廠,即便是在被洪水侵襲損失了300萬元也沒有放棄。目前她的廠生產的諾鄧火腿產量佔當地市場總份額六成以上。在促進產業化發展的道路上,張晶潔仍堅守品質和誠信,將諾鄧火腿的品質繼續傳承下去。

在原料的選擇上,選用散養在山林間諾鄧烏金山豬,最少要養10個月左右,這些山豬平日裡餵養大豆和玉米,肉質細膩、肥廋相兼,口感圓融香膩。

在鹽量和醃製上,將傳統的手工藝和現代化的標準化相結合,通過加入適量的鹽分,通過摸索幾十年的工人分三批5000次的按摩手法,保證了的每條火腿的品質。

在繼承傳統火腿生產技術的基礎上,張晶潔用新農人的新思維,給傳統美食生產加持現代化生產標準,也在《識材有道》節目現場獲得了易果生鮮和天貓生鮮200萬元的採購訂單。張晶潔在努力把具有千年歷史的諾鄧火腿發展成為具備現代綠色安全食品理念的知名品牌同時,也帶動了當地村民共同走上富裕道路。

相關焦點

  • 千年古村諾鄧,火腿、鹽井和那隱藏在茶馬古道上的舊時光
    一個小小山村能保存千年的風貌世所罕見,也或許正因為它小而僻靜,才會不被現代文明侵蝕,能遺世獨立於鋼筋叢林之外,在深山中延續自己的傳承。諾鄧村現存最古老的建築是萬壽宮,據記載建於元代。當時是外省客商會館,到明代時期改為寺廟。諾鄧的鹽井開鑿於兩千年前,現在除了鹽井外還有井房及煮鹽灶保存下來。
  • 雲南兩大火腿,諾鄧火腿和宣威火腿,究竟哪種更好吃?
    說到雲南這個祖國西南的邊境省份有什麼特產,除了各種稀奇古怪的水果,可能很多朋友就會想到火腿了,那麼雲南有兩大火腿,一是滇東宣威市的宣威火腿,一個是大理雲龍縣的諾鄧火腿,究竟哪個味道好,又各有哪些特點呢?
  • 央視帶火的一個千年偏僻古村,因諾鄧火腿而聞名,吃貨有口福了
    雲南的大理,麗江眾所周知,而身居深山裡極美的諾鄧,你聽說過嗎?了解過嗎?去過嗎?如果沒有去過,那就和方舟一起去看看吧!諾鄧位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深山裡,它因鹽業而蓬勃發展,長期以煮鹽為生,曾一度是滇西地區的經濟重鎮。
  • 諾鄧,源起於一口鹽井,揚名為一隻火腿,而我鍾情於它的舊
    車窗外掠過一座座山嶺,令人視力疲乏,正當昏然欲睡時,一個房屋密集、綠樹掩映的村落突然躍入眼帘,灰黑的屋脊、飛揚的簷角、土紅的牆壁,無一不陳舊黯淡,無一不喑啞肅穆,卻一律散發出非同凡俗的氣場。據統計,雲南諾鄧目前完好保留有60多座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40多座民國時期的民居建築和20多座古廟宇。這是一個古建築的博物館。
  • 大理這一千年古村,因火腿而走紅,文青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
    每一個喜歡旅行的人,相信對雲南都會有一個嚮往,這裡有燈紅酒綠的麗江,人聲鼎沸的大理,四季如春的昆明,每一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味道。如果你喜歡古鎮,那麼就更應該來雲南,這裡的古村才算得上真正的世外桃源。在大理的諾鄧古鎮,千年的歷史賦予了這個地方濃厚的地方特色,來到諾鄧不是為了要幹什麼,而是為了什麼都不幹,只靜靜地感受這裡的寧靜。有的古鎮在歷史的發展中會擁有不同的名字,而諾鄧古鎮,在兩千年的歷史裡面,從來沒有改過名字,它靜靜佇立在大理的西南邊陲之地,千年來的風雨飄搖,見證著世事變遷,卻依舊不改古樸原始的樣子。
  • 走近諾鄧火腿產地,想到孔子和束修
    諾鄧火腿,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特產。前不久去了諾鄧火腿的產地,也就是太極圖左邊有房子的地方。這個地方真是挺牛的,跟太極圖幾乎一模一樣,太極是中華文明的根本,雲南真是天地靈秀所鍾之地。我們走進當地一家火腿廠,諾鄧這個地方的火腿陳化發酵倉庫比較特別,因為地勢的關係,房子建起來外面看著是房梁的部位其實是埋在地下的,跟地窖一樣,在外面覺得很炎熱,進去就很涼快。火腿廠的負責人還說,諾鄧火腿這麼牛的原因是這裡的氣流都是太極氣流,真真假假不得而知,但這個地方確實是在天然太極圖上不假。
  • 大理諾鄧古村,看大自然的畫作,吃舌尖上的諾鄧火腿
    今天阿閃要介紹的這個地方就是大理雲龍縣諾鄧古村。這個小村莊到底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呢?大家快和阿閃一起去感受吧。很早以前阿閃通過《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美食紀錄片,知道大理雲龍縣有一個諾鄧古村,通過節目的宣傳,如今全國人民都知道諾鄧火腿非常好吃。
  • 行者筆記下的諾鄧,一個被火腿帯火的千年古村
    自唐代南詔時期起,它就一直沿用「諾鄧」這一村名,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走進諾鄧它的位置不算偏遠,但因為隱藏於群山之中,極少有人知道,它以奇妙的「太極鎖水」,豐富的信仰和民族文化,曾經發達的鹽業留下的遺存,構成了十分鮮見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 雲南菜的靈魂——火腿
    雲南火腿作為西南腊味的代表之一,深受廣大食客的寵愛。據說雲南有十八個種類之多的火腿,本期選擇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給大家普及一下。火腿:醃製或燻制的牛、羊、豬動物的腿,是經過鹽漬、煙燻、發酵和乾燥處理的醃製後腿,中國傳統特色美食。
  • 「滇西騰衝行」之四:芒市到諾鄧,尋找「舌尖上的」火腿
    今天行程:芒市——雲龍諾鄧古村——大理才村碼頭客棧,導航約450km。比較遠,路況如何?有驚無險。雲龍境內過了功果橋道路擴建中,科魯茲掛底在所難免,叫人心驚的是路旁新鑿開的山崖,看起來土質很鬆疏,分分鐘會塌下一塊或脫落石頭的樣子,還好平平安安通過了;下午從雲龍縣城往大理走,新鋪設的瀝青路很好,但有一處山崖塌下來了,我們到時鉤機已在作業,將泥石推下路的另一邊,等了半個小時勉強通過。
  • 這些火腿種類和吃法,不一定每個雲南人都知道
    火腿是雲南人的鄉愁,離開故鄉時,行囊少不了的,絕對是一支火腿。 雲南滇東北、滇西每一個寒冷的山頭出產的火腿,想不好都難,想不出名更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說的就是雲南火腿了,一方火腿有一方火腿的滋味。
  • 不止麗江大理,雲南清秀、古樸、絢麗的古城古村,都在這裡了!
    巍山古城街景CHAPTER 2 諾鄧古村一把井鹽,一片火腿,一個千年村落的2天一夜>一部《舌尖上的中國》,6分鐘的片段讓諾鄧火腿名聲大噪,自唐代起不曾更改名字的古鎮,一時風頭無兩,不少老饕尋味而來。而諾鄧的驕傲,從西漢時期古井製鹽就早已開始,前清時期諾鄧火腿便經由南方「絲綢之路」出口緬甸、印度、越南等國。「萬馱鹽巴千石米,百貨流通十士奇」道盡了諾鄧昔日的繁華。「千年等一腿」的廣告詞雖說誇張,也道出了諾鄧火腿的「物以稀為貴」。
  • 藏在雲南深山中的「美食古鎮」,緣起於一口鹽井,因火腿而揚名
    所以如果去雲南是想體會那種小城的清幽,推薦大家還是換個地方,比如大理周圍的一些小城鎮,還是不錯的。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來介紹介紹雲南的諾鄧古鎮。諾鄧古鎮,本是一個靠著鹽發展起來的小部落,長期以來居民的收入來源也是鹽。
  • 除了花蛋糕,火腿是雲南火腿的另一個特色
    雲南火腿的大哥大第一個出現的當然是大哥大-宣威ham在雲南欄位中,在早期,一些著名學者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提到過「火腿」一詞,據說只要涉及雲南火腿,一般指宣威火腿。宣威火腿的原料是宣和豬,宣威的地理條件非常好,冬季氣溫較低,溼度較大,這樣的條件非常有利於火腿的發酵,在雲南的其他地方,或多或少有一點太幹,不利於微生物發酵,因此宣威火腿可以與金華火腿競爭,或者取決於他獨特的氣體等待!然而之前的宣威火腿也面臨一個問題,即質量難以控制,當許多東西第一次問世時,質量控制方面是最好的,因此大大的的普及率得到了提高。
  • 世界上最奢侈的火腿,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你吃過嗎?
    另一方面,100%伊比利亞豬的徒步走動使脂肪滲透肌肉,產生了紅白相間且不滑膩的肌內脂肪,脂肪質地一觸即可知。橡實餵養也使肉裡除了火腿的鮮香,還有更為複雜耐嚼的氣息。且不說橡樹牧場的面積有限(主要分布在西班牙西北部和西部),每頭豬至少需要兩公頃地的產出才能吃飽。
  • 這裡擁有出鏡於《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諾鄧火腿聞名於世-諾鄧古村
    蜘蛛在房簷下織了一圈又一圈的網,長在瓦間被炊煙燻得發黑的青苔,歷經歲月洗禮的夯土牆,默默堅守在路邊的堅石。它們見證著諾鄧村子不斷的變遷,從繁榮到衰落,再到新生。時間在空白的院落裡生出了一株生命之樹,它在大家的灌溉下蓬勃而生。只是那些曾灌溉過它的人,卻在日漸蒼老。如說,草木是一個四季,那人生便是一種輪迴。
  • 火腿告急!西班牙火腿成中國餐桌新寵
    最近中國的有錢人愛上了世界三大火腿之一——西班牙火腿。西班牙火腿很貴,沒有吃過的人不能理解,但吃過的人都會讚嘆它是人間美味,貴得有道理。正因為中國人的胃口太好了,火腿存貨不足導致價格一漲再漲,害得西班牙人過聖誕節都快買不起了。
  • 雲南普洱茶、宣威火腿、昭通天麻進入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
    普洱茶雲南普洱是「世界茶源」,這裡有距今3540萬年前的景谷寬葉木蘭化石、2700多年的鎮沅「世界野生茶樹王」和1700多年的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有2.8萬畝景邁山千年栽培型古茶園,是名副其實的「古茶樹博覽園」。
  • 隱居在這座山上的千年古村裡,品嘗客棧老闆的慢生活
    這是15天遊蕩雲南大理古城、環海西路、喜洲古鎮、諾鄧古村、沙溪古鎮、麗江等地的遊記,第5篇,在千年古山村諾鄧村裡的一些小事情。 雲南大理州,雲龍縣,諾鄧村。這是一座位於山底、山腰、山頂的村子。這是一座千年來村名沒有改變過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