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包子怎樣做才能鬆軟好消化,還有酥脆的焦巴吃?
首先得是半發麵,其次是烙的時候要注意幾個小細節,你也可以做出漂亮,好吃的,比外面買的都好吃的包子。下面一起來做吧!
【食材】
麵粉300克 鹽3克 酵母2克 小蘇打2克
包菜300克 雞蛋3個 黑木耳80克 大蔥3根
【調料】
食用油30克 胡椒粉8克 耗油8克 鹽10克 雞精6克
【做法】
1.先和面 300克麵粉加入鹽,小蘇打混合均勻,酵母融化,約160克左右的水和面,和成一個中度偏軟的麵團,揉光滑餳面半小時。
2.製作餡料
餡料可按照自己的喜好,用不同蔬菜或肉製作成餡料。我用的是包菜,木耳雞蛋。包菜,大蔥,木耳,雞蛋提前處理好。包菜先切絲再切碎,不能太碎,要不口感不好。提前泡好的木耳切碎,大蔥切碎,雞蛋炒碎。先把包菜加鹽殺水,攥幹多餘的水,再和其他的菜混合,加入調料攪拌均勻備用。
3.餳發半小時的面,放案板上,不用揉面,直接整理成長條,下成均勻的面劑,整理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包子皮,包上餡料成包子,再次餳發5分鐘。
4.平底鍋或電餅鐺開火,倒入適量油,放入包子,中小火使包子一面成金黃色後翻面,轉小火蓋上鍋蓋,約3分鐘後包子底部金黃,包子表皮凝固後,轉大火,迅速倒入沒過包子1/3的開水,蓋上鍋蓋,約2分鐘後轉中小火,直到水變幹即可。約需要8分鐘左右,我用的是平底鍋。
【小貼士】
1 面要半發麵,面如果發太過,烙的時候包子皮容易破。
2 烙的時候,掌握火候也很重要。首先要中小火給包子一面上色,然後轉小火,蓋上鍋蓋給包子另一面上色並且使包子表皮能凝固,然後再倒入開水,水倒入鍋中先大火2分鐘,再轉中小火直到水收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