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古埃及文字有多難?有人需要30年,但有個人只要2年

2020-12-08 談古人論今宵

古埃及王朝,是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於今天的中東地區。古埃及大約誕生於7400多年之前,最終於公元前3150年,古埃及正式成為一統政權。古埃及對於人類的起源,還有文化,宗教信仰誕生有著很重要推進。可古埃及象形文字,被譽為是世界上,破解難度最大的古老文字。知識淵博的學者,想要窺探其中奧秘,最起碼也要經過30年的寒窗苦讀。但是有位法國小夥,他只用了兩年時間,便完全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結構,後人稱他為"埃及學之父"。

此人就是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法國學者商博良。那麼為何他會比其他知識淵博的學者,更早領略且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結構奧秘呢?古埃及象形文字誕生,有不少專家將它和古印度文還有中國的甲骨文進行比較。14世紀不少語言專家認為,象形文字是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所誕生出來。其中古印度文、甲骨文,還有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被譽為是世界上最難破解的三種古老文字。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誕生生於5000年之前,這種字既難寫,又很難看懂。

由於古埃及信仰神靈太多,導致這些象形文字,又被賦予了很多宗教色彩。不少專家即使窮盡一生,也無法窺探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奧秘。直到法國文字專家商博良橫空出世,才徹底破解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奧秘。之所以這位法國學者,僅用2~3年時間便成功破解這種古老文字,就是因為他掌握了很多國家的語言;且商博良也不愧為是語言學上的天才。

僅10歲的商博良,便開始學習拉丁文,還有古希臘文。長到20歲時,商博良學習希伯來語、敘利亞文,還有阿拉伯語以及迦勒底語。隨後又過了兩年時間,商博良開始學習古波斯語、科普特語,還有中國甲骨文。又用了一年時間,融會貫通4種閃族語言。緊接著商博良朝著最後目標,古埃及象形文字發起猛攻。商博良破解象形文字之前,先學會了科普特語。科普特語是古埃及語言文字發展過程中,最後一個階段。

說得更直白點,科普特語有點類似我國的大篆和小篆,和上古時期的文字,有很多的相似程度,但是比較容易理解。因此商博良用了近三年時間,先學會了世界其他各國的古老文字,再從稍微簡單的科普特語,慢慢延伸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最終商博良發現,閃族語言,還有科普特語,以及象形文字,其中混用很多字母和世俗體字母,同時還保留了很多象形文字的發音。所以這位法國語言天才,學會多種語言之後,終於破解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其他語言專家,窮盡一生也只是粗略掌握了象形文字的一些皮毛。

商博良用圍點打援的方法,他先是學習其他的古老語言,接著由易入難進行破解象形文字。筆者認為,商博良這種破解方法非常具有科學道理。因為萬事開頭難,本這種象形文字很難將其解釋得通,因為很有可能是代表古埃及人某個時間段所思所想。如果商博良如之前語言專家,初始便向象形文字發動猛攻,很有可能就弄得雲裡霧裡。而商博良換了一種思路,他先是通過其他古老的文字,由易入難掌握科普特語。再通過這些古老文字當中的發音含義還有字母,最終徹底破解了古埃及象形文字整體結構。一旦語言的文字結構被徹底掌握,那麼想要讀懂其中含義也就不難了。

所以這位法國語言專家,確實是近現代不可多得的語言天才。很可惜,商博良年僅41歲,便因為中風一命嗚呼。值得一提的是,商博良幾乎翻遍了法國、義大利,等等大型藏書館所有關於古老文字的記載。甚至,梵蒂岡圖書館所有科普特語書籍,幾乎每本每頁都有這位語言天才的註解。可想而知,商博良能用2~3年時間,完全破解象形文字,也是通過大量的閱讀以及學習,或許是燈枯油盡導致這位天才英年早逝。

參考文獻:象形文字的奧秘

相關焦點

  • 古埃及文字是什麼文字?
    蘇美爾、古埃及、古迦南、葉門,這些文明基本上都發生在距今5200年至5500年之間,產生文明的年代是基本相同的,文明的內容也是十分相近的,那麼他們的文字是不是也是一樣的呢?如果能夠證明他們的文字是同一種文字來源的話,那麼他們的文明也必將是同一來源。
  • 古埃及文字的秘密!
    其實應該說是刻在石頭上,這樣刻在石頭上文字能比寫在紙上的文字保存得更長久。由於那些刻文字的人早已去世,剛開始的時候其實並沒有人能讀懂古埃及的文字,後來有一些人在羅塞塔海港發現了其中的秘密。有一天,一群士兵在羅塞塔附近發現了一塊看起來像塊墓碑的石頭,石頭上刻有三種不同的文字。最上面的字是圖畫,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象形文字,當時沒人能明白它的意思。
  • 《文字知識》_古埃及文字是怎樣破譯的?
    古埃及文字的破譯,是打開古代埃及歷史文化大門的鑰匙。1822年,法國學者商博良經過長時間研究,終於破譯成功,給我們提供了推開古埃及文化大門的這把鑰匙。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古埃及文字是長什麼樣的。   人們第一次真正看到破解古埃及文字的曙光,要一直等到1799年。 在這一年,法國軍隊在埃及的羅塞塔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用三種不同的文字刻了三段話。第一段文字是古埃及象形文字,第二段是一種完全陌生的文字,第三段是人類仍然在使用的希臘語。人們很快意識到,這三段文字的內容應該是完全相同的,一段寶貴的有雙語對照的古埃及文字被發現了!
  • 谷歌新人工智慧工具可幫助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中「LOL」的樣子
    據外媒CNET報導,谷歌的一個新的人工智慧工具解讀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甚至可以讓用戶把現代單詞和表情符號翻譯成5000年前的符號。用戶可以了解到,"LOL"(大聲笑)在法老時代需要更多的字符--根據該平臺的說法,這需要一串12個字符,包括幾隻鳥和一條小腿的圖像。谷歌藝術與文化團隊在周三,即著名的羅塞塔石碑發現周年紀念日發布了這個名為Fabricius的工具。這塊公元前196年的石板上有三種不同字體的文字,被認為是破譯埃及象形文字的關鍵。
  • 羅塞塔石碑的意義:古埃及文字的起源,聖書體文字是如何被破解的
    自從發現這些聖書體以後,就不斷有人嘗試破譯,不過當時的破譯純靠想像,所以始終沒什麼進展,轉折就發生在18世紀末。當時拿破崙想要通過遠徵埃及進而控制印度,讓印度成為法國的殖民地。而拿破崙意識到要想統治一個不同文明的古國,就需要了解和掌握當地的文化和資源。
  • 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如何破解的?
    古埃及人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字記錄。他們在神廟的牆壁上、雕像上、日常生活用品上,甚至在已故國王的棺木上,都留有各種象形文字。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後人面對如此珍貴的文化遺存卻一籌莫展,因為埃及古文字已經失傳,無人能解。
  • 古埃及象形文字破譯之謎:主要是作為表音文字
    這些文字中永遠有許多的王名圈。古埃及人認為人的名字是組成人的五種元素之一,只有法老和神的名字才有資格被圈起來,而這個圈又隱含著生命的輪迴和永恆。王名圈後來還成為打開古埃及文字之謎的鍥口。  1799年,這塊石碑被法國人在埃及的羅塞塔發現,故被稱為「羅塞塔碑」。當時,幾乎所有人看了羅塞塔碑後都相信,它就是揭開古埃及文字之謎的鑰匙——只要逐字逐句地去翻譯就行了。
  • 話說埃及:古埃及文字的特殊結構,及文字的形體變化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古埃及文字的特殊結構,及文字的形體變化。語言學家發現,古埃及語的音節也由元音和輔音音素組成;音符有一部分表示簡單的音節(一個輔音加一個元音),另一部分表示複雜的音節(2個輔音或3個輔音加上幾個元音)。但是,元音在詞形發生變化和派生新詞的情況下,會發生變化,甚至脫落。這樣的後果是幾乎無法了解早期埃及語的實際發音。對埃及語的元音也很難探明究竟。
  • 古埃及文化:從聖書體到僧侶體的文字演變
    從公元前的4245年的上下埃及在南北一統之後,到公元332年馬其頓帝國徵服古埃及,這一段長達三千多年的時期,也是古埃及文化演變中的法老王朝時期。而對於這些時期的研究,始終都離不開古埃及文字的發現和研究。文字是古埃及文化演變中最重要的一環,古埃及文字的創造,是古埃及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文化的載體,也是將古埃及文化傳承和進一步傳播開來的一個重要工具。
  • 神秘的羅塞塔石碑:幫人們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
    在1799年7月15日(也有說法是19日),他在當地發現了一塊刻有雙語法令的石頭,也就是人們所知的羅塞塔石碑。儘管這塊石頭上的文字只是雙語,但卻刻著三種文字:埃及象形文聖書體、俗體文世俗體和古希臘文。一個多 世紀之前,亞歷山大大帝徵服了這片土地,他要求人們必須使用古希臘文。石碑上的文字是古埃及法老託勒密五世所頒布的詔書。
  • 經常有人很驚訝,古埃及人不說阿拉伯語
    這是一首有3000年歷史的埃及歌曲,使用的是"djedjet"伴奏。已知最古老的用遠古埃及語寫的銘文是在公元前3400年左右。它們也是已知最古老的聖書體文本。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它是前王朝時期的語言。或許更遠古的埃及口語存在已久,可惜沒有文字記載。
  • 人類文字起源,從羅塞塔石碑解密古埃及象形文字
    這個謎團一直到了1799年才有了新的突破,1799年,法國拿破崙遠徵軍為了鞏固尼羅河口的控制權,並且防禦英國艦隊的入侵,而全面地在尼羅河沿岸建立了軍事基地,意想不到的是,在當年的七月份,在尼羅河口岸的一個小村-羅塞塔村的一座舊牆的後面,居然發現了一塊刻了密密麻麻文字的黑色玄武巖石碑,它長有115釐米,寬73釐米,厚28釐米,在這塊石碑上,古埃及人用三種不同的文字刻下了三段內容
  • 谷歌人工智慧工具可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
    據外媒CNet報導,谷歌的一個新的人工智慧工具解讀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甚至可以讓用戶把現代單詞和表情符號翻譯成5000年前的符號。谷歌藝術與文化團隊在周三,即著名的羅塞塔石碑發現周年紀念日發布了這個名為Fabricius的工具。
  • 古埃及的巫術與古埃及的宗教儀式緊密相關,它倆又有什麼區別?
    本文由作者像夕陽一樣的溫暖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古埃及人在史前就已經有巫術了,古埃及的宗教雖然遮蓋面十分大,但是總有人在這個大的宗教面前感到無法自適,他們就找到了一個自己的角落,那就是巫術。人們在象形文字裡也能找到巫術的蛛絲馬跡,比如人們看到那些殘缺的動物肢體,那就是行巫術的結果。這樣那些殘缺的動物就不會加害於人,此外,古埃及人還知道,如果知道這個叫什麼就可以利用巫術來控制它。所以很有意思的是,在象形文字裡面就出現了許多辱罵外國人的現象。古埃及人把那些與法老敵對的人的名字都寫在一個瓦罐上,然後再舉行一個儀式,把這些瓦罐都打碎,這樣僅僅用這個小鬼把戲就能把敵人給消滅。
  • 象形文字、木乃伊 浙博開年大展邀您探秘古埃及文明
    1月22日,浙江省博物館開年大展《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將在西子湖畔的孤山館區西湖美術館揭開神秘面紗,通過來自義大利多家博物館的180件文物搭建一座跨越時空的橋梁,帶領觀眾探秘古埃及文明。胡慧媚攝 這是一場怎樣別開生面的古文明大展,又講述了古埃及人哪些神秘的故事和傳說呢?1月19日,記者提前探訪了此展覽。義大利何以有如此之多的古埃及文物?原來,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古羅馬貴族已熱衷於收集埃及文物。隨著時間的流逝,羅馬的遺產逐漸為義大利所吸納。
  • 古埃及象形文字如今難解讀,中國甲骨文為何能與如今漢字對上號?
    古埃及象形文字如今難解讀,中國甲骨文為何能與如今漢字對上號?中國的文化沒有斷層,現代漢語從甲骨文開始,怎麼一路演變到今天的,脈絡清清楚楚。甲骨文的字形與我們現在的文字,從象形的角度來看,辨識度依然還是很高的。
  • 亡靈書、金字塔戰役、尼羅河慘案:古埃及「死亡元素」的三重解讀
    對待「死亡」的特別態度,奠定了古埃及文明的基調,使之呈現出與其他文明迥異的風格,這種影響體現在建築、藝術、文字等多個方面。對於18世紀以後熱衷於「探索」古埃及的歐洲人來說,這一充滿神秘色彩的東方風情,滲透進繪畫、文學創作、考古等諸多領域,「死亡」更是熱門主題之一,於是形成了歐洲視角下的「古埃及」。
  • 2020年託福考試到底有多難?
    為什麼這麼說,或許有人會說明明100+和110+那麼容易,考到這個分數的人一抓一大把,託福怎麼會難呢?其實這只是你看到了別人想讓你看到的,你見誰有事沒事炫耀自己考了60分的? 根據ETS的官方報告,2015年中國大陸託福平均分78分;2016年中國大陸託福平均分79分;2017年中國大陸託福平均分依舊79分。
  • 世界上下五千年,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埃及人可真聰明!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大約形成於公元前3100年左右,它們是描摹物體形象的符號,所以被稱為象形文字。古埃及人認為象形文字是月亮神的發明。象形文字通常被刻在神廟的牆上,主要是神廟中的僧侶(祭司)使用,所以古希臘人稱它為「聖書」。 古埃及中王國時期開始以用細小的蘆葦製成「筆」,在紙草 上寫字,由此象形文字出現了一種簡化的僧侶體。
  • 歷史:關於古埃及的朝代和文字來源!
    雖然文明的統治者,寫作,自然氣候,宗教和邊界在幾千年中已經發生了多次變化,但埃及仍然是現代國家。 文明一直與世界其他地區緊密相連,帶來和出口商品,宗教,食物,人和思想。有時古埃及統治現代國家邊界以外的領土,控制現在的蘇丹,賽普勒斯,黎巴嫩,敘利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