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湖南依舊還在下雨,天氣異常的寒冷,陳與義寫下一首趣詩

2020-12-12 塵世曉書僮

南方的春天往往要比北方來得早,不過雨水也更多,尤其是在二月間,這個時候天氣任性得像一個小孩,有時會接著一連下幾天的雨,為此氣溫也會驟然下除,例如江西和湖南等地,就算是到了二月間那也依舊還是陰雨連綿,氣溫非常的潮溼,仿佛又是回到了冬天。在這樣的天氣裡,人們只能是躲在家裡什麼事情也做不了。二月原本已經是春天,處處繁花似錦,可是由於雨季的原因,這些剛剛開出來的花朵很快就會凋謝。可能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那沒有什麼,這本身就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可是對於古代的文人來說,內心又會生出許多的悲傷。

古人喜歡悲春傷秋,到了春天看到大地在復甦,地面上的小草開始長出了新的嫩芽,樹枝上開出了新的花朵,不過對於詩人來說會認為那只不過是曇花一現,一切都會快速消逝,這使得他們自然而然地會憂愁;到了秋天,大地又是一片肅殺,這個時候又開始要傷秋了。正是在這一悲一傷之間,古代的詩人創作出來了大量感人肺腑的詩作。

宋朝詩人陳與義就寫過一首有趣的詩《春寒》,當時詩人正是在湖南遊歷,看到當地在二月間陰雨連綿,為此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通篇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湖南二月春天裡的陰雨,同時又是借景抒情,表達出了內心的感傷之懷。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使得這首詩顯得與眾不同,處處充滿了憂愁,也讓人能夠從中感受到詩人骨子裡的悲痛之苦。

《春寒》宋代:陳與義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

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今天北京人氏,宋朝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他創作這首《春寒》時,正是一個人獨自在湖南遊歷,正是感受到了二月裡湖南的陰雨天,還有倒春寒帶來的寒意,所以寫下了這麼一首有趣的詩,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對於現實生活細膩的刻畫,以及對於春色美景的描寫。

第一二句便是寫到了湖南二月的天氣,儘管已經是立春了,可是依舊還很寒冷,一直下著連綿不絕的小雨,「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二月的巴陵(巴陵古地名,也就是今天的湖南岳陽),幾乎每天都在刮著寒風,料峭的春寒給樹木帶了災難,那些剛剛開出來的花朵,很快就在陰雨中被凋謝了,這著實是叫人擔心害怕。

第三四句接著描寫了內心的感受,還有二月裡湖南的陰雨,「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嬌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那些豔麗的花朵,依舊在雨中綻放,可是那些開出來沒有多久,便是被雨水給打落了,全部掉到了地上,最後融入進了泥土裡。最後這兩句詩人正是借景抒情,看似在描寫春天裡的美景,但更多的還是表達出了一種感傷之懷。

陳與義在這首《春寒》中,正是以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來描寫,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也充滿了無限的憂愁,使得我們讀了之後,也是立馬能夠感受到那種悲傷。詩人通篇都是在描寫湖南二月的雨,還有凋謝的花朵,但是很顯然還是另有所指,所要表達的正是自己的人生之路,畢竟對於詩人來說,他生活在這個世上,那也是受盡了無數的挫折和打擊,為此內心是很傷感,所以這首詩自然而然充滿憂愁。

相關焦點

  • 陳與義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可與蘇軾《海棠》媲美
    且讀:《春寒》【宋】陳與義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二月的一天,詩人看到園中的海棠獨立於春天的濛濛細雨中,不由得聯想起自身境遇,於是即興感懷,寫下了這首詩。「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圍繞題目《春寒》交代時令、環境、氣候等,二月的巴陵郡,幾乎每天都颳風,春寒料峭一直沒有結束,讓詩人心裡感到害怕。
  • 陳與義《春寒》詩賞析
    ——宋·陳與義《春寒》賞析春寒宋·陳與義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陳與義是兩宋之交的一位詩人,詩作細膩,自出機杼,意境深遠,晚年之作頗有老杜之風,在詩壇自成一家,頗負盛名。如果大家留心的話,陳與義就出現在2020年的高考語文全國卷的詩歌鑑賞題中。主要考察的是學生體味作者觀摩畫作,想像畫卷內容的能力。提醒我們在詩歌鑑賞時要做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同時也得注意「此山非彼山,此水非彼水」。
  • 陳與義的詩有哪些?陳與義的詩詞全集44首
    襄邑道中 - 宋代·陳與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裡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春寒 - 宋代·陳與義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 宋代·陳與義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客子光陰詩卷裡,杏花消息雨聲中。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
  • 農村老人說:「二月二下雨是好兆頭」,那二月二下雨有什麼典故?
    農村老人說:「二月二下雨是好兆頭」,那二月二下雨有什麼典故?今天是2月24日,農曆的二月初二,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因此在農村裡這一天也被成為好日子。而今天也遇上了好巧的事情,從今天早上我們這裡就滴滴答答的開始下雨了,雖然雨點有點少,但是這對於我們這裡的農村老人來說,在二月二這一天下雨會有好消息的到來,也是好兆頭!那麼在二月二下雨,在農村裡會有什麼典故嗎?李子來回答。
  • 宋代名人大觀 陳與義:壯歌一曲伴大宋
    本報記者 李 喆 只要陳與義把自己的作品一念,大家立馬畢恭畢敬,洗耳恭聽,誰也不敢在這方面和他較量。  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兩宋之交著名的愛國文人。他用詩打動了宋朝的兩個皇帝,也用詩鼓舞了宋朝無數熱血志士。
  • 命運多舛的蘇軾被貶黃州,一日在東坡風雨大作,還寫下了一首趣詩
    蘇軾的一生被貶了好幾次,自從「烏臺詩案」後,他先是被貶到了湖北的黃州,此後又是廣東的惠州,最後是被貶有著天涯海角的儋州,一路走來蘇軾受盡了苦難,吃盡了無數的苦;但是蘇軾依舊是笑著面對人生,這樣的一種勇氣,還有對待人生的態度,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無論什麼有多麼糟糕,始終是積極了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
  • 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陳與義寫下平生絕望之作,二十餘年如一夢
    公元1127年金後大舉入侵中原,並且擄走宋徽宗和宋欽宗,自此北宋宣告滅亡,當時很多的文人士大夫悲痛不已,面對亡國之恨,他們寫下了無數悽美之作,尤其是陳與義在晚年創作的這首《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在這首詞中寫盡了人生的無奈;而詞也是表達出了一種悲痛的情緒,畢竟整個北宋滅亡,當時的北方的大部分的領土也被金國佔領
  • 觀宋填詞103 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有人說陳與義像極了蘇東坡
    一、江西詩派一宗 因詩而貴很可惜陳與義只傳下來十幾首詞,但是他的詩卻傳下來幾百首,事實上,陳與義也的確是因為詩做得好而聞名,更因為詩做得好而受到了皇帝的賞識。陳無己所以謂之『詩能達人矣,未見其窮也』。葛魯卿序《簡齋集》亦用此語,蓋為是也。」宋徽宗喜歡陳與義的《墨梅》以外,更喜歡他的」客子光陰詩卷裡,杏花消息雨聲中。「這兩句出自陳與義的七言律詩《懷天經智老因訪之》: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
  •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啥意思?
    其實打雷下雨,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哪有什麼雷公爺呀?學過自然的人都知道,當帶正電的雲和帶負電的雲相遇的時候,就會發生閃電現象,閃電的時候會發出一種強大的聲音,這種聲音就是我們聽到的打雷聲音。因為光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傳播的快,所以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其實,雷聲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自然現象,只是過去,人們對這些現象不能夠科學的認知,所以就會出現一些傳說。
  • 早春二月的濟南影像詩
    昨天和今天的濟南,應該可以代表濟南最好的天氣了。有時候就是這樣,需要一場雪的時候,就應該用一場雪的激情,去覆蓋這座城。斬雲劍扛著相機記錄了早春二月的濟南影像詩。朝陽從東方升起,一股煙雲在東山嫋嫋飄散,這是濟南二月的影像詩,如仙境般讓人迷戀。
  • 陳與義:少顯詩名志躊躇,南渡逃難空悲嘆
    他歷經兩個不同的朝代,寫下無數沉鬱頓挫、憂國憂民的佳作,頗具杜甫遺韻,留下千古詩名。這一抹孤獨悲傷的身影,屬於他——陳與義。天資聰慧年少成名《宋史·陳與義傳》是這麼介紹他的:「與義天資卓偉,為兒時已能作文,致名譽,流輩斂衽,莫敢與抗。」可見,這是個聰明早慧,天賦過人的孩子。
  • 冬至將至,農諺「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是啥意思?在理嗎?
    農村諺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諺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關於冬至節氣的諺語「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這句諺語的意思是什麼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冬至節氣在農曆十一月的月末,那麼當年冬天的氣溫要稍微高一些,不過在第二年春天容易發生倒春寒。
  • 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 陳與義(曾寓烏鎮的歷史人物)
    他亦從政,北宋徽宗政和年間,24歲的陳與義就開始任職,但仕途艱險,有得意之順,也有遭貶之苦。靖康之變,金兵南下,陳與義就隨宋室南渡。高宗紹興元年(1131),他到京都臨安(杭州)任職,又出知湖州,再被召入朝任「給事中」,但同樣是官場不得志。
  • 古代歷史,洛中八俊陳與義,客子光陰詩卷裡
    的題花光仁老墨梅畫詩《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是成名作,其一雲:「含章簾下春風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得到宋徽宗的嘉賞,大有相見恨晚之意,陳與義由此受到器重,接連得到提升。陳與義以詩而成名,而花光仁老此畫也以陳與義的詩而名氣大增,一時傳為佳話。然而,靖康之難,宋室倉皇南渡,一切都改變了,包括陳與義的人生路徑和他的詩風。
  • 蘇軾、李清照各自在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詩,「肉麻」程度不相上下
    雖然蘇軾和李清照沒有什麼交集,但是他們兩人都在新婚當夜寫過一首詩,而且兩個人所寫的詩內容都很「肉麻」,可以說是不相上下。蘇軾迎娶王弗當晚,洞房花燭夜,才子佳人共處一室,蘇軾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詞送給愛妻,全詞如下: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 立冬的夜晚,李白寫下此絕美詩作,句句寒冷,卻能溫暖你整個冬天
    如「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立冬的景色在杜甫的眼裡是那樣的可愛,如春華秋實一般;亦如「窗先寒日補,園趁小春鋤。」林希逸筆下的立冬是那樣如剛來到陌生環境裡的孩童般小心謹慎,生怕打擾了在身旁如大人樣的春天;還如「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 「龍抬頭」日,除了剃頭以外,二月二下雨有什麼典故,好不好?
    二月二這天,據說二十八星宿中的「龍角星」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所以二月二又稱「龍抬頭」日。民間風俗這一天吃火燒和理髮,男人理髮預示著揚眉吐氣抬起了頭,預示著這一年意氣風發虎嘯龍威。在民間,二月二又被看作是「飛龍日」,如果這天下雨更是好兆頭。
  • 王維在寒冷的冬日,卻寫下了一首最溫暖的詩,最後一句,暖人心扉
    (文·張凡)(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在人們的心裡,冬天是寒冷的象徵,冷冽的寒風,紛紛揚揚的白雪,每一種風景,都透著清冷的意味,自古以來,皆是如此。在這樣的環境中,溫暖的感覺,則顯得彌足珍貴。王維在寒冷的冬日,卻寫下了一首最溫暖的詩,最後一句,暖人心扉。寒風凜冽,白雪紛飛,晨光之下,一片蒼茫。天地之間,唯餘一片潔白之色,綿延千萬裡的蒼山,皆被皚皚白雪覆蓋。從北方吹來的寒風,帶著如刀劍般鋒利的呼嘯聲,夾雜著片片雪花,在虛空中飛舞。再此情此景之下,王維掛念著另一座山峰上的故友,忘雪興嘆。
  • 歷史上陳與義是誰?他有哪些貢獻?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陳與義母親逝世,回汝州服喪。結識汝州知州葛勝仲。兩年後,由葛勝仲舉薦,任太學博士。後來又升任符寶郎,但不久被貶為陳留酒監。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入汴京,北宋滅亡。宋高宗南逃建立南宋。陳與義自陳留南遷避難,經湖北、湖南、廣東、福建。
  • 未來10天湖南依然以陰雨天氣為主 陽光或短暫露臉
    自去年12月以來,湖南遭遇了罕見的連續低溫陰雨寡照天氣,對各行各業、市民身心都造成了較大影響。究竟這輪陰雨天氣有多厲害?未來40天真的都下雨嗎?對此,記者採訪了省市氣象專家。專家表示,雖然「湖南未來40天都下雨」的信息並不準確,但目前來看,未來10天湖南依舊陰雨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