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臘月二十三,正值中國傳統「小年」。當日,瀋陽故宮精選36幅館藏清代書法、繪畫作品在師善齋、協中齋集中展出,在寒風凜冽的冬季,為民眾奉上「一齋春色」的節日暖意。
1月17日,瀋陽故宮精選36幅館藏清代書法、繪畫作品在師善齋、協中齋集中展出,為民眾奉上「一齋春色」的節日暖意。 瀋陽故宮供圖
現場展出了一幅乾隆皇帝御筆親書的春帖子——清弘曆行書壬申春帖子詞軸,上書「壬日立新春 重重吉並臻 百昌欣律轉 萬福自天申 喧鳴臘鼓發韶妍 遅日罘罳揚瑞煙屏彩祥徵勝銀裡 盤辛芳獻頌椒前」。據介紹,春帖子是立春之日,宮中詞臣向皇上恭進的詩作,詩詞多為絕句,內容大多為歌功頌德、勸誡規諫,這一習俗起源於宋代。
據《國朝宮史》記載,清宮定製,凡是在新年之前立春,春帖子須在立春前20日恭進,若是新年之後立春,春帖子則在立春之日20天以後進呈。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春帖子詞確定為五言絕句二首、七言絕句一首;嘉慶年間規定,每年如舊式作三言絕句。
春帖子不僅是朝中詞臣恭進,皇帝有時也會親書絕句。乾隆皇帝就十分熱衷於親書春帖子,並將御製春帖子發給大臣恭和。史料記載,乾隆自己曾說過,「歲歲隨安室,親揮帖子更。仍居養心殿,依例順輿情」。
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介紹說,小年一到,馬上就是春節了,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迎接春節,民間素有「過了小年就是年」的說法。在農曆新年來臨之際,瀋陽故宮精選館藏以春為題材的書畫作品,展示清代帝王、文人墨客對春的祝福和抒懷,讓觀眾在充滿「春意」的書畫中感受農曆新年,迎接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