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怪瘦」孩子開學了,如何調整孩子的飲食營養結構(家長收藏)

2020-09-16 小怪瘦官方

大家好,怪瘦君又上線了。


在經歷了一個超級漫長的「假期」之後,前兩天,孩子們終於迎來了久違的開學。


但是,由於假期期間孩子們作息和飲食不規律,吃的又雜,導致不少孩子腸胃功能紊亂,還沒走進學校,就先走進了醫院。


怪瘦君就收到很多家長的諮詢,詢問在開學這段時間裡,應該如何給孩子調整飲食結構呢?


今天,怪瘦君就給各位家長朋友們介紹一些方法。




第一個原則是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


孩子多吃動物性食物,不利於心血管健康,還可能增加成年後患癌症的風險。所謂植物性食物是指穀類、蔬菜、水果、豆類和堅果;動物性食物是指魚、蝦、雞、鴨、豬、牛、羊、禽蛋類和奶類。

第二個原則是食物多樣化,不要偏食。


穀類食物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同時兼顧其他各類食物,才能滿足全面的營養需要。


第三個原則是穀類食物宜粗不宜精。


黑面、糙米是粗糧,細磨的玉米面是細糧。因為細糧中的澱粉含量高、吸收快,容易引起血糖波動,長期食用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機率。

第四個原則是飲食清淡。


家長做飯時,菜餚中的油、鹽、糖都要適量使用。飯菜中放入過多的油和糖容易導致孩子發胖,而鹽放多了,可能增加孩子患高血壓的風險。




每天都要上班的家長有時出於無奈,只能用外購的快餐作為孩子的午餐。有些家長因此而感到自責,認為給孩子吃垃圾食品是自己的過錯,其實不然。


垃圾食品是跟外國人學來的不恰當叫法。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類食品曾經是中國人吃不到的高級營養食品。


這些食品只有外國人天天吃、頓頓吃,吃得幾乎人人都超重時,才會有如「垃圾」。


因此,有節制地食用這些食品不存在營養不合理的問題。如果能為孩子們的午餐搭配一些黃瓜、西紅柿和水果等,那麼,營養就會比較均衡了。




人類進化的幾百萬年中,多數時間是飢一頓、飽一頓的生存狀態,已經進化出足夠的能力應對每頓以至每天飯量在一定範圍內的變化。


正是有了這樣的適應能力,人可以平衡幾天,甚至更長時間營養供給的波動。也就是說,在一段時間內,食物的營養供給不足,機體照樣可以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運行。


不同營養素在體內儲存量不同,可以耐受供給不足的時間也不同,有的幾天、有的幾周、有的甚至幾個月。平均算下來,計算營養均衡的周期應以一周為宜。



也就是說,一個人在一周內可以有幾頓飲食達不到健康合理、營養均衡,但如果把一周所攝入的各種食物加起來,能夠達到要求就可以了。


周末家長應該調理孩子的飲食結構,補充其日常飲食不夠均衡的地方。


當然,所謂日常飲食不均衡也應該有一定限度,儘量達到前面提到四個原則的基本要求。如果日常飲食過度不平衡,單純靠周末吃營養餐也不能把營養不均衡的情況糾正過來。



假期期間,有的孩子喜歡睡懶覺,往往容易錯過吃早餐的時間,家長們不必為此過分擔心。


其實,不必強求孩子保持平時的就餐習慣,開學以後一切都會恢復常態。



至於營養均衡等問題,也無需機械地按固定比例分配一日三餐。在一定範圍內,三餐的進食量可以根據孩子的胃口進行調整,前提是孩子沒有胃腸道不適,也沒有因此而發胖。




 

講道理容易,實際做起來難。


孩子上學後,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飲食習慣和偏好。但是家長們不要因為自己過去在培養孩子健康飲食習慣的疏忽,而放棄或一味遷就孩子。


其實,他們的飲食習慣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所以引導孩子正確選擇食物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那些在老人身邊長大的孩子,更容易被嬌慣而放縱飲食。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不妨試試以下三個方法。


1、

讓老人了解健康飲食的知識。現在的孩子基本不缺營養,缺的是營養均衡。


2、

教育孩子,讓他們了解營養均衡的四項基本原則。


3、

根據孩子的飲食習慣,調整飲食結構。在改變的過程中應注意循序漸進,例如增加蔬菜,幾天為一個單元,每個單元增加一點,同時注意品種的搭配。

  

此外,除了需要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外,還要培養孩子的衛生習慣。同時,為了保持體重,還要鼓勵他們多做運動。飲食營養均衡只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還需要培養他們在飲食、運動等方面養成良好的行為模式。



好了,本期內容就是這些,我是怪瘦君。

咱們下期接著聊!


相關焦點

  • 孩子開學了,如何調整孩子的飲食營養結構?(家長收藏)
    怪瘦君就收到很多家長的諮詢,詢問在開學這段時間裡,應該如何給孩子調整飲食結構呢?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家長朋友們介紹一些方法。周末家長應該調理孩子的飲食結構,補充其日常飲食不夠均衡的地方。其實,他們的飲食習慣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所以引導孩子正確選擇食物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那些在老人身邊長大的孩子,更容易被嬌慣而放縱飲食。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不妨試試以下三個方法。
  • 開學後發現「衣服瘦了」?孩子一放假就「變形」,家長需警惕
    ,班級裡總是會有幾個同學重新買校服,可能是覺得衣服舊了、衣服小了,還有可能是發現衣服「瘦了」。開學第一天家長發現「衣服瘦了」剛開學第一天孩子胖了之後首先外形跟從前不一樣,家長最擔心孩子的健康,衣服瘦了可以換新的但孩子健康是無價的。
  • 我就不想改變飲食結構,不想吃沙拉,不想運動,還想瘦!
    我想瘦!但是,真不想天天吃沙拉!也不想改變目前的飲食結構(脂肪,蛋白質和碳水的比例不變),比如讓我少吃主食,多吃肉之類的,就喜歡吃主食,改變飲食結構,我也不好堅持;還不想運動,太累,沒時間。★7、以下食物不吃或少吃:肥肉、各種甜品和糖水、冰淇淋、蛋糕(尤其奶油蛋糕)。★8、這條是重點,在不改變現有的飲食結構的前提下,一日三餐到底怎麼吃?(注意,是不改變現有的飲食結構,也就是,不要不吃主食或者不吃肉之類的,儘量營養均衡),每頓吃7-8分飽就可以了!
  • 快開學了,孩子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如何調整?
    如今疫情放緩,各地幼兒園、小學要準備開學,又有很多家長開始擔心孩子適應不了開學如何幫助孩子提前調整好睡眠狀態,以迎接開學,確實很重要。而且,睡眠不規律、睡眠不足確實對高速發育中孩子的大腦神經和學習記憶能力有很多不良的影響。不過,應對這種情況,咱們也不用太著急。其實,疫情期間孩子不能經常外出、生活安排比較單一,正是調整睡眠的好時機!
  • 為什麼孩子一上幼兒園就生病?(家長必讀)
    睡眠時間應該保持在8-10個小時,家長要和老師積極溝通了解孩子的休息時間,以便在家裡進行調整。及時調整孩子的生物鐘,配合幼兒園的時間安排。周末也不應該放縱孩子晚睡晚起、甚至熬夜。家長更應該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養成早睡早起的健康作息。
  • 「育兒」為什麼孩子一上幼兒園就容易生病?(轉給家長)
    」開學季,也是孩子最容易生病的季節,特別是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沒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就先被各種疾病給擊倒了,孩子受罪,家長也倍受煎熬。其實,幼兒園開學後,孩子容易生病是有原因的。03飲食不當,營養失衡家長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吃飯受委屈,回家後就給孩子加餐,吃過多的肉、油炸製品等精製食品,形成習慣後,孩子就會在幼兒園偏食或者少吃。這種情況下容易引起貧血和一些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導致抵抗力下降。
  • 幼兒園開學,如何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幼兒園開學了,你有沒有覺得,媽媽比孩子更焦慮緊張?你的孩子有沒有出現這些問題?如果有中二個以上,那接下來溝通方法很重要,一定要知道+收藏!1.拒絕上學毫無理由的害怕上學,想盡辦法待在家中。在不進去老師就來了!」這樣一來,豈不把和藹可親的老師,弄得很黑了嗎?所以要小心你對老師的形容。父母這樣說:「老師會保護你!」如果家長要強調老師,也應該是跟孩子說:「老師會保護你!」,「想要尿尿、喝水、太熱太冷,都可以找老師說,他會幫你忙。」,讓孩子覺得老師是他的浮木才對。
  • 如何根據幼兒園的飲食,回到家的時候適當的調整孩子的菜單?
    孩子們都開學半個月了,有家長還摸不準孩子的身體情況,不會適當的給孩子增添飲食。這不,門診中,生病的孩子也越累越多了。答案只有一個,可能你給孩子的飲食安排不太適合孩子的體質。是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體質情況也都大不相同,但從總的來說,孩子的體質主要分為虛寒性和熱性體質。下面,韓醫生就來教大家分辨一下你家孩子是屬於哪種體質,以及調整家庭菜單的要點。
  • 營養不良的寶寶,多半會有這些特徵,發現一個家長就需調整飲食
    這也是孩子營養攝入不足,體內缺乏蛋白質、維生素和各類營養元素造成的,與年齡沒有太大關係,不要覺得孩子小時候頭髮少,長大後就好了,如果此時還不及時調整飲食,給他們補充足夠的營養,情況只會愈加嚴重。2、發育比同齡人遲緩孩子的身高也是發育情況的一大標誌,營養跟得上的孩子身高往往會發育得比較好,雖然遺傳基因有影響,但後期飲食習慣所起的作用也不小,缺乏營養的孩子有可能會比較矮小。
  • 「2020年營養周」學齡兒童如何健康飲食運動,聽聽營養專家怎麼說
    那麼,學齡兒童該如何健康飲食與運動呢?>¤ 培養良好的飲食行為,從認識食物開始(1)家長首先要學習、掌握營養知識,以身作則,改變自身不健康飲食行為。(2)營造輕鬆快樂的就餐環境,在進餐過程中,保持心情愉快,家長不要在進餐時批評孩子,否則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阻礙孩子享受食物的味道和營養。
  • 孩子白白胖胖可不是好事!教你怎麼科學判斷孩子的胖瘦
    很多家長都喜歡曬娃,也會跟我分享孩子的近況,但由於初為父母,對於孩子的養育其實並不科學,有的人還將孩子白白胖胖當做炫耀的資本。今天就跟大家講講關於孩子胖瘦的那些事!用數據說話孩子的胖瘦和遺傳、飲食、運動、疾病等多種因素相關,尤其是有些孩子,就是天生的停不下來的發動機,活動量很大,可能就也不容易胖。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難通過檢查一次性地得出孩子是不是營養不良或者營養過剩。
  • 到底該給孩子「補」點啥?
    ,那時候填飽肚子最重要,根本顧不上給孩子補充啥營養。 一、不建議給孩子常規檢測微量元素早在2013年,曾經的國家衛計委(現已更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叫停過微量元素檢測項目,並且明確指出,如果不是為了診斷治療的需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都不得針對兒童展開微量元素檢測項目,且不允許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常規體檢的檢查項,尤其是針對6個月以下的嬰兒。
  • 各年級新學期周曆表,請收藏!
    「廣東」 2月,廣東省教育廳發布稱,各學校要按照確保教學時間的總體目標,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學生不返校、不見面的前提下,組織做好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工作,並儘量保障學生不在校期間訪問學術期刊網和查詢下載資料的需求。
  • 1-2歲寶寶的飲食結構——寶寶吃飯篇(上)
    如何為小兒安排合理的飲食結構? 孩子1周歲以後,乳牙漸漸出齊,消化、咀嚼能力增強,飲食已從過去以乳類為主,逐漸過渡為以穀類、肉、蛋、蔬菜為主。孩子雖然已斷奶,但年齡還小,牙齒尚未長全,咀嚼能力差,消化器官還沒有完全成熟,消化能力尚弱。
  • 班主任告家長書:2020年中小學秋季開學溫馨提示!(給家長)
    (轉給家長)幫助孩子調整作息習慣暑假期間,孩子們的自主時間比較多,上網、看電視、熬夜等娛樂活動導致晚睡晚起,開學在即,家長們應該如何使孩子恢復規律的作息時間暑假期間不少人打破了三餐的飲食規律,大量的飲料零食無時不有。在開學前一周,家長就應該開始調整孩子的飲食搭配,嚴格執行三餐時間,飲食多以清淡為主,少吃油炸食品,要充分補給富含維生素的飲食,減少脂肪攝入量。
  • 快開學了,怎樣飲食才能提高孩子免疫力?這些簡單又美味的營養食譜...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出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講座時表示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還有家長問,粥裡加上雞蛋、菜、堅果等食材,是不是就能達到營養標準了?看來,關於給孩子吃什麼,怎麼吃,家長的疑問還真不少。尤其是開學後,孩子重新回到校園,新學期,孩子們面臨防疫和學習雙重壓力,家長們都想給孩子做點好的,提高免疫力。那麼,到底怎麼吃才最科學,才能達到提高免疫力的目的呢?
  • 開學在即,孩子、家長需做哪些準備?聽聽教育專家的建議
    重返校園在即學生和家長如何調整狀態老師如何做好教學過渡和銜接調整作息時間 這個超長寒假相信已經打亂了許多孩子的生物鐘,那麼在即將臨近開學的這段時間,需要逐步恢復到上學的作息,以便開學之後能更好適應。最好在開學前一周左右逐步改掉睡懶覺的壞習慣,樹立時間觀念,訓練早睡早起,在家作息時間儘量向學校作息時間靠攏,這樣才能在開學後儘快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縮短不適應期。
  • 開學季,如何有效恢復,孩子學習習慣,早看早受益(建議收藏)
    開學第一個月能否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直接決定了第一次考試的成績。於是,幫助孩子調整到正常的學習狀態,就成了家長們的必修課。◇調整孩子的心態多鼓勵孩子,和孩子談談心,讓孩子講一下開學的趣事,讓孩子心情放鬆。家長在這期間,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孩子才能夠摒除雜念。
  • 今天是開學的第二天,注重孩子的均衡飲食,打好結實基礎
    開學「第一課」,學生營養計劃今天是全國中小學生們還有學前兒童開學的第二天,在這個「千呼萬喚」的開學季,家長們需要注意的不僅僅的安全健康、防疫消毒還有各方面適應的情況,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孩子們的營養補充。
  • 疫情下孩子可改變傳統早餐飲食結構,增加雞蛋牛奶,不能只喝粥!
    最近,網紅教授張文宏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疫情期間,中國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孩子的飲食結構,要改變傳統的吃粥、吃鹹菜的飲食習慣。孩子早餐不要只喝粥,必須要吃雞蛋和牛奶,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每天早上準備豐富的雞蛋牛奶,特別是開學期間,告訴孩子,不吃就不要上學,視頻發出後,引起家長們的廣泛熱議。其實,關於飲食,張教授不是第一次說,在留學生回歸的時候,張教授就指出,在乘坐飛機的時候,建議多吃牛肉,提高免疫力,而不是吃麵包、喝礦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