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進一步探討留置鼻腸管行腸內營養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營養狀況及併發症的影響。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39例。對照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21~67歲,平均(34.58±12.34)歲。觀察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22~68歲,平均(35.24±13.0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所有患者均籤署知情同意書並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准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經鼻胃管給予營養,患者入院48h內經胃管滴注腸內營養液500ml/d,後期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增加營養液注入量。觀察組給予鼻腸管行腸內營養,患者入院48h內實施內鏡下空腸置管,初始劑量給予短肽型腸內營養液在24h內勻速滴注,滴注量由500ml/d逐漸增加,3~5d可增加至104.6~125.5kJ(25~30kcal)/(kg·d)。兩組治療期間機體熱量仍表現不足者,可由腸胃營養進行補充。
1.3 觀察指標
營養狀況。抽取患者治療前後空腹靜脈血3ml,離心處理後,使用生化分析儀檢測前清蛋白(PA)、血清清蛋白(ALB)及轉鐵蛋白(TF)水平。併發症。包括誤吸、反流、相關性肺炎等。
1.4 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18.0軟體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採用x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營養狀況
治療後對照組PA、ALB、TF水平均比觀察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2 併發症
對照組併發症發生率為35.90%(14/39),其中反流7例,誤吸5例,相關性肺炎2例;觀察組併發症發生率為10.26%(4/39),其中反流3例,感染1例。對照組併發症發生率比觀察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相關研究表明,快速發生的機體營養不良,致使機體免疫力下降,會讓增加感染及器官功能障礙等併發症發生率增加,因此給予早期營養支持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意義重大。腸內營養能夠直接為腸黏膜細胞提供能量,可促進損傷腸黏膜修復,繼而改善腸黏膜屏障,促進腸黏膜功能恢復,減低臨床中感染發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後對照組PA、ALB、TF水平均比觀察組低,併發症發生率比觀察組高。表明鼻腸管行腸內營養支持較經鼻胃管營養支持效果更佳。究其原因為經鼻管餵養時,因機體吸收不良,易出現反流情況,且機體營養指標達到目標量所需時間較長,不利患者機體功能恢復。而腸內營養支持採用內鏡下置留鼻腸管,其遠端位於十二指腸或空腸部位,在為患者提供基礎營養同時,能夠有效防止反流發生,為患者機體提供基礎能量代謝物質,增強患者機體免疫力,降低感染發生率,促進患者康復進程加快。
綜上所述,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給予留置鼻腸管行腸內營養支持利於改善機體內營養指標,降低反流及感染等併發症發生率,利於患者意識恢復。
原作者:常麗娟
原作者單位: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