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綠髮會承辦的2020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於11月18日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起並主辦的國際大會。大會致力於搭建科學傳播領域全球性、綜合性、高層次的交流合作平臺,促進世界公眾科學素質提升,更好應對科技與社會發展的全球共性問題。
為了做好科學傳播,降低碳足跡並提升論壇參與度和影響力,中國綠髮會特在專題論壇召開前後組織數場分論壇,並全程線上直播。來自盧安達青年環保組織綠色行動(WE DO GREEN)執行主任伊曼紐爾·辛迪庫巴博先生在12月4日「全球共建生態文明-地球生命共同體與人類的未來」線上分論壇中分享非洲青年與環保組織在提升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實踐與成果,特別提到非洲社區從中國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大膽行動與政策制定得到啟發。現將其精彩發言整理髮布,以饗讀者。
「通過在盧安達開展環境教育提升科學素質:以青年領導的生態環保倡議為例」伊曼紐爾·辛迪庫巴博
綠色行動(WE DO GREEN)執行主任
盧安達,基加利
親愛的環保工作者們,
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參加由中國綠髮會組織的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今天很榮幸能夠代表非洲青年和我們盧安達國家在此發言。
今天,這一高級別論壇為致力於科學、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公民方面的學者和從業人士提供了平臺,讓我們可以在提升公眾參與全球環境挑戰應對方面,集思廣益並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對於很多人來說,2020年都是艱難的一年。但這也是充滿希望的一年。我們湧現了新的想法,並找到了新的合作方式。此次論壇是在線上舉行的,我能夠在盧安達的叢林中與你們交談,而你們處於自己的生態系統,這證明了人類的創造力和決心。在大流行病背景下,這類會議與活動,足以彰顯人們對科學和環境的強烈興趣,更加證明了國際合作和民間外交的重要性。畢竟,地球是全人類共享的星球。
我希望本次論壇以及大家今年對環境問題的關注點,在今後可以轉化為更多承諾和行動。
首先感謝活動組織方--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為籌備本次論壇所做的不懈努力。很榮幸能成中國綠髮會的夥伴,也很感謝他們為保護中國野生生物所做的努力,尤其是盡全力讓更多大學生和青年人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環境保護。這也是我的團隊在盧安達所開展的工作。眾所周知,青年參與決策和環境行動對推動長期變革至關重要,我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與大家分享知識,並向大家學習。
幾年前,我發起了「綠色行動(WE DO GREEN)」組織,旨在支持貧困學童,鼓勵參與環境行動。接下來我的同事將(通過視頻)向大家介紹我們開展的工作情況,你們將看到展示綠色行動盧安達全國各地的學校所開展的活動,展示非洲的美麗生態系統和非凡的青年人才。
「綠色行動」是由盧安達年輕人領導的組織,致力於創造一個更清潔、更健康的環境。我們通過合作提升氣候適應性、加強人民福祉並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是一支由充滿激情的科學家、活動家和教育工作者組成的團隊,致力於在盧安達和世界實現綠色增長。我們開展具有高影響力的活動,聚焦地方在全球議題中的參與度。我們的使命是在環境保護方面不讓任何人掉隊。為此,我們鼓勵青年參與減緩氣候變化的行動,同時通過獲得清潔水、保證糧食安全和開發綠色能源來增強社區的適應力。
(圖源/WDGO)
當前社會以犧牲未來一代為代價。環境退化和氣候變化威脅著人類的生命。現在是時候採取行動,年輕人在重塑世界和拯救自己的未來方面可以發揮核心作用。然而,他們往往孤軍奮戰,資源有限,經驗不足。青年人所具有的能量和其目前擁有的資源不匹配。如果有更多由青年提出的倡議能夠得到支持並廣泛融入社會,將產生更大的影響,惠及每一個人。綠色行動的工作增強環境意識,並幫助未來一代的可持續氣候管理者做好準備。
在這裡,我們相信科學素養和生態文明是從年輕一代開始。環境教育和自然保護應該被納入學校課程。
我們的旗艦項目包括與全國各地的學校合作,教授孩子們氣候變化、環境保護和綠色創業的知識。該倡議是基於提升所有利益攸關方的合作和益處。學校的課程計劃得到了高質量的補充,學生參與體驗式學習,幫助他們最好地保留和分享信息。我們的志願者鍛鍊了領導能力和溝通能力,同時為綠化盧安達做出貢獻。
在小學的活動中,我們首先在課堂上討論當前的氣候情況。這類互動課程培養科學素養,幫助年輕人了解環境行動的緊迫性。但我們知道什麼樣的方式最利於孩子學習,他們更容易記住實踐,而不是課堂討論。所以我們在戶外開展實踐活動,同孩子們一起植樹,培養兒童對自然的熱愛,加強對環境的責任感。孩子們一旦種下了一棵樹,就會感到自己與它產生特殊的聯繫。他們在未來的歲月裡呵護它、照顧它,並為這顆小樹苗的成長而自豪。在樹苗成長為參天大樹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直觀的感受到投入的時間與精力,從而珍視森林。孩子們同我們交談過後,回到家裡,會將自己種下的小樹連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告訴父母和其他村民。通過我們在學校開展的活動,也出現了不少青年榜樣,讓更多學生們看到自己也可以在大學裡學習任何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包括 工程、醫學、環境科學;也可以成重視團隊協作、多樣化與自然保護的領袖。
去年,盧安達國家啟動了植樹季計劃。主題是「為社區福祉植樹」。為了支持這一國家項目,綠色行動與其他民間社會團體為實現種植80億棵樹,提高森林面積而努力。
布格塞拉位於盧安達東部,屬於城市周邊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新產業、基礎設施和新建國際機場需要制定碳補償和可持續規劃的綠色增長戰略。就在新冠疫情封城政策之前,3月3日,我們很榮幸地與國際醫學生聯合會(IFMSA)合作,在該地區種植了400棵樹,1000名國際代表參加。我們分享了環境外交,並更多地了解世界各地的青年氣候行動。待著400棵樹苗枝繁葉茂時,預計每年將抵消6.8公噸二氧化碳,提供多種社會和生態效益。
(圖源/WDGO)
在綠色行動,我們知道了科學素質對於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至關重要。在非洲,公眾日益認識到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人類與自然的統一以及我們與地球上所有生態系統間的聯繫。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環境退化日益嚴重。如今,氣候變化是對全人類、經濟以及整個社會的首要威脅。好在與此同時,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科學和工程理解也有所提高。我們有智慧和能力解決這些問題。但是,我們需要政治意願和文化興趣的支持。這也是提升科學素養和培育生態公民如此重要的原因,因為這將需要每個人來幫助解決我們共同的環境問題。
非洲的社區已經從像中國這樣有雄心壯志的新方案中得到啟發。今天,我們正在努力實現這一大膽的行動,以促進科學素質提升並加強公眾參與環境項目。
盧安達人同所有非洲人民正在努力建設一個共同的未來,實現向生態文明的成功過渡。對我們來說,這意味著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經濟和社會,平衡地球所有系統的需求,人人享有健康和幸福。
為了實現這一未來,各國政府需更好地管理跨國公司;國際機構應被賦予更多權力應對氣候變化;需更好地支持並採取環境行動的地方倡議;需從全球競爭的思維方式轉變為全球合作作為連接彼此的主要模式;衡量成功不再僅根據GDP,也要看我們的體系是否能重視全人類的精神、文化與物質需求,並關注地球所能維持的資源平衡。
作為推動這一行動的參與者,我今天向大家做出承諾:綠色行動將繼續提升盧安達與非洲青年的科學素質。綠色行動將採取措施,促進青年、婦女和少數民族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綠色行動將保護環境和生態系統,應對氣候變化。綠色行動將努力在全球、區域、國家和社區層面的環境努力增效。歡迎大家加入我們。
最後,我要讚揚中國的大膽努力和雄心勃勃的理念。幾十年來,東西方之間的政治辯論和南北之間的不平等塑造了國際關係。但中國將生態文明思想寫入憲法這一典範,值得我們學習。這需要採取環境、經濟和社會行動來應對這些挑戰,而科學素質提升需要了解這些系統之間的聯繫。關鍵在於制定允許社區、企業和政府等一系列利益攸關方參與的環境政策。中國政策在這一方面很有啟發性。
非洲大陸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不斷變化的政府制度,政局不穩定以及政治衝突、民眾讀寫能力、極度貧困。但是非洲年輕人的精神和決心是強大的,我們可以通過合作來解決這些困難,通過科學素養和生態文明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綠色、可持續的世界。讓我們共同努力,保護地球免受進一步退化,使其能夠滿足今世後代的需求。
感謝大家對可持續發展的熱情以及對全球環境行動所做出的貢獻。感謝聆聽!
伊曼紐爾·辛迪庫巴博(圖源/綠會)
視頻連接:https://v.qq.com/x/page/k3215u8oa7h.html
翻譯/範曉旭(志願者) 審改/Cyan 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