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發布10月份網絡輿情應對能力排行榜 「毒跑道」應對不及格

2020-12-19 廣東頻道

原標題:「毒跑道」輿情應對不及格

  從「天價消費」到「天價罰單」,從校園「毒跑道」到保稅區學位缺乏,在深圳輿情工作室發布的10月份網絡輿情排行榜上,多個民生熱點事件上榜。其中,「毒跑道」事件的輿情應對得分未過及格線,而羅湖一原副局長受審獲單位公函求情應對表現墊底。

  涉及多部門 須防應對缺位

  待改進案例:豪車佔道獲天價罰單

  在10月深圳輿情榜單上,不少事件涉及多個政府職能部門,而輿情應對的效果,直接取決於多部門的輿情應對協調性。

  10月,一輛來自深圳國企的粵B9E5Q9「豪車」,因為在濱河路上23次違法佔用應急車道,被交警部門開出「天價」罰單。該事件獲得短期獲得民眾點讚後,輿論迅速調轉矛頭質疑執法瑕疵。面對「處罰通知不到位」的質疑,深圳交警部門反應迅速,在事件處置和後續回應方面均可圈可點。然而,紀檢監察部門和涉事企業未有作為,引發諸多聯想。

  專家點評:

  豪車違章,那麼自然有人會懷疑交警的告知義務。138分如何扣罰,交警部門應該在發布的同時就給出處理意見。而對相關企業是否存在腐敗問題,也是輿論發散的必然關注點,相關部門理應回應。

  (胡文 本市媒體機構編委)

  關注相關輿情 早預防早處置

  待改進案例:「毒跑道」事件

  10月份,繼國內多地學校出現「毒跑道」事件後,深圳美蓮小學等學校也不幸「中招」。面對此起彼伏的爆料和洶湧的民意,涉事機構一開始顯得驚慌失措,其後逐漸在應對上站穩腳跟,採取了停課輔導、更換跑道和全市排查等多項措施,對穩定事態起到了較好的作用。深圳輿情工作室認為,「毒跑道」事件是10月份的輿情熱點,在江蘇等地出現輿情後,涉事機構如果能主動自糾自查,那麼產生的不良影響也許能降低一些。

  專家點評:

  涉及「毒跑道」的輿情事件成為教育類輿情中的熱點。該事件緊隨國內輿論趨勢,也提醒政務輿情應對不但要做好「分內事」,還需要加強輿情的敏感性,針對輿論環境早預防、早處置,減少輿情被動應對的尷尬。

  (龐胡瑞 國家民委輿情中心幹部)

  重視細節 勿拐彎抹角

  點讚案例:民悅公園建「商品房」?

  「輿情事件處置中,如果細節被擺上檯面,回應就不能拐彎抹角。對輿論關注的細節作模糊處理或討巧避開,輿論場就越攪越渾,涉事機構與民意的鴻溝就越拉越大。」深圳輿情工作室表示。

  民治水庫邊上民悅公園建設規劃已有多年,但直到今年7月才有確切消息稱公園已立項,計劃今年底啟動施工招標。而最近,水庫周邊的居民發現,當地進駐開發商開始施工建商品房。民治水庫商業項目用地性質的爭議,經過最近的幾輪線上爆料和線下博弈,居民將相關意見展示得非常充分,涉事機構也為澄清和解釋工作付出了相當的努力。

  專家點評:

  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對輿情的反饋更應及時、準確,可通過多種方式發布相關項目的紅線圖紙,以正視聽。在相關投訴指涉社區和街道利益的情況下,回應質疑更關乎政府行政的公信力,不應迴避。

  (談浩淵 深圳新聞媒體人士)

  10月份深圳網絡輿情應對能力排行榜

  1.龍華一市民精油洗臉遭遇「天價」消費78.40

  2.違章超45天不處理將被停駛規定遭質疑72.90

  3.網傳坪山城管毆打店主視頻被指失實 65.10

  4.一女子開豪車佔道獲「最大罰單」身份成謎62.30

  5.保稅區因公辦學位缺乏等被指遭「遺棄」 61.70

  6.輿論關注美蓮小學等學校出現「毒跑道」55.90

  7.「福永最大違建樓」拆遷問題陷僵局 44.40

  8.民治水庫商業項目用地性質陷「羅生門」42.60

  9.坪山餐廚垃圾預處理中心「邊審邊建」被叫停36.90

  10.內地遊客赴港被毆身亡引出低價團亂象31.50

  11.羅湖一原副局長受審獲單位公函求情引爭議 25.50(楊磊)

相關焦點

  • 基層幹部如何有效應對網絡輿情
    【摘要】基層幹部身處輿情洶湧的網絡時代,及時掌握輿情動態、科學引導網絡輿論,是其治理水平和執政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複雜多變的輿論環境,基層幹部要不斷提升網絡輿論駕馭能力,了解網絡輿情動態、識別網絡輿情風險,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的主動權、話語權。
  • 縣域網絡輿情發展態勢及應對策略
    同時隨著電腦和網際網路應用的普及,電腦和網絡已逐漸進入城鄉居民家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城鄉居民家庭聯網用戶數超10萬戶,網際網路普及率逐年提高。 (三)監管機制日趨健全 網絡輿情變化萬千,領域眾多,完整掌握網絡輿情,需要依靠有效的工作機制[2]。該市於2008年建立網絡宣傳管理部門,探索形成了網絡輿情收集、分析、處置、報告等機制。一是建立輿情收集機制,跟蹤即時信息。
  • 輿情事件如何應對?關鍵在這裡!
    線上輿情與線下處置有何關聯?來看正確姿勢! 線下實體處置與線上輿情應對的關係 線下實體處置是基礎和前提 網絡輿情是社會實體在網上的反映,是社會實體的晴雨表,離開了社會實體,網絡輿情不復存在。在每一起網絡輿情事件後,都有一個社會實體問題的歸因。
  • 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搜集研判應對策略
    ;(8)大型企業熱點問題;(9)重大刑事、民事案件;(10)名人、明星的新聞軼事。和平時期,輿論宣傳工作的鬥爭性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更加任重道遠,它不再是顯性的勢力抗衡,而是變成了輿論宣傳陣地的相互爭奪和滲透,尤其是在宣傳思想和網絡意識形態管理上。 網絡輿情分析研判是以網絡輿情監測為基礎,以數據分析和科學歸納為方法,搜集特定輿情信息,分析輿情的特徵和規律,預測未來的輿論趨勢走向,並提出輿情應對引導的科學建議,指導相關輿情應對工作。
  • 移動網際網路環境下教育輿情應對處置策略研究
    網民有各自的立場,使得當下的社會共識愈發難於達成,極大提升了輿情的應對難度。在這樣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時時處處在線」的複雜網絡環境中,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意見表達的主體。當無數的本來存在於「小圈子」裡的輿情事件一旦具有公共話題屬性,就會突破特定的集群進入到公開的網絡空間,成千上萬的網民發布消息、表達意見,再加上眾多的轉發和評論,輿情內容急劇增長,迅速形成輿論場上的「汪洋大海」。
  • 樂思輿情應對:紐約州新交規 車後座乘客也需系安全帶
    一、交通部門目前應對網絡輿情存在的問題 (一)風險防控不足 對於網絡輿情監測的重點方向不清晰,重點收集的論壇,網站不夠明朗。預警機制落後,以及對負面輿情的風險評估不夠準確,其根本原因是對網絡輿情的認知不足。
  • 失聯輿情的特徵解析及應對建議
    法制網輿情中心(ID:fzwyqzx)選取自杭州來某某案以來媒體公開報導的22起失聯事件,分析這些事件所呈現的輿情特徵,針對其中的風險提出輿情應對建議,供有關部門參考。另外,在22起案例中,有7起提到警方已介入但尚無明確結果,輿情處於未閉環狀態,提醒公安機關需注意後續信息發布工作。輿情解析01極端個案頻發形成連鎖反應失聯類輿情近期如此高熱,很大程度源自浙江杭州女子來某某失聯被殺一案引發的連鎖反應。
  • 《輿情應對兵法二十四篇》
    「官方輿論場」和「草根輿論場」的說法在輿情界久已有之。所
  • 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舉辦輿情應對與媒體採訪接待培訓
    2021年2月26日上午,市資規局舉辦輿情應對與媒體採訪接待培訓,特邀海口市政府研究室負責人王琳授課。
  • 重大突發公共安全事故輿情應對工作的五點啟示
    輿情發生反轉,網民紛紛向女司機道歉。 3. 官方次第發布救援信息 輿論持續關注進展10月29日,輿情持續高熱,與救援工作有關的報導鋪天蓋地。次生輿情頻發增加輿情曲折性重大突發事故的發生具有突然性,往往令人猝不及防,這也決定了其在輿情發展過程中的不可控性。任何一則消息、一個進展可能都對輿情的走向產生影響,衍生出輿情風波。在輿情早期,「女司機穿高跟鞋逆行」的消息在網絡瘋傳,致使輿論關注點一度失焦。
  • 重大突發事件輿情怎麼應對?中央早就說了
    其中的重要一項,是「輿情」。    輿情熱烈,說明廣大人民群眾對事件的關注度高。由此,輿論引導就成為重要的一項工作。這講究技術,也講究藝術。輿論引導得當與否,經常影響一地、一部門乃至全局的工作和形象。近年來,應對輿情不力、不當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但歸根結底,輿論不一定是「引導」出來的。問題的推進、解決,才是真正的」引導「。
  • 校園跑道中「毒」
    11月15日晚間,在南山區教育局與北師大南山附小學生家長的一次協調會上,一名醫生就向家長們表示,尚未有明確證據證明跑道與學生的症狀有因果關係;學生症狀也有可能跟換季有關。這個結論未能得到家長們的認同。在這個秋季學期,被「毒跑道」烏雲籠罩的,不止北師大深圳南山附小和南山區。
  • 重大突發事件輿情怎麼應對?中央和習總書記早就說了
    重大突發事件輿情怎麼應對?其中的重要一項,是「輿情」。輿情熱烈,說明廣大人民群眾對事件的關注度高。由此,輿論引導就成為重要的一項工作。這講究技術,也講究藝術。輿論引導得當與否,經常影響一地、一部門乃至全局的工作和形象。近年來,應對輿情不力、不當的事情也時有發生。但歸根結底,輿論不一定是「引導」出來的。問題的推進、解決,才是真正的」引導「。
  • 「雜誌微閱讀」張忠寧:金融業輿情的發展趨勢和應對之策
    一些騙子利用老年人需要陪伴的心理訴求,趁虛而入通過花言巧語,讓老年人購買所謂的「凍結資產」和超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型、理財型金融產品。這些事情有一定的故事性,存在著矛盾衝突,容易在網絡傳播進而波及金融業。六是相對而言,金融業從業人員的不當言論、行為等也容易成為輿情爆發點。
  • 立體流程提升網絡輿情引導時度效——地方政府危機事件網絡輿情...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網絡治理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並要求地方政府充分踐行網絡群眾路線,進一步增強政務公開,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與此同時,通過輿情的詞源考究以及大量的應對經驗發現,地方政府危機事件的網絡輿情引導和應對遵循一般流程,且特色鮮明。
  • 【獨家發布】祝華新:輿情應對中的血緣、地緣、業緣和趣緣
    在2013年湖南臨武縣瓜農鄧正加與城管衝突中非正常死亡後,基層政府設法控制了其女兒鄧豔玲加V認證的微博帳號@瓜農鄧正加女兒,發帖稱:「現在政府已經妥善安撫好了家人,我們整個家族對政府的處理表示滿意」「不希望受到外界太多的打擾,感謝市縣相關部門的妥善安置」。如果親屬這樣的表態發自內心,對於輿情危機確有揚湯止沸作用。只是因為語氣不像,引發外界懷疑,而弄巧成拙。
  • 校園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輿情特點和研究,該如何應對?
    三是地域特徵並不明顯,觸點廣、燃點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東部發達地區以及山東省、四川省、河南省等人口大省爆發相關輿情事件的頻率較高,東北、西部等地亦未能「倖免」。四是曝光問題環節分散、類型集中。
  • 福建泉州市酒店樓體坍塌事件輿情聚焦與應對分析
    該事件引起各媒體及網友的廣泛關注,據統計,該輿情在微博聲量最高,截止3月16日,話題#泉州坍塌酒店為密切接觸者隔離酒店#引發4.1億人次閱讀,6.5萬人次討論。這類生產安全事故輿情是怎樣發展的?今天,我們對此事件做一下輿情分析。一、輿情概述輿情數據統計:2020 年 3 月7日20:29 微信公眾號@閩南網發布:突發!泉州南環路一酒店,整棟倒塌!
  • 樂思輿情監測:學霸君破產傳聞不斷發酵 在線教育如何應對負面?
    近日,樂思輿情監測中心關注到有關在線教育頭部機構「學霸君」倒閉的傳聞甚囂塵上。目前為止,官方未有明確通知發布,給予了負面輿情發酵的機會,導致一傳十十傳百,企業形象已受到巨大損傷。就「網傳學霸君經營不善、學員申請退款、教師被辭退」等問題,海清工作室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加以回應,「工作室與學霸君的代言合作已經終止,海清女士與學霸君已不存在代言關係。截止當前,學霸君仍拖欠工作室代言期間的款項。」當前,一些高質量的課外輔導,以小時計費,個別單價甚至高達千元。急功近利的野蠻生長方式是對教育的傷害。
  • 日本擴建衝繩那霸機場以強化釣魚島應對能力
    資料圖:日本自衛隊F-15J戰機起飛人民網10月20日電(趙松)據《讀賣新聞》報導,衝繩那霸機場新跑道擴建項目即將完工,日本航空自衛隊中針對中國的F15戰鬥機從那霸機場起飛的次數將增加六成。衝繩那霸機場第二跑道的建設工程是日本政府振興衝繩的主要項目之一,預計於明年1月份完工,該機場擴建同時也有強化日本對釣魚島問題對應能力的意圖。自去年9月日本對釣魚島實施所謂「國有化」之後,為應對中國軍機,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從那霸機場緊急起飛的次數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