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眠大揭秘:睡眠影響孩子的智商,但並非睡得多就是睡得好

2020-08-28 小天寶大玉兒

嬰兒般的睡眠多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睡的很香甜,等你當了媽以後,會發現並不是每個寶寶都會睡的香甜,大部分寶寶睡的很淺,很容易醒來。孩子的睡眠問題一直困擾著父母,因為睡眠和營養一樣重要,孩子的睡眠影響著生長發育和心智發展。怎樣提高孩子的睡眠的質量呢?父母首先要了解關於睡眠背後的生理機制。

睡眠的兩種狀態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睡眠可以分為兩種狀態:快速眼動睡眠和非快速眼動睡眠。

快速眼動睡眠期間,腦電波的活動和清醒狀態時很相似,雖然睡著了但眼球會快速轉動,心率和呼吸也都不規則,所以也叫不規則睡眠。這個睡眠狀態是很淺的,對身邊的動靜也會表現的非常敏感。寶寶可能因為環境中動靜而醒來,然後再次入睡,他也不會記得自己醒來過。

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身體是靜止的,腦電波、心率和呼吸活動緩慢而有規律,所以也叫規則睡眠。這個睡眠狀態也分為淺、中、深,寶寶處於深度睡眠狀態時,是很難被叫醒的。因此,家長要小心,千萬要小心不要壓到寶寶,因寶寶很難醒來所以很可能會窒息。

孩子的睡眠狀態在快速眼動睡眠和非快速眼動睡眠之間轉換,孩子處於快速眼動睡眠的時間佔睡眠時間的50%,一直到孩子3--5歲,才會達到成年人20%的水平。

非快速眼動睡眠才更有利於精力的恢復,為什麼孩子要花這麼長時間在快速眼動睡眠上呢?研究者認為,快速眼動睡眠產生的刺激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很重要,尤其是小寶寶,對快速眼動睡眠的刺激有特別的需要。因為小寶寶處於清醒狀態的時間很少,只有在清醒的狀態下才能接收到外界環境的信息。

因為新生兒正常的睡眠模式是有組織、模式化的,所以對新生兒睡眠狀態的觀察也有助於鑑別中樞神經的異常。

寶寶的睡眠是否正常?

孩子因為個體的差異,對睡眠時間的需求也不會相同,所以時間不是判斷孩子睡眠是否正常的標準,並不是睡的時間長就好,時間短就不好,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怎樣判斷孩子的睡眠是否正常呢?

孩子睡著後的狀態:觀察呼吸是否平穩,體溫、面色是否正常,是不是容易驚醒。如果睡著後孩子一直翻來翻去,睡不踏實,白天莫名的煩躁、沒有食慾,這很可能就和睡眠不足有關。

孩子白天的狀態:仔細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如何,食慾和大小便是不是正常,如果孩子貪睡、厭食、不愛動的情況,父母也要密切關注孩子的睡眠需求了。

隨著大腦的發育,孩子的睡眠節奏也在發生著變化,但只要孩子食慾好、睡的踏實、生長發育正常,就說明孩子的睡眠是正常的。

睡眠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嗎?

對於正常的孩子來說,睡眠是會影響孩子智商的。嬰兒在清醒的狀態,會對周圍環境很感興趣,但如果一直處於清醒狀態,就會開始哭鬧發脾氣,這是因為體內的化學物質達不到平衡導致的。

作息活動不規律的大孩子,也會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新事物的效率也會很低。有研究表明,孩子白天小睡的時間和注意力的長短也有關係,小睡時間長,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會長,而且學習新事物的效率會提高。

睡眠質量高的孩子,適應能力也很強,在以後孩子入學階段,長期穩定的睡眠模式,也會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集體生活。

如何培養孩子的睡眠習慣?

出生6周後,就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健康的睡眠習慣了,如果寶寶醒的時間太長就很難被哄睡,這個月齡的寶寶一般醒來時間不會超過兩個小時,所以每隔兩個小時就要哄孩子睡覺。

哄睡的時機也很重要,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困了的表現,比如說揉眼睛、打呵欠,當孩子出現這些信號就要及時的哄他睡覺了。這並不是說就要固定按照兩小時的時間表,來哄睡寶寶,如果孩子玩的時間長,睡的時間長也是很正常的。要用心找出孩子規律的時間表,而不是父母為孩子定的睡眠時間表。

  • 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

很多專家都指出睡前程序的必要性,在孩子睡覺前要遵循一套固有的模式,簡而言之就是讓睡覺變得有儀式感。比如說先給寶寶洗個澡,然後講個故事,聽輕柔的音樂,親吻寶寶說晚安,如果堅持每天都這樣做,孩子就會明白接下來的事情是有規律的,孩子通常都喜歡有規律的生活,就不會對睡覺這件事表現的抗拒。

睡前程序包含的活動,一定是要幫助孩子安靜下來的,而不是越來越興奮或者煩躁。睡前程序一旦確定下來就要堅持,孩子會得益於這種可預見的生活習慣。

  • 讓寶寶睡在自己的小床上

哺乳期的媽媽非常辛苦,白天照顧寶寶,夜裡還要頻繁的餵奶,根本沒有機會一覺睡到天亮。考慮到方便照顧,會選擇和孩子睡在一張床上,但父母和孩子同床有很多不安全隱患,特別是在熟睡時,胳膊或腿萬一壓在孩子身上,後果就不堪設想。

所以讓寶寶睡小床是相對安全的選擇,如果寶寶剛開始不適應,可以把小床放在媽媽的床邊,這樣既方便媽媽照顧寶寶,媽媽自己也能睡的很好。

  • 讓寶寶去適應家庭

孩子睡著後,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睡的好,就會開啟家庭靜音模式,所有人做什麼都要靜悄悄的,生怕把孩子吵醒了。家長大可不必如此,否則到最後孩子可能只有在極度安靜中才能入睡,這樣非常不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對孩子來說,最自然的家庭噪音恰恰是能幫孩子睡好的白噪音,因為孩子在子宮裡,就被響亮的聲音和搖晃的感受包圍,讓孩子在極度安靜中睡覺,反倒是對孩子感官上的剝奪。要讓寶寶去適應家庭,而不是讓整個家庭來適應寶寶。

大玉兒,一位有想法的媽媽,用文字傳播育兒經驗,關注看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寶寶睡眠大揭秘:睡眠影響孩子的智商?家長們需要注意
    孩子們睡眠的問題一直影響著身為父母的我們,因為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好好的睡覺,而不是稍微睡一會兒就立刻驚起來。而且現如今有很多人都覺得孩子的睡眠質量跟他們的成長發育和智商有著絕對的關係,所以大家也特別想要讓孩子的睡眠質量有所提升。
  • 睡眠時間影響生長,是睡得越多孩子越高嗎?最佳睡眠時間是這個
    老人經常說:孩子睡覺長腦子。的確,當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也是大腦發育最快最好的時候。而且睡眠期間還可以分泌一種生長激素,對於寶寶身高增長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很多媽媽也了解了睡眠的重大作用,所以恨不得一天24小時讓寶寶能睡夠20小時。寶寶睡醒了也要繼續通過哄、悠、奶睡等方式讓寶寶多睡一會。
  • 睡眠時間影響生長,是睡得越多孩子越高嗎?最佳睡眠時間是這個
    老人經常說:孩子睡覺長腦子。的確,當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也是大腦發育最快最好的時候。而且睡眠期間還可以分泌一種生長激素,對於寶寶身高增長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很多媽媽也了解了睡眠的重大作用,所以恨不得一天24小時讓寶寶能睡夠20小時。寶寶睡醒了也要繼續通過哄、悠、奶睡等方式讓寶寶多睡一會。
  • 12月0日寶寶我每天應該睡多久?掌握寶寶的睡眠周期,智商好
    大多數家庭在出生後都面臨著睡眠問題,寶寶經常在短暫睡眠後醒來,這嚴重幹擾了成年人在不斷睡眠過程中的睡眠質量安撫,有時候突然間會睡很長時間,擔心寶寶會不會餓。那麼每天睡0-12寶寶需要多長時間?多睡或少睡有什麼效果?家長了解寶寶的睡眠周期,未來性格好,智商高。寶寶每天睡多長時間,持續0-12個月?
  • 斯坦福研究表明:睡眠時間長的寶寶智商更高,附「哄」睡指南
    在和醫生的交流中,莉莉找到了寶寶學習能力差的根本原因:莉莉寶寶雖然三歲多了,但還存在夜醒頻繁的問題,白天更是從不小睡,性格還非常暴躁,經常注意力不集中。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就是因為睡眠問題影響到了寶寶的智商和學習能力的發育。
  • 要想寶寶睡得好,適宜的睡眠環境不可少
    嬰幼兒生長發育過程中保持足夠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睡眠不僅要有足夠的時間,還要有足夠的深度,即睡得沉、睡得香。所以,要想寶寶睡得好,適宜的睡眠環境不可少,父母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不要蓋太厚的被子,燥熱會妨礙睡眠,更不要穿棉衣或太多的衣服睡覺,如果孩子尿溼了需要及時更換,不要讓寶寶覺得不舒服而哭鬧。
  • 你的寶寶睡眠夠嗎?做好這6點,睡渣寶寶不再夜醒,睡得長睡得香
    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寶寶夜晚睡眠質量高、夜醒次數少,不僅體重、身高等體格生長指標相對好,而且孩子大腦發育也更好。睡眠好的寶寶在嬰兒時期的學習、記憶等認知能力發展也相對較高。所以,寶寶睡得好不好,不僅關係到寶寶的身體健康,還關乎到寶寶的智商。那寶寶究竟需要多長睡眠?新生兒:16小時1~3個月:每天平均睡眠14~15小時左右。白天應小睡4次,每次1.5~2小時;夜間要睡8~9小時。4~6個月:每天應睡13~14小時左右。
  • 新生兒睡眠時間表,你家娃睡夠了嗎?做好3點讓寶寶睡得香長得好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睡眠是保證寶寶身體發育的必要條件。特別是一歲以內的嬰兒,健康活潑與否要取決於睡眠質量的好壞。因此,讓寶寶睡好很重要!為了讓孩子睡得好,我當初逛遍了育兒論壇,翻看了不少寶媽的帶娃經驗,還買了新生兒百科,終於找到寶寶睡眠質量差的原因,也找到了應對辦法。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 睡眠中長身體,孩子睡得越多、長得越好嗎?最佳睡眠時間是這個數
    別人家四個月大的小寶寶,很多都已經會翻身了,而瑩瑩的寶寶連側頭都不會,只是每天仰面大睡,這讓瑩瑩不由得感到一絲擔憂。帶寶寶去檢查身體後,醫生說:「可能是孩子睡得太多了,母乳攝入量不夠,發育也會慢一些,建議在孩子清醒的時候多哺喂,多陪孩子玩耍。」
  • 孕晚期失眠,會影響寶寶出生後的睡眠?4個方法讓孕媽睡得香
    因為,很多人會覺得,如果懷孕期間熬夜、晚期,那麼寶寶出生後,睡眠時間也容易混亂,甚至會日夜顛倒。因此,為了寶寶有個好的睡眠,不少孕媽會"忍住"熬夜,早睡早起。只是,有一類孕媽很無奈。一邊想要早點睡覺,一邊卻又總是睡不著,因為出現了失眠的情況。縱觀身邊的孕媽們,不少到了孕晚期,失眠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 0-5歲寶寶睡眠時間表:睡眠不足危害大,看看你家娃睡夠了嗎?
    晚上都10點多了,還在瘋玩,一點睡覺的意思都沒有,就算強行按床上,也還是沒有睡意,吃手、摳腳丫子、玩被罩、說話……總之,就是不睡。,就算大一點的3-5歲的寶寶,也要每天睡午覺,為了讓孩子晚上睡得好點而白天不睡覺的想法也是不科學的。
  • 寶寶睡多影響智商?科學給出1歲前寶寶睡眠周期,媽媽心裡有底了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孩子睡覺是除了吃之外最為重要的事情,畢竟孩子的睡眠不僅關係著孩子的成長發育,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智力。因此,也有很多父母在發現自己的孩子睡眠突然變化時,會十分擔心。尤其是孩子睡多了,既擔心寶寶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怕寶寶餓到,因此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 新手媽媽睡眠不夠怎辦?3個經驗,讓寶寶睡得好爸爸媽媽睡整覺
    次數不算多,但對於睡眠較淺的我來說,已覺得很累了。因為每醒來一次,我都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入睡。白天也是,好不容易哄睡孩子,就趁著孩子睡著的時間去家務,待自己收拾妥當躺下來,孩子卻醒了。所以,那段時間老是感覺自己睡眠不足。後來在家人的配合下,睡眠質量才漸漸改善。
  • 新手媽媽睡眠不夠怎辦?3個經驗,讓寶寶睡得好爸爸媽媽睡整覺
    次數不算多,但對於睡眠較淺的我來說,已覺得很累了。 因為每醒來一次,我都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入睡。白天也是,好不容易哄睡孩子,就趁著孩子睡著的時間去家務,待自己收拾妥當躺下來,孩子卻醒了。所以,那段時間老是感覺自己睡眠不足。後來在家人的配合下,睡眠質量才漸漸改善。 充足的睡眠對新媽媽來說太重要了,睡得好,身體才能快速恢復,才有精力去照顧寶寶。
  • 4-6個月睡眠倒退期,了解寶寶睡眠規律,學會「easy」程序睡得好
    寶寶出生之後,就成為了每個家庭的「核心」,只要他睡不好,別人也別想睡得好。而且寶寶的睡眠還牽涉到他的成長發育,寶媽更是不敢掉以輕心。這個月齡的寶寶,哄睡之後不會馬上進入深睡眠,而是處於淺睡眠的階段,家長以為輕輕把他放到床上,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馬上驚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睡眠倒退期。寶媽也會明顯感覺到,寶寶到了這個月齡睡眠變差了,還不如前幾個月睡得安穩了,這跟寶寶的睡眠模式變化有很大關係。
  • 吃得好不如睡得好!5個促進寶寶睡眠的小妙招,讓寶寶睡好覺!
    常言道:吃得好不如睡得好。睡眠是每個人正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類生命活動中的必需過程,這種規律性的自我保護對人的身心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除了遺傳、營養、鍛鍊等因素外,還與生長激素(也叫生長素)的分泌有一定關係。寶寶在熟睡時比清醒時生長速度要快3倍。因為人體生長素的分泌量與睡眠成正比。
  • 闢謠:寶寶多睡才能長高?斯坦福專家:兒童睡眠抓住「黃金90分鐘」
    體檢結果顯示,孩子身高、體重的等各項指標,都馬上要跌出標準下限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孩子吃飯很正常而且睡眠也很好啊?一次聚會上,閨蜜吐槽道:都怪這孩子睡的太少了。但是所有的方法我都試了,就算是每天晚上7點開始哄睡,不到9點半他一樣不睡,中午無論如何就睡一個小時。難道我家孩子註定沒辦法擁有大長腿麼?
  • 小寶寶每天睡多久比較好?了解寶寶睡眠周期,睡成聰明小寶貝
    小寶寶每天睡多久比較好?了解寶寶睡眠周期,睡成聰明小寶貝寶寶身體在發育的階段,所以往往會比正常人睡得更多。有些家長覺得寶寶睡得越久,說明寶寶越健康,亦或者寶寶睡得少,說明更有活力。其實寶寶在不同的階段睡眠時間是不一樣的,所以睡多久才最好,我們要科學的來區分,這裡就為大家科普下,如果你家的寶寶睡覺時間和下面的內容區別太大,就要引起注意了。首先寶寶未滿月的時候,基本一天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睡覺,睡眠時間約為十八到二十個小時。可以理解為不是吃就是在睡覺,這裡根本不用擔心寶寶是不是沒有活力,因為他在積極的發育成長哦。
  • 寶寶睡得好,才能更聰明,關於0-1歲寶寶的睡眠問題,家長這麼做
    文 | 小允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關於寶寶的睡眠問題成為了很多媽媽們的心頭病,尤其是0-1歲這個階段,孩子們的各種睡眠問題都會影響大腦的發育,所以家長們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睡眠問題,讓寶寶更聰明。
  • 睡得好更聰明,如何讓寶貝擁有完美睡眠
    好的睡眠質量能夠讓大腦得到更好地發育,寶貝自然也就更為優秀。那麼家長要怎麼做才能改善寶寶睡眠質量呢?因此在睡前一個小時不要讓寶貝玩得太嗨,儘量讓寶貝的情緒保持平穩,在孩子上床之後,家長可以給寶貝講故事或是聽些舒緩的音樂,這樣能讓孩子快速進入睡眠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