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明白,健康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在尋求健康長壽的好方法,其實,要想健康長壽,或許沒有什麼秘訣,只要我們認真對待生活,吃好每一頓飯,這才是我們能夠抓住的最靠譜的方法。可是,飯我們每天都會吃,但你吃飯真的吃對了嗎?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吃三頓,哪種吃法更健康?你可能從沒想過這個問題,那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兩種吃飯方式到底有什麼不同。
一天吃兩頓和一天吃三頓飯,哪種更健康?
良好的飲食習慣通常是指,每餐食物種類豐富,吃飯要有規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最符合國人的營養飲食應該保證每天攝入的食物種類至少達到12種,每周保證有25種不同食物的補充,多吃粗纖維、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減少白肉、脂肪的比例。而一日三餐的習慣更符合大多數人群的吃飯規律。原因主要有以下2點。
1. 一天吃三頓更符合人體消化規律
現代人的生活基本不受物質匱乏的困擾,人們考慮的不再是能不能填飽肚子的問題,而是吃什麼、怎麼吃的問題。唐代以前,一天吃三頓飯是有錢人家的生活水準,大多數普通百姓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一天能夠吃上兩頓飯不挨餓已經算是小康了。直到宋朝以後,農耕畜牧水產業的發展,食物的產量有了保障,物資條件相對富饒,於是人們才能夠吃上一天三頓飯。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一天吃三頓飯的習慣其實更符合人體消化的規律。當我們吃過飯後,胃部需要大約4小時來進行消化,食物消化完成後,人的飢餓感才會再次襲來,這樣看來,一天三頓飯剛好滿足這個消化循環,能夠及時為身體補充能量。
2. 在食物總量一定的情況下,少量多餐更健康
人體每日所需的營養物質是有上限的,飲食補充達不到這個量,就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對身體發育以及增強抵抗力沒有好處,但是,超過這個上限,多餘的營養人體無法吸收,如果無法及時代謝出去,就會形成脂肪囤積在體內,也會導致疾病產生。根據這一點,營養學家提出了少吃多餐這個健康飲食方法。也就是在保證每天攝入足量營養的前提下,減少每次吃飯的分量,分成更多次進食,這種吃法能夠減小腸胃負擔,更有助於身體對營養的充分消化與利用,同時也降低了肥胖的可能。
少吃一頓飯,會變瘦嗎?
想通過減少飯量減肥的朋友們,勸你及時停止這樣的方法,不僅起不到效果,反而會傷身。少吃一頓飯,很有可能導致身體每天獲得的能量不足,短時間內會因身體缺水而迅速實現體重減輕的目的,然而,如果長期節食減肥,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就會降低,吃進去的東西更難被吸收利用,會出現體重反彈的情況,人也更難瘦下來。
除此以外,如果少吃的那一頓是早飯,帶來的可不僅僅是肥胖問題了,長期不吃早飯,胃功能容易失調,患膽結石的風險也會增大。
一天吃幾頓飯,這並不是一個小問題,關乎到我們的健康。我們應當養成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吃飯的規律性,不要暴飲暴食,更不能通過節食變瘦,這些都是傷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