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兩頓和三頓,哪個更好?堅持吃兩頓飯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2020-12-17 三九養生堂

民以食為天,每天保證充足的飲食量,讓身體有足夠的營養,去支撐日常的運作。正常來說,我們每天都是三餐,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飲食規律,身體健康。而現在不少人開始改變自己的飲食,想要採用古人的一些方式,就是每天保持兩頓飯,那麼堅持做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每天吃兩頓飯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古時候的人採用兩頓飯,是因為那時候生活並不富裕,而且那時的人群,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順應著天時,每天早上吃飯晚,第二頓的飲食已經到下午兩三點了,晚上太陽落山後就直接休息,這個時候吃不吃飯已經無所謂了。

而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每天兩頓飯,早上八點吃,中午十二點吃,從十二點之後,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期間都不吃飯,這樣的飲食習慣,真不適合現代人。有一些女士嘗試過這樣的方式,差不多三年的時間,她是為了減肥的,體重確實下來了,但是身體毀了,腸胃受損嚴重,有胃炎、潰瘍,經常出現腹痛,而且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不好,一副病殃殃的樣子。

現代人的作息跟古時候人不同,每天的工作負擔重,不僅每天忙,晚上也在忙,長時間的消耗體力,若是沒有食物的支撐,體內的各個部位會因為缺營養,而出現能力下降的情況,腸胃、肝腎都不好。

對於女性來說,營養物的缺失,會造成身體中卵巢和子宮受損,雌激素分泌出現問題,女性的月經會出現紊亂的情況,周期延長,經期變短,經血量也有減少的情況。貧血的情況也會加重,並且皮膚的狀態也會變差。

對於男性來說,每天兩頓飯是肯定不行的,男性每天的身體消耗量本就比較大,若是還吃得少,沒幾天就會出現貧血、低血糖的情況,精神力嚴重不足,總是想休息,一般的男性也堅持不了幾天就吃兩頓飯。

可能還會有人不吃早飯,就吃午飯和晚飯,覺得身體攝入的營養已經過夠了,其實早飯不吃的危害更多,身體經過一夜的休息,體內的食物早已被消耗了,此時的胃酸還在分泌,若是晨起後沒有食物的攝入,腸胃會受到直接的損害,而且上午的工作量也不低,人體容易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對健康的影響也大,所以不管是缺少早飯還是晚飯都不可以。

一天三頓飯也是根據人體的需求來定的,食物的消耗差不多在四個小時左右,中午可以吃飽點,下午才有精力支撐到晚上,晚上就少吃點,畢竟活動量不大,夜宵別吃了。

總的來說,一天兩頓飯肯定不行,三頓是必須的,畢竟現在的生活壓力已經夠大了,若是還吃不足,那這個生活豈不是很難過。三餐保持營養均衡,種類多樣,但是食用量要控制好,不要吃多了,引起肥胖就不好了。

相關焦點

  • 古代中國人每天吃兩頓,為何後來變三頓了?
    保證老百姓「一天吃上兩頓飯」,放在西漢「盛世」裡,都是個十分不容易的治國目標。而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更告訴我們:殷商時代的中國人,把一天分成了八個時段。其中有「大食」和「小食」,也就是在上午和下午各吃一頓。發展到戰國時期,「上午這頓」常被稱為「朝食」,也叫「饔食」,這是古人當時每天最重要,也吃得最好的一頓。
  • 一天吃兩頓還是三頓更好?根據這幾點「因人而異」!
    親 ,你一天吃幾餐呢?現在很多人推崇一日兩餐的飲食方式,比如「過午不食」「8小時飲食法」等,都提倡每天只吃兩頓飯。也有一些人提出,每天只吃兩頓飯是跟著古人的飲食作息來養生保健;還有人提出疑問,兩頓飯都很豐盛,其他時候也沒覺得餓,這樣對健康有害嗎?
  • 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更健康?
    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更健康? 吃飯是我們每天離不開的事情,人活著就要吃飯,常言道:一日三餐,我們每天都吃三頓飯,有的人一天吃兩頓飯。這兩種方法哪個更科學健康呢?
  • 古代人本來只吃兩頓飯,為什麼後來改成了三頓?
    中國古代是農耕社會,一切時間安排都要以農事為中心去考慮,所以只吃兩餐。每天早晨起來七八點鐘吃一頓飯,叫朝食,也就是早點,然後男人就帶著農具牽著牛去幹農活,女人就在家中紡布紡線,搞一點家庭手工業,有孩子就帶帶孩子。
  • 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看看醫生怎麼說
    吃飯是人們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有的人認為一日三餐,一天吃三頓飯才是最科學的飲食,而有的人講究過午不食,認為古時候老百姓是吃兩頓飯的,現代社會的人飲食營養太好,腸胃負擔重,應該也吃兩頓飯,減輕胃腸道的負擔,也有助於減輕體重。那麼到底一日三餐更科學還是一天兩頓更科學呢?
  •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人每天只吃兩頓飯,為何後來改成了三頓?
    中國有句俗語: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一日三餐為我們提供了能量,日常幹活更加有力氣,不過一日三餐是現代人的配置,在兩年多年前,中國人日常只吃兩頓,即便是皇室貴族,也沒有早中晚三餐的習慣。在秦漢時期,古人流行兩餐制,也就是吃早飯和晚飯,中午是不吃的,但不要以為是那時的人沒有概念,秦朝之前的戰國貴族,其實都是吃三頓,在《戰國策》中就記載了三餐的吃法,但這僅僅流傳在貴族和士大夫階層,平民還是兩餐或者一餐,那麼是什麼時候改成了三餐呢?
  • 一天到底該吃幾頓?2頓、3頓還是5頓?吃2頓和3頓,有啥區別?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都是採取的「一日三餐」的吃法,但近年來,隨著肥胖率和各種疾病發生率的升高,很多人對吃三頓飯提出了異議,認為過午不食、吃兩頓更養生;少食多餐、吃五頓更科學。那麼,一天到底吃幾頓飯更好呢?
  • 一天到底該吃兩頓還是三頓?營養專家: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現在很多人推崇一日兩餐的飲食方式,比如「過午不食」「8小時飲食法」等,都提倡每天只吃兩頓飯。也有一些人提出,每天只吃兩頓飯是跟著古人的飲食作息來養生保健;還有人提出疑問,兩頓飯都很豐盛,其他時候也沒覺得餓,這樣對健康有害嗎?
  • 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有什麼不同?誰的腸胃更好?
    吃飯是我們每天的必修課,它能解決溫飽問題,還能給人體補充營養,身體就會有能量去應對工作或者是其他事情。根據傳統方式來看,每天三頓飯必不可少,每一餐都很重要,可以給人體補充不同營養。可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許多人就有了新的想法,習慣也有不同。
  • 北方人一天兩頓飯,南方人要三頓,是什麼造成這種差異?
    東北人也不是一年四季都吃兩頓飯,只是在冬天天比較短的時候才吃兩頓飯,其他季節還是和其他地方都一樣的,東北冬天白天時長比較短,晚上黑的比較早,一般4點多鐘就黑天了,所以會在下午1點多的時候吃飯,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晚上會餓,還是會在晚上七八點鐘再吃一頓的,其實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吃兩頓飯,不同的地方還是不一樣的。
  • 古時候講究過午不食,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
    大多數人已經習慣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模式,也有人是三餐再加上兩點。但以前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聽說過一天只吃兩頓飯,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因為光照時間比較短,很多人就把飯菜做成了一天兩頓。究竟是一天吃兩頓飯,還是一天吃三頓飯更好了?
  • 一天吃兩頓飯和吃三頓飯,哪個更健康?醫生從專業角度給出了答案
    於是就有一些人提出來減少每天吃飯的次數,比如一天兩次,但是每天三頓飯似乎大家更習慣了,那到底那種說法更正確呢?今天醫者良言一文解答這個問題。 1.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需要分情況而定: 不知道大家看動物世界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不少動物一天只吃一頓飯,而有的動物卻一直在吃飯。
  • 農民喜歡一天吃兩頓飯,合理嗎?你怎麼看
    前幾天看了一小視頻,視頻裡讀幼兒園的小女孩披頭散髮,一副打敗仗的樣子,媽媽問她為啥和小朋友打架,孩子咬牙切齒的說道:你還好意思問,我長這麼大剛知道一天得吃三頓飯,我在幼兒園跟人家小朋友說兩頓飯,誰都不服誰就打起來了。你說我都五歲了,今天才知道還有一頓飯叫早飯。
  • 每天只吃兩頓飯的糧食科長
    家鄉遭受旱災 糧食科長妻兒吃不飽飯1942年,孫炳炎的家鄉盱眙縣遭受大旱災,他帶領科員葛靖同志去盱眙縣檢查銀行糧庫時,順便回家探親,全家人久別重逢,欣喜萬分。妻子趕緊給他做中午飯,他看到妻子做的大米飯,禁不住讚嘆本地政府的賑災工作做得好。
  • 一天吃兩頓飯好,還是一天吃三頓飯健康?少吃一頓會變瘦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明白,健康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在尋求健康長壽的好方法,其實,要想健康長壽,或許沒有什麼秘訣,只要我們認真對待生活,吃好每一頓飯,這才是我們能夠抓住的最靠譜的方法。可是,飯我們每天都會吃,但你吃飯真的吃對了嗎?
  • 清朝皇宮裡一天吃能吃兩頓飯?那皇帝和妃子們不餓?
    在歷朝歷代皇帝當中,當清朝皇帝大概最無聊的,因為每天老早就得起床,還有批不完的奏摺,每天處理政務到深夜,而且吃飯這塊也是限制多多。清朝皇帝一天只有兩頓飯,而不像我們這些普通人每天三頓飯,這是怎麼回事呢?
  • 業務員被罰裸奔 業務員一天只吃兩頓飯【4】
    原標題:業務員被罰裸奔 業務員一天只吃兩頓飯   律師   這種懲罰即使員工同意也不合法   該健身會所對員工下此「狠招」,但員工也同意此懲罰,那麼,這樣的懲罰是否合法?然而,以吃生苦瓜、穿底褲裸跑、剃光頭等方式予以懲罰,對員工的人格尊嚴和人身權利造成損害,即使員工同意也屬違法。   藺存寶建議,如遇類似遭遇,員工可先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要求企業對此行為予以糾正。如已造成人格或身體的損害,員工還可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也可向法院起訴。
  • 陝西有些地方為啥一天吃兩頓飯?這是他們的生活習慣,我們該尊重
    很多人認為,一天吃三頓飯是天經地義,一天三頓飯也的確符合人體健康規律。那同樣,對於一天吃兩頓飯的地方或者人,很多人下意識裡就覺得他們是窮,是吃不起三頓飯。然後中午時不吃飯,到了下午三四點時,她又吃一頓飯,等到了晚上我們吃飯時,她又不吃了。我這個好奇勁就別提了,先是以為她可能是因為老公不在家,所以懶得做飯,一天兩頓飯省事,或者是偶然這樣。後來發現她老公放假在家休息時也是這樣,就是一天兩頓飯,我算是明白了,她不是懶得做,也不是偶然為之,這是她們的生活習慣。
  • 一般人一天兩頓飯或三頓飯,古代「四餐制」又稱帝王餐,怎麼吃?
    一般人一天兩頓飯或三頓飯,古代「四餐制」又稱帝王餐,怎麼吃?我們現代的很多傳統習俗,都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當然,難免在傳承的過程中,因情況而定。今天要說的是吃飯,俗話講,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所以,民以食為天。
  • 一天只能吃兩頓飯,還沒有宵夜,一日三餐要感謝宋朝?
    民以食為天,一天能吃到三頓既營養又美味的飯菜是許多人的幸福源泉。尤其是在最近肺炎期間,呆在家裡的網友各顯神通,做涼皮做蛋糕,將多餘的精力都給了廚房那一畝三分地。所以古人吃飯的時間和我們有很大的區別,雖然也是一頓早飯,一頓晚飯,但他們的早飯吃的也不是很早,一般在上午九點多,稱作朝食;晚飯在下午三點到五點,稱作哺食。吃完晚飯,古人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就早早的熄燈休息了,因此雖然一天只有兩頓飯,但他們的活動量小,兩頓飯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