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虎父常有犬子、一代不如一代?強勢的父親難以教出成才的孩子

2020-09-15 神逗奶爸

導語:家庭中,母親決定孩子人生的溫度,而父親決定孩子人生的高度,作為父親,我們的作為給孩子帶來的影響關乎孩子一生,雖然我們願意給孩子做「登天的梯」,也樂意給他做「拉車的牛」,但父愛的分寸還是很難把握。

對於絕大多數正常家庭來說,父親在孩子的世界裡總是扮演著默默無聞的角色,父親遠不及母親那般溫暖親近無微不至,卻總在某個角落默默地關注著孩子,他們扛著家庭的重擔卻不善表達,他們愛的深沉卻只會暗地裡保護孩子。

無數事實證明,有父親陪伴的孩子,更有安全感和創造力,在父親的引導下,孩子的成長才能更沉穩。

然而人與人之間會有一些表象上的差別,父親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人生際遇、不同的成長曆程也會左右他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

而這其中,有成就的父親難免會對孩子更加嚴厲和強勢,他們希望「虎父無犬子」,希望「老子英雄兒好漢」,父親們往往最喜歡各方面最像自己的那個孩子,而自負的父親們往往更趨向於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但是縱觀我們的歷史,「虎父無犬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情況不常有,而「一代不如一代」的現象卻是很常見。

我們總結其中的規律,不難發現:強勢的父親往往難以培養出成才的孩子。

歷史中4大最有名的「虎父犬子」

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雖然出現了很多很多的能人,但他們往往有一個不如他們的繼承人,這裡面最為我們熟悉的比如趙奢之於趙括、贏政之於胡亥、劉邦之於劉盈、劉備之於劉禪

趙奢在世時,曾力挽狂瀾擊敗秦軍,讓強大的秦國不敢輕易犯境,直到他死之後,秦軍才敢大舉攻打趙國。

他的兒子趙括在他的薰陶下自幼熟讀兵書,然而只是個紙上談兵的無能之輩,長平一戰身敗名裂,成了一個千古笑話。

秦始皇嬴政親理朝政後,用了10年時間統一六國,這時候他僅僅39歲。

在他的光環下,他的20幾個子女顯得極為平庸,18子胡亥最終繼承皇位,作為眾望所歸的公子扶蘇卻最早被淘汰,結果胡亥只用了兩年時間就把大秦帝國給敗了。

作為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的功績自無需評說,農民出身的他在幾個窮哥們兒的幫助下,滅秦國、敗項羽,一個強大民族從此屹立世間。

而他的繼承人劉盈,我們只能說他是一個好人,卻不是一個「成器」的繼承者,從他開始,劉氏天下開始了外戚與宦官此起彼伏的博弈,漢朝最終也是亡於此患。

劉備與劉禪自不必說,我們再熟悉不過。

這只是幾個為人熟知的例子,如此「虎父犬子」的現象在我們的歷史中數不勝數,雖然有一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存在,比如周勃之於周亞夫、班彪之於班固、蘇洵之於蘇軾蘇澤等,可是亞夫班固之後呢?還是進入了一代不如一代的局面。

強勢的父親難教出成才孩子的三個原因

對我們來說,帝王將相與我們太過遙遠,而且真正的偉人和英雄也有時勢造就的因素,對於我們的孩子,我們只希望他能成才成器,將來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

不論是從歷史中還是對身邊人的觀察以及自己的成長經歷來看,我們找到一個規律:強勢的父親很難教出成才的孩子。

簡單來說有三方面原因。

1、強勢的父親對孩子會有本能的高要求

作為父親,最大的樂趣在於:在有生之年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和教育孩子——蒙田

對於我們自己來說,有能力做父親一般都有讓自己讓他人認可的地方,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我們都有很多自己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就算我們不強勢,我們也會為了讓孩子少走彎路而對其有嚴格的要求。

越是自負的父親,對孩子越容易比較嚴厲和強勢,嚴厲就意味著會給孩子高標準高要求,越高的要求孩子就越容易唯唯諾諾沒有主見。

在這樣的氛圍中,一方面孩子在父親光環下很難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一方面又會屈從與父親。

到最後,孩子很容易成為一個缺乏主張的人,即便他們在父親的努力鞭策下穩步前行,也很難超過父親的作為。

2、強勢的父親容易讓孩子的性格更「慫」

事實上父母雙方任何一方過於強勢都一樣,孩子在強勢的父親約束下,出於人本能的自我保護心理,孩子多會屈從父親的意志。

長此以往孩子唯唯諾諾成了習慣,待到走入學校、走入社會也難讓自己不「慫,心理上的陰影要消散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有人終其一生也無法從童年的陰影中走出來。

3、強勢的父親容易讓孩子形成好逸惡勞的惡習

幾乎所有的父親都願意做孩子的「登天梯」、成功的墊腳石,而且對於很多普通的父親來說,孩子的成功也意味著自己的成功。

為了孩子,我們自己拼命打拼,希望能為孩子留下更多東西,於是我們也有了這些東西,然後呢?我們的自負也就隨之而來。

我們會強勢,因為我們有了強勢的資本,但這種資本也同時給了孩子衣食無憂的生存保障,孩子自小在強勢我們的鞭策和引導下,再如何優秀,也很難擁有我們那種向上的動力。

父親不強勢不代表放任

前段時間又刷了一遍心中神劇《大宅門》,也寫了一篇粗淺文章,今天又想到這裡,不得不再提一筆。

看過該劇的人應該都比較了解,主角白景琦有一個很出色也很強勢的爺爺,然後爺爺養了三個比較平庸的兒子,而恰恰是那個資質平庸且看似窩囊的父親卻養出了特別出色的白景琦。再往後,白景琦的強勢作風幾乎毀了自己的幾個孩子。

雖說是虛構的影視劇,但它比歷史更容易被我們所熟知,其中的道理還是相通的,歷史上的這種「虎父犬子」的現象如出一轍。

對我們來說,我們大多數父親,與白景琦的父親更為接近,他的個人能力不是那麼突出,卻是一個完美的父親,可以說他是白景琦成功成才的奠基人。

人說「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這或許就是不爭的事實,當然以前的「孝」更多的是服從,跟現代的「孝」意義有些不同,但這也同樣解釋了本文主題。

如何成功地培養一個孩子,其實只在這個「嚴」和「慈」的分寸把握上。

如果把「慈」單純地理解成愛,那「嚴」則可理解成原則,我們不推崇父親強勢,不代表可以不嚴格,我們不推崇父親過於慈愛,不代表可以沒有原則。

父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才最合理,目前為止沒有一個真正靠譜的可複製的說法。

平等相處亦師亦友?可父親的「威嚴」在孩子的成長中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的安全感和約束力也都需要來自自己的父親,而且有的時候,父親也需要作為孩子的「敵人」,刺激著孩子的心智成長。

或許我們可以說,一個能夠在孩子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溫和相待給予適度援助、在孩子明顯走入誤區的時候強勢幹預將其拉回來的父親就可以稱之為一個合格的父親,而一個能尊重孩子的人格且懂得如何合力幫助孩子的父親才可稱之為一個優秀的父親。

結語

我們都深愛自己的孩子,我們願意做孩子「登天的梯」,也願意給孩子做「拉車的牛」,為了孩子我們可以犧牲我們的一切,只要孩子將來能更好地立足於這個世界。

問題是我們都是普通人,在育兒過程中,我們也會迷茫,沒有哪一套成功的育兒經驗是可以讓我們拿來直接複製的,因為每個家庭、每個父親都有不同的人生境遇。

我們能肯定的是,過於強勢的父親很難教出成才的孩子,可是身為父親,我們也不能指望自己的孩子被時勢造就,父親的缺位也同樣會給孩子帶來不可磨滅的不利影響。

這其中的分寸,只能由父親們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把握。

——END——

【文/神逗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專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兒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關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

相關焦點

  • 《大宅門》白父育兒,太「強勢」的父親,為何教不出成才的孩子?
    在我們的家庭中,大多數忙前忙後嘮嘮叨叨的都是媽媽,或許這也是孩子們為何和媽媽的關係更好一些,但是當發生一些重大事情的時候,「躲在角落」裡的父親就會挺身而出,用寬闊的臂膀來保護子女,父愛如此深沉如此靜謐。
  • 到底是「虎父無犬子」還是「虎父犬子」,關鍵要看這一點
    看到那些聰明高知父母培養出了清華北大的高材生,我們多半會感嘆道,「真是虎父無犬子呀!」 但是,我們也不斷發現,周圍有很多身居高位的成功人士,卻為自己的「犬子」頭痛不已。這是怎麼回事? 近來的研究也發現,那些不懂得親子教育或者心理並非很成熟的「虎父」,培養出「犬子」的概率比較高。所以,「虎父無犬子」還是「虎父犬子」都不是規律,關鍵是父母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及父母的教育方式,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 不能讓孩子一代不如一代 | 感統科普
    2.視覺空間感不成熟孩子2至3歲時開始好動、愛蹦跳,但家人為了保護孩子,總是禁止這類行為,加上孩子長時看電視,或小時候長時訓練閃卡記憶,眼肌得不到充分鍛鍊,導致孩子無法完成關於形狀其實, 我們身邊也常有這樣的成人朋友的, 也許自己本身就有這樣的情況卻不自知。
  • 在的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關於代溝,產生認知偏差有這些原因
    每一代年輕人似乎都會有類似「老傢伙們根本不懂我」的抱怨,而「老傢伙」們對當代的年輕人也有「怨念」,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這就是所謂的代溝,而換回原本的說法,其實用世代偏見來形容不同年代人對彼此的評價更為精準。
  • 犬子是個「理工男」
    歷經數月備戰,犬子以優異的成績在眾多報考者中脫穎而出,被香港理工大學錄取碩士研究生,再次驗證了他的「理工男」潛質,讓我這個平時對他管得不多的父親頗感驚嘆,也倍感欣慰。      犬子成為一個「理工男」,是我和妻子最初沒有想到的。
  •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呀!
    今天早上,女兒老師分享了一篇文章:《朱永新:家庭教育才是關鍵的關鍵!
  • 老人狂飆英語罵人,母親逆行女兒道歉: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嗎?
    孫女的言行,讓人感到一些欣慰:孩子沒有長殘,她懂得規則和道德,只是跟這樣的爺爺在一起,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還是有些揪心的。為什麼現在越是年紀小的孩子越懂得禮貌,而有的老人越老越囂張呢?記得電視劇《獵場》中,鄭秋冬應聘地中海銀行時,主考官問過鄭秋冬:「有人說現在的人才是一代不如一代,你怎麼看?」鄭秋冬的原話已記不清,大意是:如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那我們的社會是如何進步的呢?
  • 從垮掉的80後到喪系的00後: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
    180後,作為困難時期和文化動蕩之後的新一代中國孩子,他們生長的環境優於前一代人,但也率先經歷著被標籤化的生活。1993年,《夏令營中的較量》刊登於《黃金時代》雜誌,隨後被《讀者》《中國教育報》等多家雜誌和報紙轉載,文中用大量文字對比了中日兩國孩子在夏令營中的表現。
  • 一代真的不如一代嗎?記憶也會騙人?
    同樣,對於「一代不如一代」這樣的偏見也可以用記憶篡改來解釋。上代人總是通過自認為正確的記憶來抱怨如今的年輕人,殊不知,這些「正確的記憶」是十分可疑的。今天的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間衝突不斷,當然,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如此。
  • 火影忍者:綱手遠弱於柱間,你認同「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嗎?
    那麼你是否認同「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呢? 很明顯的「一代不如一代」的例子,就是千手一族。千手一族本來是名門望族,實力也極為強悍,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千手一族逐漸開始沒落,至今僅剩下千手綱手。和祖輩的千手柱間比起來,千手綱手的實力明顯差不少。
  • 歷史的巧合——清帝一代不如一代
    有趣的是,這十二帝猶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一樣,一代不如一代。不知是歷史 的巧合還是歷史 的選擇,反正就是一帝不如一帝。具體分析如下 :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是在清朝皇帝裡確實是比較生猛 ,開國皇帝嘛,哪個能不猛?這哥們25歲起兵憑13副鎧甲叛明,居然能夠統一女真,佔領遼東,贏得薩爾滸之戰,擊敗大明,建立後金,確實很猛。
  • 是這一代孩子變熊了嗎?
    好像一夜之間就冒出了很多熊孩子,在網絡上看到不少對這類孩子的吐槽,包括對他們父母的批評,認為他們嬌慣孩子,蠻不講理。
  • 爸爸不管不顧,即便媽媽很優秀,孩子也難以成才
    所以,很多媽媽們都很努力,為了孩子去學習,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個人時間,把所有能想到的,能給到的都給了孩子。可是即使媽媽很優秀,爸爸的不管不顧,還時不時地拖下後腿,這樣的家庭孩子也很難以成才。德國哲學家E:弗羅姆也說:「父親雖然不能代表自然界,卻代表著人類存在的另一極,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學技術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風範的世界、閱歷和冒險的世界,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
  • 多米小熊新一代奶瓶強勢襲來
    原標題:多米小熊新一代奶瓶強勢襲來8月5日,多米小熊迎來新一代奶瓶——「異型頭偏離中心奶嘴」的超寬口奶瓶。這款奶瓶不僅沿襲了市場上優秀奶瓶的防脹氣的功能,而且更是增加了「黑科技」。這個黑科技可以幫助每位寶媽實現輕鬆斷奶,不必再因奶瓶原因難斷奶而憂愁煩惱。
  • 周海濱:中國球員不像外界說的那樣一代不如一代
    你已經接國青20多天。這些孩子現在對於足球的理解,其實同世界一線差距很大,他們希望像我這樣的過來人,還能踢球的人,有機會在安排訓練時充當一個自由人,希望我能帶著他們來踢。對於這個角色,你適應得怎麼樣?做好這個角色,難度不會很大,也沒有很突然。我在踢球時,就比較喜歡幫助年輕球員,他們不理解的時候,或者說做錯時,就會提醒他們,下來一起交流。
  • 上海大學副校長:中國的大學生一代不如一代(圖)
    觀點擷英>>>  讓年輕人跳出我們的框框  上海大學副校長周哲瑋:在我們中國的大學,大家常說一代不如一代,對這一代的學生評價不高。在上海大學,有個非常有名的人郭敬明,上海大學專門為郭敬明的作品開過一個研討會,對我的啟發非常大,當時我們文學院的院長說郭敬明的小說代表玩著變形金剛,看著阿童木長大的一代年輕人的內心世界,這些小說我們這一輩人是看不懂的,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學校的老師包括校長們想把這一代的年輕人,用我們的模式來培養,想把我們認為是正確的東西強加在他們頭上,但他們生長的環境跟我們完全不一樣,我認為大學的責任,第一步不要毀滅學生的創造性
  • 新生一代變壞的原因是啥?孟德斯鳩給出了很刺耳的答案,警醒世人
    新生一代變壞的原因是啥?如果沒有讀孟德斯鳩的語錄前,我會認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新生一代從小接觸面多了,廣了,就會不用老師、父母教,就能自己領悟一些知識,好方面學,不好的方面也學。更何況人之初,性本惡。就如叔本華曾言一樣,「只要條件許可,機會成熟,人人都是想作惡的。」
  • 古代「犬子」和「千金」都是稱呼男子的用語,為何如今區別甚大?
    但為何兒子要稱為「犬子」,女兒又稱為「千金」呢?其實,「千金」之稱在最開始是稱呼男子的。如此滑稽?這其中又有什麼故事呢? 一、 為何兒子被稱「犬子」 其實,「犬子」本是西漢文人司馬相如的小名。
  • 犬子是誰的小名 犬子的由來螞蟻莊園[多圖]
    螞蟻莊園犬子是誰的小名?1月17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要弄清楚犬子的由來,犬子是很多父親在稱呼自己孩子的一種方式,現在我們要知道的事最初犬子的意思,下面就是遊戲鳥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題目答案解析哦!螞蟻莊園1.17最新答案人們將「犬子」作為對自己孩子的謙稱,其實「犬子」本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