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在《金剛經》的解義裡有句話叫做「離生滅相,即是到彼岸也」,直接地說出了如何修行成佛;到彼岸即是成佛,做到這句話,也就成佛了。
在《金剛經》裡,有多處關於生滅相的表述,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最後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家的觀點認為,一切現象都是「緣起性空」的,因緣和合則有是「生」,因緣離散則無是「滅」,有生有滅的叫做有為法,不生不滅叫做無為法。
四句偈裡說的「一切有為法」,是指一切有生有滅的現象,它們「緣起性空」,空無自性,是假生假滅。
「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存在,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存在著「生、住、異、滅」四種現象,生起叫「生」,作用的時候叫「住」,無時不刻不在變異叫「異」,到最後消亡叫「滅」,宇宙中「一切有為法」都離不開這四種現象,是個由「生」到「滅」不斷變化的過程。
在「緣起性空」的理論基礎上,「一切有為法」都屬於生滅相,我們看待這些生滅相的時候,要如夢幻泡影一樣看待,其本質並不是真實的存在,也要如露亦如電一樣看待,它們轉眼消亡;這些生滅相都是一時的因緣合假現象,所以佛家說「得非所得,了不可得」,無非就是說明追求這些外物終究沒有實質意義。
在《金剛經》裡還有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指出這些生滅相都是虛妄的,我們平時看到的事物都屬於生滅相,並不是真實的永恆存在,而是一種生滅變化過程的相續假相,一個接一個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了我們的錯覺,所以是虛妄不實的。
我們眼前的所有都逃離不了有生有滅這個性質。比如我們人和動物一樣有生老病死,顯而易見;植物由生根發芽到花開花落到枯萎,也顯而易見;其它物質也一樣,每一種物質的形成,都會在經歷風化氧化等條件的作用後,最終消亡,區別只有時間的長短。佛家把一切現象稱之為生滅相。
所有這些生滅相,《金剛經》裡用「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來形容人間的一切事物乃至整個虛空,我們凡夫平時看到的生滅相,是虛妄不實的,而生滅現象是自性變現的。
佛法指出「一切法由心想生」,在所有能變 的裡頭有個永遠不會變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真心,它不生不滅,永恆不變。
所以,六祖慧能在解義裡說「離生滅相,即是到彼岸也」,是叫我們離開生滅相,回歸到一個的的真心本性上來,離生滅相得真心,即是到彼岸也,這是六祖慧能教我們修行成佛的辦法。
所有佛法都強調佛法心內求,人人皆有佛性,所以一個人修行不能靠外覓,而在於內求,眾生因為無明遮障,誤把生滅相當作真實,不知真實近在眼前、在心裡,離一切生滅相,就能見到自己的真如本性,那個是真心,即是到彼岸也,是成佛的關鍵。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心得見解,不能代表佛法。讀者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