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內熱重、上火、總積食?夏季調理掌握3點,孩子健康少生病!

2020-12-20 寶媽正經啊

炎熱的夏季一到很多孩子就又開始出現咽喉發炎,感冒咳嗽,發燒不退等等情況。其實這些情況都是孩子身體內燥火旺盛的表現。那麼孩子的父母該如何的判斷孩子是否出現了體熱上火了呢?又該如何的調理孩子的身體呢?

首先,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存在體熱上火的問題?

1,看孩子的大便是否乾燥。一般來說孩子吃的雜食比較少,所以大便不會很乾,而且成形。但是如果寶貝身體出現了內熱上火,或者腸胃積食等等問題的時候就容易造成大便的乾燥。所以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的大便出現了這種情況就要注意了。

2,看孩子是否有口臭。一般來說寶貝吃的東西比較單一,所以就算是不定時刷牙也不會出現口腔異味的問題。但是當寶貝的身體出現了體內燥熱上火,腸胃積食問題的時候就會出現口中散發異味的情況。所以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的口腔出現了這種情況就要注意了。

3,看孩子的舌苔是否發厚。一般來說寶貝的舌苔都是呈現淡粉色,紋理清晰,表層負有一層白色的物質。但是當孩子的身體出現內熱上火,腸胃積食問題的時候舌苔就會由薄變厚,而且白色物質會加厚,面積增大。所以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的舌苔出現了這種情況就要注意了。

其次,父母對待孩子這種情況又該如何去做?

其實當父母發現孩子出現了這種問題的時候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分清上火的部位,然後有針對性的調理。

1,如果孩子上火的部位是在心臟部位,那麼孩子在睡覺的時候總是喜歡頭朝下趴著睡,而且在睡覺得過程中會出現打呼嚕,磨牙,驚醒,哭鬧不止等等情況。父母面對孩子這種情況就需要避免讓孩子在睡覺之前過於興奮,必要時可以採取一些措施,比如說給孩子講故事,聽輕音樂等等。

2,如果孩子上火的部位是在脾胃上,那麼孩子就會在飲食上發生很大的變化,比如說變得不愛吃飯,特別挑食,總是腹部脹痛等等。此時父母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注意孩子日常飲食上多食用清淡口味的食物,要從小保護孩子的脾胃功能。

如果孩子上火的部位是在肝臟上,那麼孩子就會出現脾氣差,睡覺不踏實,還會無緣無故的冒虛汗。此時父母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減少孩子吃油膩食物,小零食的次數。

相關焦點

  • 孩子內熱重、上火、總積食?秋季調理掌握三點,孩子少生病!
    文|福林媽咪每年秋季,過完周末,一到周一上學就會有很多家長給孩子請假。尤其是幼兒園3歲左右的孩子,什麼感冒咳嗽、發燒的經常扎堆兒。其中不少孩子是因為上火、扁桃體發炎等症狀導致的反覆發燒。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內熱重的表現。
  • 兒科醫生:娃生內熱,上火還積食?夏季調理掌握3點,娃少生病
    端午剛過,溫度已經很高了,不愛喝水的孩子,總是容易上火,一上火身體發炎,咳嗽感冒就全都來了。最近孩子生病的也比較多,天氣的生熱也是讓寶寶扎堆生病的原因。前天領著孩子去醫院的時候,兒科爆滿,家長抱著孩子輸液,還碰到了幾個熟人。
  • 兒科醫生:娃生內熱,上火還積食?夏季調理掌握3點,娃少生病
    8月將至,溫度已經很高了,不愛喝水的孩子,總是容易上火,一上火身體發炎,咳嗽感冒就全都來了。最近孩子生病的也比較多,天氣的炎熱也是讓寶寶扎堆生病的原因。一般孩子吃的粗糧比較少,平時喜歡吃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很容易大便乾燥,孩子也容易積食,如果夏季,你發現孩子排便次數減少,時間間隔增加,排便時表情困難的話,說明孩子上火了。
  • 立秋後孩子扎堆發燒咳嗽,可能是內熱重導致,如何識別孩子上火?
    寶寶的健康起爸爸媽媽的心頭大事, 寶寶一生病,打針吃藥自然少不了。立秋過後秋意漸濃,最近我遇到很多的小朋友扎堆出現發燒、咳嗽的情況,家長們不禁的納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容易出現生病的問題?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為什麼上火?有哪些症狀?孩子上火怎麼辦?
    2、第二個症狀是孩子的肛門會發紅,寶寶的肛門正常情況下是粉紅色,如果寶寶不舒服可以檢查一下寶寶的肛門顏色變化,如果變深就要及時給孩子喝水了。3、孩子如果三、四天不排便說明孩子上火了,寶寶的大便乾燥量少,而且大便時哭鬧,說明屬於上火造成的便秘。4、早起有眼屎,而且眼屎過多,糊眼的情況,說明孩子上火了。
  • 中醫講堂:孩子脾虛積食內熱怎麼調理?
    ,容易嗓子發炎的孩子,主張吃保和丸調理。中醫認為,「胃以通為和」,大便通暢了,消化道疏通了,人就太平了,3歲以上的孩子都可服用。肥兒丸解便秘:有的孩子大便乾燥如羊屎,兩三天沒一次,肚皮熱、手心熱、易上火,屬內火偏大,這時用保和丸很難見效,建議選擇肥兒丸。
  • 小兒推拿李波:夏季寶寶鼻出血、大便幹、小便黃…寶寶上火用這招
    小兒推拿李波:夏季寶寶鼻出血、大便幹、小便黃…寶寶上火用這招如果要問當媽媽的害怕什麼?幾乎所有媽媽都會說怕孩子生病!但凡孩子不舒服了,當媽的就整夜守在寶寶的床邊,也吃不下了,覺也睡不著了,扎在孩子身上的針,更像是扎在媽媽的心頭上!
  • 多事之秋防秋燥和補脾胃,做好這4點,孩子少生病更省心
    水每天建議2歲以下的按需提供,2-3歲最低600毫升,4-5歲最低700毫升。6歲以上孩子保持每天1200-1600毫升水。(2)調整入睡和起床時間,因天黑的早了,孩子的入睡時間,也應比夏天提前,建議晚上9點入睡,以下是不同年齡段睡眠時長參考。
  • 用好三味中成藥,孩子就沒「內熱」
    遇見孩子生病,大部分家長的應對方法是馬上吃藥或打針,卻不知道調理內熱。中醫講「沒有內熱,不生外感」,有些孩子容易生病,其元兇多是內熱。   1  什麼是內熱?  內熱也叫內火,中醫稱之為「火熱內生」。
  • 孩子是否健康,看舌便知,這招中醫相面術讓孩子少生病
    文|秘籍君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我這個做母親的逐漸習得十八般武藝。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給孩子相面和小兒推拿。這裡的相面你可不要誤解,我指的是中醫裡望聞問切中的「望」術。通過觀察孩子的面部尤其是舌頭,我能發現孩子的一些疾病苗頭,比如受寒了,上火了,積食了,及時採取措施,就能將一場將要到來的疾病撲滅。我將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所得,教給大家這招中醫「相面術」。望舌主要是觀舌質、舌苔和舌形。正常的舌頭為淡紅色、薄白苔。如果舌尖發紅,舌苔又比較厚膩或有剝落,則說明孩子的身體健康出了問題。一般早起或飯後一小時觀察到的舌苔比較準確。
  • 這些食物堪稱「 爛脾王」,有些父母拿它當寶,難怪娃總積食生病
    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提高,營養也非常的豐富,但是仍有一部分的孩子會身高偏矮,身材也比較的消瘦,抵抗力下降,經常感冒發燒,除去孩子本身就有的先天因素(孩子身體各方面尚未發育完善,所以相比較成年人抵抗力都會比較低),家長對於孩子的餵養方式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餵養方式不當很容易產生積食,積食會使得孩子脾胃功能虛弱,影響身體的健康成長。
  • 秋季護理,讓孩子少生病,記得收藏
    家中有一胎的父母相對二胎父母省心許多,照顧小寶的同時,勿忽略了大寶的感受和健康。踏入幼兒園的孩子也更容易生病和抵抗力下降,如果飲食調理不當很容易引發各種疾病,秋季育兒知識小分享。1、多給孩子喝水秋高氣爽,天氣也容易乾燥,每天應該給孩子多喝白開水,在幼兒園裡,老師也要多關照孩子多喝水,戶外運動後休息片刻,及時補充水分,並且多吃點富含水分的水果,如雪梨、橙子(最近我是經常給我家大寶吃雪梨、蘋果)2、少吃「油炸或上火」食物油炸類的食物要儘量減少讓孩子吃,如薯條、薯片、餅乾,小孩子的抵抗力不那麼好的,吃油炸類容易
  • 大暑已過,帶娃做到「3少3多」,保護脾肺,孩子少生病、不咳嗽
    不知不覺,大暑已經過了,進入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期,天氣熱的時候孩子沒食慾不說,還容易內熱上火小病不斷,有些體質差的孩子生了病久久不好,一直拖著濃稠的黃鼻涕,或者咳嗽咳成了「持久戰」,家長在一旁看了干著急。
  • 孩子出現「地圖舌」,往往預示著身體狀況不佳,儘早調理少生病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是啊,照顧寶寶不容易,既要照顧他的吃喝拉撒,還得提防他生病。」「小孩一生病,看他受罪難過不說,又是請假又是檢查又是吃藥的,確實費錢又費心。」「我家孩子最近有點地圖舌,不知道要不要帶去醫院看看,老公說不影響孩子正常吃喝,不用管;可昨天問了我媽,說可能是上火或脾胃有問題。」
  • 脾胃虛寒,溼氣重,但是又容易上火怎麼調理?
    脾胃虛寒,溼氣重,但是又容易上火怎麼調理?這兩天收到這樣的問題.像這種怕寒又怕熱的情況,一般體質比較虛,自我調節的能力弱。脾胃虛寒又溼,排便方面也都常會出現溏稀、黏,黏馬桶,不順暢。特別現在的人們多數吃精白米、精白面,皆精細加工過的食物,缺乏膳食纖維,也缺少了更多人體所需的微量營養物質,雖然我們總感覺吃挺好的,比如買最貴的米,買最好的食材,但實際吃進的食物營養物質並不能滿足人體需要,所以日常主食調整下做到粗細搭配,每天都吃點像燕麥或糙米等全穀物,雜豆類雜糧,還有適當薯類;不是吃素食的朋友,肉類該吃的,每天適當要吃,還有也要吃些豆製品及一個雞蛋;那蔬菜方面必需攝入充足,中國居民指南建議成人每天吃
  • 脾胃虛寒,溼氣重但是又容易上火怎麼調理?
    脾胃虛寒,溼氣重但是又容易上火怎麼調理? 近期收到這樣的問題, 像這種怕寒又怕熱的情況,一般體質比較虛,自我調節的能力弱。脾胃虛寒又溼,排便方面也都常會出現溏稀、黏,黏馬桶,不順暢。
  • 孩子頓頓不吃飽,為何還是積食?醫生提醒:關鍵的3點,別忽視
    較常出現的病症便是反覆發燒、感冒、"上火"、挑食厭食、愛無理由哭鬧、愛夜醒等。等積食拖久了就會出現過敏體質、不長肉、發育遲緩、精神差、貧血,等嚴重後還會引起肺炎、哮喘,甚至影響一生。積食並非小事!3、 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積食呢1. 口中有異味,剛睡醒後表現更為明顯2.
  • 三伏天,做好這5點,寶寶健康少生病
    ,主要是出汗多,身體中的鈉隨汗液排出,要注意適當補充鹽分,但儘量少食甜食。 3、少食冷飲寶寶夏季飲食應清淡且營養豐富。平常可多喝一些粥、湯類食物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和鹽分,儘量少吃生冷硬食物。寶寶腸胃虛弱,生冷硬食物,容易讓寶寶的腸胃受涼,影響正常進餐,嚴重還會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適,所以要少吃。
  • 小兒內熱為百病之源
    內熱是很多寶寶常見病的根源,尤其很多疾病動不動反覆,就是內熱引起的。前幾天一位媽媽跟我說她家小朋友又患皰疹性咽峽炎了,從1歲起,每年到這個時候小朋友都會發一次,除此之外,她家小朋友還動不動患扁桃體炎,她曾經很不能理解為什麼寶寶總是咽喉部位出問題,我說這很簡單,就是內熱引起的。
  • 夏季上火別著急,五種水果常吃點,幫你「降降火」
    夏季天氣乾燥,氣溫比較高,這個時候人們很容易出現上火的情況。上火主要表現為面紅目赤、口唇乾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爛、咽喉腫痛、牙齦出血、鼻衄出血、身熱煩躁、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紅苔黃、脈數。上火出現之後,在生活當中一定要進行及時的調理避免火氣進一步加大,影響身體健康,這幾種水果在生活當中可以常吃點,幫助你降降火,促進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