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鼓勵患者主動交流 促進醫患有效溝通

2020-12-13 健康界

Advancing patient-provider communication and activating patients

編譯自: QuickSafety ,Issue 29 November 2016,The Joint Commission 圖片來自網絡


【問題】

眾所周知,溝通一直都是患者安全的一個重點,尤其是嫻熟的醫患溝通,對於構建一個安全的醫療環境必不可少。迄今為止,大多數增進溝通的努力集中在患者交接時醫務人員之間的溝通,以及醫務人員與有個體化醫療需求患者之間的醫患溝通。然而,患者安全和醫患溝通及鼓勵患者主動交流密不可分,它能促進醫患有效溝通。相對來說,主動溝通的患者更少經歷醫療創傷和不必要的再入院,而被動的患者臨床轉歸要差些,依從性也要差些。

疾病很可能影響患者的正常溝通,意識到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因中風導致的物理溝通障礙或嚴重抑鬱症引起的精神相關溝通障礙,這些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不良事件的風險會增加。然而,即使沒有阻礙溝通的身體或精神因素,醫患溝通不善也可引起危害。常見的錯誤如誤診及用藥錯誤均由醫患溝通不善引起。

相反地,強有力的醫患溝通能增加患者滿意度、減輕精神緊張、提高治療連續性及遵從醫囑情況、改善健康狀況,對醫務人員滿意度提高和職業疲倦感減輕也密切相關。儘管如此,有證據顯示,醫務人員不是通過醫學教育學習了這些溝通技能,而是來源於與患者的溝通實踐以及相關的培訓課程。

【增強溝通的要點】

強有力的醫患溝通要點有:

1.設立明確的期望

2.以患者為中心的溝通方式,確保患者在交流中發揮積極主動的作用

3.適時表達同情

4.醫患之間明確的信息交流和關注患者教育,促進患者對關鍵信息的理解和記憶。

有些觀點認為這些技能是與生俱來的,也有觀點認為這種非技術上的技巧可以通過系統地訓練獲得。溝通訓練的課程是有效的,多個項目表明其對患者感知醫務人員的同情、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模式、增加患者及醫護人員滿意度都有著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也表明這些培訓計劃對醫務人員來說非常有價值。


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照護還可以幫助醫療機構評估和提高患者主動性。當然,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領導者參與,努力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模式,並將其作為整個醫療機構的首要任務,這包括堅持以下原則:

1.患者安全指導所有決策

2.患者和家屬參與到各級醫療行為中

3.以患者和家庭為中心的醫療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4.大多數情況下,由患者的主管的執業醫師或指定人員向患者及家屬說明護理、治療和服務中出現的任何意外結果。少數情況下,醫療機構可以選擇另一些醫務人員來透露這些信息

5.雖然美國醫院評審聯合委員會的評審標準中不要求道歉,但有證據表明,當醫生對患者透露醫療傷害,表示同情和道歉時,患者反而會受益,並且訴訟的可能性減少

6.人員配置足夠,醫務人員擁有必要的工具和技能

7.醫院側重於評測、學習和改進

8.醫務人員和獨立開業醫師必須充分致力於以患者和家庭為中心的醫療行為,運用他們的技能、知識和能力與患者進行友好的溝通。


【供參考的安全措施】

通過獲得上層領導的支持、持續關注員工滿意度、實行積極評測,提倡問責制、使用激勵政策來培養變革和學習的文化,醫療機構可從這幾方面讓醫患溝通成為醫務人員臨床工作的重點。醫療機構還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幫助改善醫患溝通:

1.對醫療機構當前的溝通培訓項目實行內部評估,從制度上告知醫務人員醫患溝通重要性

2.從制度上明確醫患溝通為應盡的義務

3.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溝通技巧及策略培訓

4.使用相關方法評測臨床醫生的溝通技能,例如:患者滿意度調查,溝通能力相關評分。這些信息還可以作為改進的參考依據來達到最終的目標。

此外,為了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患者和家屬必須更積極地參與其醫療決策過程,而且必須有更多方式來獲得信息和幫助。醫療機構可以採取以下策略來幫助和提高患者主動性:

1.促進醫院文化變革

2.採用延續護理模式

3.使用衛生信息技術。

【參考文獻】

1. Hibbard JH,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patient activation measure (PAM): 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activation inpatients and consumers.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Journal. 2004 Aug;39(4Pt 1):1005–1026.

2. The Joint Commission. Patient SafetySystems (PS) chapter. Comprehensive Accreditation Manual for Hospitals.2015 Update 2. Oakbrook Terrace, Illinois (accessed Oct. 14, 2016).

3. AARP Public Policy Institute. Beyond 50.09chronic care: A call to action for health reform. March 2009 (accessed June 6,2014).

4. Towle A, Godolphin W. Framework forteaching and learning informed shared decision making. British MedicalJournal. 1999 Sept;18;319(7212):766–771.

5. Bartlett G, et al. Impact of patientcommunication problems on the risk of preventable adverse events in acute caresettings.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2008;178(12):1555-1562.doi:10.1503/cmaj.070690

6. Elder NC, Dovey SM. Classification ofmedical errors and preventable adverse events in primary care: A synthesis of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Family Practice. 2002;51(11):927-932.doi:jfp_1102_ [pii]

7. Sutcliffe KM, et al. Communicationfailures: An insidious contributor to medical mishaps. Academic Medicine. 2004;79(2):186-194.doi:10.1097/00001888-200402000-00019

8. Beckman HB, et al. The 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 and malpractice: Lessons from plaintiff depositions. Archivesof Internal Medicine. 994;154(12):1365-1370.doi:10.1007/s13398-014-0173-7.2

【注】 此文為美國醫院評審聯合委員會發布的《QuickSafety》,一些做法不一定適合我國,僅供參考。

編譯:陳嬌嬌 成都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2013級2班

審校:熊 雄 肖明朝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

相關焦點

  • 【患者安全】鼓勵患者參與患者安全
    患者參與,也稱患者邀約,即患者、家屬及其法定代理人和醫務人員積極配合,參與到醫療保健系統的各級層面,如直接醫療、系統性的設計及管理、診療計劃制定,以促進患者健康和保健。2006年,美國醫院評審聯合委員會第一次將「鼓勵患者及家屬主動參與患者診治照護過程作為一項患者安全策略」新納入目標 13(NPSG Goal 13: Encourage the active involvement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in the patient’s own care as a patient safety strategy)。
  • 人際溝通和醫患溝通
    (5)  人際溝通的原則態度親切誠懇,體現出平等、誠實、寬容和守信;表達簡潔明確,避免措辭不當、思維混亂、重複囉嗦等;描述客觀全面,不帶有成見和框框,鼓勵對方全面客觀敘述和描述;渠道便捷暢通,要有必要的信息溝通制度,相關人員應抱積極主動的態度。
  • ICU 護士如何與交流障礙患者有效溝通?
    為使暫時性語言交流受限患者能更好的通過必要途徑去表達自己的意願,醫務人員又能準確無誤的接收患者發出的需求信息並及時滿足,現將ICU常用溝通工具和方法總結如下:1. 圖類分靜態和動態2類。2. 寫字板包括普通寫字板和電子寫字板2類。
  • 「醫患群」成常態 外科醫生微信加了兩千名患者
    隨著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在生活中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醫患交流不局限於醫院內,微信、QQ等社交軟體裡的醫患溝通正在成為常態。  醫生、患者互加微信、QQ,群聊的情況增多,有的醫生甚至存了近兩千名患者的微信。  對此,有醫生認為,這些即時通信工具方便了醫患交流,雙方獲益;有醫生則坦言,佔據了不少私人時間,並且通過網際網路談疾病「有風險」。
  • 醫學心理學每日一練:醫患關係與醫患溝通
    醫患關係與醫患溝通的知識點相比於其他的知識點來說比較散,比較容易抓不住考點。因此中公吉林衛生人才網的老師在這裡給大家將涉及的重點內容進行了如下總結,方便大家更好地掌握,更順利地通過考試。(4)對患者進行醫學治療的權利;(5)死亡判定權;(6)參與醫學司法活動的權利;(7)從事醫學研究和參與醫學學術交流的權利;
  • 首個患者安全日,保障患者安全醫院要這樣做
    二、人人參與患者安全今年患者安全日的活動口號確定為「人人參與患者安全」,目的是動員醫院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患者及其家屬、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患者安全、人人參與患者安全,由點到面、形成合力,共同編織一個緊密的安全網,提升醫院安全水平,保障患者健康權益。
  • 巧用醫患溝通15分鐘快速成交
    語言,即溝通、交流,是打開患者心靈之窗的鑰匙,從而窺見他們的真實訴求。公立醫院的患者供不應求,常常連號都很難掛上,醫生不用費心跟患者交流,只要埋頭治療就可以。然而,民營診所的情形就大不一樣了,可以說我們的每個患者都是精心維護的結果。那麼,我們的牙醫大大時間有限,病人也不少,怎麼高效溝通呢?
  • 患者傷醫案暴露醫患溝通盲區 少交流致信任缺失
    其實,醫患之間建立信任關係挺難的,毀起來倒很容易。有時候一條不好的新聞、一個嘀咕在心裡憋久了,都能讓你慢慢地不信醫生了。好在我跟主治我的病的醫生熟,後來多問了一句,聽他仔細一解釋,嘀咕也就打消了。但是好多外地的(患者),不好意思問,或者醫生沒時間解釋得特別詳細,回去以後對醫生的印象能好嗎?
  • CICARE醫患溝通指南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中心UCLA Health構建了一套稱之為CICARE的用與患者家屬和同事互動交流的標準化醫患溝通模式。CICARE包含了6個步驟,CICARE是6個步驟英文首字母的組合。
  • 護士問患者姓名遭遇飛腳 兒科婦科成醫患重災區
    在記者聯繫走訪的本市多家醫院的醫患衝突中,急診室兒科婦科發生的頻率最高。  突發事件  護士之間交流引來一腳  昨日9時30分,一起醫患衝突正在本市一家三甲級醫院上演,就醫者是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他叫罵著追進門診採血室工作區內,一腳踹向躲在角落裡的一名護士。
  • 一堂好課|卞修武院士:危機時刻,如何進行有效的醫患溝通?
    異常艱難 病理檢查中的醫患溝通而在疫情初期,針對新冠肺炎傳染病病理解剖的工作具體規定尚未出臺。回到那個時間點,在面臨著設施條件難以滿足病理解剖生物安全要求、病理檢查當時尚未引起重視等情況下,病理檢查中的溝通工作非常關鍵,而且在醫生和患者都非常緊張的抗疫狀態下,醫患溝通更加艱難。
  • 醫患交流中「重複」現象的會話分析
    在當前醫患衝突層出不窮的情況下,研究醫患對話中的「重複」現象,了解其構成、類別及功能,對於改進醫患交流質量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本研究從語言學學科視角出發,聚焦醫患會話中的重複現象,通過編碼與定性分析,揭示該現象的構成、功能及其對醫患交流質量的影響。
  • 梧桐樹下關愛全,患者就醫體驗暖
    提升患者和家屬感受和諧醫患溝通:通過HEART溝通模式的實施,讓患者和醫務人員之間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交流,醫生耐心傾聽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精心醫療照顧:高品質醫療照護是患者就醫的核心需求,結合專科疾病特點,建立了以腫瘤患者症狀為核心的多學科照護團隊,基於循證的基礎上,建立集束化症狀管理措施,優化了症狀管理流程。
  • 【患者安全】醫院評審評價中的患者安全
    【1.具代表性國家和地區醫院評審評價標準中的患者安全】目前,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醫院評審評價工作不僅成為監管和提升醫療質量的有效手段,且在促進醫院管理向科學化、標準化、現代化發展方面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 牙科最全241個醫患溝通視頻免費試用
    而醫患溝通這樣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概念,現終於有了功能強大、效果顯著的實體版讓牙醫瞬間獲得助攻裝備,溝通效率蹭蹭上躥便是人性化設計的牙醫管家醫患溝通視頻為所有診所及醫生推薦牙醫管家誠意之作:241個動畫版醫患溝通視頻的
  • 人民醫院收到一封患者來信,竟這樣寫
    「出院幾天,一個陌生的電話打進我的手機,開始有點煩,認為又是騷擾電話,可是對方親切的語氣,和藹的聲音,讓我不得不認真的和對方交流一下,通過交流我發現,這是個對患者高度負責的電話,從了解我對住院期間的醫務人員的態度、服務質量是否滿意,到詢問我出院後有什麼症狀,囑託我要定時複查,和應該注意的事項等許多細節,都讓我覺得人民醫院的確是為人民的醫院,讓我從心裡感到了這樣的醫院是一定會贏得人心的
  • 抓住機會,把醫患間的大愛傳遞下去
    隊員們立即建立中心靜脈通路,進行積極循環復甦,一道道有序且有效的操作之後,患者的情況逐漸平穩。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護士梅雅男說:第一次在隔離病房護理氣管插管接呼吸機的病人。呼吸機報警,一位患者出現氣道壓力阻塞,傾倒管路裡廢水的動作非常危險,可產生氣溶膠,但不倒水對病人非常危險。我立刻打開儲水罐,快速傾倒廢水並裝好,一氣呵成!
  • 有效的醫患溝通 應該包含這4大元素
    「家屬」是指患者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人,他們可能會參加與患者治療相關的溝通會,不論其與患者是否有血緣關係。對於患者家屬來說,獲取可靠、明了且及時的信息是其最為關心的問題。此外,他們還需要得到支持、安慰、親近和安心。家屬渴望有希望的感覺,他們通常想了解預後。可是現有的證據表明,患者家屬與醫護人員的溝通常常令人失望。
  • 江城一家醫院規定引爭議,科室主任必須向患者公開手機號
    據了解,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韓紅彥是患者致電最多的科主任之一。5月23日上午9點,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韓紅彥的辦公室,剛推門進入,就看到他正在與一名患者電話溝通在家康復的注意事項,大約10分鐘後才結束通話。從醫36年的韓紅彥已年過五旬,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就開始主動給患者留手機號碼,近年因右耳失聰,現在每次接聽電話都用左耳。
  • 弘揚醫學人文精神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基層醫院醫患溝通技巧與人文...
    11月2日,2018年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基層醫院醫患溝通技巧與人文素養培訓班在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順利開班。據悉,此次培訓由宜賓市醫學會主辦、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承辦,旨在提高全市基層醫務人員醫患溝通技巧與醫學人文素養。來自宜賓七縣三區以及鄰近昭通、涼山地區的300多名醫務工作者參加了此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