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暢音閣開館 系目前僅存乾隆朝三層戲臺(圖)

2021-01-12 中華網

中新網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 應妮)故宮博物院暢音閣戲曲館經過提升改造於19日晚首次開館。這座清代乾隆時期所建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三層大戲臺將逐步恢復宮廷戲曲劇目演出,普通觀眾遊覽時亦可獲得皇家感受。

9月19日晚,北京故宮博物院暢音閣戲曲館經過提升改造後首次開館,出席「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的代表們觀看了首場演出。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當晚的演出包括崑曲《牡丹亭》和京劇《天女散花》、《鎖麟囊》、《空城計》、《鍘美案》等經典摺子片段。每每演員一曲唱罷都會獲得滿堂喝彩。

暢音閣戲曲館位於乾隆皇帝為養老修建的太上皇宮中,始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1776年建成,嘉慶七年(1802年)和光緒十七年(1891年)先後進行過修繕,由暢音閣(戲樓)、扮戲樓(後臺)和閱是樓(觀眾席)組成一個完整的清代宮廷「大戲院」。

這座清代乾隆時期所建、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三層大戲臺將逐步恢復宮廷戲曲劇目演出。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歷史上曾有五座三層大戲臺,其中圓明園的同樂園戲臺毀於鹹豐十年(1860年),紫禁城內壽安宮戲臺於嘉慶四年(1799年)拆除,避暑山莊清音閣戲臺1945年毀於火災,目前三層戲臺僅存乾隆時期的故宮暢音閣戲臺和光緒十六年(1891年)興建的頤和園德和園戲臺。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此次戲曲館提升改造,著力強調宮廷戲曲的獨特性,彰顯暢音閣建築的「大劇場」特色。通過新的參觀流線設計,將扮戲樓納入展覽,貫通扮戲樓、暢音閣、閱是樓三個空間,令觀眾一睹劇場全貌。

圖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致辭。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其中,扮戲樓為戲曲文物展廳,首次打開後臺的地下室入口,通過地下空間展示暢音閣獨特的「音響設備」(共鳴地井)和「舞臺機械」(轆轤和水井),管窺三層大戲樓壽臺、祿臺、福臺巧妙的機關設置,牽引出暢音閣戲臺演出的大量特殊劇目。他透露,將逐步在暢音閣恢復宮廷戲曲劇目演出,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相關焦點

  • 淺析故宮戲臺和皇家戲劇生活
    引言在故宮外東路寧壽官區域內,有一座高達三層的樓閣,這就是清代宮中最大的戲臺-暢音閣。寧壽宮這組建築,是清朝第四代皇帝乾隆準備在當政六十年後,退政做太上皇帝時養老用的官殿。這組自成體系的宮殿群,建於乾隆36年至41年。
  • 紫禁城裡的演唱會《上新了·故宮》獨家探秘暢音閣
    在首期節目中,未開放區域倦勤齋和符望閣驚豔亮相,乾隆花園秘密揭曉,本期《上新了故宮》,鄧倫、周一圍、王麗坤將探索故宮現存最大的戲臺——暢音閣,解鎖「百年前的紫禁城演唱會」正確打開方式。不可不提的是,故宮文物修復師超脫常人的定力與修復工藝,讓大家對當代文化傳承有了更多期待。而修復蟒袍的緙絲工藝又將帶給嘉賓怎樣的震撼?「好奇少年」鄧倫的連珠炮提問是否得到解答?王麗坤親自體驗緙絲紡織,能否「轉行成功」?都只待今晚正片一一呈現。鄧倫 主辦方供圖乾隆時期被認為是清朝宮廷戲曲最繁榮的階段,暢音閣正是興建於此期。
  • 《上新了,故宮》,帶你走進暢音閣,看紫禁城裡的「演唱會」!
    王麗坤認為「下地」的演出地可能在故宮的地下冰窖裡。故宮冰窖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現存四座,呈南北走向,為半地下拱券式窯洞建築,牆體與拱頂之間的夯土都很厚,隔熱性能非常好。在清代時期,冰窖專門為皇宮藏冰,供夏季消暑之用。
  • 故宮再「上新」:「暢音閣睡衣」籌款超過280萬元
    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上周五播出了第二集,節目中嘉賓暢遊了故宮內唯一一座三層大戲臺——暢音閣,並利用其中的文化元素,聯合中央美院的學生在節目中推出一款文創產品——「暢心睡眠系列」睡衣。這款文創產品一問世就引起了「宮粉」的熱烈追捧。
  • 金秋九月 故宮博物院舉辦多項展覽活動
    此套圖錄是全球性的趙孟頫書畫作品徵集,一併收錄流傳有緒的博物館、美術館、私人藏品與個別有爭議的作品,堪為目前收錄趙孟頫作品最全的圖書。全集由著名書畫鑑定家、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連起先生擔任主編。王連起先生在數十年研究積澱的基礎上,結合近些年新發現的文物資料作出新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並為全集撰寫概論。全集共十卷,正八開。主要內容有,凡例、總目錄、序言、概論、圖版、作品的基礎信息、釋文等。
  • 中國僅存的兩大皇家宮殿建築群之一——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是我國僅存的兩座古代宮殿之一,也是我國唯一一座集漢、滿、蒙、藏多民族文化特色於一體的宮殿,它是由清朝三位皇帝陸續建造完成的。公元1625年,當時的努爾哈赤還未去汗稱帝,仍被稱為「後金汗」。他將都城由遼陽瀋陽,並開始修建宮殿,即現存的大政殿與十王亭。公元1626年,清太宗皇帝繼汗位,從公元1631年始,歷時5年對宮殿進行改建,即現存的中路建築。
  • 兩岸故宮"十全乾隆"展 乾隆11歲"作業"展出(圖)
    兩岸故宮文物聚首「十全乾隆」栩栩如生  寫「小學作業」的乾隆、因尚古而生「貪念」的乾隆、喜歡借畫作「穿越」的乾隆、作為「背包客」的乾隆……繼清代帝王雍正、康熙特展之後,昨天,北京故宮博物院與臺北故宮博物院合作舉辦的「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位」特展在臺北盛大開幕,全新視角解構呈現出一個富有才情、崇尚藝術、真實可感的鮮活乾隆帝。
  • 故宮養心殿發現乾隆「春晚」節目單 快來看看都有哪些戲
    其聯首處書:「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造辦處呈」、「重華宮承應」字樣,券內首行註明:「十二月三十日」及「昇平除歲、福壽迎年、看狀、下海……」等19出曲目名單及演職人員名單。經查,兩份戲折所題曲目相同,演職人員備註欄詳略不一。研究人員查看後,確認該物品應為清乾隆二十四年造辦處呈大年三十戲曲節目單。
  • 戲臺是劇場建築形制的核心,也是戲曲搬演依託的載體
    本文系作者沒法得到幸福的獨家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明清時期,江西婺源民間看戲有諸多規矩,如在祠堂內看戲,戲臺前方的正堂和兩廊分頭層、二層、三層,明確規定第三層專供婦女、兒童看戲之用,男人不準入內;正堂和兩廊的最前排擺放有千斤凳,專供60歲以上的老人看戲之用,年輕人不準入座。
  • 習近平川普同遊故宮!那些讓川普驚嘆的殿、樓、齋,用英文怎麼說?
    溥儀退位後居住於紫禁城內廷,外朝由北洋政府接管。2016年,三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中國熱播,該片展現了故宮文物修護人員的工作。隨後,這部紀錄片還被改編成了電影,一時間文物保護在國內成為熱門話題。暢音閣 Pavilion of Cheerful Melodies紅日銜山,華燈初上,兩國元首夫婦轉入暢音閣。
  • 《上新了故宮》知識點歸納,知道這些遊玩才有意思
    隨著《上新了故宮》的熱播,讓很多人都知道了故宮鮮為人知的一面,也揭開了故宮的神秘面紗,也重新讓我們認識了故宮,那對於故宮,我們該怎樣遊玩呢?無論是故宮的建築或者是故宮的歷史,一樣值得我們當代人去欣賞和讀懂。如果你愛文物、愛建築、愛看展,那故宮一定是你的最佳選擇,故宮是有最高客流限制的,限流上線是8萬人。故宮的門票需要提前在官網預定。一般情況下大部分遊客和旅行團都是按照故宮中軸線遊覽一圈。但是如果想要精華遊的話還可以去中軸線兩邊的如鐘錶館等展館進行遊覽。
  • 2019故宮乾隆朝君臣書畫特展時間地點門票詳情
    2019故宮乾隆朝君臣書畫特展  展覽時間:2019年4月30日-2019年6月30日  展覽地點  故宮博物院門票:60元  2019年4月30日,「幾暇怡情——乾隆朝君臣書畫特展」在文華殿拉開帷幕,展期兩個月,至6月30日結束。
  • 上新了故宮王麗坤是哪一期什麼時候播出 解鎖紫禁城裡演唱會
    ­上周五(11月16日),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迎來了第二期的播出。本期特邀嘉賓王麗坤在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周一圍的帶領下,一同解鎖「紫禁城裡的演唱會」,探秘故宮現存最大的戲樓暢音閣。  ­《上新了·故宮》自第一期播出就得到了觀眾們的高度評價,故宮文化綜藝節目讓文物都活了起來。
  • 天津「八大天」戲院重開、瀋陽故宮戲臺春節再演京劇(組圖)
    大型半浮雕天華景百戲圖再現了當年眾多菊壇名宿在此展示技藝的場景,體現出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圖:1月22日,天華景戲院重新開張後首場演出京劇折子戲《招財進寶》。當日,天津勸業場「八大天」之首的天華景戲院在勸業場六樓戲院內舉行隆重的重張慶典儀式。
  • 行走北京之故宮一日遊攻略
    如果想要一天把故宮全部遊玩,我覺得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走不看文物景觀的不算哈!)故宮是標準的中軸線建築群,從午門到神武門這一條線上集中了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內庭三大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及御花園等等。
  • 採光、控溫與傳音:故宮生活設施的幾個考量因素-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影:倦勤齋的通景畫    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的倦勤齋位於今故宮珍寶館的北端,為乾隆帝退位後的休閒場所。倦勤齋內部裝飾的最重要特點,就是通景畫在西四間的運用。    通景畫屬於大型貼落畫,是清乾隆時期宮廷內盛行的一種室內裝飾繪畫。
  • 碩士畢業後,我應聘到故宮修房子
    每天一條獨家原創視頻75後古建築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周乾,碩士一畢業就進了宮,親身參與了太和殿的百年大修,從此在故宮一待17年。《光緒大婚圖》呈現了皇帝大婚時太和殿的盛況穿過太和門,就到達了紫禁城中最為重要的太和殿。它代表了明清時期國家的門面,是皇帝舉行重要國家禮儀的場所,比如說皇帝登基、大婚和生辰。殿試時皇帝出考題、發榜,也是在太和殿舉行的。到了這些時刻,太和殿廣場上千軍萬馬,非常壯觀。
  • 乾隆朝瓷器:亂花繽紛中的盛世圖景
    不同於康熙朝瓷器的端莊,也與雍正朝瓷器的淡雅有異,乾隆朝瓷器則呈現出繁縟的面貌。   在乾隆朝瓷器中,彩瓷佔有極高的比例,琺瑯彩、粉彩等瓷器,都達到了藝術上的新高度。清代的歷史,發展到乾隆朝,可謂迎來了它空前絕後的巔峰。藝術,在一定程度上是特定的時代氣息與時代心態的折射。如果說透過鋪採摛文的漢賦,所見到的是大漢之風;透過唐代所推崇的膨脹的美,所見到的是盛唐氣象。
  • 故宮是什麼?
    01 故宮是怎麼設計的?《周禮·考工記》有載:匠人營國,方九裡,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寢居前朝後寢則規定了帝王舉行朝會的建築在前帝後起居生活的建築在後模型製作:陳三歲故宮從乾清門為界前方是三大殿為主的的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