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黏人、脾氣大的寶寶背後,總有個累壞了的媽媽

2020-08-18 年糕媽媽

最近的留言裡,有一句話是媽媽們經常提到的:「寶寶太黏人」。我們選了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留言,來自 @檸檬 和 @小嘴 。▼


兩位媽媽好,不知道你們的孩子多大了,看起來是集中在一歲多、兩歲多,這個階段,確實是孩子高度需要安全依戀的時候,也很容易出現黏人的情況。

今天我把兩位媽媽的問題放在一起解答,因為看起來都在說「寶寶太黏人」怎麼辦,但其實,我想說,現在真正有事的不是寶寶,而是你們自己

從睡眠不足、自我否定,到情緒緊繃、吼叫孩子,可以看出,兩位媽媽的狀態都不太好。

如果你們去看育兒文章,很多文章都在說,情緒穩定溫和的媽媽才能養出獨立自信、不黏人的寶寶。但是,卻沒有人會去說,媽媽的情緒穩定從何而來呢?

問題的真正癥結,在於你們共同的現狀:一個人帶娃。

我完全知道,這五個字背後有多少不容易和崩潰時刻。

不管你在幹什麼,孩子都會隨時隨地跑過來,求關注、求陪伴,就像很多媽媽吐槽的,好不容易上個廁所刷兩分鐘手機,孩子就在門口嚷嚷「媽媽你好了沒」,你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絕望:為什麼就這麼一會兒,還不放過我?!

圖片來自日劇《坡道上的家》

說句扎心的話,寶寶每時每刻都要回應的高需求,已經淹沒了媽媽,這時候媽媽需要的根本就不是什麼育兒妙招、時間管理,而是有個幫手,讓你們去睡一覺、逛個街、和朋友聊會兒天,從媽媽的身份中抽離出來哪怕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就像溺水的人上岸喘息一樣。

這真的太重要了,你自己和家人都應該知道這一點。

因為,一天 24 小時和一個還不能平等交流的孩子在一起,媽媽不只是身體上的累,心靈上也會有被隔離、孤立無援的感覺

就像我有個朋友說過,她自己在家帶娃時,每天必須去超市找人說說話,不然真的感覺自己會瘋掉——撫養孩子,讓媽媽們身處在一種與社會隔離的狀態,由此帶來的痛苦,不是一種矯情,而是真實的,像摔了一跤那樣的疼痛。

圖片來自日劇《坡道上的家》

在這種狀態下,媽媽的情緒壓力過大,和孩子的關係也過於緊張,這個前提不理順,別的都是空中樓閣。

所以,說到底,這種困境的本質在於兩點:一是缺少支持,二是處於與社會隔絕的狀態。

你們現在最需要的解藥,也是相應的兩點,一是帶娃的幫手,二是適當的社交。

我知道這對你們來說有點難,「一個人帶娃」最大的前提,就是家裡沒有合適的幫手,尤其是第一個媽媽說的,還有一個「完全不插手」的老公。

這是我強調過很多次的,全職也是一份需要休息的工作,不代表老公就可以完全不管,通常我也會先建議大家和另一半溝通。也許這位媽媽現在有推不動老公、又有點灰心的感覺,但,這就意味著媽媽必須一個人死撐嗎?

肯定不該這樣。

我們團隊就有個媽媽,也曾經一個人在家帶娃到崩潰,後來她覺得要自救,就開始拿出手機通訊錄給人打電話,不管是很久不聯繫的表姐,還是住在隔壁小區的老同學,都把她們邀請來家裡,幫忙看孩子一個小時,讓她能睡一會兒。

圖片來自日劇《坡道上的家》

這聽起來有點瘋狂,但我覺得最關鍵的是,我們不要害怕說出「我需要幫助」

我嘗試著假設一下,哪怕家裡沒有長期幫手,或者老公真的完全指望不上,一個也許可行的辦法是抱團取暖,比如加入小區裡的全職媽媽群,找到理念比較契合的媽媽,讓兩個或三個孩子可以一起玩,而媽媽們輪值,每個人都可以輕鬆一會兒。和媽媽們聊聊天,也可以滿足一部分社交需求,讓你精神上放鬆一下。

就像當年的熱播劇《辣媽正傳》裡的一個場景:

孫儷飾演的女主角夏冰,生娃後在家蓬頭垢面地帶孩子,朋友來看她,說,「我幫你看會兒孩子,你來吃飯吧。」

她坐在餐桌前,一下子哭了,黯然地感嘆:

「我已經好久沒有坐下來踏實吃過一頓飯了。」

只有媽媽們才能明白,這樣能安心坐下來的片刻有多奢侈,又有多重要,一定要想辦法給自己這種「回血」的機會

圖片來自日劇《坡道上的家》

我還有一個建議是,經濟條件允許的話,適當花一點錢。去親子餐廳、繪本館、室內的遊樂設施,任何可以讓娃安全玩耍、又能讓你放鬆一下的地方。

如果你的家庭支出裡沒有這筆預算,我覺得還是可以規劃一下,比如在月初預存這筆錢,我們暫且叫它是「快樂帳戶」,把它當成一個激勵型的開支,如果到了月末,你的日常開銷不需要動用這筆錢,那不妨就用它讓自己和孩子都開心一下。

對了,記得在手機日曆上標記出孩子上幼兒園的時間,看著一天天過去,可以期待一下,娃離開家去幼兒園的時間又近了一點,到時候雖然有新的辛苦,但是總歸會輕鬆一點了。

圖片來自日劇《坡道上的家》

我想,無論多難,最後,我們總得找到出路,與生活和解,是不是?不管身處何種境遇,都要給自己一點甜頭和盼頭

而孩子在一天天長大,有時糟心,有時治癒,這可能就是生活的真相吧。

希望今天的解答能幫到你們一點點,願你們的付出能被肯定、努力得到回報。

而我最希望的是,我們整個社會都能看到媽媽的這種需求,只要我們一直大聲呼叫,社會支持也會慢慢成熟起來,到時候,也許也會有上門幫忙看娃的小時工,或者更方便的日託機構,來解決這種「沒有幫手」的困境。

媽媽們,晚安,祝今晚睡個好覺。

圖片來自日劇《坡道上的家》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一歲半寶寶黏媽媽、愛哭鬧,不是寶寶嬌氣,背後的原因令人心疼
    JoJo一歲半的時候,脾氣大變,只要JoJo媽在家,就完全不讓任何人碰她,甚至連日日帶她的奶奶叫她一聲都不行,大哭大鬧著說不要不要。一眼看不到JoJo媽,就立馬大哭著到處找,越哭越大聲,眼淚譁啦譁啦的。
  • 乖寶寶突然變得胃口大、黏人、脾氣差,是寶寶遇到了「猛長期」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實用的育兒知識,讓媽媽照顧寶寶更輕鬆!導語:有的新手媽媽正在經歷棘手的問題,一向乖巧的寶寶突然變得胃口大、黏人、脾氣差……這是怎麼回事兒?原來是寶寶遇到了「猛長期」!有個新手媽媽說她家一向乖巧的寶寶最近變了,變得怎樣了呢?她說最近脾氣特別差,動不動就哭給你看,而且特別能吃,恨不能一天都在她懷裡,而且還特別黏她,讓她一下子接受不了,這真是太折磨人了。
  • 愛發脾氣、粘人的孩子背後,大多有個"累壞"的媽媽,該注意了
    寶寶愛發脾氣、粘人、叛逆?大多因為有一個&34;的媽媽很多媽媽養育孩子的過程,會發現自己的娃很愛發脾氣,而且還粘人、叛逆,動不動就和父母對著幹。其實,愛發脾氣、粘人的孩子背後,大多有個&34;的媽媽,生活上事無巨細,都幫孩子安排好,自己累壞了也可能把孩子教壞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 有些寶寶生來就是磨娘精,愛哭、黏人,還脾氣大,老母親惹不起
    有的寶媽運氣好,娃娃一出生就知道體貼媽媽,能吃能睡,不吵不鬧,誰哄都行;有的寶媽就沒那麼享福了,寶寶愛哭、黏人,還脾氣大,想安安靜靜坐個月子,那都是奢望。來看看你家寶寶是不是高需求"小惡魔"?高需求寶寶又都有哪些表現呢?
  • 寶寶太過「愛媽」,出生後成「黏人精」,網友:甜蜜的煩惱
    小時候你問他:"愛媽媽多一點還是爸爸多一點?"很多孩子都會回答"愛媽媽多一些。"寶寶和媽媽的聯結從還沒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建立了,媽媽十月懷胎,孩子生下來就與媽媽更加親近。近日,一個可愛的小寶寶走紅網絡,他人氣急升靠的不是漂亮的小臉蛋,而是"愛媽"行為。小林是新手媽媽,寶寶剛剛滿1歲,她就重新回到職場了。以前都是自己帶孩子,現在是交給婆婆帶。
  • 寶寶黏人、叛逆、愛發脾氣是沒教好?背後的真相,99%的家長不懂
    ,展示背後的奧秘。,基本上是隨著大節奏模式跳動的,而「父母語」則包含了這種大節奏,能夠更好地被寶寶的大腦接收到。>寶寶發脾氣,動則大哭大鬧滿地打滾,不少寶爸寶媽為此發愁,寶寶怎麼脾氣那麼大呢? 總有人認為,寶寶太黏人不好,要讓寶寶獨立一點。
  • 寶寶黏媽媽 甜蜜負擔怎麼解?
    無論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總有些身心疲憊感。媽媽對寶寶的濃濃的愛,可以讓寶寶感受到自己是被這個世界接納並喜愛,並建立最初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和安全感。  6個月-2歲  等到6個月-2歲,這個階段,寶寶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 面對愛黏人的寶寶,媽媽們需要懂得放手,學會這5招很重要!
    可今天的她,並沒有賴在我身上,一改往常的那股子黏人勁兒,很爽快地就和爸爸手牽手一起往前走了,真的特別棒!說實話,我心裡除了一點點小失落,更多的是開心。我家樂樂寶貝長大了,不再是那塊愛黏人的牛皮糖了,我平時的努力沒有白費呀。那你是否知道,為啥以前的樂樂寶貝這麼愛黏人?
  • 寶寶愛鬧人脾氣大,老人說都是在肚裡媽媽「教壞」的,真沒冤枉人
    文|秘籍君表妹前段時間剛生了寶寶,如今還在坐月子。聽表妹說,她家寶寶脾氣可大,白天哭鬧,晚上也睡不安生。而且,還老愛人讓人抱著睡,跟隔壁她鄰居家從來不怎麼哭鬧的「天使寶寶」截然不同。而寶寶的奶奶卻說,都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媽媽「教壞」的,對此表妹十分委屈。
  • 動物大聯盟小貼士|孩子太黏人怎麼辦?媽媽:我崩潰了
    可最近不知怎麼了,玥玥總是喜歡黏著媽媽,只要媽媽在家,她就會一直跟著媽媽,寸步不離。媽媽想要出去辦點事,玥玥鬧著也要去,弄得媽媽什麼也做不了,很頭痛不知怎麼辦才好。很多父母也跟我們私信提過類似的事情,寶寶愛黏人是一件令爸爸媽媽們很頭疼的事情。那麼,為什麼有的寶寶很愛黏人呢?
  • 為什麼寶寶在天黑之後最黏媽媽?背後的原因令人心疼
    上班的媽媽都有一個感觸,那就是當下班回家,寶寶滿心歡喜、咧著嘴巴傻笑般的撲向自己,那一刻是最幸福和甜蜜的。心心念念的寶寶也在想念自己,這是多麼欣慰和幸福的事情,可以洗去一整天的疲憊。但上班的媽媽也有一件煩心事,那就是天黑之後,只要知道媽媽回家了,寶寶就一直黏著媽媽,不肯有片刻的分離,哪怕上個廁所或洗個澡都不行。
  • 每次生病後,寶寶就像換了個人,脾氣大、嬌氣、更黏人了,咋辦
    「我最怕她生病,每次生病總要亂發脾氣,把我折騰得團團轉,不吃藥,怕打針,不走路,要我抱著,而且最煩的就是,病好後不肯上幼兒園,一去幼兒園就哭鼻子。」小張有些累,讓孩子坐在椅子上,姍姍又嘟起了小嘴巴,不滿意了。
  • 寶寶脾氣「大」都是有原因的!
    面對愛發脾氣的寶寶,很多家長都很頭疼,到底要怎麼應對呢?其實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在他生氣的時候,我們通常也會被弄得情緒不好,導致做出錯誤的反應。這個時候應該想想,生氣背後的原因和潛在需求是什麼?要認識到背後的原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換位思考,要理解孩子此刻的情緒。
  • 寶寶脾氣「暴躁」,不是脾氣大,或在給媽媽傳遞信號:營養不良
    我家娃生下來後越來越可愛,白白淨淨的,每次在媽媽給她洗完澡或餵完奶後,我總喜歡抱抱她或者親親她的臉蛋,但最近我在親她小胖臉的時候,總聞到到寶寶嘴裡面有異味,仔細聞了聞,確實有一點難聞。如有些寶寶可能更愛吃零食,不愛吃主食。而有些寶寶愛吃肉,不愛吃菜。慢慢這些寶寶就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若是爸媽沒有及時發現並幫助孩子改善,很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身體,甚至影響他們的健康。下面就和大家說說,家裡寶寶若是有營養不良的情況,一般會有的5個表現。
  • 寶寶為什麼不黏媽媽,你的寶寶黏你嗎?
    寶寶不黏媽媽,是因為依戀關係沒有建立好 依戀是寶寶尋求並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和情感聯繫的一種傾向,也指人與人之間一種密不可分的情感聯繫。如果爸爸媽媽與寶寶直接有較好的依戀,親子關係就比較穩定,將來教育孩子也比較簡單,有益於形成積極、溫暖的性格,對寶寶的發展有一個積極作用。寶寶半歲之後,寶寶的生理、心理都已經有了很大發展,就是在這個階段,依戀已經形成了。
  • 怎樣建立「黏人」寶寶的安全感?
    這個階段寶寶特別黏媽媽,這是正常的。我想每個父母都經歷過自己要離開時寶寶的各種哭鬧。正常的孩子,在6~18個月,都會體驗到分離焦慮。不同的是,和媽媽成功建立起安全依戀的寶寶,能夠適度表達分離焦慮,比較容易安慰,有比較強的探索性和獨立性。
  • 媽媽走到哪,「小尾巴」跟到哪,面對黏人寶寶,媽媽可以這麼做
    你家寶寶黏人嗎?媽媽走到哪裡,「小尾巴」就跟到哪裡;稍稍分開一小會兒,就哭鼻子喊媽媽;別的小朋友都在玩耍,就自家娃抱著大腿不肯去,要不就央求媽媽一起去…… 為了黏人的寶寶,媽媽爸爸們也使出了渾身解數,比如:爸爸或玩偶臉上戴著用媽媽照片做的面具哄寶寶,有的甚至穿上了裙子,製造媽媽在身邊的假象。 黏著媽媽的勁兒,可著實令爸媽頭大。
  • 家有黏人寶寶怎麼辦?錯誤的做法,會讓寶寶越來越黏人
    很多媽媽都會擔心,孩子這麼黏人,長大了可怎麼辦呢?為了讓孩子不再黏人,媽媽們想了很多辦法,效果卻總是差強人意。02 孩子如此黏人為哪般孩子的這種黏人表現其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變得越來越獨立,但是,如果沒有採取合適的方法,孩子的黏人階段可能會變長,表現也會越來越激進,還有可能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提起「分離焦慮」,很多媽媽都不陌生。
  • 小寶寶以下行為很黏人,卻是愛媽媽的表現,快接受寶寶的告白吧
    文|秘籍君同樣是寶寶最親近的人,爸爸和媽媽得到的待遇卻截然相反。無論家裡是兒子還是女兒,但凡是剛出生不久,寶寶大多會更加親近媽媽,甚至不理會來自爸爸的抱抱。這不,閨蜜文文剛剛還打電話過來,抱怨她家兩歲的女兒太過黏人。不都說女兒會更加依賴爸爸嗎?
  • 男孩小時候總愛黏媽媽,這個真相你需要知道
    一會要我抱,一會要我陪著玩玩具,甚至連上廁所,都要我陪著,很多時候,黏到我連一絲喘氣的機會都沒有。有次下班很晚,回家後才吃飯,可兒子卻硬拉著正在吃飯的我,要我陪他玩,我一次又一次的耐著性子告訴他:「媽媽還沒吃飯,媽媽吃完飯陪你玩,」可兒子就是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