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資本李論:無人便利貨架的春天還要跨過幾道坎?

2020-12-17 i黑馬

來源 | 熊貓資本(ID:pandavc)

文 | 李論

編者按:

新零售領域的新戰場看似出現在了辦公室。近月來,熊貓資本也集中掃描了無人便利貨架領域,並通過與這個領域的絕大多數創始人的接觸,結合數據、關鍵假設和建立相應的財務數據模型來幫助判斷。

熊貓資本合伙人李論持續關注著新零售領域的變化,也在近來對無人便利貨架有一些想法和思考,他認為創業者們需要從盈利模式、交易相關方多寡、人群價值、消費轉化率、供應鏈等因素去思考這一領域存在的難點和可能遇到的「坑」,倘若能通過這些關卡,才有望迎來真正的春天。在此與大家分享。

近來,新零售領域的新戰場看似出現在了辦公室,過去幾個月中,已有30多家無人便利貨架獲得融資,而京東、餓了麼、每日優鮮等大型玩家也紛紛入場。

但辦公室無人貨架是馬雲所說的新零售嗎?這裡面到底有沒有真正的大機會?

在我看來,馬雲講的新零售和現在創業者做的「新零售」創業不是一回事,單純用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來理解新零售事實上是走偏了。新零售本身存在著很多機會,比如新的品牌、新的品類、更多地包含了新體驗的零售模型。

我們持續在關注無人便利店、無人便利貨架這些方向的投資機會。

近半年來,熊貓資本集中掃描了無人貨架領域,投資團隊和這個領域的絕大多數創始人都有接觸,我們在能獲得的數據基礎上結合關鍵假設,也建立了相應的財務數據模型來幫助判斷。

研究下來,我們發現無人便利貨架路很長,坑很多。我在這裡拋磚引玉,和大家探討,真心希望創業者可以解決好這幾個問題,也歡迎大家來拍磚。

一、盈利關

無人貨架能夠規模化盈利嗎?

無論是無人開放式貨架、冰箱還是自動販賣機,辦公室零食貨架的客觀條件決定了其售賣的大部分商品在一定的時間內都將以標品為主。

我們在研究了全家、7-11等傳統便利店的數據後發現,便利店的主要利潤來自高毛利的熱食、鮮食等非標品,以及高毛利的新品(全家、7-11等便利店具有渠道品牌價值,因此可以售賣沒有產品品牌的新品),因此如果大部分的貨架都以售賣標品為主,那麼其利潤空間是十分有限的。

此外,我們還綜合考量了現有的補貨成本、貨損率等多維度的數據,並建立了模型,計算下來的結果是如果僅通過貨架產品的出售來獲取收入,辦公室貨架很難規模化盈利。

二、爆發關

不是好生意,有沒有可能是好項目?

辦公室無人貨架有可能爆發嗎?

我們認為,因為交易相關方太多,無人便利貨架不太可能出現爆發式單量增長。

在網際網路交易平臺中,交易牽涉的方數越少,發展速度越快。這幾年,外賣平臺、網約車平臺、共享單車領域的發展以及相互對比可以很好的解釋這一點。我們以摩拜、滴滴、餓了麼三家公司為例。

摩拜是人與車的連結,兩者建立關係只需要1個「人」,另一方是車這個標準化硬體;滴滴則是「司機+乘客」2方;再到餓了麼,是「飯店+外賣員+用戶」3方。

每完成一筆交易,相當於平臺要在這幾方之間完成撮合,需要的撮合方數量越多,交易規模化越難,也越慢。如下圖,撮合方最少的摩拜,日單量在120天內就突破100萬單,到2017年4月,摩拜單車日單量突破2000萬單;而需要撮合兩方的滴滴達到日單量100萬單,用了近2年;撮合三方的餓了麼,實現一天一百萬單,則用了超過60個月(5年)。

再看辦公室無人便利貨架,涉及到的撮合方比餓了麼的三角撮合關係還要複雜。包含場地方、貨架方、補貨方、用戶方四方,甚至可能面對場地方和決策方分離,用戶方和買單方分離。而且在這種多角撮合關係中,除了無人便利貨架平臺本身,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沒有足夠的動力或者意願去推動交易的達成。

我們曾總結過網際網路項目爆發的兩個關鍵前提,一是大量的未被滿足的需求,二是足夠標準化的產品,不管是軟體還是硬體,或者兩者的結合。以摩拜為例,在摩拜單車出現之前,用戶隨時隨地的騎車,短途1-3公裡之間的出行,是存在大量未滿足的需求的。摩拜單車本身是足夠標準化的智能硬體產品,所以,摩拜單車是滿足這兩個關鍵前提的。

辦公室零食貨架能夠滿足這兩個前提嗎?

三、人群價值關

辦公室零食貨架覆蓋的人群有沒有價值?

再說一個分眾的故事有可能嗎?

一部分辦公室無人貨架的創業者在講一個故事:它們能夠更早、更頻密地觸達辦公室的白領用戶人群,這部分用戶大多數是受過教育的年輕人。有了流量之後,不僅通過無人便利貨架的交易變現,還可以延伸到廣告等領域。乍一聽,這樣的邏輯看起來還是很合理的。

但是仔細觀察來看,辦公室人群不是今天才有的人群,這一人群並不具備獨特性。過去數年,連鎖便利店、分眾樓宇廣告、微信、各種APP,早已通過N種辦法觸達了辦公室人群,換言之,辦公室無人貨架沒有觸達新人群。

未來的消費人群屬性將越來越多樣,特別是90後、00後消費者的崛起,更加劇了消費人群特性的多樣性。比如說,是不是有一群消費者更願意在虛擬世界裡,而非面對面跟人交流接觸?所以在消費形態上,也會傾向於「無人」的業態?我認為,如果這個行業有機會,並不是零售本身的形態發生了變化,而是因為產生了新的消費人群。

更為關鍵核心的是,在觸達用戶之後,交易的轉化率如何?

從一缸米中抓出一把米,其價值並不大,關鍵是在你手裡生米要煮成熟飯,最好還是區別於普通米飯,更有差異更有價值的米飯,比如壽司飯糰。

四、轉化關

無人貨架的消費轉化率能如預期嗎?

我們常說,流量很重要。但很多人忽視了更重要的一點:現在的網際網路產品並不缺乏觸達廣泛用戶的路徑,而是缺乏大規模轉化用戶的能力。

無人便利貨架希望通過場景化地、密集地布點,在物理距離上更加貼近用戶,從而提高用戶的購買頻次,但貨架的形態在距離上的接近了,卻不得不犧牲了SKU的豐富度,從而犧牲了到店流量的轉化率。

年輕人為什麼願意去便利店買東西,哪怕是便利店的產品比超市的產品會貴一些。原因是,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年輕人所日常需要的大眾消費品(零食、餐飲、日用品等)基本上都可以從物理距離更近的便利店找到。

這意味著,商品SKU豐富度是促成消費轉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反觀無人便利貨架,目前,無人便利貨架更準確的名字是「無人便利零食貨架」。有了無人便利貨架,用戶想吃零食可以唾手可得,但是如果想買其他日用品等,還是需要去便利店或者超市。所以,無人便利貨架為了便利和方便管控,第一時間犧牲了SKU的豐富度,隨之犧牲了高客單價轉化的機會。

此消彼長之間,很難說無人便利貨架的消費轉化率能有相較其他零售業態更為出色的轉化率。SKU少,而且過於標品,可能會是制約無人貨架消費轉化的一個瓶頸。

五、供應鏈關

取勝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我們還是堅持認為辦公室無人便利貨架只是零售形態的補充。

從需求的角度出發,用戶的剛需是獲得想要的商品,而至於這個商品距離他5米還是15米,可能不會帶來顯著的購買決策差異。

既然無人貨架是零售形態的一種補充,那麼最終拼的仍然是供應鏈。傳統零售的供應鏈體系具備較強的優勢,在經過多年的資金投入和發展後,傳統玩家在數據選品、快速響應和補貨成本等方面都會與一般創業者拉開較大差距。我認為,最後大機率勝出的還是那些有供應鏈優勢的傳統玩家,或者能最快跑通跑順供應鏈的創業者。

目前看來,市面上還沒有一家無人便利貨架到達了爆發的程度。我們在看過了市面上現有的大部分項目之後,確實發現這一領域存在著各式各樣的難題,若想走向爆發,以上這些坑窪和關卡需要創業者去規避和解決。我僅提出這些想法,希望和創業者、投資人們一同探討。

作者簡介:

李論

熊貓資本合伙人

關注新零售、消費升級、網際網路金融、供應鏈等領域

2015年發起創立熊貓資本。此前,他曾任合力投資合伙人。更早之前,在晨興創投負責投後管理工作。

李論曾有成功的創業經歷,所創公司被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收購,也作為天使投資人參與早期項目投資。多年的創業和投資經歷,使李論在新零售、消費升級、網際網路金融、供應鏈等領域有深入研究並重點下注,投資代表項目包括摩拜單車、米麼金服、淘當鋪、好貸網等。

李論畢業於廈門大學生物系。在創業之前,李論曾在FT中文網和國際金融報從事過媒體公司管理工作。

機構簡介:

熊貓資本成立於2015年,由四位合伙人李論、梁維弘、李心毅和毛聖博發起成立,擁有人民幣和美元雙基金,投資階段覆蓋天使輪到B輪。團隊成員來自於晨興創投、啟明創投、策源創投等國內一線主流基金以及達泰資本等PE公司,投出過諸多獨角獸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和上市公司。

熊貓資本持續關注網際網路金融、新消費、出行、文化娛樂、供應鏈、人工智慧等領域。成立兩年,已投資摩拜單車、米麼金服、凹凸租車、一智通、開雲汽車、Coterie、Parkbox等數十個明星創業項目。

熊貓資本堅持價值發現、精品投資的策略,不跟投資風口,獨立思考,被投資圈業內譽為「向上拐點發現者」。秉持著「把你當寶」的理念,熊貓資本重倉優秀的創業者群體,致力於成為其第一或第二個投資人。

2017年,熊貓資本入選投中2017中國最具投資潛力投資機構TOP20、CLPA 「最具 LP 投資價值 GP-天使與創業投資基金50強」、36氪「2017共享經濟領域TOP10」,獲評2017年「第一財經最佳VC」。此前,熊貓資本還入選「投中2016年中國最佳早期創投機構TOP15」,並獲得烏鎮網際網路大會2016年度新銳投資機構30強、華興資本2016年度新興VC投資機構TOP10等榮譽。

相關焦點

  • 無人貨架發明者:領蛙被賣便利蜂我並不知情!是資本毀了這個賽道
    1月12日,便利蜂宣布以數千萬的價格收購領蛙。這是2018年無人貨架行業的首個重磅消息,像一枚突然引爆的重磅炸彈,引發了圈內的強烈震動,也讓這個正處於風口浪尖的行業面臨第一次雪崩。從悶聲發財,到爆發,再到高居不下的貨損率和飽受質疑商業模式,無人貨架熱鬧了大半年,有經驗沒經驗的全都蜂擁而至。
  • 便利蜂入局辦公室無人貨架,瘋狂貨架將產生下一個摩拜單車? | 獵雲網
    近日,便利蜂也已經正式進軍辦公室無人貨架業務,便利蜂的入局又會對市場產生怎麼樣的影響呢?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新零售情報所xlsqbs,作者秋刀魚。近日,新零售情報所(xlsqbs)獨家獲悉,由前去哪兒CEO莊辰超創辦的便利蜂已經正式進軍辦公室無人貨架業務。
  • 猩便利、果小美拿到「續命錢」上岸,無人貨架將成AT巨頭之戰?
    猩便利、每日優鮮便利購分別站隊阿里、騰訊,背後意味著什麼?誰會成為下一個上岸的無人貨架企業?最近半年「安靜」了不少的無人貨架領域似乎迎來了反轉。6月11日,猩便利宣布獲得螞蟻金服戰略投資,其他老股東悉數跟投,此前傳言終於坐實,這意味著,在無人貨架領域,猩便利成功上岸了。同時,果小美也被傳完成新一輪融資。值得關注的還有半年前的一條訊息:同樣入局無人貨架的每日優鮮便利購,宣布分拆為獨立運營的子公司,並完成2億美元A+B輪融資。其中,騰訊領投A輪合計5300萬美金。
  • 無人貨架,豈止是擺幾個貨架那麼簡單
    當網際網路創業,從來都是零和遊戲,不可能出現整個市場歌舞昇平,即使進來的都是大佬,在大家對於無人貨架模式一片看好的大背景下,最近傳出了猩便利調整市場和團隊的傳聞。猩便利在無人貨架賽道可以算第一陣營,當只是經歷了短短的半年多的高歌猛進,就開始進行戰略調整,和企業發展速度一樣,讓人大跌眼鏡。
  • 「業內最大融資」背後:肉搏無人貨架,每日優鮮便利購勝算大嗎?
    據統計,在無人貨架這個風口上,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至少已發生30億元融資,賽道上既有阿里、京東、順豐等巨頭入局,也有猩便利、果小美、小e微店等玩家異軍突起。而作為生鮮電商「黑馬」每日優鮮旗下項目,其供應鏈和庫存體系都為便利購形成壁壘,是備受資本看好的關鍵,後者的融資金額也達到目前行業最高。
  • 每日優鮮盜搶小e微店貨架?無人貨架有點亂
    資本將投資熱情撤出了無人貨架領域,卻未將行業亂象一起帶走。北京商報獲悉,每日優鮮便利購天津分公司近日存在工作人員盜搶小e微店無人貨架事件,警方已經介入調查。據小e微店方面透露,此類事情不是個例,在全國各地時有發生。
  • 便利蜂獨家回應:智能貨櫃將成新方向,簡易貨架不升級會死
    智能貨櫃代替無人值守貨架成為新的風口,這不僅增加了成本問題,這拉高了無人零售的門檻,同時是不是也意味著智能貨櫃的市場再次進入了比拼資本的階段?智能貨櫃或將成為新的風口談到無人貨櫃,最早還要追溯到2015年,同樣是在資本的助推下,無人貨櫃在一夜之間成了無人零售的新風口。據不完整統計,短短兩年內,中國市場就出現了40多家無人貨櫃企業,累計融資金額超過30億。
  • 別扯無人貨架模式多好了 你們認為的風口 確定真的不是瘋了?!
    資本也在瘋狂追逐這些無人貨架的企業:七隻考拉(A輪5000萬元)、友盒(A輪數千萬元)、果小美(A輪1000萬美元)、陽光樂選(Pre-A輪1000萬元),猩便利(天使輪1億元),經緯中國、IDG創投、藍馳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紛紛入局。
  • 成都無人貨架這一年:果小美悄然退出,猩便利輾轉探索
    一年前,封面新聞就成都無人貨架發展狀況進行調查採訪。如今,那些經歷了快速擴張到低調轉型的猩便利和果小美們,過得又怎樣呢?猩便利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點位的淘汰取決於動銷情況、運營成本核算等指標。「指標不是單一因素決定的,而是根據每不同城市、園區、公司的實際情況綜合評定決定的。」記者了解到,猩便利的無人貨架均是由公司主動淘汰的。
  • 無人貨架如今的市場現狀如何?
    因為這股浪潮的掀起,還衍生出另一個新詞「無人貨架」那麼無人貨架到底是什麼東西?許多年以前菜攤老闆每天早上把蔬菜捆成小把放在籃子裡標好價格,買菜的人把菜拿走把錢放下,下午老闆再來整理剩下的蔬菜和菜錢,每天如此反覆,這就是早期的無人貨架模式,靠的就是誠信二字。
  • 半年融資超30億,貪婪、痴迷,「吃人」的無人貨架 | 獵雲網
    但曾經給他們帶來無限信心,甚至狂妄的資本,並沒有讓這些創業公司推上神壇,反而在順豐、餓了麼、每日優鮮等更有供應鏈優勢的公司進入之後,一一敗下陣來。「就是可惜了這些錢了。」一位長期研究新零售的投資人感慨道。
  • 前有自動售貨機 後有無人便利店 為何偏偏無人貨架火了?
    無人便利店剛成為全社會熱門話題不久,無人貨架的熱度卻後來居上,大有去年年底共享單車的火熱勢頭。幾月內,在這個賽道上已出現領蛙、老虎快購、零食e家、小e微店、果小美、猩便利等大批新興的辦公室無人貨架創業公司,據《IT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披露融資的無人貨架項目已近30家,累計投資金額近30億人民幣。
  • 一起跨過那道坎
    一起跨過那道坎 餘豔 親愛的寶貝: 見信愛你! 不知不覺,你成為一名中學生已經有兩個星期了。 媽媽希望你每周日的下午可以將一周要做的幾件大事情寫在本子上,如名著閱讀、英語閱讀、數學拓展等。每天晚上將第二天的除上課以外的事情按時間進行梳理,如何時進行預習,預習什麼科目?何時進行複習鞏固?何時進行閱讀,閱讀到那一頁?在時間的安排上,還要考慮,哪些事情是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完成?哪些事情必須用整片的時間才能完成?
  • 專訪經緯中國董事總經理錢坤:無人貨架行業是被資本毀掉的
    錢坤還對無人貨架領域做出了反思,認為無人貨架是被資本毀掉的行業。經緯中國董事總經理錢坤對無人貨架的反思:被資本毀掉的行業關於無人貨架項目,錢坤認為,「資本的熱潮導致了大家不太注重商業上的運作,讓這個行業爛掉了,其實它是個被資本毀掉的行業。」
  • 熊貓資本李論:一個中年投資人的「中二病」|36氪投資人特寫
    如果說熊貓資本的誕生是一個結果,那麼他「中二病」發作最大的那次,恰是那隻煽動翅膀,捲起風暴的蝴蝶。1.老夫聊發少年狂那是2014年9月19日。當李論正在紐交所外目睹阿里IPO盛況時,微信群裡傳來他當時所在機構的討論。當時,他們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募資。沒成想,找到高瓴資本時,張磊給出的評價是「我覺得你們好像沒有Big dream」。群裡因此炸開了鍋,他耳邊也一片轟鳴。
  • 36氪獨家|熊貓資本生變,一家VC 2.0的時代浮沉
    嚴格來說,熊貓資本目前尚不能算「分家」:其品牌、中後臺共用(中後臺歸李論管),「費用平攤」。但多位接近熊貓資本的人士向36氪表示,隨著熊貓二期基金的投資完畢,未來兩個團隊單獨募資的「可能性很大」。這一年,曾在晨興負責投後的李論決定離開合力投資,他首先找到了策源創投合伙人梁維宏,以及梁維宏在長江商學院的同學李心毅和毛聖博——李心毅達在達泰資本擔任投資總監,毛聖博則是啟明創投副總裁。至此,熊貓資本完成「合伙人」拼圖,一家典型的VC2.0宣告成立。投資摩拜是有一定機緣的。李論很早認識王曉峰,當時後者還是Uber上海區總經理。
  • 熊貓資本李論:做好VC需要堅持三件事 | 獵雲網
    文章轉自:熊貓資本(ID:pandavc),原文來自啟元財富、以琳資本微信公眾號。在度過一期基金「豐收期」後,熊貓團隊思考更多的是熊貓資本2.0階段體系的搭建和賽道布局。8月,熊貓資本合伙人李論做客啟元財富與以琳資本,交流分享了熊貓資本的投資理念和兩年多來的投資感悟,歡迎閱讀與分享。今天,李論在復盤過去投資的項目時常說,「我們的下一個摩拜在哪裡?」
  • 無人貨架的泡沫快破了,下一個新零售爆點是無人貨櫃?
    而無人貨架是最為簡單直接的解決方案,根本來不及研發智能無人貨櫃,無人貨架公司都打的是先搶佔點位後更換智能終端的算盤。如果先集中精力研發智能終端,而錯失最佳的市場拓展契機,再想壯大就難了,資本最關注的是市場份額,其次才是技術能力。因為在無人貨架這個市場,技術可以後期用時間慢慢優化,而市場點位可不能讓競爭對手佔了。
  • 無人貨架大浪淘沙:豐e足食如何做到單月1個億?
    據艾媒諮詢發布的研究報告,2019年無人貨架市場規模為16.9億元。預計到2020年底,無人貨架市場規模將達到25.4億元,同比增長50.3%。 但與此前的資本泡沫不同的是,如今無人貨架行業的玩法已不再是單純的點位之爭。玩家間的對抗更考驗背後的資本、科技與供應鏈等基礎設施能力。
  • 無人貨架加碼智能貨櫃
    隨著便利蜂、每日優鮮等越來越多的無人貨架企業布局智能貨櫃,無人貨架領域迎來了新一輪較量。近日,猩便利宣布其研發的新一代無人零售智能設備「猩+」將問世,該設備已陸續投入市場。同時,猩便利宣布獲得螞蟻金服戰略投資,其他老股東悉數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