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啥強大?看看幼兒園教育就明白,這三種教育若引入我國多好

2020-12-11 陪寶寶寫日記

朋友一家很早之前就定居日本,她對日本跟我們國家傳統教育對比之後深有感觸。

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父母就要給孩子準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包括統一的書包、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然後A包多少釐米長,B包多少釐米寬,C包放在D包裡,E包放在F包裡等。

這樣分門別類,讓孩子從小就養成了懂得收納的好習慣。

反觀我們小學很多孩子,上一年級了書包還讓媽媽幫收,導致每節課至少要用十分鐘時間來讓大家拿書。殊不知,父母這樣的一味"代勞"往往也阻礙了孩子自己學習成長的道路……

日本幼兒園孩子上課沒有書,只有每月一本的繪本,要擱咱們中國,這樣的幼兒園估計就沒人去上!可人家那裡就是這樣。

這麼不重視知識教育,那麼幼兒園教什麼呢?教"笑咪咪"、教大便習慣、教孩子"食育"。

很多家長可能想了,就教這些"沒用"的東西嗎?可別小看了這些,小的習慣裡可是藏著大智慧!

見人"笑咪咪"的孩子更懂得感恩

日本的孩子見人就是"笑咪咪",無論和誰說話,無論走到哪裡,孩子最多的表情就是"笑",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謝謝"。

笑容能讓他人感受到愉悅,也能讓自己得到快樂,更能體現一個人與人相處的基本素養,一個從小愛笑的孩子,內心一定是充滿愛的,長大以後才能對這個世界充滿善意和感恩,也才會更有幸福感。

"大便教育"教的不止是如何入廁

我們中國的孩子,很多到四五歲還不能自主入廁大便,而日本的孩子,一歲半就開始自己擦屁屁!

在日本幼兒園孩子專用的廁所,放著一大排衝水便器,孩子一入託就通過保育員人盯人的訓練,教孩子學習正確使用廁所和清潔身體的方法。

除此以外,日本幼兒園裡設的有專門的"大便教室",幼兒園老師會扮成"大便先生"到各個學校登門授課,告訴孩子們大便與人體健康的關係,還帶著孩子們用粘土做各種形狀的"大便",讓孩子知道哪種大便是健康的,哪種不太健康,如果大便不健康的話,應該在飲食上注意一些什麼,如何去調整等等。

通過大便教育,讓孩子學會獨立,也學會一些簡單的護理知識。

教孩子愛生活,從"食育"開始

我們中國孩子吃東西,最常說的就是"吃快點",而日本教育很重視"食育"教育,提倡吃東西要細嚼慢咽。

在"食育"教育中,"豐富的心靈"是重要的一環,它包括"快樂的進食過程"、"感恩的心"和"參與意識",不僅教孩子正確地吃,還要從吃中體會出感恩、環保和節儉的內涵來。

日本還有專門針對孩子的烹飪學校,讓孩子自己動手做飯,家長品嘗,這類烹飪學校讓孩子學做菜是其次,重要的是這些孩子回家後,會做父母幫手的人數和次數增加,他們不會討厭做家務事。

不得不說,在中國現有的教學方式下,如果能有這樣的幼兒園存在,那麼一定會被認為是"奇葩",沒有多少家長願意送孩子去。

可是,這些卻又是孩子必須學、並且儘早學的東西,不能依靠幼兒園,只能家長自己去循序漸進地引導和教育孩子了。

推薦一套日本當地的人氣書籍給大家,書名叫《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

這套書在日本十分非常出名,平均三個小學生就有一個讀過,裡面所著的知識都十分實用。

·漫畫形式,內容豐富

這套書一共八本,內容分別如下:教孩子學會整理規劃:《小學生也要學的整理術》教女孩子自信自愛:《我要做個受歡迎的女生》教男孩子展現人格魅力:《我要做個受歡迎的男生》教孩子人際交往:《這樣才能交到好朋友》教孩子如何安全上網:《從零開始接觸網際網路》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我要變成時間管理超人》給孩子的健康教育知識:《我要變成健康小達人》幫助孩子實現職業規劃:《我的人生夢想啟蒙書》

每一本都有專門針對性的問題,如同字典一樣簡單易懂,想要培養孩子哪方面的能力,只要根據書上內容來就好了,簡單易行。

引入小朋友最愛的漫畫形式,內容生動有趣文中採用對話式的漫畫形式,內容非常生動有趣,也十分通俗易懂,每個主題設置了一個有趣好玩但貼近日常生活的小故事,故事裡的主人公和孩子年齡相仿,也都有著各自的小缺陷和成長中的困惑,他們在家人/未來的自己/守護神等人的幫助下,與自己的不良習慣和缺點鬥智鬥勇,最終完成蛻變,獲得成長。

比如不想讓孩子玩手機,光跟孩子說孩子肯定不願意聽,讓孩子看一下這本書立馬就懂。

再比如哪些不良習慣會導致孩子身體不健康,跟孩子說孩子都不愛聽,就讓他看漫畫。

作為家長,不僅要培養學習好的孩子,還要讓孩子情商高、綜合素質高、自理能力強,這套書用漫畫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告訴孩子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怎樣才能做一個智商高、情商也高的孩子,有需要的家長可以直接點擊下面連結購買《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這套書哦!

相關焦點

  • 看了日本學校教育,我明白了:日本強大的理由
    當提到日本的學校時,很多人會聯想到校園欺凌、自殺等負面的消息。這些也確實存在,畢竟負面的消息傳播的比較快,而正面的消息對於日本以及日本媒體來說,也是一種「理所當然」,自然也不會過多的報導。其實日本的學校,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制度,對於本國人來講,從小都是這樣的教育,也不會覺得這種制度的有多麼「優秀」,但是對於外國人,當參觀過日本學校,能夠明白許多優秀之處。
  • 日本的幼兒園,把這5件小事做到極致:我終於明白日本強大的原因
    文丨美媽很帥朋友麗奈在日本定居,她家有兩個小孩,老大5歲,老二3歲,現在都在上幼兒園。雖然在日本生活了多年,對日本人辦事較真的勁兒也見怪不怪了,但日本人對小孩教育的認真勁兒,她還是蠻有觸動的,尤其是送倆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到底哪些小事兒令朋友有那麼深切的觸動呢?
  • 看到日本的教育,我明白了日本強大的原因!值得中國家長借鑑
    可是在大家舉國都在為獲得諾獎而歡慶的時候,我們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日本身為一個小島國,居然基本上每年都能得到諾獎。當然,日本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也是有原因的,例如在教育上,日本就有非常多的地方值得我國借鑑。
  • 為啥不如日本?人家幼兒園階段對孩子的教育重點,都被我們忽略了
    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也是如此,在教育方面尤其是低齡兒童的教育,不得不承認,鄰國日本的確有很多過人之處,比我們做得好很多,所以他們在科學領域的很多獎項的角逐,領先我們也就不足為奇了。日本人對教育的重視,在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文盲率0、小學入學率超過98%,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而紀錄片《他鄉的童年》,通過對幾家日本幼兒園的走訪,用真實的鏡頭,為我們展示了日本幼兒園是如何培養孩子的。
  • 看過日本的教育後,終於明白日本強大的原因,網友:希望中國引進
    看過日本的教育後,終於明白日本強大的原因,網友:希望中國引進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的教育比較重視,孩子在上學之後,家長還想著有沒有更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優秀。而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 日本的幼兒園,把這5件小事做到極致,網友:「活該」人家強大
    文丨美媽很帥朋友麗奈在日本定居,她家有兩個小孩,老大5歲,老二3歲,現在都在上幼兒園。雖然在日本生活了多年,對日本人辦事較真的勁兒也見怪不怪了,但日本人對小孩教育的認真勁兒,她還是蠻有觸動的,尤其是送倆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到底哪些小事兒令朋友有那麼深切的觸動呢?
  • 看完了日本的小學教育,明白了他們為何強大,值得家長們借鑑
    看完了日本的小學教育,明白了他們為何強大,值得家長們借鑑說起來日本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日本是真的下了功夫,特別是日本小學教育更是聞名世界,在日本,從1901年開始之後,他們機會每年都會拿到諾貝爾獎,很多人都說日本的小學生是真的贏在了教育的起跑線上。
  • 日本教育為什麼好?看看日本的小學教育,很值得中國家長學習
    而再看看我們鄰近的國家:日本,可以說從1901年開始日本就幾乎年年都有人得獎。對於國人來說,很多人不喜歡日本這個國家,但是不吹不捧的說,日本能獲得現在的成就,跟他們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在日本的小學教育,值得很多人學習。
  • 看到日本小學的教育,我明白了日本強大的原因!中國能引進就好
    看到日本小學的教育,我明白了日本強大的原因!中國能引進就好還記得屠呦呦拿諾貝爾獎時,國人刷屏幾天幾夜的興奮嗎?在日本,拿諾貝爾獎是一件平常的事,因為從1901年起,他們幾乎每年都拿。2019年日本諾貝爾得主在教育這件事上,日本人真捨得下血本。
  • 我國為什麼不在幼兒園對孩子們進行垃圾分類教育呢?
    垃圾分類教育,日本是做得最好的。他們的做法就是從幼兒園就教育孩子們,如何進行分類,並進行日復一日的教育。比如喝過的奶,奶盒要清洗乾淨;比如每天吃飯產生的垃圾,怎麼處理,都是他們幼兒園必教的內容。未來環境問題肯定是各國必須要面對的主要問題,我在想,為什麼我國的幼兒園不教這些知識呢?第一:垃圾分類教育只有從幼兒園教起,經歷幾代人,才會有顯著的成效。
  • 日本教育孩子特「無情」!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日本的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要面對十分「冷酷」的挫折教育,從而鍛鍊出孩子們獨立勇敢,吃苦耐勞的品質。而日本的教育中,也秉承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教育理念,而且是從小開始,就要求孩子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工作。爸爸媽媽是絕對不能插手的。
  • 日本的教育為何被各國所稱讚?三種教育方式,人們知道卻做不到
    日本的教育為何被各國所稱讚?三種教育方式,人們知道卻做不到日本的教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更是被各國所稱讚,很多國家都在模仿和學習,為什麼日本的教育會如此優秀呢?這和日本的這三種教育方式離不開,大部分人都知道卻是很難做到。
  • 看了日本幼兒教育,我明白了日本強大的原因,建議大家學習這3點
    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亞洲,日本雖然國土面積和人口都不算出眾,但卻早早躋身發達國家之列,而且日本已經連續19年獲得諾貝爾的自然科學獎(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生物學與醫學獎)。那麼,日本的教育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多「狠心」?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反觀教育在世界一直名列前茅的日本,在抗挫折教育上明顯狠心太多。他們的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而且是孩子身體和心理素質上的雙重教育。日本教育有段時間被稱為「變態教育」,這個稱呼是因為他們的耐寒教育而得名。
  • 一位日本男孩的早晨,讓我看到日本教育的過人之處,值得借鑑
    一個國家強大與否就要看他們的少年是什麼狀態。我以前一直不明白,日本那個國土狹小、資源匱乏,為啥能躋身於發達國家的行列!直到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位普通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我突然懂得了日本教育的過人之處。11歲也就是我們小學五年級的孩子。
  • 3-6歲孩子吃飯毛病多?看看日本幼兒園的食育教育,一定有啟發
    這是因為3歲之前,大人會給孩子餵飯,孩子自主性差的弱勢體現不出來。3歲以後孩子接觸的輔食、零食比較多,對口味有了自己的選擇,不愛吃的東西就也多了。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時期,把握好就可以培養出好習慣,把握不好,很多壞習慣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 3-6歲孩子吃飯毛病多?看看日本幼兒園的食育教育,一定有啟發
    這是因為3歲之前,大人會給孩子餵飯,孩子自主性差的弱勢體現不出來。3歲以後孩子接觸的輔食、零食比較多,對口味有了自己的選擇,不愛吃的東西就也多了。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時期,把握好就可以培養出好習慣,把握不好,很多壞習慣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在食育這一點上,日本做的最好。食育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圍繞食物的教育。
  • 看看日本對教育的重視,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們學習
    日本人素質很高,疫情期間我們就見識到了,連送給我們的物品上都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樣的詩句,是不是有一種詩情畫意的感覺呢?這與日本極其重視教育是有關係的。為了保證教育的公平,所有日本的教師每隔三年就會輪換一次,這樣城鄉教育差距基本就持平了。日本的孩子從上幼兒園到大學幾乎全免費。日本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但從2019年開始,對於幼兒園學費也實行了全免,孩子從1歲半進託兒所的學費都是全免的。另外對於高中,只要年收入在60萬元以下的家庭,都可以申請高中學費全免。
  • 相比日本幼兒園,我國幼兒園存在的差異在哪?家長的行為值得反思
    相比我國家長存在的一個現狀,日本的幼兒園基本上沒有這方面的煩惱,同樣處在一個年紀時,日本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以及其父母的做法,完全與我國不同,這也令不少家長們為之感到難以置信。1、 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要知道,我國大部分家長,在孩子出生之後便不吝嗇對孩子的疼愛,予以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的同時,更是幫孩子解決了大部分麻煩,有時候孩子有些小任性也慣著孩子,這就導致了大多數孩子成為了&34;,起床晚不說,還需要家長幫忙穿衣洗漱,催著孩子吃飯,而日本的孩子大多每天早晨起來都會直接穿戴好衣服,然後收拾好一切物品
  • 看了日本幼兒教育,我明白了日本強大的原因,建議大家學習這3點
    那麼,日本的教育有什麼過人之處呢?看了日本的幼兒教育之後,我明白了日本強大的原因,同時也覺得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也應該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習一些好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日本的教育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