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人民法院公告網公布信息顯示,2020年截至8月14日,全國已有380家房企發布破產公告,平均每天約2家房企被清算。
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破產房企
實際上每年都要炒作這樣的新聞,大家的記憶估計只有10秒鐘!我們的房地產開發商總數在10000家以上,2019年前11個月就破產了450家,按照這個節奏來看,今年這個頻率和往年比也就是小巫見大巫。這380家房企比起全國總數來說影響不大,畢竟每年新註冊的房企就有16萬家。
天眼查2020年1-5月房地產企業月註冊數量
很多房企是項目公司,為了在當地開發項目,且符合當地納稅的招商政策, 便於拿地和進行結算而註冊的。就是為了一個或者兩個項目,做完了項目清算,這個公司的壽命就結束了,要麼就是有的項目做虧了,或者存在債務經濟糾紛,索性破產了之。說白了連個分公司都不算。
全國房企僅前三名(萬科、碧桂園、恆大)在去年2019年的銷售額就超過1.5萬億規模,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總額近16萬億。在過去的每一年,出問題的房地產公司都不只208家,大到福晟、三盛這種面臨被收購的,小到縣城不知名的xx花苑項目開發商。每一年,起起落落的房產項目真的不少,但是破產的都是什麼樣的?頭部房企仍然是吃香的喝辣的,也沒見房價大跌。
相比資源錯配下的小微企業破產,尤其是全民創業時期,創業的失敗率在90%以上,不破產並不代表可以盈利,盈利自我造血的企業更是微乎其微,加上疫情的衝擊,不知道多少企業都已經倒下了。相比於資源資金大量流入的房地產行業,破產幾百家企業並不是什麼大事。
還是那句話房企破產不是我們該擔心的,剛需最應該擔心的是爛尾樓。前段時間新聞爆出的昆明爛尾樓事件,50多戶業主因為經濟原因搬進了爛尾樓。那裡沒有門窗,沒有水電,為了安全還要自發成立巡邏隊。誰能想像這是2020年的新聞呢?更可悲的是房主還要按時繳納銀行貸款。破產房企撐不下去就清算資產,到時候受到傷害的還是剛需。
昆明爛尾樓
房地產吃現金流,非常依賴現金流迴轉速度,行業本就處於下行通道,加上本次黑天鵝推了一把,國家又沒有放鬆房企融資渠道,海外融資利息高昂,還有匯率這個不穩定因素(人民幣貶值壓力比較大)。
新增的房地產企業主要是民資,如此形勢下,資金迴轉是很大的考驗,關於房企破產,未來兩年內可能更精彩。強如恆大也要降價回籠資金:今年前5月,恆大的銷售均價為9069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5.6%。
不管官方怎麼說,未來幾年,房地產熱門詞彙必有一個是屬於&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