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周圍,肯定也有這種同學,平時看起來很努力很認真,付出的比別人多好幾倍,卻並沒有收穫相應的成績。往往那些看起來沒她努力的同學卻成績比她好,這是為什麼呢?小雨想告訴大家,在學習上,並不是付出與收穫成正比的,付出固然重要,但方法大於努力。下面小雨就介紹一些關於語文的學習方法。
大部分同學覺得作為中國人,語文肯定沒問題的,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很多同學語文成績經常在及格線左右徘徊,認識很多字,就是做不對題,這可能是所有孩子的通病吧。因此語文學習,不僅僅刻苦努力就夠了,還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簡單來說,語文學習主要是做到會讀、會背、會寫,進而學以致用。然而大部分學生只做到了前兩個或者前三個,往往不會用。很多學生說古詩會背不少,但是就想不到把它用在作文中。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句話就完美詮釋了學以致用。我們要學會將所學內容遷移到具體應用場景中,完成學習遷移。
你也不要小瞧了語文中的「讀」,它分為復讀、默讀、有感情地朗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由此可見,讀也是要掌握方法的,尤其是在做閱讀的過程中,一定要多讀幾遍題目,劃出閱讀中的關鍵詞和重點句子,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題目的含義,回答題目鞭辟入裡。除了基礎題需要靠平時的積累,閱讀和作文也要靠以往的知識儲備。千萬不要小瞧了閱讀,平時我們學習課文其實都是為做好閱讀打基礎,尤其是一些詞語的解釋,我們除了聯繫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之外,還可以分離組詞進行理解。而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是本文的主旨句。而抓住主旨句必然就能夠了解本文的主要內容,有助於理解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即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其次,千萬不要忽略「復讀」的作用。「復讀」是為了培養語感。語文更多的是一種語言,一種交流的工具,掌握語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行交流,所以語言表達就尤為重要。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進行讀說訓練是為了學生更好地掌握語言表達,讓學生理解語言的優美,並注意積累和摘抄優美詞句,為寫作積累素材。
此外,寫好作文在語文學習中也尤為重要,可以說作文佔據了語文的半壁江山。其實寫好作文並不難,主要得有真情實感,切忌胡編亂造、脫離實際。所以想寫好作文,第一步需要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做一個有心人,將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用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需要同學們每天積累詞句,並進行練習,比如通過寫日記的方式記錄自己一天生活的所見所聞;通過閱讀摘抄好詞好句,並把它們運用到日記中。你要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每天的練筆為後續作文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最後,想學好語文一定要多讀書,不管是科普類、人物傳記還是小說,其實都是有助於學生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同時,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有助於孩子及時消化所學內容並進行鞏固已有知識,將已有知識和新知進行重新組織,形成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讀完一本書一定要有所得,要勤於思考,將所思所想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你就距離學會學習不遠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