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2歲後依舊「口水蔓延」,當媽的別不長心,八成得了這種病

2020-10-18 杏媽育兒

圖文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未經許可請勿抄襲。

牙小牙是我們家鄰居,對面住著,關係處的相當的好,這段時間他們家牙小牙口水流個不停,兩家人一見面,他們家奶奶就和我抱怨:「哎呦,我們家小寶總是流口水,嘴邊都浸泡出紅疹子了,你說她媽給擦的也不及時,這下孩子可遭了罪嘍。」

而她家兒媳婦呢更多的是擔心,各種網上查知識點。小孩子流口水這麼多,是不是得了什麼病?其實啊,這小寶寶流口水,只要不超過兩歲,還真都沒有什麼大事,不過是長牙期,口欲期等等。可如果寶寶都已經兩歲多了,依舊小嘴巴和水簾洞似的,那才需要我們警惕,寶寶肯定存在某些疾病。

1.孩子的吞咽功能有問題

一個孩子的吞咽功能是需要後天鍛鍊的,所以,要給孩子咀嚼食物和吞咽食物的機會。如果幫孩子創造這樣的機會很重要,首先要杜絕孩子含著奶嘴睡覺,其次不給孩子吃過於精細的食物。通過從小到大,從細到粗的變化,慢慢的讓孩子具備良好的吞咽能力。一旦這方面達標了,孩子控制自己口水的能力就增加了,自然也就不會再把產生的口水弄的滿嘴滿身了。

2.孩子的口腔生病了

如果平常孩子口水沒有那麼多,可突然多起來的時候,很可能是孩子的口腔裡出現了潰瘍等一系列問題。但這些問題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孩子口腔情況進行自我甄別。

3.孩子患上了呼吸系統疾病

孩子如果存在鼻炎,鼻竇炎,扁桃體炎症等問題時,也會導致孩子呼吸不暢,竟然迫使孩子張口呼吸,這時來不及吞咽的唾液就會隨著孩子張開的口唇流到嘴角或者枕頭上。

4.孩子的舌頭出現問題

當孩子的舌頭出現破損,或者孩子舌頭的連結系帶過短過緊時,就會妨礙孩子的舌頭的靈活性,繼而影響孩子對於口水的處理能力,導致孩子口水不斷流出口唇之外。

5.孩子可能患有某種先天性疾病

在排除了以上各種原因後,我們的孩子有大量的口水溢出來時,可能是由於孩子患有某種天生的智力或者神經反面的疾病。這類孩子其實在日常的和媽媽的互動中,如果家長足夠心細是能有發現的。

因為他們通常眼睛都不會對焦,無法與成人對視,而且運動等各個方面都比同齡的孩子差很多,即便這種情況任何一個家庭都不願意面對,但一旦發現端倪,作為寶媽還真不能感情的等待或者有所期望,而是要理想的選擇就醫,爭取最多的救治時機。

對於育兒方面的知識,很多新手父母都還是不太清楚的,所以遇到問題的時候,通常會手忙腳亂,推薦這本育兒百科,讓你輕鬆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不再盲目焦慮。

我是杏媽育兒,通過漫畫的形式,和你分享育兒知識。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轉發一下吧。

相關焦點

  • 2歲半的寶寶牙齒長齊,口水仍流個不停,爸媽要當心了!
    新生寶寶唾液腺不發達,飲食也限於母乳、配方奶或流質食物,而這些食物對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唾液分泌量較少,所以小嘴裡沒有多少唾液。4~5個月的寶寶此時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了,尤其是富含澱粉的輔食,如米、面等,對唾液腺的刺激增強,唾液分泌明顯增加;加上小嘴較小且淺,吞咽反射功能又不健全,不會用吞咽動作來調節口水,一旦口水多了就會流出口外。另外,一些寶貝喜歡吮吸指頭、橡皮奶嘴等,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流口水的現象變得明顯起來。
  • 2歲寶寶一周不拉「臭臭」,父母以為生了病,醫生卻說很健康
    可我寶寶才兩歲,一周沒有大便了,他怎麼可能沒有毛病,很健康?」這是一位年輕寶媽的不解和吐槽。視乎寶寶被醫生診斷沒病,她還挺不甘心的。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的排便情況都不理想,甚至一周過了依舊沒有如廁的感覺,可人家依舊生龍活虎,奮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可排便的情況確實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程度啊!這也沒有錯。但至少,這位2歲寶寶的情況真的和身體生病沒關係,更多的不便,來自於孩子心理的影響。
  • 寶寶經常流口水也可能是病
    可可愛愛的,每天帶著甜甜的笑容看著你,就算不笑,那張小臉也會讓你心生愛意。 對這種情況,鈞媽建議:向寶寶示範吞咽動作:告訴寶寶要咽下去,增強這種意識;增加固體食物:寶寶吃過一段時間的精細食物之後,就應該漸漸的添加顆粒食物了,讓寶寶學會咀嚼;戒奶瓶戒奶嘴:建議1-2歲開始練習用杯子和小碗,最遲4歲戒掉奶嘴。
  • 心理學家:如果你總是無法控制地吞咽口水,可能你得了這種病
    註:本案例摘選《戰勝強迫症》一書導讀:「有一種痛苦叫,咽不完的口水」,這就是口水強迫症。什麼是口水強迫症?但,好像潛意識裡總還是會去分析這些東西,突然我就想起一個事兒,就是在好多年以前不知道是消化系統不舒服還是怎麼樣,口水特別多,吐也吐不乾淨,一晚上都不舒服,導致那天晚上嚴重失眠。接著產生了一個想法:口水多、吐吐沫,會不會又成為我失眠的一個原因?
  • 2歲女童總是摩擦下身,寶媽送醫後,醫生的診斷讓她自責
    然而,在這段時間,小王覺得女兒不正常,因為她發現女兒總是喜歡摩擦下體,而且很頻繁,剛開始的時候,小王也特別的生氣,但是無論怎麼給孩子說都沒有用,甚至還動手打了孩子,孩子依舊沒有改掉這個行為!這一檢查後發現,女兒竟然患上了婦科病,得了滴蟲性的陰道炎!小王難以相信,孩子那麼小,怎麼可能得這種病呢?隨後醫生詢問小王,是不是把自己的衣物和孩子的一起洗了?
  • 2歲幼女竟得了陰道炎,寶寶私處護理可別大意!
    前不久,一個2歲大的女寶被醫生確診患上了陰道炎。大家聽到了是不是感到很吃驚?那麼小的寶寶怎麼還會得婦科病?!其實,寶寶私處比我們想像的更脆弱,如果沒有好好處理,不僅是陰道炎,還可能被其他疾病找上門。前不久,一寶媽在給2歲女兒換內褲時,發現她的內褲上有很多白帶樣分泌物。
  • 1歲半的寶寶走路內八怎麼辦?寶媽別急,兒科醫生有話說
    我家二寶一歲半了,一歲兩個月時會走路了,剛會走路那會,為他學會走路歡喜不已,一歲4個月已經走得很穩了,現在能跑了,但我最近發現二寶走路有點內八,因為前段時間集中出牙,現在又是身體生長迅速的季節,頓時心裡有點疑惑,各種擔心也隨之而來,是不是缺鈣?是不是長太快營養跟不上了?
  • 寶寶哭鬧不止,還不吃奶,小心得了鵝口瘡!
    鵝口瘡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是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這種疾病因為常常在口腔裡發生白色的假膜,有時這種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樣,所以又稱為雪口病。鵝口瘡在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但是常見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跟抵抗力差有關。寶寶為什麼會得鵝口瘡?
  • 家有口水娃媽媽傷不起,2歲後仍「垂涎三尺」,要警惕這5個原因
    >,可能正處於出牙期,口水總是特別多,而當媽後她又變得「疑神疑鬼」的,孩子一有點異常,她就怕是得了什麼不好的病,整天拿著手機查,三天兩頭就會因為「不放心」帶孩子去趟醫院。但寶寶「流口水」,卻是一個值得寶媽關注的問題,小小的口水中,卻蘊藏了寶寶的健康密碼。
  • 一到冬天,寶寶就總是抓撓皮膚,難道是寶寶得了魚鱗病了麼?
    寶寶的皮膚,一般來說,都是光滑水嫩的,但是有些寶寶一到秋冬季節,寶寶的皮膚就沒這麼好了,可能會經常抓撓,喊癢的,更有甚至,還有寶寶皮膚如魚鱗狀一般,讓人懷疑是寶寶得了魚鱗病了。2歲多的兒子,本來一直是小夫妻兩個照顧的,但是由於這段時間非常忙,就將寶寶帶回了老家,由婆婆照顧,但是卻出了一件讓寶媽小餘傷心的事情。
  • 這些徵兆可能是寶寶要長牙,寶媽別忽視,正確處置安然度過出牙期
    這些徵兆可能是寶寶要長牙,寶媽別忽視,正確處置安然度過出牙期徵兆1:吃奶的時候愛咬媽媽,口水泛濫寶寶在出牙期牙齦部位會很不舒服,所以需要通過啃咬的方式來緩解不適,會咬媽媽的RT。如果寶寶已經添加了輔食,可以選擇兒童專用的磨牙餅乾,緩解寶寶嘴巴的不舒適。另外,在出牙期,寶寶的舌頭往往不自覺地舔舐牙齦導致口水增多,寶媽要多準備幾條口水巾以便隨時擦拭,保持唇部四周乾爽。也可以給寶寶胸前弄個圍嘴,防止口水滴到胸口上,寶寶不舒服,圍嘴要勤換,也別系太緊。
  • 家有口水娃媽媽傷不起,若2歲後仍「垂涎三尺」,要警惕這5個原因
    鄰居小吳家裡有個剛半歲的寶寶,可能正處於出牙期,口水總是特別多,而當媽後她又變得「疑神疑鬼」的,孩子一有點異常,她就怕是得了什麼不好的病,整天拿著手機查這個階段的寶寶唾液腺還不發達,口水分泌量也沒有那麼多,只會在趴著或者被爸爸媽媽抱起來的時候,也會容易流口水。
  • 寶寶不好好吃飯?也有可能得了這種病!快看看你家寶寶是這樣嗎?
    最近有個朋友給我說她家的寶寶嘴裡長了泡泡,舌頭上長了白塊,她家老人說那泡泡是寶寶吃奶時磨的,白色的東西是奶垢。結果最後一直沒好,帶孩子去看醫生,才發現是得了鵝口瘡。其實,很多家長都是這樣,奶垢和鵝口瘡傻傻分不清楚,今天就給大家好好說一說鵝口瘡這個病。鵝口瘡是什麼?鵝口瘡是一種嬰幼兒常見的口腔病,它是由於白念珠菌感染造成的。
  • ​口水止不住的寶寶,如何遠離惱人「口水疹」?這五步很重要
    寶寶口水疹是怎麼來的?口水疹又叫「口周溼疹」,常發生在2個月~1歲左右的寶寶身上。如果寶寶口水流到衣服、枕巾、被子等處,媽媽也要記得及時更換哦~提醒:不建議使用溼紙巾給寶寶擦口水,溼紙巾中的添加成分(如香精、酒精)不僅會刺激寶寶皮膚,影響口水疹的恢復,還可能不小心被寶寶吃進肚子裡。
  • 孩子高熱不退,嘴裡都是皰疹,當心得了這種病
    前幾天,在西安的閨蜜打電話給我,說她 9歲的兒子發高燒了,我讓她注意觀察咽喉部的變化,必要時去醫院就診。過了兩天,閨蜜說孩子反覆發燒,體溫39℃左右,連吞口水都哇哇叫,嘴巴裡好幾個皰疹。閨蜜的孩子後面到醫院確診為「皰疹性咽峽炎」,聽說班裡有好幾個同學也中了招。
  • 為何寶寶嘴邊總是掛著口水?「口水兜」破了不是原因,是娃在進步
    原本我們每天抱著寶寶親不夠,等他變成「口水娃」後,不敢再接受寶寶的吻。從前那個乾乾淨淨的寶寶為何會變了呢?大部分家長更擔心的是寶寶健康問題,寶寶流口水的原因有很多,通過下面的總結就能看出你的寶寶處於哪個階段。為何小嬰兒總是掛著「口水」?家裡有娃的人是否聽過這句話,「千萬不要親寶寶的臉蛋,不然會把口水兜親破的」,其實這並不是寶寶流口水的原因。
  • 寶寶眼睛紅、眼屎多,很可能是得了這個病
    如果你家娃遊完泳後,出現眼睛痛、怕光、容易流眼淚,而且眼睛紅紅的,早上起來還可能被厚厚的眼屎糊住睜不開眼,那估計就中招了。得了急性傳染性結膜炎,通常還會伴隨著淋巴結腫大。(圖片來源:webmd)那這種狀態會持續多久呢?
  • 林俊傑嘴裡長70多個潰瘍,這種病常「青睞」5歲以下的孩子
    11月2日晚,林俊傑在演唱會上透露,前段時間自己生病了,本以為是簡單的感冒,結果得了通常是5歲以下小朋友才會得的手足口病,嘴巴裡長了70多個潰瘍。說到手足口病,相信絕大多數寶爸寶媽們已經不陌生了。但現在正值手足口病的一個小高峰,袋鼠麻麻還是決定再介紹一些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一些新手麻麻。一、什麼是手足口病?
  • 2歲後寶寶仍經常流口水一定要重視,兒科醫生稱:寶寶口水流不停...
    原標題:2歲後寶寶仍經常流口水一定要重視,兒科醫生稱:寶寶口水流不停?小心是脾虛在2歲前的長牙期,寶寶流口水都屬於正常現象。不過,兒科醫生表示,並不是所有寶寶流口水都是因為長牙。有些寶寶過了長牙期還經常流口水,這有可能餵養不當、脾虛所導致,可通過飲食來進行調理。
  • 新生寶寶哭不出聲?只因媽媽在孕期患了這種病
    前幾天,幫媽刷微博的時候,看到後臺有一位寶媽私信我,發了幾張寶寶的圖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寶寶嘴裡靠近上顎的地方有很多的白泡泡,寶寶也哭不出聲,也是新生寶寶。最後去醫院確診為鵝口瘡,因為寶媽在孕期及孕前患有黴菌性陰道炎,這種炎症是由於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也是愁懷了寶媽。還好檢查及時,如果晚一些,可能就會演變為敗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