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網際網路上市公司虧損榜單,拼多多巨虧百億位列榜首

2020-12-25 藍鯨財經

作者:艾媒網

去年,中國第二代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掀起IPO熱潮。美團點評、小米、獵聘、同程藝龍、映客等浩浩蕩蕩赴港上市;愛奇藝、拼多多、嗶哩嗶哩、虎牙、優信等遠赴美國敲鐘,即便身背質疑也不掩頭上光環。然而,上市之後才迎來更加現實與殘酷的考驗。

自3月份開始,眾多網際網路公司陸續發布了2018年年度報告,這些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變得透明,營收、利潤和虧損等都有據可查。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8年度網際網路上市公司虧損榜單》顯示,在2018年,大多網際網路公司虧損已經成為常態,有23家企業以較大的虧損數額登上該榜單。

榜單顯示,拼多多2018年以淨虧損102.17億元位列榜首,蔚來汽車淨虧損96.39億元排第二,愛奇藝淨虧損91億元排第三,美團點評淨虧損85.17億元排第四。此外,嗶哩嗶哩、搜狐、美圖、趣頭條等眾多著名企業同樣位列其中。另外,這其中也不乏連續虧損企業。

拼多多以虧損102.17億位居榜首

拼多多自興起便備受關注和爭議,2018年的財報反映出拼多多增長與虧損齊飛,拼多多2018年的GMV為4716億元,全年營收131.20億元,同比增長652%,與此同時,以虧損102.17億位居虧損榜單榜首。

據了解,拼多多巨額虧損的很大原因在於第二季度由於上市一次性計算了此前面向全體員工發放的股權激勵。

但有業內人士分析,拼多多的巨額虧損與加速擴張進行補貼、推廣營銷費用增幅有很大的關係。

拼多多在2018年8月上線了「品牌館」與「電器城」,並以補貼讓利政策助推其品牌產品銷量突破6億件,其中大部分銷往了四五六線城市。自2018年「雙十一」以來,平臺上通過正規授權經銷商渠道,僅新款iPhone便累積售出超過110萬臺,新款AirPods、多款iPad也一直保持全網低價,平臺累計補貼超過5億元,目前並未設置補貼上限。

另外,2018年全年,拼多多銷售和營銷支出為134.418億元,較2017年同比暴增900%;第四季度,拼多多市場費用達到58.32億元,同比增長675%,市場費用的增速遠遠高於營收和GMV增速。

除此,虧損還與長期大量的廣告投放和高額研發費用有關。

此前有媒體報導,根據對全國大中城市的397家電視頻道進行廣告播出狀況監測結果,拼多多App在全國7個城市15個頻道投放廣告,廣告費用估計為94312萬元,廣告時長97519秒,投放廣告13342次。病毒式廣告營銷雖然引起不少反感,但也正是基於用戶的拉新與裂變,才讓成立幾年的拼多多迅速擠入了上位圈。

即便拼多多長期因山寨而飽受爭議,上市以後,因假冒產品激增,還被美國貿易代表列為「惡名市場」,但是由於流量和消費下沉到三四線城市,一直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微信流量的土壤滋潤,資本的大力推動,以及主打的低價和拼團策略,使得2018年拼多多總訂單量高達111億筆,平臺年度活躍買家數達到了4.185億,APP平均月活用戶數達2.726億。所以,雖然拼多多目前虧損但是資本層面卻一致看好。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拼多多為代表的商業模式獲客成本低,所得到的目標消費人群相對下沉,他們雖然對價格敏感的同時對商品品質要求不高,但並不代表著整個拼購電商服務質量的低下。調查顯示消費者對假冒偽劣商品深惡痛疾,假冒偽劣商品是導致拼購電商目標用戶遠離的首要因素。未來圍繞商品品質的競爭還將繼續,品控把握也是拼購電商平臺發展的重要方向。拼購電商要進一步擴大市場,是否做好了深層次的品質打造,是下一階段決勝的關鍵。

蔚來汽車資金支出陷入瓶頸期

自2016年之後的三年,蔚來汽車虧損已經成為常態。2018年虧損額遠高於營業收入,蔚來資金支出已經陷入了瓶頸期。曾謀劃2年的上海自建工廠計劃也不得不停止,繼續依靠江淮汽車(600418)為其代工。

其實,隨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少,造成消費者持續觀望,市場銷量一度下滑。另一邊,蔚來也不斷受到行業對手的擠壓。

造車巨頭特斯拉直接在上海低價掠奪市場,四次下調中國市場車型價格;而沃爾沃與吉利合資的高端電動也開啟最低30萬的大福利,同時奧迪、寶馬、奔馳、捷豹、路虎推出了電動車型,巨頭造車勢力互相較勁。

盈利依舊是在線視頻網站的難題

對於在線視頻網站來說,盈利依舊是難題,虧損是常態。愛奇藝給出的虧損解釋為,大幅增加了在內容生態領域的投資:第四季度研發費用支出6.075億元,同比增長67%,全年研發投入總計20億元,較2017年增長57%。

與之相對應的,愛奇藝的內容版權資產與自製內容資產在增長。財報顯示,2018年自製內容資產達到37.36億元,在內容資產中佔比達到32.4%,而2017年該比例為22.5%。愛奇藝自製內容資產快速增長,2018年同比增幅高達139%,增速明顯高於版權內容。

將內容資產的年度增幅與內容成本增幅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兩者增幅接近,這表明愛奇藝在內容上的巨大投入或將直接體現在了內容的產出上,轉化為了自製內容資產和購買的內容版權資產。

實際上,不止是愛奇藝,國內幾乎所有的視頻網站均處於虧損狀態。這主要源於國內視頻網站最早只能依靠廣告收入維持運營——盈利模式單一,入不敷出。但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愛奇藝全年會員收入106億,中國視頻行業付費會員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創歷史新高。

嗶哩嗶哩同樣上榜,即便排名沒有太靠前,但也反映出了虧損常態這個現象。 嗶哩嗶哩2018年全年實現了收入4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高速增長的業績背後,是持續、瘋狂的投入。B站2018年的財報顯示全年虧損5.65億元,相比於2017年的1.84億元擴大超過3倍。

營業收入增長但是淨利潤虧損擴大,說明B站的成本是激增的。根據年報的資料顯示,銷售市場成本、行政成本和研發成本的投入增速都超過了100%,尤其銷售和市場成本,激增超過200%。

銷售和市場的成倍投入沒有換來用戶的匹配增長。根據2018年財報資料顯示B站的新增月活用戶為2100萬人,但是拆開來看四季度末的總月活人數為9300萬人,完全等於三季度末的人數。

美團點評:經營費用率持續高於毛利率

對於2018年的虧損,美團方面表示,主要是網約車司機成本增加和摩拜單車折舊、減值損失等原因。

2018年4月,美團點評以27億美元收購了摩拜,這筆收購推動美團點評的用戶從3億增長到4億(摩拜擁有4000-5000萬活躍用戶),美團點評將這些用戶導流到美團App。但是收購摩拜也給美團點評帶來了高達128億的商譽隱患。

但是,導致美團點評虧損的核心原因其實是,經營費用率持續高於毛利率。2018年外賣業務毛利率為13.8%,長期預計為21.3%,2018年營業費用率為-44.1%,長期預計為-28.4%,到店、酒旅業務產生利潤在持續補貼外賣業務。

外賣品牌需持續不斷提供用戶高性價比的產品,通過精細化運營,提高投資回報率以放大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外賣價格補貼與品質升級權衡關係或將長期存在。另外,隨著行業人口紅利的逐漸消退,增長速度將趨於穩定,用戶將從增量向存量方向轉變。滿足用戶需求,提升用戶體驗滿意度,成為在線餐飲外賣行業未來發展重點。

結語

過去10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迎來大爆發,誕生了一批叱吒風雲的巨頭,「先做規模,再談賺錢」也成為風向。然而,隨著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基於一二線城市發家的企業很難再開疆拓土,流量的獲取成本越來越高,企業欲扭轉虧損局面,必須在其他領域有所突破。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對創新者而言,人口紅利沒有消失,新產品形態仍擁有從0到億的用戶增量機會。20年前網際網路在中國剛出現的時候,中國也有十幾億人口。本質上來說,人的有些需要一直沒變過,比如在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領域的消費需求。接下來在新經濟環境下伴隨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發展,人們希望在這些領域有更好、更高效的消費體驗,這些領域仍會興盛。

未來,無論是選擇流量下沉或者出海擴張,這些「巨虧」的上市網際網路公司能否找到新的關鍵增長點或將成為決定生死存亡的一步。

相關焦點

  • BATJ打怪十年,TMD緊追不捨,誰料半路殺出個拼多多?
    京東與拼多多的崛起,以及TMD的野望 值得一提是2015年首次進入財富中國500強榜單的京東,已經連續五年拿到科技網際網路公司第一的位置,而且從排名上看,2015年的45位,2016年的31位,2017年的21位,2018年的18位,再到今年的17位,基本上是處於一個上升的趨勢。
  • 體育上市公司2019年報觀察①:32家公司營收1766億元,現金流正在...
    安踏體育(53.44億元)繼續位居體育上市公司淨利潤榜首;申洲國際憑藉50.95億元的淨利潤大幅甩開滔博,位列第二;滔博(23.03億元)則退居第三;李寧(14.99億元)和波司登(12.03億元)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非凡中國2019年營業收入只有5.7億元,營收排名靠後,主業雖不振,但通過出售李寧公司股票而獲利8億元,最終以7.6億元的淨利潤飆升至第六;特步國際、華米科技、361度、比音勒芬分別位列七至十位
  • 拆解拼多多:成立5年硬剛阿里 網際網路史上最強「造富神話」
    02用補貼買用戶2018年7月,拼多多以每股19美元的發行價登陸納斯達克,上市市值達240億美元。從一家初創企業到納斯達克上市,這個過程,拼多多用了不到3年。作為一家閃電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拼多多雖然已經登陸二級市場,但更像是個成績優異的「小學生」。上市之後公司面臨來自各方的巨大壓力,除了電商行業勁敵環伺,關於公司假貨、劣質貨的爭議也持續不斷。彼時,拼多多的短期運營數據還算出色,但資本市場對這家充滿爭議點的公司並沒有長期信心,更多是抱著投機心態。
  • 拆解拼多多:成立5年硬剛阿里,網際網路史上最強「造富神話」
    / 02 /  用補貼買用戶  2018年7月,拼多多以每股19美元的發行價登陸納斯達克,上市市值達240億美元。從一家初創企業到納斯達克上市,這個過程,拼多多用了不到3年。  作為一家閃電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拼多多雖然已經登陸二級市場,但更像是個成績優異的「小學生」。
  • 京東赴港上市背後:市值被拼多多超越 未來會破發嗎
    京東香港定價226港元,近40萬人認購,中籤率10%,凍資2807億港元,公司價格較美股價格折讓5.95%。昨日京東暗盤收漲5.93%,今日京東在香港掛牌,股價高開3.54%,市值7231億港元,位列港股第15大市值公司,投資者每手淨賺400港元。在網際網路行業中排第4位,僅次於阿里、騰訊和美團點評。
  • 「百億補貼」交卷,拼多多撒錢換來了什麼?
    財報顯示,拼多多Q4營收107.9億元,同比增長91%,低於彭博給出的111.21億元預期,且出現多個季度的增速下滑。但拼多多業績仍表現出向好的一面:長期靠燒錢來換增長的拼多多,虧損在不斷收窄。拼多多Q4經營虧損為21.35億元,較2018年同期的26.4億元、Q3的27.9億元均有所收窄;淨虧損為17.51億,較2018年同期的——、Q3的——進一步縮小。年度GMV突破萬億規模,同比增長113%至10066億元。拼多多抓住三五線城市紅利,並靠百億補貼實現客群上移,用不到5年時間突破萬億交易額,快過阿里巴巴的14年和京東的20年。
  • 拼多多:中國網際網路最大的泡沫
    北京時間7月10日收盤,拼多多的市值已經突破108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的第四大網際網路公司。 另一方面,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數約6.28億,「6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已經不只是一句廣告語。
  • 拼多多2020年股價接近翻10倍
    同時,因為早期山寨假貨橫行,「拼夕夕」一度成為公司難以撕掉的標籤。很長時間裡,很多用戶對拼多多的印象停留在「賣便宜貨」的,便宜的原因多是假貨或補貼,專供消費降級人群和下沉市場用戶,一旦補貼取消了,假貨得不到治理,拼多多也就到頭了。 用補貼買用戶 2018年7月,拼多多以每股19美元的發行價登陸納斯達克,上市市值達240億美元。
  • 2018年上市家居企業淨利潤榜單TOP100
    新浪家居數據:海爾、紅星美凱龍位居榜首,100家上市家居企業淨利潤總額為520.29億元。據新浪家居《2018年中國上市家居企業淨利潤榜單TOP100》獨家發布數據,2018年度,榜單100家上市家居企業淨利潤總額為520.29億元,前20家企業以372.07億元淨利潤總額佔比72%。數據還顯示,100家企業的淨利潤中位數5.20億元,有22家企業處於中位數以上,進一步反映行業發展集中度明顯。
  • 成立兩年多即上市,三問拼多多憑什麼
    從成立至今,拼多多已經進行了四輪融資。如同大多數建立海外架構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一樣,投資者中不乏IDG資本、光速中國、紅杉資本這樣海外背景的投資機構,他們對美國資本市場了如指掌,而且中國網際網路企業這些年來已經獲得了美國資本市場的認可。赴美上市對於拼多多來說無疑是最佳選擇,問題只是何時上市。
  • 拼多多迷途:虧損百億股價跌三成,黃錚烏託邦模式遭遇拷問
    一份財報,將拼多多眼下的困境暴露無遺。在黃錚眼中,這或許是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可是,拼多多在GMV、季度營收和月活上的強勁表現沒能打動投資者,反倒是超過百億的虧損以及暴漲的營銷費用和獲客成本成了敏感字眼。新的財報披露後,拼多多股價一路暴跌。
  • 拼多多,盛景之下隱憂多!危險的拼小圈,購物如同裸奔
    近一年,憑藉先聲奪人的「百億補貼」,拼多多用戶量和市值取得了驚人增長,真的超越京東,坐穩了國內第四大網際網路公司的交椅,甚至隱隱有超越第三名美團的勢頭。另一邊,黃崢仍在繼續善用社交網絡的新型電商執念,在微信裡「砍一刀」後,今年2月份起拼多多開始力推類似微信朋友圈功能的「拼小圈」,但這個嘗試也有爭議。
  • 股價由40.72跌到31.3元,百億市值瞬間灰飛煙滅,拼多多怎麼了?
    拼多多一直是一家備受爭議的網際網路電商公司,就是在這種爭議之中不斷發展壯大,甚至在京東和淘寶的夾縫之中,搶下了5億用戶實在是不容易,還多次超越京東成為網際網路電商公司二當家。然而拼多多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並不如預期得那麼好看:本季度營收75.139億元,同比122.84%,但淨虧損23.35億元比去年同期擴大了112.6%,讓不少投資者為此擔憂。北京時間11月20日晚上財報發布之後,其公司股價在美股開盤前就已經下跌了超過22%,開盤時股價直接從前一個交易日的40.72美元跌到31.3美元,下跌了23.13%。
  • 三年就上市的拼多多:是那些倒下的團購前輩們的血淚經驗以及網際網路...
    即使被無數人吐槽「低質」,淨利潤持續虧損,成立不滿3年的拼多多在納斯達克還是敲響了上市的鐘聲。從項目上線到上市,拼多多只用了 3 年多的時間,相比小米的 8 年,阿里巴巴的 8 年, 京東的 16 年,拼多多的成長速度快得令人驚嘆。雖然其創始人黃崢說,拼多多能上市七分靠運氣,但其實不然,在一個人口紅利弱化、行業大整合周期,拼多多的成功有著最關鍵的因素。
  • 別挑刺了,拼多多三季度完美無瑕
    拼多多這個季度收入達到了 142 億,大幅跑超市場預期 121.8 億。同時經營虧損高達 13 億,大幅低於市場預期虧損 25.4 億。 可以說,經過上市兩年持續的業績驗證,拼多多已經逐步向資本市場的長線資本證明了它的長期價值,現在早已過了討論拼多多是否火過三年的時候。
  • 拼多多2019年GMV破萬億,超過淘寶還需幾年?|海豚財報解讀
    當當網在2010年上市時盈利的,隨即遭到了京東的圖書價格挑戰,繼而陷入虧損,股價一路下跌。回顧19Q3拼多多發布的財報:年度活躍用戶同比增長39%至5.36億,但因營收不達預期、淨虧損擴大到23億元,拼多多股價跌破20%,隨後的5天又漲回16%。對年輕的拼多多來說,應該關注其成長性,無論是交易額,還是收入,拼多多都給市場巨大的想像空間。
  • 社交電商:拼多多巨虧,巨頭要獲客,其他涉「傳銷」
    號稱「盡本分」的拼多多,大概沒想過自己會成為中國眾多社交電商創業者的參考坐標。他們給自己貼上「拼多多門徒」的標籤,稱拼多多之後的電商時代為「後電商時代」。並期望在短時間內,向拼多多一樣,實現公司上市。或者至少是讓公司賣個好價錢,實現財富自由,走上人生巔峰。
  • 拼多多去年虧損近40億,今年將增加500名員工打假;特斯拉為車主辦理...
    2018年虧損近40億1.拼多多2018年虧損近40億拼多多發布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拼多多2018年實現營收131.2億元人民幣,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虧損為39.583億元。2.拼多多2018年GMV達4716億元,Q4月活用戶數2.726億拼多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拼多多平臺年度活躍買家數達4.185億同比增長71%。
  • 拼多多一年虧85億,為什麼老闆黃崢卻身價1000億?原因讓人無語!
    很多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其實都是虧錢的。根據《財富》雜誌《2019年中國500強》,虧損榜榜首是美團,一年虧損1155億,一天就虧掉3個億。不過這千億的數字,主要是因為優先股變動造成的。從市值上看,美團是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僅次於阿里、騰訊。美團2010年成立,它的創始人是王興。在2019年《福布斯富豪榜》上,王興以519億排名第38位。可以看出,企業虧損,並不妨礙老闆成為富豪。無獨有偶,另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也是一樣,那就是拼多多。
  • 2018年度APP榜單出爐 每日優鮮蟬聯生鮮電商榜首
    中新網1月9日電 1月7日,《網際網路周刊》& eNet研究院評選的「2018年度APP分類排行」榜單發布,每日優鮮再度位列「2018年度生鮮電商APP」榜首。而在延伸業態上,無人零售、線下門店、社交電商、社區拼團等也在不斷豐富生鮮零售業態。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9月,每日優鮮宣布完成高盛、騰訊領投的4.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於資本寒冬中顯得格外亮眼。而每日優鮮似乎也沒有辜負資本方的信任,2018年度營收達100億規模,較去年漲幅超過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