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媒網
去年,中國第二代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掀起IPO熱潮。美團點評、小米、獵聘、同程藝龍、映客等浩浩蕩蕩赴港上市;愛奇藝、拼多多、嗶哩嗶哩、虎牙、優信等遠赴美國敲鐘,即便身背質疑也不掩頭上光環。然而,上市之後才迎來更加現實與殘酷的考驗。
自3月份開始,眾多網際網路公司陸續發布了2018年年度報告,這些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變得透明,營收、利潤和虧損等都有據可查。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8年度網際網路上市公司虧損榜單》顯示,在2018年,大多網際網路公司虧損已經成為常態,有23家企業以較大的虧損數額登上該榜單。
榜單顯示,拼多多2018年以淨虧損102.17億元位列榜首,蔚來汽車淨虧損96.39億元排第二,愛奇藝淨虧損91億元排第三,美團點評淨虧損85.17億元排第四。此外,嗶哩嗶哩、搜狐、美圖、趣頭條等眾多著名企業同樣位列其中。另外,這其中也不乏連續虧損企業。
拼多多以虧損102.17億位居榜首
拼多多自興起便備受關注和爭議,2018年的財報反映出拼多多增長與虧損齊飛,拼多多2018年的GMV為4716億元,全年營收131.20億元,同比增長652%,與此同時,以虧損102.17億位居虧損榜單榜首。
據了解,拼多多巨額虧損的很大原因在於第二季度由於上市一次性計算了此前面向全體員工發放的股權激勵。
但有業內人士分析,拼多多的巨額虧損與加速擴張進行補貼、推廣營銷費用增幅有很大的關係。
拼多多在2018年8月上線了「品牌館」與「電器城」,並以補貼讓利政策助推其品牌產品銷量突破6億件,其中大部分銷往了四五六線城市。自2018年「雙十一」以來,平臺上通過正規授權經銷商渠道,僅新款iPhone便累積售出超過110萬臺,新款AirPods、多款iPad也一直保持全網低價,平臺累計補貼超過5億元,目前並未設置補貼上限。
另外,2018年全年,拼多多銷售和營銷支出為134.418億元,較2017年同比暴增900%;第四季度,拼多多市場費用達到58.32億元,同比增長675%,市場費用的增速遠遠高於營收和GMV增速。
除此,虧損還與長期大量的廣告投放和高額研發費用有關。
此前有媒體報導,根據對全國大中城市的397家電視頻道進行廣告播出狀況監測結果,拼多多App在全國7個城市15個頻道投放廣告,廣告費用估計為94312萬元,廣告時長97519秒,投放廣告13342次。病毒式廣告營銷雖然引起不少反感,但也正是基於用戶的拉新與裂變,才讓成立幾年的拼多多迅速擠入了上位圈。
即便拼多多長期因山寨而飽受爭議,上市以後,因假冒產品激增,還被美國貿易代表列為「惡名市場」,但是由於流量和消費下沉到三四線城市,一直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微信流量的土壤滋潤,資本的大力推動,以及主打的低價和拼團策略,使得2018年拼多多總訂單量高達111億筆,平臺年度活躍買家數達到了4.185億,APP平均月活用戶數達2.726億。所以,雖然拼多多目前虧損但是資本層面卻一致看好。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拼多多為代表的商業模式獲客成本低,所得到的目標消費人群相對下沉,他們雖然對價格敏感的同時對商品品質要求不高,但並不代表著整個拼購電商服務質量的低下。調查顯示消費者對假冒偽劣商品深惡痛疾,假冒偽劣商品是導致拼購電商目標用戶遠離的首要因素。未來圍繞商品品質的競爭還將繼續,品控把握也是拼購電商平臺發展的重要方向。拼購電商要進一步擴大市場,是否做好了深層次的品質打造,是下一階段決勝的關鍵。
蔚來汽車資金支出陷入瓶頸期
自2016年之後的三年,蔚來汽車虧損已經成為常態。2018年虧損額遠高於營業收入,蔚來資金支出已經陷入了瓶頸期。曾謀劃2年的上海自建工廠計劃也不得不停止,繼續依靠江淮汽車(600418)為其代工。
其實,隨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少,造成消費者持續觀望,市場銷量一度下滑。另一邊,蔚來也不斷受到行業對手的擠壓。
造車巨頭特斯拉直接在上海低價掠奪市場,四次下調中國市場車型價格;而沃爾沃與吉利合資的高端電動也開啟最低30萬的大福利,同時奧迪、寶馬、奔馳、捷豹、路虎推出了電動車型,巨頭造車勢力互相較勁。
盈利依舊是在線視頻網站的難題
對於在線視頻網站來說,盈利依舊是難題,虧損是常態。愛奇藝給出的虧損解釋為,大幅增加了在內容生態領域的投資:第四季度研發費用支出6.075億元,同比增長67%,全年研發投入總計20億元,較2017年增長57%。
與之相對應的,愛奇藝的內容版權資產與自製內容資產在增長。財報顯示,2018年自製內容資產達到37.36億元,在內容資產中佔比達到32.4%,而2017年該比例為22.5%。愛奇藝自製內容資產快速增長,2018年同比增幅高達139%,增速明顯高於版權內容。
將內容資產的年度增幅與內容成本增幅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兩者增幅接近,這表明愛奇藝在內容上的巨大投入或將直接體現在了內容的產出上,轉化為了自製內容資產和購買的內容版權資產。
實際上,不止是愛奇藝,國內幾乎所有的視頻網站均處於虧損狀態。這主要源於國內視頻網站最早只能依靠廣告收入維持運營——盈利模式單一,入不敷出。但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愛奇藝全年會員收入106億,中國視頻行業付費會員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創歷史新高。
嗶哩嗶哩同樣上榜,即便排名沒有太靠前,但也反映出了虧損常態這個現象。 嗶哩嗶哩2018年全年實現了收入4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高速增長的業績背後,是持續、瘋狂的投入。B站2018年的財報顯示全年虧損5.65億元,相比於2017年的1.84億元擴大超過3倍。
營業收入增長但是淨利潤虧損擴大,說明B站的成本是激增的。根據年報的資料顯示,銷售市場成本、行政成本和研發成本的投入增速都超過了100%,尤其銷售和市場成本,激增超過200%。
銷售和市場的成倍投入沒有換來用戶的匹配增長。根據2018年財報資料顯示B站的新增月活用戶為2100萬人,但是拆開來看四季度末的總月活人數為9300萬人,完全等於三季度末的人數。
美團點評:經營費用率持續高於毛利率
對於2018年的虧損,美團方面表示,主要是網約車司機成本增加和摩拜單車折舊、減值損失等原因。
2018年4月,美團點評以27億美元收購了摩拜,這筆收購推動美團點評的用戶從3億增長到4億(摩拜擁有4000-5000萬活躍用戶),美團點評將這些用戶導流到美團App。但是收購摩拜也給美團點評帶來了高達128億的商譽隱患。
但是,導致美團點評虧損的核心原因其實是,經營費用率持續高於毛利率。2018年外賣業務毛利率為13.8%,長期預計為21.3%,2018年營業費用率為-44.1%,長期預計為-28.4%,到店、酒旅業務產生利潤在持續補貼外賣業務。
外賣品牌需持續不斷提供用戶高性價比的產品,通過精細化運營,提高投資回報率以放大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外賣價格補貼與品質升級權衡關係或將長期存在。另外,隨著行業人口紅利的逐漸消退,增長速度將趨於穩定,用戶將從增量向存量方向轉變。滿足用戶需求,提升用戶體驗滿意度,成為在線餐飲外賣行業未來發展重點。
結語
過去10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迎來大爆發,誕生了一批叱吒風雲的巨頭,「先做規模,再談賺錢」也成為風向。然而,隨著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基於一二線城市發家的企業很難再開疆拓土,流量的獲取成本越來越高,企業欲扭轉虧損局面,必須在其他領域有所突破。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對創新者而言,人口紅利沒有消失,新產品形態仍擁有從0到億的用戶增量機會。20年前網際網路在中國剛出現的時候,中國也有十幾億人口。本質上來說,人的有些需要一直沒變過,比如在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領域的消費需求。接下來在新經濟環境下伴隨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發展,人們希望在這些領域有更好、更高效的消費體驗,這些領域仍會興盛。
未來,無論是選擇流量下沉或者出海擴張,這些「巨虧」的上市網際網路公司能否找到新的關鍵增長點或將成為決定生死存亡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