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孩子寫作業憤怒,和平共處話術6個思維模式,轉化情緒6步驟

2020-12-27 覺本心家庭教育

文:樂源原創。

發現大多數家長和孩子之間,一說話,孩子的逆反心理很強,不愛聽,也不好好學,家長也是左右為難,不說,孩子不主動學習,說了,孩子還不愛聽,總是頂嘴抬槓。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欄《家長如何說話,孩子才肯學習》,幫助家長解決左右為難的問題。父母與孩子和平共處是關鍵,10種轉化話術的思維模式,增加親子關係,提升孩子學習主動性。

今天我們先掌握與孩子和平共處的話術:

開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是什麼在影響親子關係,發生矛盾和衝突。我們一起先來看一個小案例故事。

在育兒大師的一期節目裡,一個6歲的小女孩子,在家裡有寫作業,母女大戰在家中幾乎天天在爆發,孩子練習寫毛筆字,媽媽在一旁:「前面的筆順呢?你的回筆呢回筆呢,既然你不想寫你就出去。」媽媽也動手推了孩子。

到了晚上寫作業,爸爸媽媽陪了很久了,爸爸說:「能自己寫嗎,光哭,哭什麼哭。」這一次爸爸也失控了,對孩子吼子起來。

孩子每次聽到爸爸媽媽的話,第一反應就是「哭」,孩子每次寫作業都會拖很久,也總是心不在焉。不說不訓孩子,孩子更是沒有時間概念,說了又沒有,有效的作用和效果,天天如此。

我們做父母有沒有想過,傷害親子關係,導致矛盾衝突的來源在何處呢?找到它我們就可以解決問題,避免或是減少和孩子之間的傷害,給孩子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孩子在痛苦中學習,又怎麼會喜歡學習呢?

01

親子關係矛盾衝突的來源

通過上面的事件,再來想想我們與孩子之間的對話是什麼,父母的情緒如何呢?產生矛盾衝突主要受以下三個方面來支配的。

1)父母的情緒:

無奈、暴躁、反感、氣憤

2)父母的語言:

「既然你不想寫你就出去。」

「能自己寫嗎,光哭,哭什麼哭。」

3)父母的行為:

推拉、責罵、打擊、懲罰孩子

行為影響情緒,情緒支配語言,語言支配行為,行為影響情緒,如此反覆循環。

02

如何改善親子關係

6步轉化情緒

負面情緒,每個人都有,壞情緒來了,不要想方設法的控制情緒,或是置之不理的隨壞情緒,任它來而爆發。

當你越想控制情緒,越會受情緒影響,若是不理壞情緒,就會因壞情緒爆發,而負相應的行為責任。

想要改變我們的說話模式,首要做的是轉化負面情緒,情緒好的狀態下,是說不出對孩子成長不利的語言:

第一步:知止

知道自己在發火時,矛盾衝突時,覺察到負面情緒時,後悔時,看到孩子不接受、逆反時……停下來我們即將準備,脫口而出要說語言,和要做的行為,就是知止。

《大學》第一章: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穫。」

第二步:接受

接受孩子不好的行為,當我們不願接受孩子時,孩子都能感覺到,即便我們說的很對的事情,孩子也是不願接受的,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說的不對,也不是孩子不聽話。

是我們不能接受孩子表達負面的情緒,當孩子一哭,我們會說:「你不要哭了,憋回去,什麼也不會,你還有臉哭呢?」

接受孩子哭,接受孩子表達和排洩出負面情緒、接受孩子一些缺點和問題,接受才有改變的機會,不接受永遠對立,永遠不停的發生矛盾。

第三步:面對

不逃避就會發生改變,有些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無法和孩子溝通交流,雙方都會選擇避而不談,父母一說,孩子就不聽,父母說也不管用,索性不說不管了。

只盯著孩子本身上的問題,不知道改變自己,是停滯不前的原因。

面對所發生的,面對已發生,從「知止」到「接受」,再到「面對」,解決問題就已經在發生改變。看不到在對孩子說什麼,行為上做什麼改變,但這一切都在心裡,內在發生很大了改變,外在一定會有所改變的。

因為有句說:「外在的一切是我們內心已經擁有的。」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中:「你在外在世界中遭遇到的境況,永遠都是你內在世界境況的反映。」

第四步:聚焦

回到我們發火的目的,都是為孩子能好好學習,情緒太大了,讓我們迷了自己的初心和本意,才使事情本末倒置了。

相關焦點

  • 父母需知:家長第一反應是否能平心靜氣,決定了孩子叛逆的程度
    良性循環:父母越冷靜理智,心平氣和,親子關係才會和平共處。孩子性格、脾氣、身心發展,越會理智,不會容易發脾氣,遇事不急躁。轉化過程:因為我們的行為影響情緒,情緒支配語言,語言支配行為,行為影響情緒,如此反覆循環。
  • 父母不引導孩子不思考,6個引導思考的方式,10句引發思考的話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欄《家長如何說話,孩子才肯學習》,幫助家長解決左右為難的問題。父母與孩子和平共處是關鍵,10種轉化話術的思維模式,增加親子關係,提升孩子學習主動性。上節課我們分享了:孩子不信任父母,與常說不信任孩子的10句話有關,該多說信任的18句話。
  • 不要再對孩子說:「這麼簡單也不會」,6步轉化情緒,6種有效對話
    還要和孩子鬥智鬥勇,父母也是一個字「累」、「氣」。父母無奈的情緒和較真的對話,對孩子的教育引導中,起了很大的矛盾作用。情緒不好,與孩子對話中產生負面的影響,如何轉化負面的情緒,給孩子傳達好的情緒呢?026步轉化負面情緒?
  • 「2個小時就寫6個字!」媽媽被氣到心絞痛,陪孩子寫作業要找對方法
    「我究竟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可以說是無數家長的心聲。陪孩子寫作業最考驗家長的耐心,確實很容易讓爹媽「走火入魔」,動嘴皮子、動手、男女混合雙打的都有。我隔壁鄰居家的女兒,今年7歲,剛上小學。有一天夜裡11點多,睡得迷迷糊糊,聽到隔壁傳來了吵吵嚷嚷的動靜。第二天才知道,孩子媽媽輔導女兒寫作業,將近2個小時,女兒只寫了6個字。
  • 父母該如何與孩子和平共處?
    據知情人士透露,事發11月12日晚上,李某某回家後像往常那般寫作業,正在讀高三的他心裡承擔著比較大的壓力,而且每天有作為老師的母親陪讀,每天的生活幾乎是在母親的說教辱罵中度過。而那天晚上他在寫作業時再次被母親辱罵,但這一次他卻沒有再忍下去,而是持刀向母親砍去,連砍數刀後,確認母親沒有氣息,隨後離開家到同學家中借宿。
  • 99%的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總忍不住發脾氣,這3點幫你控制情緒
    媽媽陪娃寫作業被氣瘋,外婆拿出23年前的家書,無情嘲笑小王有一個兒子,今年才上小學2年級,平常全家人的關係都是非常和睦的,但是每當小王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都是全家最安靜的時候,就連小王的丈夫都是一聲不吭,只有在陪孩子寫作業的小王氣的火冒三丈。
  • 「2個小時就寫6個字!」媽媽陪7歲女兒寫作業,氣到心絞痛
    第二天才知道,孩子媽媽輔導女兒寫作業時,將近2個小時,女兒只寫了6個字。再後來,媽媽住院了,醫生判斷她是被孩子氣得心絞痛。陪孩子寫作業已經成為了「父母的傷痛、孩子的噩夢」。一、陪寫作業,並非分分秒秒死盯著很多家長,特別喜歡死盯著孩子寫作業,一但發現孩子字寫歪了、寫醜了,立馬就去讓孩子修改,並且嘴上一直說「說了多少次了,你又寫錯了.......」長期處在這種焦慮、緊張的氛圍中,孩子自然會產生牴觸情緒。
  • 小學生寫作業把媽媽氣到腦梗,網友分享陪寫作業「血淚史」
    現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很上心,特別是在輔導作業上,簡直可以用嘔心瀝血來形容了。最近南京一位姓張的媽媽,真的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被氣到腦梗住院。張女士今年33歲,女兒上三年級,作業也比較多,幾乎天天寫作業都到晚十點之後。
  • 學習很重要,陪伴有技巧,父母到底該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對來自29個國家的2.783萬名家長進行調查發現,中國有78%的家長堅持每天陪孩子寫作業,且每次陪伴的時間至少一個小時。而在英國,只有11%的家長會每天花時間指導孩子寫作業,而且每次指導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小時。為什麼中國的家長更願意陪孩子寫作業?這當然與中國的教育模式有關。在中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更注重知識的灌輸,雖然學習效率較高,但學生課業負擔更重,而在英國更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引發學生思考,學校很少布置作業。
  • 你知道陪寫作業會氣到心梗,卻不知孩子被盯著寫作業會魂飛魄散!
    我們成年人的大腦是成熟的,情緒可以切換,甚至可以偽裝憤怒,讓孩子屈服,但孩子卻不能。他們會認真,真的會絕望,因為媽媽這個舉動,心裡留下一生難以治癒的傷。一位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直言:孩子寫作業最根本的問題,是在這個過程中,暴露了家長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 陪孩子寫作業,母子一起哭!寫作業難,是因為你教的角度方式不對
    這是個很好的開端,家長要做的是,鼓勵和耐心幫助孩子克服寫作業過程中的困難。如果家長在孩子剛剛接觸寫作業這件事,就開始生氣、發火甚至打罵孩子,孩子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太笨了。這樣,孩子就會對學習產生一種"無能感"和"無法掌控"帶來的恐懼感,一遇到寫作業就緊張害怕,反而容易導致孩子厭學。
  • 孩子不信任父母,與常說不信任孩子的10句話有關,該說信任18句話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欄《家長如何說話,孩子才肯學習》,幫助家長解決左右為難的問題。父母與孩子和平共處是關鍵,10種轉化話術的思維模式,增加親子關係,提升孩子學習主動性。導語:當父母會轉化自己的情緒和思維時,在解決問題上自然就會轉化,從壞情緒轉化好情緒,從反對到接受,問題才會從無效轉化為有效的行為和語言,對孩子的學習才會有所幫助。
  • 陪孩子寫作業,導致父母集體崩潰?學會這幾招,開啟正確陪寫模式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寫作業不僅成為孩子的噩夢,也成為了父母的考驗。家裡只要孩子學習就是雞飛狗跳,孩子開始嚎啕大哭,父母自己焦頭爛額,有些學生父母工作都沒有生病,而因為陪寫作業氣到腦梗住院。之前有新聞媒體報導,父親陪娃寫作業,導致心臟安裝了支架;母親陪到頭痛欲裂,結果被診斷出「雙側頸內動脈痙攣」。不的不說,寫作業成了新時代最有害的事情。
  • 表揚不當孩子不自信或狂妄,讚美孩子6個方式,10句讚美孩子的話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欄《家長如何說話,孩子才肯學習》,幫助家長解決左右為難的問題。父母與孩子和平共處是關鍵,10種轉化話術的思維模式,增加親子關係,提升孩子學習主動性。上節課我們分享了:父母會引導孩子會思考,引發孩子思考的6個方式,10句引發思考的話。希望寶媽奶爸朋友們,在和孩子相處中,運用這些方法,有什麼問題,私信我,很高興為您解憂,願每個孩子快樂成長。
  • 陪寫作業傷不起: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要說陪孩子寫作業,可真是個技術活。不僅考驗家長的耐心,還考驗家長的自控能力。有的家長為了控制住自己,把自己的手反綁在身後,深怕稍不注意就棍棒加身。家長表示,我太難了!家長們要徐徐圖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罵孩子。家長越生氣,孩子就越害怕,越害怕就不想學,不想學又被罵......最後形成一個死循環。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陪孩子寫作業?
  • 掌握了這幾點,陪孩子寫作業在也不用怒吼
    孩子6歲前,家長主要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撒、身體健康還有社交活動,有些超前家長還關心一下孩子的啟蒙教育,這個階段的家長,因為孩子們之間沒有競爭,心態平和。入小學後,家長的注意力逐漸聚焦在孩子的成績上,孩子們之間有了競爭,家長們有了比較對象,加上現實升學的壓力,家長們對孩子無形之中就有了要求,心態上也開始變得焦慮。這份焦慮逐漸蔓延在孩子寫作業身上,寫作業成為了當今破壞親子關係的主要矛盾之一。
  • 陪孩子寫作業崩潰的家長,你快進來。
    孩子寫作業讓家長崩潰最近幾天,網絡上陪孩子寫作業讓家長崩潰的文章多了起來,教育行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這個話題也接受媒體採訪中國教育報微信、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周刊聯合騰訊教育推出了「作業焦慮」的調查問卷,到3月6日,共有6000餘名中小學生家長參與調查。數據顯示,58%的家長每天輔導孩子做題,90.8%的家長輔導作業時跟孩子發過火,55%的家長輔導作業時打過孩子,73.4%的家長對陪寫作業感到筋疲力盡。
  • 父母陪孩子做作業雞飛狗跳,掌握這幾個方法寫作業不再困難
    父母陪伴寫作業有以下危害:1.父母陪寫影響孩子注意力都說學習主要是要養成好的習慣,可是父母在旁邊陪伴寫作業,其實就是正在瓦解孩子的注意力。你看一般練武之人在練武功的時候,最忌諱有人在旁邊,有人在旁邊幹擾他就容易走火入魔。而我們的父母在旁邊陪孩子寫作業,孩子因為旁邊有人容易注意力分散。
  • 孩子寫作業一定要陪嗎?陪寫作業你就錯了
    又發生一件非常痛心的事,6月8日一個六年級小學生跑到8樓跳樓而亡,寫下遺書「我恨你們,我要自殺,天天作業作業的,把我的作業都撕了吧。」痛心,只因作業?!當學生不該寫作業嗎?為何一個作業就至於跳樓?箇中原因不敢妄加猜測,但寫作業不知何時卻成為家長孩子心中的痛。
  • 學了這幾招,以後孩子寫作業再也不用陪
    全文約3700字乾貨,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本書採用案例寫作的方式,呈現了一個優秀孩子的成長軌跡。作者的女兒——本書案例主角——品學兼優,北京市市級三好生,曾跳級兩次,16歲參加高考,取得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2013年獲得美國長春藤盟校碩士學位。 目 錄 一、孩子寫作業要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