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學民法典(十三)!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

2021-01-08 澎湃新聞
共學民法典(十三)!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

2020-07-23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民法典

界定夫妻共同債務

規定:

夫妻雙方共同籤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解讀:

離婚時,夫妻雙方的債務該怎麼認定?是共債共籤還是單方舉債共同償還?民法典草案吸收了現行司法解釋的有效做法,規定夫妻共同債務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籤字或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或者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否則不予認定。

今天,讓我們一起繼續學習民法典!

第二編 物權

第一分編 通則

第二章 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

第二節 動產交付

第三節 其他規定

第三章 物權的保護

第二章 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

第二節 動產交付

第二百二十四條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百二十五條 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的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二百二十六條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民事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二百二十七條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

第二百二十八條 動產物權轉讓時,當事人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三節 其他規定

第二百二十九條 因人民法院、仲裁機構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徵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二百三十條 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

第二百三十一條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第二百三十二條 處分依照本節規定享有的不動產物權,依照法律規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未經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

第三章 物權的保護

第二百三十三條 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第二百三十四條 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係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第二百三十五條 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第二百三十六條 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第二百三十七條 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第二百三十八條 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依法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九條 本章規定的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併適用。

未完待續

來源:大慶日報

原標題:《共學民法典(十三)!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共學民法典(十八)!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說,通過遺產管理人制度可以引入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從而讓遺產繼承更加順暢地進行,同時有效解決以往在繼承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爭端。今天,讓我們一起繼續學習民法典!第二編 物權第三分編 用益物權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權第十四章 居住權第十五章 地役權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權 第三百六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 ...包括: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擔保制度、物權、婚姻家庭、繼承...
    最高人民法院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原則,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這次一併發布,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第一件是關於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第二件是關於適用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另外五件分別涉及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除上述7件司法解釋,我們還對《民事案件案由規定》進行了修改。
  • 繼承產生的遺產分割糾紛
    專欄《民法典(物權編)》第17章 繼承物權糾紛(繼承產生的遺產分割糾紛)一、繼承物權糾紛民法典第230條 【因繼承取得物權】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因繼承或受遺贈可以取得物權,現實生活中,繼承物權糾紛多發,遺贈物權糾紛不常見,故民法典去掉物權法第29條中的「遺贈」事項。繼承開始時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死亡包含自然死亡與宣告死亡,宣告死亡,從法院判決確定的死亡之時繼承開始。
  • 學習民法典之17:物權從什麼時候發生效力?
    (3)申請各種不動產登記時必須提供的最為重要的、同時必不可少的材料,主要包括不動產權屬證明、不動產界址、面積等。申請登記的不動產的有關情況需要進一步證明的,登記機構可以要求申請人補充材料,必要時可以實地查看。二、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
  • 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變化,繼承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
    民法典實施後,新繼承法會有哪些不同?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哪些變化,北京遺產繼承律師張亞敏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7大變化。第一、公證遺囑效力不再優先遺囑有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五種形式,現行繼承法規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這意味著公證遺囑的法律效力將優先於其他形式的遺囑。但民法典實行後公證遺囑不再有優先性,如果存在多份內容相牴觸的遺囑,以最後一份遺囑內容為準。
  • 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變化,繼承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
    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變化民法典實施後,遺產繼承將發生哪些變化,北京遺產繼承律師張亞敏律師解讀民法典新繼承法7大變化。第一、公證遺囑效力不再優先遺囑有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五種形式,現行繼承法規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這意味著公證遺囑的法律效力將優先於其他形式的遺囑。
  • 房紹坤:繼承制度的立法完善——以《民法典繼承編草案》為分析對象
    關 鍵 詞:民法典繼承編草案 立法完善 法定繼承 遺囑繼承 遺產處理2018年8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了《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其中第五編為「繼承編」(以下稱《繼承編草案》),共設4章45條。
  • 【一起「點典」】為您導讀民法典--物權編(通則分編)
    別擔心,分編分章分重點一起「點典」為您導讀民法典一期一期帶您學!本期重點導讀 物權通則分編物權編第一分編為通則,共三章,規定了物權制度基礎性規範,包括平等保護等物權基本原則,物權變動的具體規則,以及物權保護制度。
  • 涉及時間效力、婚姻家庭、物權等多方面
    第二十三條 被繼承人在民法典施行前立有公證遺囑,民法典施行後又立有新遺囑,其死亡後,因該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發生爭議的,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第二十四條 侵權行為發生在民法典施行前,但是損害後果出現在民法典施行後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的規定。
  • 【賀州律師解讀民法典】《民法典》物權編相關規定的七個解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和「保障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的到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因繼承取得共有不動產 未經登記不得處分
    2018年初,滕甲以遺囑繼承為由將滕乙、滕丙起訴至法院。經審理,法院判決,認定滕甲、滕乙、滕丙對被繼承人滕某所有的房屋A分別擁有50%、30%、20%的所有權。判決生效後,因家庭矛盾三繼承人未能至不動產登記部門將房屋A變更登記到三人名下。在協商無果的情況下,滕甲以分割共有物為由又將滕乙、滕丙起訴至法院。
  • 共學民法典(四十九)!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籤名,註明年、月、日。
  • 子女怎樣按遺囑繼承房產,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哪個效力更大
    三、遺囑的客體存在瑕疵而導致遺囑無效因為遺囑是立遺囑人死亡時才開始發生法律效力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等到遺囑生效時,遺囑中所涉及的財產如果有瑕疵(即包括實際的毀損也包括權利的瑕疵)那自然不會產生遺囑人在遺囑中希望達到的法律後果。
  • 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哪個效力更大,子女怎樣按遺囑繼承房產
    遺囑繼承——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哪個效力更大遺囑。法律規定,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撫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因此,遺囑繼承和遺贈協議優於法定繼承。從效力上說,遺囑繼承優於法定繼承。
  • 《金融博覽•財富》|房產繼承進入「民法典時刻」
    其中,第六編繼承編,因其對現行的《繼承法》做了較大的修改,更是公眾關注的熱點。繼承,關係著自然人死亡後財產的傳承,事關千家萬戶。其中,房產的繼承又是重中之重。那麼,在《民法典》實施後,房產繼承都有哪些新變化呢?下面,讓我們先一步體驗一下房產繼承的「民法典時刻」。
  • 普法專欄 | 繼承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學法理】問題梳理及法理分析01我父親已經去世十三年了,是不是過了訴訟時效? 從繼承權和所有權的性質進行分析,繼承權是指繼承人所享有的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它體現為繼承人的繼承地位。所有權是指所有人於法令限制範圍內,對於所有物的支配物權。所有權是一種物權,而物權在其本質上應歸結為對物之直接支配並享受其利益和排他之保護絕對性。
  • 好文//《民法典》物權編第230條刪除『遺贈』的解釋
    我在起草執筆最高法院民法典繼承編立法建議稿時,拜讀了大量劉老師的繼承法相關文章,受益匪淺,就我有限的閱讀範圍來看,劉老師是國內目前研究繼承法的青年才俊中佼佼者。經多方打聽方才聯繫上低調的他,好了,不廢話,直接上文!《物權法》第29條規定,「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 民法典繼承篇:法定繼承人範圍擴大,連侄甥也可以代位繼承了!
    這次民法典中的問世,也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各方面的影響。而遺囑、遺產、繼承……這些被我們看作「身後」事,也發生了不少的變化!立法上採取了概括的方式,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屬於遺產,可以被繼承,最大限度地保障私有財產繼承的需要。而網絡財產、虛擬貨幣等都概括其中。
  • 每天學一「典」 | 11.司法解釋全文來了!涉及時間效力、婚姻家庭...
    一、一般規定第一條繼承從被繼承人生理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時開始。宣告死亡的,根據民法典第四十八條規定確定的死亡日期,為繼承開始的時間。第二條承包人死亡時尚未取得承包收益的,可以將死者生前對承包所投入的資金和所付出的勞動及其增值和孳息,由發包單位或者接續承包合同的人合理折價、補償。
  • 「宅基地使用權可繼承」系列評論①丨7部委明確答覆,有利司法實踐統一標準
    ,但因地上房屋的繼承可以繼續佔有使用宅基地。但是,當農民的房屋發生繼承從而引起宅基地使用權的物權變動時,宅基地使用權就突破了上述的某些特徵。繼承作為不動產物權變動的方式,在繼承事實發生時,不動產物權變動即發生效力,登記客觀上只是對已經生效物權變動事實的確認,而非物權變動發生的依據。即將施行的《民法典》規定:「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