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新華字典》上新,國民字典時隔9年更新,新在哪裡?

2020-12-13 齊魯壹點

回憶起童年生活,還記得那本《新華字典》嗎?日前,第12版《新華字典》正式亮相了。

8月11日,新上市的《新華字典》(第12版)內有增補的「點讚」的釋義,內頁上方的二維碼可在掃描後提供增值服務。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新華字典》在它啟動編纂後的70年中,先後經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多次修訂,到目前印行超過6億冊,創造了人類圖書出版史上的奇蹟。有人回憶,它是上小學時的必帶「裝備」;也有人回憶,爸媽是翻著《新華字典》來給自己取名的……

時光流逝中,這部字典確實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從一個角度折射出時代變遷。

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8項內容更新,收入初心、粉絲、點讚等新詞

《新華字典》(第12版)共收單字13000多個,收帶註解的詞語3300多個。記者從《新華字典》的出版方商務印書館了解到,此次修訂,旨在更適合新時代讀者的需要,提升科學性、規範性和實用性,修訂主要涉及8項內容:

一是根據國家規範和教學需求,增補字頭。根據《通用規範漢字表》2013年後獲批的幾個化學元素規範用字,在正文字條和附錄《元素周期表》裡同時體現,方便查檢;

二是跟進時代,適量增補新詞,如「初心」「粉絲」「點讚」「二維碼」「截屏」等;

三是貼近生活,增補新義新用法,新增義項近50個。如「派」,新增義項「一種帶餡兒的西式甜點」;

四是與時俱進,完善字詞釋義。根據社會語言生活的變化,有的字修改了注釋,如「媒體」一詞,在第11版釋義「指傳播信息的工具,如報刊、廣播、電視等」基礎上,第12版增加了「網際網路」。此外,根據社會語言生活的變化,有的字修改了注釋,根據地方田野調查的結果,有的字增加地名義項;

五是滿足需求,增補實用字音,如「匱」增加「guì」的讀音。東漢張仲景中醫名著《金匱要略》中「匱」讀guì,同「櫃」,釋義體現了「匱」與「櫃」的關係;

六是體現規範實用,完善《部首檢字表》。為方便查檢,在《難檢字筆畫索引》增加了「黑」「龍」「色」等部首字;

七是依據權威資料,更新附錄信息。新版更新了《常用標點符號用法簡表》《世界各國和地區面積、人口、首都(或首府)一覽表》《地質年代簡表》《元素周期表》等;

八是正文每頁附二維碼,用「新華字典App」掃碼,就可看到當頁所有單字的部首、筆畫、結構等信息,免費收聽字的標準讀音,觀看筆順動畫,查檢知識講解等。

據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顧青介紹,《新華字典》有升級,也有創新,第12版首次使用了冷雷射打碼技術,通過一書一碼讓《新華字典》有了電子身份證,便於讀者進行防偽查詢。此外,紙書加二維碼的形式實現了媒體融合的二次升級,讓文字有了聲音,筆畫有了動態,看聽結合,動靜相伴。

是工具書,更是國人集體記憶

走過70年,《新華字典》早已不只是一本工具書,而是一份當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看上去,《新華字典》塊頭不是很大。但它曾為「掃盲」立下汗馬功勞。

時間回到幾十年前。《人民日報》曾報導,1950年8月,新華辭書社成立,魏建功任社長,在當時出版總署副署長葉聖陶的支持下,組織編寫《新華字典》。

1953年,在經過葉聖陶的逐字審定後,《新華字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57年,《新華字典》改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此後一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

新中國成立初期,「掃盲」工作迫切需要一本實用的小型字典。《新華字典》恰好符合這個要求,它用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簡單易懂,為「掃盲」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

對一些人來說,《新華字典》也並不只是用來查字詞那麼簡單,甚至和生活密切相關。

媒體往年發表的文章中,提到過這樣一件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新華字典》編輯收到一封讀者來信,說由於不知道怎麼區分鵝的雌雄差別,在殺鵝前,特意查了《新華字典》「鵝」這個條目。

根據國家語言文字政策的頒布實施和讀者的需求,《新華字典》也需要定期修訂。今年八月,《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亮相。

一本字典背後的故事

事實上,辭書編纂本身就是一門學問,需要花費很多精力。

資料圖:2016年5月16日消息,自從第一版1953年問世以來直到去年7月,《新華字典》全球發行量共達5.67億本。上個月,金氏世界紀錄機構宣布,《新華字典》獲得「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以1953年出版的《新華字典》為例,參與編寫工作的人們都十分認真。語言文字學家魏建功還常常將文稿帶回家裡審改。

有文章指出,編纂過程是集體負責制,每一個字都單獨寫在一張小卡片上,編寫人在卡片上撰寫條目,蓋上圖章以示責任。然後大家相互傳閱,把意見也寫在卡片上,蓋上圖章。

這樣,卡片在傳閱討論後,匯總抄出的就是這個字在字典中的條目。後來,經過專家們反覆修改、逐字逐句推敲,此版《新華字典》於1953年出版。

據《錢江晚報》此前報導,語言文字學家曹先擢提到,《新華字典》的修訂很嚴謹。比如1998年修訂時增加新詞條「焗油」,修訂人員特意兩次跑到美發廳向老師傅請教,還親身體驗,才定下了「焗油」的釋義。

幾十年裡,類似的故事有許多。《新華字典》編纂、修訂工作,先是匯集了一批著名的專家學者:葉聖陶、魏建功、邵荃麟……漫長的歲月裡,又有不少專家的名字加入其中。

可以這樣說,到今天,這部歷經多次修訂的字典凝結了許多人的心血。

字典折射時代變化

時代的變化、社會變遷,同樣可以在這本字典中體現出來。

例如,在第11次修訂時,《新華字典》新增了800多個正字頭,還增加了1500多個繁體字和500多個異體字。

《新華字典》(第11版)大字本書封 商務印書館供圖

一些漢字義項有了新變化。比如「曬」增加了新的釋義「展示」,多指在網絡上公開透露(自己的信息),如「曬工資」。而「房奴」、「學歷門」等網絡「熱詞」也出現其中。

與國計民生相關的詞語也增加了不少。如在「民」字的解釋中添加「民生」,組詞為「關注民生」;「和」字中新增「和諧」一詞。此外,刪去部分使用頻率較低的詞語,比如「煤油」等。

具體到第12版《新華字典》,跟進升級50餘個專項。此次修訂內容與時俱進,增補新詞100多個。

其內容也更加符合社會需求。比如,適當增補新詞,有「初心」「點讚」「二維碼」等等;增補新義新用法,如「萌」增加義項:「稚嫩而惹人喜愛的:賣萌」,更加接地氣。

曾獲兩項金氏世界紀錄

許多年來,《新華字典》一版再版,幫助許多人邁進了知識的大門。它是新中國第一部以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響、最權威的一部小型漢語字典。

8月11日,北京圖書大廈出售的《新華字典》(第12版)及同步上線的同名手機應用程式。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有讀者提到,自己上學的時候,學會查字典是語文課的必教內容之一。在班級裡,《新華字典》幾乎人手一冊,講究一點的同學,還會包上「書皮」作為保護。

2016年,這部小小的字典又火了一次:金氏世界紀錄機構在倫敦宣布,《新華字典》獲得「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

學者張頤武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曾評價「這個結果很客觀」,這說明漢語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語言工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漢語影響力的提升。

網際網路浪潮襲來,《新華字典》的影響力也逐步拓展到線上。最新版的《新華字典》首次實現應用程式APP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

如今,它也仍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發揮作用。對《新華字典》,你有哪些回憶?

(光明日報、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新華字典》「上新」:國民字典時隔9年更新,新在哪裡
    光明日報8月12日消息,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8項內容更新,收入初心、粉絲、點讚等新詞《新華字典》(第12版)共收單字13000多個,收帶註解的詞語3300多個。
  • 「國民字典」時隔9年更新,新在哪裡
    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 "書齡"70年的"國民字典"時隔9年再度更新 新在哪裡
    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 《新華字典》上新!多了這些內容
    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 《新華字典》「上新」,有人卻吵起來了……
    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新華字典》(第12版)共收單字13000多個,收帶註解的詞語3300多個。
  • 銷量超6億冊的《新華字典》時隔9年再更新,網民為什麼吵翻了?| 周末談
    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亮相。作為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新華字典》從1950年啟動編纂,到今年正好是70年。在歷代版本的基礎上,第12版《新華字典》增加了新字新詞新義。
  • 上新了,《新華字典》
    8月10日,第12版《新華字典》出版發行,跟舊版相比,在內容上增加了很多新字、新詞、新義,並且首次實現應用程式App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與2011年的第11版相比,時隔9年新出的第12版《新華字典》主要進行了8項內容的修訂,包括增補字頭、添加新詞新義新用法,完善《部首檢字表》等。
  • 《新華字典》「70歲」:承載時代記憶,助力教育脫貧
    新華網北京9月2日電(記者 王志豔)自1950年,新華辭書社成立,由語言文字學家魏建功先生主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審訂,啟動《新華字典》編寫工作以來,到1953年初版,1957年「商務新1版」出版,歷經十餘次修訂,國民教育的得力「助手」《新華字典》已經「70歲」了。
  • 70歲的《新華字典》,上新了!你肯定看過其中一版
    70歲的《新華字典》,上新了!對於《新華字典》你了解多少?緊隨潮流 「打卡」新詞語《新華字典》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的辭書,從1950年啟動編纂,到今年正好70年。作為漢字「啟蒙老師」,《新華字典》通過一次次修訂滿足著不同時期的讀者需求。
  • 手機裡的《新華字典》 未來想做「國民APP」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亮相,「國民字典」時隔九年再次「上新」。 同步、實用、還便攜 手機裡的《新華字典》 作為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新華字典》自1953年出版以來,廣受讀者歡迎、歷久而不衰,目前印行超過6億冊。
  • 夜讀|70歲的《新華字典》,還是漢語的「老家」
    有著70年「書齡」的《新華字典》時隔九年後更新了。更新內容多達8項,收錄了一些新詞,完善了些釋義等等。在我的印象裡,《新華字典》像一面大海,新增加或完善的那些內容,像是丟進大海裡的石子,濺起點水花就淹沒進去了。
  • 「國民字典」出新版,《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在京...
    從誕生之日起,《新華字典》就肩負了普及教育、掃除文盲、提高國民文化水平的重任,為新中國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貢獻了一「典」之力,因此被親切稱為「國民字典」。熔鑄共和國文化記憶 助力新時代教育脫貧——《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2020年9月1日,「《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70歲的《新華字典》上新了!你肯定看過其中一版
    《新華字典》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的辭書,從1950年啟動編纂,到今年正好70年。 1998年修訂本新增加的字頭中,有一個「焗」字。 △來源丨《新華字典》(第12版)應用程式 70年來,《新華字典》先後經多次修訂,到目前印行超過6億冊,創造了人類圖書出版史上的奇蹟
  • 《新華字典》又更新啦!快來看看有什麼新變化吧!
    不久前,《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出爐。作為人手一冊的國民工具書,《新華字典》自1950年首次編撰以來,一共經歷了12次修訂。每一次的修訂都見證著中國飛速的發展,代表了中國文化又融入了新的元素。《新華字典》上一次修訂是在2011年,距今9年的時間裡,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網絡詞語也是層出不窮。只有具備一定內涵,經過時間的考驗依然被大多數人所使用的,才會變成《新華字典》中新出現的經典詞語。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程榮教授解釋,判斷收錄新詞的標準是規範型漢語辭書收詞的三項基本原則,即普遍性、穩定性和規範性。
  • 70歲的《新華字典》出新版了
    《新華字典》在它啟動編纂後的70年中,先後經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多次修訂,到目前印行超過6億冊,創造了人類圖書出版史上的奇蹟。有人回憶,它是上小學時的必帶「裝備」;也有人回憶,爸媽是翻著《新華字典》來給自己取名的……時光流逝中,這部字典確實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從一個角度折射出時代變遷。
  • 給《新華字典》「上新」點讚
    □韓 莉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首發:一是增添新詞達100多個,如「初心」「粉絲」「截屏」「二維碼」「點讚」等;二是增補了50個字詞新義新用法,包括「賣萌」「拼車」等;三是應用程式App同步發布,通過新華字典App掃描紙質書每一頁的二維碼,可查看當頁所有字
  • 《新華字典》上新了!「賣萌」、「二維碼」等新詞被收錄,還可掃碼...
    》,應該可以算是一本當之無愧的"國民工具書",但你注意過你手裡的那本《新華字典》是第幾版嗎?  《新華字典》此次改版從2013年開始籌備,進行了多項修訂。其中包括增、刪、改、調部分字頭及其附列字和相關義項,重新編制《新舊字形對照表》,改進《部首檢字表》,更新《常用標點符號用法簡表》等內容。同時,新版本《新華字典》中還根據現實語料,增添了"二維碼"、"截屏"等跟進時代的新詞彙,補充了"賣萌"、"拼車"等貼近生活的字詞新義及新用法。
  • 《新華字典》出新版啦!
    南漳新聞網訊(全媒體記者 符柳嬋 代煒)時隔九年,《新華字典》再出新版。融媒體時代誕生的這版字典,可以和手機同看。近日,記者在縣新華書店發現,《新華字典》最新的第12版已經在售,同時發現紙質書每頁都附有二維碼,讀者可以用手機掃碼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還能和新華字典APP同步使用。湖北君諧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秀琴說:「新版《新華字典》體現了融媒時代的特色,最大限度地擴展了詞典的信息容納量。
  • 《新華字典》上新:字詞躍動,時代最美的音符
    初心——最初的心願、信念;點讚——在網絡上點擊代表「贊」的標記表示稱讚……日前,《新華字典》上新,增補了「初心」「粉絲」「二維碼」等100多個新詞,引起人們熱議,話題一度衝上熱搜,網友表示:與時俱進,《新華字典》越活越年輕
  • 那些年陪伴我們的國民字典
    自1950年啟動編纂以來,這部「國民字典」已經走過70個春秋。它的每一次修訂,都折射出時代的變遷;它的每一個版本,都陪伴著不同年代的人們走過少年,成為幾代人的漢語「開蒙書」。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看——那些年,陪伴我們的《新華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