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農村的學生都是非常積極向上,勤奮刻苦的,比城裡的學生懂事非常多,學習態度上更是不能比的。但這些年來,農村的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紛紛轉到大城市求學,成績卻不如城裡的學生,還呈現下滑現象,甚至老師們都說農村轉過來的尖子生們,已經難以教育了。對於這個問題,也搜羅了幾個關於造成農村學生成績不好的原因。
一,農村學校學生人數少,競爭低。
一般農村學校,每個年級只有一兩個班級,通常一個年級的人數都不及大城市學校一個班級。也就可以說人少競爭就低,學生成績也一目了然,好的與差的相差不遠,學習環境也因此缺乏對比性,導致很多農村的學生即使成績前列,拿到與城市學校裡一比,也就是中等左右。
二,農村教學和城市教學差異大,難以適應。
農村的教學重視程度非常不一樣,從家長方面來看,有的家長很重視,從孩子低年級開始,就會注重他們的學習環境和方法,會給予家庭老師一樣的輔導作用,督促完成學習作業、解答一些疑難問題等等。但有的家長並非很重視,大多數家長都是認為,只要把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做完了就是完成學習,放任孩子去玩耍,不過問孩子是否有遇到學生上的什麼問題,或者有沒有溫習預習知識。就這樣成績好的好壞的壞,就出來了。
然後就是師資方面,農村的老師大多數都是本地的老教師,曾經讀了高中或者初中,就可以考得教師資格當老師,所以不比城市的教師資質優越,大城市學校的師資方面,大多數都是層層招考試教選進來的,有一定教師資格的老師,還有就是教學方式,城市老師重注「舉一反三」「生活與學習結合」「輕鬆愉悅學習」等等,能抓住很多優秀傳達知識方法,讓學生們聽得進,學得會,並能運用自如。所以相對於農村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即使轉到這樣的新環境下,也是非常難以適應的,畢竟習慣了傳統古板的學習方式。
三、自卑心理、自暴自棄心裡
很多農村轉來的學生,面對大城市眾多學生的競爭壓力,肯定多多少少會有壓迫感的,特別是以前在農村時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一來大城市學校,成績卻排不上什麼名次,就會影響他們個人情緒,這也是學生們經常發生的。除了成績名次帶來的壓迫感以外,還有學校也是個小社會,難免會有的大大小小的「地域歧視」,比如總有不少城市學生會欺負新來的農村學生,會受到挑釁、玩笑甚至毆打,這樣都會影響到農村學生的心理乃至學習環境。所以轉來農村學生多多少少都會帶有一些心理問題。
四、經受不住城市的誘惑、荒廢學業
人也天生就是個好奇的動物,對於很多新穎的東西就會去嘗試,城市也永遠比農村要靚麗喧譁,所以很多農村學生會慢慢進入新的環境,好的壞的都會混淆在一起,因為他們沒有嘗試過並不能判斷。像網吧就是個汙濁之地,城市學生大多數學生一放學就會去玩幾局遊戲,對於這種多姿多彩的遊戲世界,農村學生往往會比城市學生沉迷,因為他們很少接觸,所以有很多農村學生都是因為沉迷遊戲荒廢學業。
不管怎樣,農村與城市的教學方式與環境都是極端不同的,適應了一方的學習環境要想去融合另一方的,大多數學生都會「變卦」,環境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所以農村有農村的好,他們能比城市學生少一些學習壓力,但會多一點自然知識。城市也有城市的好,會比農村的學生學得更廣闊更全面,發展的機會也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