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從「輕度抑鬱」到「重度抑鬱」到「自殺」大概要多久?

2020-10-26 白白白小豬

輕度到重度2年,重度苟活到現在快1年。快滿24了。沒有向身邊任何人說起。自己試過悄悄去醫院,悄悄的吃藥。因為還債,現在沒錢買藥,也沒錢吃飯。抑鬱變嚴重,這段時間內變化挺大,親朋各種反諷。人間不值得。

最近以為要好了,情緒一天就像過山車一樣。變化的快,好到極點低到谷底。希望燃起又破滅,好累啊。親朋的反諷這種。反覆掙扎。壓抑到眼淚自己掉。胸口悶的慌。每天不敢睡去,害怕醒來。帶著惶恐,每天失眠。時而會冒出來我要好好去看病,重新治療。轉念,我知道抑鬱症只不過是為我的狀態找到個緣由,實際病是深入骨髓的,治不好,溫飽都解決不了。我的身體有許多毛病了,大大小小的。到了臨界點了。這樣下去,離死不遠了。

最近買藥看說明書,看到一盒就可以引起重度中毒。8元一盒。那瞬間,我是高興的。

再等個時機吧



難熬的時候謝謝各位可愛的鼓勵 人還是自私一點,多為自己好。

之前每天重複發呆大哭,最近依舊是混亂痛苦,卻哭不出來了,有些事也想通了。這些年,記性不好。高興的不高興的都忘了。很想離開,現在卻不能離開。活著一天那就過一天吧。嘗試出去散散步,爬爬山,也挺好。不急不急,慢慢來吧。我沒自己想得那麼差。少比較,少期待,多提升。

現在很難受的是,睡眠障礙,想大腦安靜下來,想吃安眠藥又害怕控制不住,很累,每天入睡時間很長很長,儘量讓自己不去想,但大腦還是控制不了,自對自對話,各種場景切換。每天要經受這的恐懼,再醒來。生活的感覺是漂浮著,空空的,不真實感也在變好。內心也能接受點情感,雖也是有不真實感。喜怒哀樂感受不到,不過人一天天也飽和起來。主要和我從小性格過於敏感所致。原生家庭很複雜,很小,家庭重擔我自認為就落在我身上。每天給自己巨大的壓力。我爸媽離異了。是跟著媽媽長大,從小幫家裡幹農活,過於早諳世事。自從創業失敗負債之後,身邊的反諷,嘲笑,短時間經歷了背叛,渣男的劈腿,無力感一直都在。想過自殺,藥到嘴邊,刀劃了一道又一道,一個個不眠的夜,記得用電線深深嘞自己喉嚨,一次次加重力道,一次次無能為力的鬆手,又痛哭,這樣的事太多太多了,都過了都過來了,還好還好。我是幸運的。那樣的痛苦,不希望有人理解我的痛苦,請別輕易做惡意的評價,謝謝。

很想從窗臺跳下去,也不是傷心難過。單純的欲望,在克制這個欲望,克制克制。

最近很想穿暖色的衣服,之前衣服都是黑色的。天也變冷了,我現在最主要的是解決吃飯問題,算過每個月大概需要還款3400元,工資還完剩幾百塊,房租溫飽需要再去做一份兼職,不能逃避,好難也好累。沒人依靠,很失落,很難受。想哭也哭不出來,抽了幾支煙,身體承受不了尼古丁的猛烈,現在整個人還暈暈的,我不能這樣啊,我只能做自己的太陽。從過去獨立出來,我還是很優秀的

有抑鬱的朋友,需要幫助的,可以留言。我會盡力去幫你

希望能有個好眠

相關焦點

  • 擺脫「抑鬱症」的汙名:你們真的了解抑鬱嗎?
    不,因為我們把所有形式的悲傷不分青紅皂白地混為一談,籠統地將之稱作「抑鬱」。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以及現代醫學在治療抑鬱症方面已是有所建樹,但獲得成就的同時,對於抑鬱症來說,我們確實丟失了一些重要的東西。憂鬱不僅僅是我們所謂的「抑鬱」。古人把憂鬱看作是上帝賜予的禮物,無論其是好或壞。
  • 抑鬱可防治,三招遠離它,「5125」生活理念學起來
    它的病因眾說紛紜:「心眼小」,「性格脆弱、敏感,惹不起」,「矯情,講兩句就這樣」……其實,抑鬱是情感障礙,需要我們共同面對並積極治療。快節奏的時代背景,壓力、交流、激素波動都會影響我們的情緒,那要怎麼做才能遠離抑鬱?
  • 關於抑鬱症的 10 個真相:想哭,不是因為「不夠堅強」
    02 僅靠抑鬱量表不能診斷抑鬱症目前所有(正式)抑鬱自測量表所評估的,都是「抑鬱狀態的嚴重程度」,換句話說,就是近一周或者近兩周你的情緒、生理感受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抑鬱狀態」。03 樂觀的人也會得抑鬱症「愛笑」「樂觀」並不能保護一個人不得抑鬱症。目前沒有研究發現,笑或者樂觀的人更少得抑鬱。
  • 關於抑鬱症的 10 個真相:想哭,不是因為「不夠堅強」
    02僅靠抑鬱量表不能診斷抑鬱症目前所有(正式)抑鬱自測量表所評估的,都是「抑鬱狀態的嚴重程度」,換句話說,就是近一周或者近兩周你的情緒、生理感受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抑鬱狀態」。03樂觀的人也會得抑鬱症「愛笑」「樂觀」並不能保護一個人不得抑鬱症。目前沒有研究發現,笑或者樂觀的人更少得抑鬱。本質上,抑鬱症有一定的遺傳和生理基礎,任何人都有得抑鬱症的可能性。
  • 瑜伽要練多久,才能真正「見效」
    瑜伽要練多久,才能真正「見效」 2018-08-08 16:17  嬌瑪仕-Guermas
  • 嘴上說「要自殺」,心裡想「救救我」?這種論調讓人不自在!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分析了為什麼有人偏偏要跟你透露想自殺的心思。那麼,在別人透露了想自殺的心思後,你應該怎樣理解呢?對此,有一種觀點認為,別人透露想自殺的心思,是在傳遞「救救我」的信號。我目測了一次,這種觀點的接受度還挺高。很顯然,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 日本的「鬼怪文化」談
    妖怪,就介於「神」跟「鬼」之間。凡是人類死後無形體的「冤魂」、修行成精的「動物」,甚至久置荒廢的廢棄物,只要是人類無法解釋,又看不見也摸不到的魔、靈、精、怪,全部統稱為「妖怪」。日本妖怪大多擁有猜忌、嫉妒、毀恨的性格,反映出人類將自己的黑暗面投射到妖怪的形象上。② 中文的「鬼」不是日本鬼!
  • 《活下去的理由》:如何與「抑鬱」相愛相殺?
    為什麼要試圖起床?為什麼要試圖找份工作?你以為你是誰?馬克·扎克伯格?給我待在床上吧。你將會發瘋,就像凡·高那樣。你可能會割掉自己的耳朵。你哭什麼?是想弄髒你的衣服嗎?嘿,還記得你的狗默多克嗎?它死了,就像你的爺爺奶奶那樣。一百年後的今天,你見過的每一個人都會死。
  • 抑鬱嘗試自殺8次,卻用紋身治癒了抑鬱
    醫生說:「最近我們城裡來了一個特別幽默的人,已經在街上連續講了三天三夜的笑話,這幾天全城的人都特別開心,我建議你去找找他。」這個人說:「我就是那個特別幽默的人…」抑鬱等精神疾病的痛苦除了本身症狀帶來的痛苦外
  • 事實上,抑鬱患者也會焦慮
    大部分的焦慮性抑鬱症患者通常具有抑鬱症的常見症狀,如睡眠障礙、精力不足、注意力難以集中、認知功能下降的症狀;同時焦慮障礙也會引起患者的迴避行為,患者為了迴避社會活動、躲避風險而曠工,而抑鬱症狀(興趣缺失、精力缺乏)將進一步加劇這些損害。  抑鬱症合併哪些症狀可被視為「伴焦慮性痛苦」?
  • 電子菸,從「風口」到「黑洞」
    雖然線下電子菸店已經努力將老用戶圈到了「朋友圈」,但由於人們封閉在家,銷售業績一定不會好看。某電子菸品牌的線下專賣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園區封閉,基本沒什麼生意。如果把時間推回到一年之前,電子菸這個誕生不到兩年的新興行業,還是國內大熱的創業「風口」。幾乎在一夜之前,做手機的、做印表機的,甚至寫公眾號的都加入到電子菸的創業淘金浪潮之中。
  • 有些人笑著就想自殺,心理學會告訴你:一個人開始抑鬱的六種表現
    關於有些人可能笑著就想自殺,我想告訴你的是,這不是危言聳聽。今天的分享開始之前,想先給大家看看下述的公式和數據:「抑鬱症≠軟弱!」「世衛組織估算,全球共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是不是感覺詫異,又或者是不是感覺有些觸目驚心。
  • 4000 萬學生與「卡頓」的心理幹預系統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燕舞在論文中提到,「自殺者個體具有焦慮 、疑心 、抑鬱、病態人格 、脫離現實等性格缺陷之類的導致自殺的身體或精神疾病的原因,幾乎可以成為解釋自殺現象的『萬金油』,對每個地區、每類人群的自殺都適用。
  • ​被誤解「叛逆」的青少年,與他們對抗精神疾病的戰爭
    試圖自殺前一個月,陳默被醫生診斷為抑鬱症。陳默的診斷書▼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確診前,疾病的痛苦早已包圍她。先是疼。「頭疼,心臟疼,呼吸疼,疼的不能講話,疼的流冷汗。」接著是耳鳴。後來是胡思亂想。「不想讀書,覺得做什麼都沒有價值,不管幹什麼都覺得累,有自殺念頭。」
  • 陸抑非:從「獺祭而成」到「信手拈來」
    水獺捕魚,依次陳列而食,如祭祀祖先,稱「獺祭魚」(載《禮記》)。李商隱排列古書,慎重推敲成文,後人即以集素材而成的作品,謂之「獺祭」。我現在要說的是我個人學畫的經驗。在學習工筆花鳥畫階段,從臨摹到寫生,收集了許多素材,包括雙勾粉本、白描、工筆淡彩、工筆重彩、寫生資料等等。
  • 對男人來說,到底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
    因為喜歡的界限低,所以到愛的路更長!你們的人生走到現在為止,聽過多少人說過喜歡,聽過多少愛呢?有時,你會想「他怎麼知道這是喜歡?」「他怎麼知道這是愛?」但女生們想要說出自己喜歡一個人,往往需要的是更多對於那個人的情緒關聯,比如自己常常想起對方、會吃醋、會心跳加速、沒跟對方在一起就會覺得很無聊、每天都想聊天……這些重重的關卡都過了之後,才會界定自己是「喜歡對方」。
  • 「健康」「我也曾想過一了百了」
    「我好累啊」「我不開心」「我好沒用」「沒有人理解我」「好想去死」……這些似曾相識的留言,每一條都代表著抑鬱症患者的心聲,一共有 100 多萬條。到現在,每天還有很多網友會來到她的微博下,訴說自己的心事。
  • 從「人人都是建築師」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成長的道路也是不斷試錯的過程,總有人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說得夠冠冕堂皇,可是沒有足夠多的「努力」的積累,見識的增長,怎麼可能做出所謂的「正確」的選擇呢?與其糾結於選擇,不如多去嘗試,錯了就換,無需糾結於過往,下一個才是「更好的」。03 用心聽,但不要照著做這大概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中最核心的一句話了。
  • 從「奧數」、「費馬最後定理」到「數學之美」
    每天的題目難度從第1題(即第1、4題)到第3題(即第3、6題)依序加深。每題7分,滿分42分,局部答對可得部分題分。 「奧數」的出題範圍不超出公認的中學數學課程,一般分為代數、幾何、數論和組合數學四大類。「奧數」不要求參賽者具備大學才教的數學知識,和大學生比較,高中生掌握的解題工具並不多,大家才認為「奧數」是全世界最困難的數學競賽。
  • 那個早出晚歸的孩子,抑鬱了|關注每個孩子的「至暗時刻」
    沒過多久就收卷了,小寧感覺自己有點委屈,這段時間的複習似乎並沒有什麼成效。等到要吃午飯了,老師把小寧叫到辦公室,劈頭蓋臉地一頓臭罵,因為小寧早上遲到了。小寧錯過了吃午餐的時間,食堂裡只剩下了殘羹冷炙,小寧失聲地把那些東西都吞了下去。下午老師核對試卷,一道一道的錯題擺在小寧面前,小寧開始感到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