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強國
1935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紅一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省宕昌縣哈達鋪。在哈達鋪期間,毛澤東從國民黨報紙上了解到陝北有蘇區和劉志丹領導的紅軍。當天,毛澤東在陝甘支隊團以上幹部會議上指出:「民族的危機在一天天加深,我們必須繼續行動,完成北上抗日的原定計劃。首先要到陝北去,那裡有劉志丹的紅軍。從現地到劉志丹創建的陝北革命根據地不過七八百裡的路程。大家要振奮精神,繼續北上。」
中央紅軍長徵到達甘肅彭陽時,就發現敵馬鴻逵部的四個騎兵團像一條尾巴一樣,緊緊地尾隨在後面。蔣介石聽到中央紅軍向陝北進發的消息時,急電令馬鴻逵:「紅軍長途行軍,疲憊不堪,企圖進入陝北會合劉志丹,茲令你部騎兵前行堵截,相機包圍,予以殲滅。」妄圖將紅軍消滅於長徵途中。
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保安縣吳起鎮,得知敵馬鴻逵部的四個騎兵團已先於其他敵人,沿頭道川、二道川向吳起鎮方向追來。毛澤東根據敵情,決定在此切掉這條尾巴。於是,對幹部團的負責人講:「後面的敵人是條討厭的 『尾巴』,一定要把這條尾巴斬斷在根據地門外。你們的任務就是在這裡把追擊我們的敵人騎兵阻擊住,掩護我主力在吳起鎮集結。」中共中央當晚就召開了軍團以上幹部會議,研究部署勝利山戰鬥(亦稱「切尾巴」戰鬥)。當時會上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不主張打,認為部隊經過長途行軍很疲憊,缺乏戰鬥力,不宜打仗,加之情況又不熟悉,沒有取勝的把握。等把敵人引進蘇區圍起來打,取勝的把握更大些。毛澤東同志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說:「現在我們疲勞,敵人更疲勞,疲勞打疲勞,紅軍回到了根據地,人民群眾是屬於我們的。我們的步兵有打敵人騎兵的經驗(紅一方面軍在甘肅靜寧縣界石堡消滅了張學良部三個騎兵連),這些有利條件,決定了我們必須在這裡打一仗。」最後還強調指出:「這一仗,我們不但要打,而且一定要打好,絕不能把敵人帶進蘇區來,要徹底粉碎蔣介石妄圖消滅紅軍於長徵途中之陰謀。」
10月20日上午,毛澤東和彭德懷等就如何打好這一仗,又進行了具體的研究和部署,並給各縱隊擬寫了電報指示。各縱隊根據指示精神,分別進行戰鬥動員。彭德懷同志還親自上山去觀察了地形。下午黃昏時分,各縱隊由當地群眾和遊擊隊帶路,分三路上山埋伏:一縱隊從劉河灣、瓦房臺一帶上山;二縱隊從棗樹灣、楊城子一帶上山;三縱隊從楊青川出發,到三道川藺園子一帶上山;吳起鎮腦畔山上有一縱隊第四大隊埋伏。紅軍從四面山對吳起鎮形成了一個大包圍圈,準備將敵人全部殲滅在吳起鎮。
吳起鎮「切尾巴」戰鬥經過要圖
21日凌晨4時半,毛澤東從吳起鎮新窯院住地出發,跨過洛河,從二道川口漩水川前面的一條小路登上勝利山,於5時半到山腰的一棵杜梨樹下,修築了一個簡單的前沿指揮所。毛澤東在指揮所作了戰前動員,反覆強調打好這一仗的重大意義。一切部署就緒,他對警衛員說:「我要休息一會兒,槍聲激烈時不要叫我,等槍聲稀疏下來,再叫醒我。」
約早晨7時許,三縱隊首先在二道川塔兒灣於敵人接火。在紅軍猛烈的炮火下,二道川的敵人慌忙向二道川與頭道川之間的大峁梁山上逃去,又被埋伏在大峁梁一線的紅軍一縱隊以迎頭痛擊。緊接著棗樹灣、楊城子一帶的紅軍二縱隊與頭道川的敵人也展開交火,整個戰鬥全線拉開,打得敵人人仰馬翻,丟盔棄甲,倉皇逃竄。頭道川之敵在我軍兩面夾擊下,從馬片溝向沙窪子、藺園子、柳樹梁方向逃竄,我軍乘勝追擊,一口氣把敵人趕出40多裡地。
戰鬥從早晨7時打響,到9時基本勝利結束。由於敵情之變化,沒有等敵人全部進入我們埋伏的包圍圈,戰鬥就打響了。所以,埋伏在吳起鎮腦畔山的四大隊未能參加戰鬥。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消滅了敵騎兵一個團,打垮了三個團,繳獲了敵人100多匹戰馬和許多槍枝彈藥,一縱隊的偵察連全部裝備上了馬匹,成了一個戰鬥力很強的騎兵連,還給部分沒有坐騎的中央首長也配備了馬匹。
戰鬥結束後,毛澤東巡視了戰場,風趣地說:「步兵打騎兵,這是一個創舉啊!」
當天下午,各縱隊分別召開了慶祝大會,歡慶勝利山戰鬥的重大勝利,會上戰地宣傳兵現編現唱:「九月裡來刮秋風,紅軍來到吳起鎮,為了救國救人民,打垮了馬家四團猛騎兵。」
勝利山戰鬥,是中央紅軍長徵途中的最後一仗,也是中央紅軍到陝北,在蘇區人民的配合下打的第一個大勝仗。這一仗,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妄圖將中央紅軍消滅在長徵途中的陰謀,也從而更加鞏固和擴大了西北革命根據地。
責任編輯:胡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