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事記」關於帕金森患者的精神衛生,你了解多少?

2020-11-04 帕金森之友

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到來前一個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就發布了一份重磅通知,即關於探索開展抑鬱症、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務工作的通知,並在附件裡提供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供下載。
《方案》指出,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有關要求,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上升趨勢,鼓勵社會心理服務試點地區探索開展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特制定本方案。(1)

「遏制患病率上升趨勢」——這句話裡隱藏的信息是患病率在上升。數據顯示,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2)



這個統計數據源自2019年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的「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內容,並不涉及帕金森病患者。
但是,我們知道,抑鬱症狀是帕金森病常見的非運動症狀之一。

帕友網主編的《抗帕百問》一書中稱,「據統計,帕金森病患者約一半在疾病過程中出現抑鬱情緒,自評問卷顯示80%的患者存在抑鬱症狀,晚期隨著疾病的進展,抑鬱症狀發生的比例更高。」(3)

實際上,接受過帕友網採訪的我國帕金森病領域的專家們都陸續談到過這個問題。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主任徐評議在談到帕金森病患者早期症狀時,曾向帕友網指出。「病人會有一些憂鬱的表現,不知道哪裡不對勁,總是感覺到自己很悲觀、消極,走不出來。」(4)

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振國教授對帕友網表示,「我們的研究發現,帕金森病患者中,有近54%的病人存在抑鬱症狀和焦慮。」(5)



那麼如何發現是否有抑鬱症狀呢?《抗帕百問》裡的回答很簡單:通常抑鬱症狀可表現為沉默寡言、內向、焦慮、驚恐和易激怒。(6)

美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信息服務平臺WebMD發表的一篇帕金森和心理健康的文章中,列出了幾個信號:情緒低落;不能從曾經喜歡的事情中找到快樂;很難入睡,或者睡得太多;食慾改變;覺得疲乏勞累,或者精力不濟;很難集中注意力;低自尊;有死亡的想法。文章說,「如果您注意到這些情況已出現過兩周或更長時間,請務必聯繫醫生。」(7)

聯繫醫生,無疑是明智的選擇。

劉振國教授說,現在對這類帕金森病患者,已經有明確的治療方案。比如說,有的帕金森病藥物,有抑鬱症狀或焦慮的作用。他建議,帕金森病患者要跟醫生詳細溝通。(5)


參考資料

  1. http://www.nhc.gov.cn/jkj/s7914/202009/a63d8f82eb53451f97217bef0962b98f.shtml
  2. 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htm
  3. 帕友網主編.《抗帕百問》.同濟大學出版社2017年出版,第165頁.
  4. https://www.pajo.cn/node/1354
  5. https://www.pajo.cn/node/1395
  6. 帕友網主編.《抗帕百問》.同濟大學出版社2017年出版,第168頁.
  7. https://www.webmd.com/parkinsons-disease/guide/depression-disturbances#1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三大健康殺手——帕金森,你了解多少?
    作為僅次於目前僅次腫瘤、心腦血管病嚴重威脅老年人群健康的第三大殺手,帕金森在中國的形勢日益嚴峻,據悉,全球450多萬患者中有220多萬在中國,世界衛生組織專家預測,中國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將達到500萬;而目前,帕金森患者正趨於年輕化。下面生物谷小編將為大家帶來一些關於預防治療帕金森病的最新進展。
  • 「健康視界」注意了!謹防帕金森病悄然來襲!
    對老年性疾病,大家比較熟知的是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阿爾茲海默症(又稱老年痴呆病)等相關疾病,但是對帕金森病 卻往往重視不夠,容易貽誤病情,導致疾病加重。那麼,當身體出現哪些症狀,須警惕帕金森病來襲?由於對帕金森病不甚了解,很容易忽視該疾病的治療,或與其他疾病混淆而延誤治療。
  • 百年老店「靈北製藥」如何專注「精神&神經」藥物開發?
    百年老店「靈北製藥」如何專注「精神&神經」藥物開發?來源:藥智網|中華小吃「近一半的精神疾病始於14歲」、「抑鬱症是青少年的第三大疾病負擔」、「自殺是15-29歲人群的第2大死亡原因」…..世衛組數據正在提示,精神領域疾病已成為嚴重影響人類生活及健康的重大危害。
  • 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狀?1分鐘帕金森病自查了解一下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老年患者中常見的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提到帕金森病,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個「抖」字,事實上帕金森患者除了手抖、腳抖之外還有肢體僵硬,行走不穩,轉身困難,容易跌倒,甚至在床上翻身都困難。因此,帕金森病的患者都需要長期的用藥和護理。
  • 腦起搏器實現遠程調控 帕金森患者足不出戶即可看醫生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世界帕金森病日,而今年是世界帕金森病發現200周年,中國開展診治工作40周年,為了更好的普及帕金森病的相關診療知識,4月10日,湖南省腦科醫院舉行了大型帕金森病友會活動,除了神經內、外科專家進行現場義診外,專家們還分別就帕金森病內外科治療及帕金森病友康復護理等內容開展專題講座,為前來參加活動的病友及家屬答疑解惑。
  • 為脫髮、帕金森、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iPSC技術有多神奇?「星醫療」
    2治療帕金森臨床試驗效果顯著技術上的突破會催生更廣泛的應用。而全世界科學家都為之努力的誘導多能幹細胞療法,也為臨床上的病人帶來新的希望。以帕金森症為例。帕金森症是一種慢性的退行性神經系統疾病,它的主要病理改變是腦部分泌多巴胺的神經細胞死亡。它會影響身體的運動系統,經常導致病人手腳顫抖、身體僵硬和行動遲緩等。
  • 帕金森病常用藥物,你都了解嗎?
    帕金森的藥物治療對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症狀起到關鍵作用。由於很多患者起初並不了解帕金森病本身,所以對是否用藥、用什麼藥、何時用藥也都不了解,甚至有一些病友錯誤的認為:藥物一旦吃上就依賴了,而且越吃越多,以後就沒辦法再控制疾病了,因此故意不用藥。
  • 只聞其聲也能「看透」你,來自「聲音畫像師」的秘密
    你感到抑鬱嗎?會在開車時打瞌睡嗎?有被騙保經歷嗎?有心臟病隱患嗎?AI 或許能夠過傾聽你的聲音來解決這些問題。人類的聲音中蘊藏著比我們想像中還要豐富的信息,你的年齡、身高、體重、精神、情緒、甚至情感、氣質、進取心、創造力……與此同時,聲音似乎比圖像更加安全可控。
  • 百萬家庭在承受帕金森的痛苦,卻沒多少人知道大麻的療效|帕金森症|...
    歲以上患病率達3%-5%3:帕金森是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中老年的"第三殺手"500萬:世界衛生組織專家預測,中國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將達到500萬以上數據來源國家衛健委說到帕金森博士還會想到幾個名人
  • 「廣東衛生人才網」醫療衛生備考知識:面試臨場反應的應對方法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廣東衛生人才網備考資料信息:「廣東衛生人才網」醫療衛生備考知識:面試臨場反應的應對方法,請考生多加關注。   面試的時候大多是護士長、護理部主任作為主考官,如果是問護理專業知識,通常會是一個場景題,比如給患者注射青黴素的時候患者突發過敏性休克如何緊急處理這類,這類問題其實和筆試大同小異,只是要看同學們是否能邏輯清晰的敘述出來。那麼除此以外,有的考官還偏愛一些考驗大家臨場反應的問題,也就是相對「刁鑽」的問題。
  • 帕金森偏愛中老年人,帕金森病12條相關因素,你定要看看,早了解,早...
    拳王阿里患有帕金森,有人認為他的帕金森症是由長發衝擊引起的。但目前還沒有定論,有多大程度的創傷性腦損傷會引發帕金森氏症。所以,儘量不要讓大腦受創傷。 VD缺乏被發現是帕金森病的危險因素,這可能與VD在神經免疫調節、神經系統發育、神經遞質、受損神經細胞保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有關。 3.帕金森病與家族史有關 此前帕金森病被認為是散發性退行性疾病,隨著帕金森病的致病基因的發現,遺傳成為目前廣為人知的一個原因。有某些致病基因的人容易得帕金森病,百分之10-15的患者與家庭遺傳有關。
  • 「廣東衛生人才網」醫療衛生備考:獻血,您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廣東衛生人才網備考資料信息:「廣東衛生人才網」醫療衛生備考:獻血,您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兒,請考生多加關注。關於獻血,應遵循以下法律規定:   第一:為保證醫療臨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獻血者和用血者身體健康,發揚人道主義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法。   第二:國家實行無償獻血制度。國家提倡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   第三: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獻血工作,統一規劃並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獻血工作。
  • 精神分裂症患者語言障礙與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關係「研究速遞」
    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語言異常可預測功能預後,對客觀和主觀生活質量都有負面影響,從而極大地影響康復。抗精神病藥物被認為是治療精神分裂症的首選方法,據報導,抗精神病藥物對幻覺、妄想和精神紊亂有積極作用。然而,關於抗精神病藥物對語言障礙的治療效果知之甚少。重要的是,有理由認為抗精神病藥物可能會導致一些語言障礙。具體來說,可以假設抗精神病藥物對多巴胺受體的作用會以多種方式損害語言能力。
  • 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是腦變性疾病,患者有什麼表現?如何預防?
    (2)表現帕金森患者的認知功能會受到障礙,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判斷、語言等。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痴呆的症狀也就越來越明顯。還有可能性格大變,缺乏道德感,不注意個人衛生,把廢品視如珍寶。隨著病情越來越嚴重,使本就蒼老的軀體顯得更年邁,頭髮會逐漸變白,皮膚變得乾燥多皺紋,色素沉著,牙齒脫落,肌肉萎縮。
  • Arch Neurology:人口統計學和臨床因素與帕金森患者生存有關
    1月2日,據《每日科學》報導,根據發表於JAMA/Archives期刊--Archives of Neurology2012年1月期上的一則報告,人口統計學和臨床因素似乎與帕金森病(PD)患者的生存相關,老年痴呆症的存在與死亡率的顯著增加相關
  • 時常擔憂、害怕,帕金森病患者為何難以擺脫情緒問題?
    帕金森患者通常都會伴有抑鬱和焦慮的症狀,有的患者甚至會出現精神異常,這些症狀不但讓患者自身非常痛苦,也導致患者家屬非常擔憂、害怕。帕金森患者出現抑鬱焦慮的症狀的原因是什麼?3、患者在患病之前,就性格比較敏感,過於關注自我,在患病後,更容易將這些情緒放大,於是就會出現這些表現。帕金森病患者群體中約有40%的患者會伴有焦慮症狀,主要表現為精神焦慮和軀體焦慮。
  • 關於抑鬱症的 10 個真相:想哭,不是因為「不夠堅強」
    我們的身邊,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家人,都可能有抑鬱症患者。即使患病率已經如此之高,我們對於抑鬱症的了解卻還知之甚少。今天我們就想和大家談談關於抑鬱症的 10 個真相。小 A:我一直以為姐姐只是心情不好,過了這一陣就會沒事了。
  • 關於抑鬱症的 10 個真相:想哭,不是因為「不夠堅強」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數據顯示,全球有 3.5 億的抑鬱症患者。2019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抑鬱障礙終身患病率達 6.9%,估算約有 9500 萬患者。即使患病率已經如此之高,我們對於抑鬱症的了解卻還知之甚少。今天我們就想和大家談談關於抑鬱症的 10 個真相。小 A:我一直以為姐姐只是心情不好,過了這一陣就會沒事了。
  • 每日匯聞|全球首個新冠中和抗體試劑盒誕生,天津擬將「醫鬧」納入...
    川普政府公布「Warp Speed」計劃入圍名單,包括輝瑞、AZ 等 5 家藥企,旨在集中資源在今年底前向美國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7. 波士頓科學推出 DIRECTSENSE(TM)技術,即一款在心臟消融手術中監測射頻能量傳遞效果的工具,讓醫生能夠在消融過程中對治療效果進行額外測量。8. 世界衛生組織決定恢復羥氯喹抗新冠病毒試驗。
  • 帕金森病患者除治療外「康復的目的」是什麼?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我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