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炒牛河是一道非常有名的粵菜,一碗好的幹炒牛河,牛肉嫩滑焦香,河粉爽滑筋道,還要有「鑊氣」(鍋氣)。家裡做幹炒牛河雖然沒有餐廳一樣有火力十足的灶臺,但是配料可以任性的多放點,用於解饞也是極好。
1938年,本有堪稱"食在廣州"之譽的廣州,卻被日寇侵華而變得百業凋零。有一個叫許彬的商人只好結束了酒樓的生意,在楊巷路經營"粥粉面"檔。因為以前炒粉都是用"溼炒"打芡的方法處理,有一天,生粉剛好用完,許彬要去日偽區購買,誰知日偽設卡不許通行,買不成。此時,有一名漢奸卻在店內要吃炒粉,許彬的父親許伯疇說沒有生粉炒不成,但那漢奸卻以為許伯疇耍他,竟拔出手槍威脅,執意要吃。許彬正好回來,見此,沒有辦法,只好進廚房燒紅鐵鑊,加芽菜將河粉炒好,再扒上拉嫩油至熟的牛肉應付了那漢奸。誰知那漢奸卻大快朵頤,以後每晚都來光顧。那時,要掙幾個錢買生粉也不容易,許彬見這種炒法被人接受,也是求之不得,於是再在工藝上下功夫,一味"幹炒牛河"應運而生,還加上桂林辣椒醬,致使許彬的"粥粉面"排檔一時門庭若市。幹炒牛河
原料:河粉、韭黃、蔥白、黃豆芽、牛裡脊、生抽、老抽、雞蛋、鹽、糖、水澱粉。 詳細步驟:牛肉切片後,加入一勺生抽、一勺老抽、一勺糖。抓勻。再加入一勺水澱粉、兩勺蛋液。抓勻後,醃製15分鐘。熱鍋倒油,下牛肉炒熟,盛出備用,在空碗內倒入生抽、老抽、鹽、糖,攪拌均勻,這就是炒牛河時的調味汁了,熱鍋倒油,放入河粉煎炒至熱透變軟,放入韭黃、豆芽、蔥白翻炒,加入牛肉,最後倒入調味汁,翻炒至顏色均勻即可。
烹飪技巧:牛肉醃製時,每次都要將調料抓勻至完全吸收入牛肉,再添加下一步調料,炒牛河的調味料可根據個人口味和實際量自行調味。炒牛河時建議使用筷子,這樣河粉比較容易保持完整,韭黃、豆芽、蔥白都只需翻炒至斷生,保留其爽脆口感即可,建議烹飪時使用不粘鍋,河粉在炒制時極易粘鍋。
小貼士:韭黃也稱「韭芽」、「黃韭芽」、「黃韭」,俗稱「韭菜白」,為韭菜經軟化栽培變黃的產品。韭菜隔絕光線,完全在黑暗中生長,因無陽光供給,不能進行 光合作用,合成 葉綠素,就會變成黃色,稱之為「韭黃」。因不見陽光而呈黃白色,其營養價值要遜於韭菜。屬 百合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種子和葉等入藥。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澀、補腎助陽、固精等功效。分布在全國各地。
喜歡小編推薦的美食嗎?喜歡的話記得分享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