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總要拖到最後一天?保持多巴胺分泌穩定,孩子學習更高效

2020-11-16 注意力訓練專家

豪豪媽媽:


我家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喜歡拖拉磨蹭,就拿每天起床問題來說,喊三遍是標配,如果趕上孩子心情不好,沒有四五六遍是不會起床的,有時候真的恨不得直接把他從床上拉起來。本來早晨的時間就緊張,孩子還一個勁的磨蹭。


除了生活上,學習上也是一樣,晚上回家寫作業又開啟拖延模式,明明布置的作業兩個小時內就能完成,硬是讓他一邊玩一邊寫延長到四個小時,總是這樣,又影響第二天的學習狀態,就這樣陷入了惡性循環,怎麼說都不聽,有時候說急了,他還生悶氣了,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面對孩子磨蹭,家長也都清楚,只靠一個勁的跟在孩子後面說「快一點」是沒有用的,越催越慢,逼急了孩子就撂挑子不幹了。


為什麼孩子總喜歡把學習任務拖到最後一刻?難道就沒有辦法突破「拖延」的怪圈嗎?


美國杜克大學進化人類學副教授道格·博耶爾說:5-6歲兒童群體,大腦會消耗60%以上的身體能量。
由於大腦消耗的能量大,導致大腦更喜歡做一些循規蹈矩的事情,追求輕鬆舒適,大腦就不願意更多的精力去做有挑戰的事情。
從生物學的角度而言,「避免消耗更多能量」才是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下生存的不二法門。這就是為什麼,大腦希望儘可能的「循規蹈矩」、「保持靜止」,以便「節約能量」。



大腦中的「邊緣系統」和「前額皮質」像兩個性格迥然不同的雙生子,在大腦裡吵個不停。「邊緣系統」遵循本能、喜歡輕鬆、追求眼前的愉悅感;而前額皮質是個學究,它習慣理性思考,卻行動緩慢。
當充滿理性卻行動緩慢的「前額皮質」輸給了行動迅捷卻喜歡輕鬆的「邊緣系統」,人就傾向於休息、娛樂、放鬆,並把學習工作「拖延」到最後一刻。




而對於孩子而言,「前額皮質」要到20歲左右才會發育完全,大腦的控制力如此薄弱,就更不難理解,為什麼課後作業常常被拖延到最後一刻了。


其實,每個家長都曾經試圖充當那個理智的「前額皮質」,我們不斷的催孩子、給孩子定計劃、監督孩子完成,但往往跟孩子的大腦一樣,被愛玩的「邊緣系統」打敗。不但如此,還讓孩子產生了對學習的厭惡感等副產物。

而日本腦神經學家管原道仁則給出了更理想的解決辦法:幫助大腦在學習時分泌更多的「多巴胺」。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的聽說過「多巴胺」,這是一種能讓大腦感到極度愉快的物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吃糖、喝咖啡、飲酒的時候,就會有「多巴胺」分泌出來,讓我們對這些食物慾罷不能。


當我們運動、遊戲和感受到成功的時候,也會促進「多巴胺」分泌,讓我們愉快、興奮。


大腦如此喜歡「多巴胺」,哪怕像網遊、賭博、咖啡、糖這些並不健康的活動和飲食,也能讓大腦樂此不疲以致「成癮」。



如果能讓學習、寫作業這件事兒也能促進「多巴胺」分泌,那麼大腦中的「邊緣系統」和「前額皮質」就會一致投票,讓孩子早早完成作業,甚至進行額外的學習。


那怎麼才能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呢?


任務細分,提升孩子學習成就感


神經心理學家朱迪威利斯建議用「小目標」代替「大目標」,讓一次次完成小目標的成就感,促進多巴胺的分泌。


比如假期作業,把作業分成一個個小目標和裡程碑,每天完成一個小目標,3-5天完成一個裡程碑,每完成一個單元,在計劃上打個勾;完成裡程碑,在計劃上貼個貼紙。


這讓每天的學習都充滿成就感,每次打勾和貼貼紙的時候,就是多巴胺分泌的高峰。


孩子學習拖拉,注意力不集中,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覺得枯燥無味,大腦多巴胺會出現分泌不足的情況,降低學習效率。


對此,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幫助孩子提升大腦神經興奮度,提升孩子學習效率。


競思心理行為認知訓練,則是從孩子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為切入點,穿插輔助訓練,進行任務細分,逐步改變孩子認知層級,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促進大腦多巴胺分泌,幫助孩子養成高效學習的好習慣,擺脫拖拉、無序。



保證多巴胺分泌穩定,提高學習效率


注意力集中就像平穩駕駛:當興奮不足的時候,大腦感到困頓並且走神。當興奮過度的時候,大腦就會產生焦慮和無序。大腦的興奮劑多巴胺,必須分泌的不多也不少。那麼,究竟大腦能否達到這一興奮平衡呢?


競思注意力,作為中國用生物技術進行注意力訓練的專業機構,提供了一個最有效的解決方案,無任何副作用,在競思注意力培訓師的專業指導下,使用腦電生物反饋訓練,顯著提高注意力和學習工作效率。



下面就來看看學員海海在競思獲得的成長吧:


學員海海,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是大家眼中的開心果,見到同學和老師都會熱情打招呼,相處過程中,經常能給大家帶來歡樂。


來競思前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比較弱,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學習效率低,遇到難題容易衝動易怒,嚴重還會與人發生肢體矛盾,親子關係和人際交往能力差。


針對孩子的情況,訓練老師在腦電生物反饋訓練的基礎上,還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讓孩子認識情緒、了解清晰、正確表達情緒,引導孩子正確情緒表達的方式,提升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家長反映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提升了很多,遇事會主動找家長溝通,商量解決,親子關係有所緩和。


學校老師也反映孩子的自控能力有所提升,上課小動作減少,注意力集中時間變長,作業能夠獨立完成,學習效率提升,和同學們相處的過程中,很少鬧矛盾,關係相處融洽。


學員成長

通過今天的分享,家長不妨留言說說,當孩子出現拖拉磨蹭的現象時,孩子的學習情況都是如何的?


如果大家想要確切了解孩子的問題,以及對應的專業訓練方法,在文章下或後臺留言,專家老師免費為您提供專業指導!

相關焦點

  • 作業總要拖到最後一天?弄清大腦「邊緣系統」和「前額皮質」之間關係,保持大腦多巴胺分泌穩定 ,科學提升孩子學習效率!
    面對孩子磨蹭,家長也都清楚,只靠一個勁的跟在孩子後面說「快一點」是沒有用的,越催越慢,逼急了孩子就撂挑子不幹了。為什麼孩子總喜歡把學習任務拖到最後一刻?難道就沒有辦法突破「拖延」的怪圈嗎?而對於孩子而言,「前額皮質」要到20歲左右才會發育完全,大腦的控制力如此薄弱,就更不難理解,為什麼課後作業常常被拖延到最後一刻了。
  •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顯示,用這些方法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學習更高效
    還有一些家長發現,當孩子寫作業不專心的時候,提醒、批評甚至是責罵,短時間會有效果但很快孩子又犯同樣的錯誤,甚至有些孩子越罵越不能集中注意力,對學習更加厭惡,甚至對家長產生了對立違抗情緒。這也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確調動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對學習這件事產生了緊張、害怕、厭惡等負面情緒,影響了注意力的發展。那麼如何才能促進大腦產生適當的興奮,讓孩子能夠在學習和做事中更為專注、更有效率?相信我們都聽說過這個大名鼎鼎的元素——多巴胺!
  • 孩子越學越迷糊?其實是「多巴胺」分泌不足,這樣做讓孩子愛上學習!
    "孩子要贏在起跑線上"這是近年來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為了達到這個要求,焦慮的家長為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有的家長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讓孩子忙得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有的家長為了督促孩子學習,陪孩子學習到深夜。但是結果卻沒有達到家長們的預期。
  •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顯示,合理促進多巴胺分泌,學習效果更好
    ,一到學習就精神不濟,愁眉苦臉抓耳撓腮,積極性非常低。、更有效率?也就是說,促進大腦多巴胺的分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4)腦電生物反饋訓練腦電生物反饋訓練的原理是通過儀器訓練讓孩子的腦神經細胞,逐漸習慣在枯燥的環境下產生適量的神經遞質(如多巴胺和腎上腺素)並保持穩定,從生理上讓大腦養成高效用腦的習慣,讓孩子的注意力和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 巧用大腦多巴胺給予孩子學習驅動力,2個方法讓孩子對學習上癮
    在我們的身邊,總有那麼一些孩子,看起來總是比其他孩子慢半拍,走路、吃飯、寫作業,別的小朋友都已經開始下一個任務,他們還在進行上一個任務的掃尾。,家長也可以利用多巴胺分泌原理,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保持心情愉悅,幫助孩子養成專注學習的好習慣。
  • 100分獎勵新衣服:會削弱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要用多巴胺控制法
    也就是說,父母為了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而給予額外的物質獎勵,反而會一點點削減孩子的學習興趣。02要增加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孩子的內感報酬就可以了根據「德西效應」我們知道,要增加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只需要增加孩子的內感報酬,而不要給孩子額外增加外在報酬就可以了。
  • 孩子不是越學越笨,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讓他們失去學習動力
    讀者提問關鍵字:缺乏信心、懶惰、初高中、不愛學習「你倒是說話啊!」三年級的時候,每次幫兒子訂正試卷,講錯題的時候,兒子就好像電腦死機了一樣,反應速度奇慢無比,急得我總要語氣不善的催促。更不用說智商突降50%,很簡單的計算也做不出來,有時候我真疑惑:這是不是「上學上傻了」?其實,兒子不是「上學上傻了」,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讓孩子在學習中就無法得到愉悅感,大腦會自然的迴避那些產生痛苦的行為,孩子會變得更懶、更沒主動性和行動力。當人類體驗成功時,受A10神經的刺激,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
  • 孩子磨蹭別光催!控制負面情緒緊迫性,保持前額葉穩定,愛上學習
    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這一行為,把多少溫柔媽媽由此變成了「催媽」?早晨催起床、放學催作業、晚上又催著孩子睡覺……看到孩子在那兒磨磨蹭蹭地起床、放學後拖著就是不去寫作業……當媽的心裡就像麻了爪兒似的,忍著忍著就又叉腰高嗓地對孩子開催。
  • 孩子缺乏學習動力?不是激勵不到位,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
    導讀:孩子缺乏學習動力?不是激勵不到位,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缺乏學習動力?不是激勵不到位,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學習時反應慢,是腦子笨嗎?嘗試提高多巴胺,大腦立刻變靈活
    注射到血液內的「多巴胺」因為有血腦屏障的存在,並不能作用在大腦上。孩子學習被動,我們可以利用大腦對「多巴胺」的依賴性,讓孩子在學習上多次體驗成功經驗,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促使孩子愛上學習,繼續努力。
  • 多巴胺&正腎上腺素兩類神經傳導物質,助力孩子高效學習
    積極專注力:當孩子在做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情時,就會受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多巴胺的影響,讓他們能體會到完成後帶來喜悅的報償性體驗,給他們帶來幸福、自由和能力充沛的感覺,讓他們心情愉悅。在興趣培養過程中,孩子很容易會受多巴胺影響,能保持長時間的專注,
  • 保證前額葉皮質區神經元穩定波動,養成自主選擇注意力習慣,2個方法讓孩子保持高效學習狀態
    我家孩子6歲,平時挺機靈的,但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靜不下心來。平時在家寫作業,不是要上廁所,就是要喝水的,老師也經常打電話來反映孩子上課總走神,小動作有點多,時不時還和同學講話,擾亂課堂紀律。平時學習也很粗心大意,總是出錯,學習成績是班裡倒數,有時候想跟他講講道理,他還很不耐煩,發小脾氣,現在還在讀小學,以後可怎麼辦啊!
  • 促進前額葉皮層的多巴胺反應,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更有勁
    正常來說,我們大腦分泌的多巴胺是保持在一個合理範圍內,但是沉迷「短期快樂」,會讓多巴胺大量釋放,大腦初期將大量的多巴胺轉化為愉悅感,但是隨後大腦會調高多巴胺吸收的闕值。因此離開這高度刺激的環境,大腦正常情況下產生的多巴胺會越來越少,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越來越難感受到快樂。
  • 三年級孩子成績開始滑坡?科學促進多巴胺分泌,正確激活大腦伏紋狀體和伏隔核,2個方法讓孩子學習主動又高效
    孩子期末考試結束,很多家長都陷入了極度焦慮的狀態,有家長留言說:孩子一上三年級,就各種不省心,之前全科一百分,現在都跌倒80開外了;以前學習還挺主動的,現在我跟孩子爸爸兩個人要對他三催四請才肯去學。在這個過程中腹側紋狀體中的多巴胺神經元會釋放多巴胺,並將產生的多巴胺傳送到伏隔核中,再通過背側紋狀體投射到前額葉中,讓大腦各腦區連成一個通路。
  • 不是所有的物質獎勵,都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2招教你正確使用大腦獎勵機制,培養良好習慣,高效學習
    比如,當孩子按時完成作業、考試得高分、吃飯不挑食、物品擺放整齊等時,就會給予孩子一定的物質獎勵,來提升孩子做事積極性。人們都不喜歡有危險性的東西,都喜歡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因此大腦會自動產生多巴胺,從而吸引我們進行下一步的行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獎勵系統」。當孩子在學習中獲得一定成就感時,大腦便會獲得多巴胺獎勵,使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並能夠進一步的鼓舞孩子學習,提升積極性。
  • 孩子學不會是「太笨」?3招,用音樂提升記憶,讓孩子學習更高效
    3.打開「多巴胺」分泌通道,讓大腦處於愉悅狀態醫學研究表明:當人聽到一些能讓自己舒緩和放鬆的音樂,腦垂體就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DA,或3-羥酪胺,3、4-二羥苯乙胺),分子式為C8H11NO2。它是一種神經遞質傳導物質,幫助細胞傳送脈衝,主要傳遞興奮和開心的信息。多巴胺的持續分泌會讓人一直處在非常好的狀態,高效學習、開心生活。
  • 提高孩子成績靠學習加量?保持腦緣系統發育穩定,促進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分泌才是關鍵,3個方法用起來
    這三個系統是分階段先後發育的,其中大腦皮質層是最後發育的系統,在青春期才進入高速發育期。小學階段的6到12歲,是腦緣系統發育的關鍵期,與人的情緒、運動、血壓、血糖相關的神經系統主要在這個期間發育。多巴胺是種正向的情緒物質,人要興奮,大腦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們的快樂中心伏隔核裡面都是多巴胺的受體。血清素則跟我們的情緒和記憶有直接的關係。血清素增加,記憶力也會變好,學習效率更高,成績自然進步快腎上腺素則跟注意力有直接關係,它能讓孩子的專注力增強。
  • 讓孩子高效完成假期學習目標的超強幹貨!增強網狀激活系統+促進大腦快樂素分泌+3條詳細目標制定建議!
    只有當我們完成了預設目標,作為獎勵,大腦才會增加快樂素的分泌,讓人感受到滿足和成功的喜悅。這其中,具有獎賞效應的刺激使中腦腹側被蓋區多巴胺能神經元簇放電增多,導致突觸末梢多巴胺釋放瞬時大量增加,多巴胺系統因此被認為是大腦的「獎賞中心」。多巴胺升高直接影響情緒,可以調節多種形式的學習與記憶,如刺激-反應聯結學習,增強式學習,工作記憶等等。
  • 孩子心散了,不想學習怎麼辦?不急不逼,給他補充一點多巴胺
    我一直都在想,真正激勵孩子,還是要調動他的學習熱情,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但激發學習熱情這事,我們都知道它有多難,絕對任重道遠,比登天還難我有時也這樣誇小川,但後面會接上更具體的鼓勵:「這本英文書你肯定讀的下去」,「這首曲子你肯定能練好,別著急一句一句來」等等。長此以往,我們的鼓勵會在孩子的心裡播下種子,慢慢開出自信的花。當他們心裡開花,會多多分泌多巴胺,讓他們更有動力去挑戰懶惰的大腦。面對新的任務,「懶惰」的大腦,通常會一頭扎進舒適圈,採取「迴避」的態度。
  • 提高大腦神經活躍度,掌握遺忘規律即可高效學習
    ,就會受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多巴胺的影響,讓他們能體會到完成後帶來喜悅的報償性體驗,給他們帶來幸福、自由和能力充沛的感覺,讓他們心情愉悅。另外,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在興趣培養過程中,孩子很容易會受多巴胺影響,能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