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煩惱的一大問題
孩子一學習就沒勁,不積極
批評、責罵都沒啥效果
甚至孩子越來越討厭學習了......
怎麼辦?
01
在課堂上,我們偶爾遇到一些老師在正式講課前,活躍一下課堂氛圍,喚醒孩子上課的熱情,提升教學效果,這其中是有科學道理的。
研究發現當人們變得興奮時,體內會釋放出腎上腺素等激素,輸送到大腦「杏仁體」中,調節情緒和大腦中的記憶區域,大腦神經遞質的分泌,也能調控人的注意力,最終會改變一個人吸收與記憶事物的過程。
研究人員把這種興奮度與表現水平之間的關係稱之定律。
對於簡單任務而言(圖中虛線所示),興奮感會將表現水平推向一個趨於平穩的高度;而對於挑戰性較強的任務(圖中實線所示),適度的興奮能得到良好表現,而過度興奮會對表現水平產生負面影響。
02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一到學習就精神不濟,愁眉苦臉抓耳撓腮,積極性非常低。
因為相比起電視和遊戲,學習相對來說是枯燥乏味的,無法吸引孩子,也無法調動孩子大腦的開心和興奮,以至於他們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
還有一些家長發現,當孩子寫作業不專心的時候,提醒、批評甚至是責罵,短時間會有效果但很快孩子又犯同樣的錯誤,甚至有些孩子越罵越不能集中注意力,對學習更加厭惡,甚至對家長產生了對立違抗情緒。
這也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確調動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對學習這件事產生了緊張、害怕、厭惡等負面情緒,影響了注意力的發展。
那麼如何才能促進大腦產生適當的興奮,讓孩子能夠在學習和做事中更為專注、更有效率?相信我們都聽說過這個大名鼎鼎的元素——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負責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
神經生化研究也早已發現,多動衝動、注意力不集中的患者,大腦內神經化學遞質(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就存在失衡的情況。
也就是說,促進大腦多巴胺的分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
03
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提升孩子?在這裡也分享4個建議,希望能給家長帶去幫助。
(1)父母可以給孩子設定目標,並在實現它們後獎勵孩子。
這個目標必須是切合實際,孩子稍加努力就可以實現它的。給這個目標分成幾個階段性的小目標,每當孩子實現一個小目標時,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作為獎勵。
多巴胺水平上升就會進一步激發乾勁,形成良性循環。
(2)每天安排一段時間讓孩子運動。
運動過程中,大腦中會產生血清素,血清素可以控制壞情緒、衝動以及攻擊行為。運動過程中,大腦還會產生多巴胺,會讓孩子感到興奮、開心。
(3)通過飲食增加多巴胺。
吃富含酪氨酸的食物,身體需要有酪氨酸才能產生多巴胺。酪氨酸是一種胺基酸,當它進入體內時,會被送往大腦。
負責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元會在其它酶的幫助下,將酪氨酸轉換成多巴胺。例如:乳酪、魚、肉、穀物、乳製品、豆類、大豆。
(4)腦電生物反饋訓練
腦電生物反饋訓練的原理是通過儀器訓練讓孩子的腦神經細胞,逐漸習慣在枯燥的環境下產生適量的神經遞質(如多巴胺和腎上腺素)並保持穩定,從生理上讓大腦養成高效用腦的習慣,讓孩子的注意力和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04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興奮度需要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過高或者過低都不是最好的狀態。
所以家長尋找訓練方法去提升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認準專業科學的方法。
家長不妨在今天的文章內留言說說,你們覺得孩子上課、寫作業的積極性和狀態如何?
如果家長覺得自己無法很好地判斷孩子究竟屬於哪一種情況,並想要了解更多專業的提升方法,在文章下方或私信留言,專家老師會為大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