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批判幾千年的封建迷信,現被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公務員考試

2021-01-11 鄧朝芬說歷史

一提起《易經》,相信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封建迷信和佔卜。

比如之前2019年《易經》被納入了國考的時候,就引發了很多網友的爭議。部分網友發出「當公務員還要學學算卦」等類似調侃,由此可見人們對《易經》的固有印象。

事實上,這裡面的誤會大了!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而神學都是現階段科學無法解釋的科學。

在國外,有西方學者提出《易經》是超科學的存在。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表示,《易經》的卦象可以包容一切,包括最精緻、最細微、超感覺的那部分。實際觀察時的情境是偶然性的撞擊,而不是因果元素匯集產生的明確結果。

而在中國,問過著名哲學家、中國院士馮友蘭先生也曾在生命最後時刻留下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易經》為何會受到這樣的肯定?

《易經》不僅僅是算命,他蘊藏著改命之道

《周易》號稱最難懂的一本書,因為它是很形而上的書,也就是談哲學。後世拿它用來談命理,倒也適合。

那麼《周易》為何用來算命會如此準確?

這是因為它揭示了一個人、一個組織發展的基本規律,既然能夠囊括天地宇宙與眾生,作為個體的你,自然也逃脫不了。這種規律無處不在,只不過跟地心引力一樣,大多數人不會刻意去探究。

人的命運要按照天命來改,要符合天道。天道就是宇宙變化的大規律裡,其中有一種規律,叫因果律。坤卦中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這就是因果,做善事的人有善報,做惡事的人有惡報。

再比如否極泰來,否卦和泰卦,地在上天在下是泰卦,天是陽氣要上升,地是陰氣要下降,這樣陰陽就溝通了。

人與人之間矛盾是怎麼造成的,矛盾的99%就在於誤會,誤會的99%就在於不溝通,不溝通就是否卦了,就兇險了,所以這個卦是告訴我們要陰陽要溝通,天地要交合。

《易經》告訴了我們這個天道規律,你按照這個規律來做,就可以趨吉避兇、趨利避害,這就是改命。

由此可見,《周易》與其說算命,還不如說是指導人更好地為人處世的哲學,哪怕是經營企業,治理國家,《周易》說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也一樣適用。

《易經》對我們的現狀也具有指導意義。

目前,每個人、每個組織都承受著壓力,這種境況好比《易經》的困卦,進退維谷,艱難前行。

但是困境總會過去的,困卦之後是井卦,對外擴張受阻,那麼就要提升自己,深度挖掘自己的潛能;井卦之後是革卦,提升自己帶來變革,大浪淘沙見真金。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活水源頭

《易經》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中華文化的活水源頭。

它不僅是一本用於佔卜之書,更是一部具有獨特思維方式的哲學著作,其中潛藏著萬物變化、未來事態發展的規律,同時你的一餐一飯、一呼一吸、一言一行都與這部經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由此可見,《易經》並非我們想像之中的那麼神秘莫測,更不是什麼封建迷信,只是有很多內容還有待解讀。

在現代社會中,星座和塔羅的流行,反映了當今社會快餐化、碎片化的知識獲取。我們享受著新時代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又似乎面臨著嚴重的文化缺失,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對《易經》相當陌生,甚至覺得這根本就是封建迷信。

而易經裡藏著的是我們老祖先幾千年的智慧,大部分人更是沒耐心研究了。

如今我們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從小學生開始,一股熱愛、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潮已經興起有一段時間了,越來越多的人也重視起我們的傳統文化,越來越多的講目光聚集到我們博大精深、充滿智慧的傳統文化上。

身邊的很多朋友也都很想讀一讀,學習一下《易經》,但他們都覺得《易經》太過於高深,又是文言文,別說是將裡面的道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了,就是光讀起來就很費勁也很無聊,即使想讀也有些力不從心。

但一次有個朋友偶然發現了這本《圖解易經》,讀完後感到很驚喜。這本書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朋友從學到了很多,對人生也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本書在全譯其原文的基礎上,在每一卦每一爻後面都加入「啟示」小節,用通俗的語言和生動的故事為你掃清所有閱讀障礙,準確理解原著的精妙。並且給每一卦都配以古籍《斷易天機》中繪製的古圖,並對圖中謎語般的寓意進行破解。

這本書是採用圖解的方式,深入解析《易經》原文中的道理,通過圖畫、圖標並結合實例,讓原本枯澀的內容變得通俗易懂,讓人一看就懂,一讀就能理解其中蘊含的奧秘,在這裡推薦給大家。

《易經》是群經之首,智慧源頭,一經在手,運轉乾坤。這樣一本僅需56的書,卻蘊藏著如此的大智慧,令人終生受益。

心動的話,只要點擊下面圖片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被質疑幾千年的迷信,如今被證實為「 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說起《易經》這本書,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大概都會是「封建迷信」,在過去的幾千年中,《易經》的確飽受質疑。而說到最近幾年有關於《易經》最受爭議的一件事,還要數去年《易經》被納入了我國公務員考試的範圍。對於此事,引發了無數網友的熱議,他們十分不解的是,當公務員為什麼還要學算卦?由此不難看出,在大部分國人心中,都對《易經》存有封建迷信的刻板印象。但是在科學界有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 周易:被質疑3000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說起《周易》,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封建迷信,因為裡面對未來的預測,佔卜等,這種說法一直延續了3000多年,但事實是,它的預測都成功了,而如今也更是證明這《周易》不光不是迷信,還是超科學!1965年,尼倫伯等人破譯了遺傳密碼,等到多年以後,西方的學者才驚奇地發現,《遺傳密碼》和中國《周易》的64爻卦象驚人的一致。經過這一系列的驗證,人們終於承認,《周易》不是封建迷信,而是真正的超科學!
  • 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學者卻稱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姬昌《易·中孚九二爻辭》公務員考試歷來都會吸引眾多學子參與,通過了考試能得到一份體面、穩定,助益國家的工作。能讓自己前途光明,也能讓父母安心。公務員考試綜合性較強,涉及面也比較廣,是對考生個人素質和能力的全面檢驗。針對選拔的目的,國考試題通常都正統、規範,不會出現爭議性文化。但2019年的國考題中,卻引用了易經繫辭。
  • 被質疑6500年的奇書,不是迷信而是超科學!還納入中科院博士考試
    中國有一本上古奇書,就被質疑封建迷信長達6500年!這本奇書便是中國的《易經》,自從伏羲八卦誕生以來,很多人利用卦象來預測未知的事情,關鍵是都預測成功了!說它邪門,還真是說不通裡面的道理和規律,很多人就說這不是迷信嗎?但是到了現代,種種證據表明,這易經不光不是迷信,還是超科學!
  • 被質疑了幾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比如之前2019年《易經》被納入了國考的時候,就引發了很多網友的爭議。部分網友發出「當公務員還要學學算卦」等類似調侃,由此可見人們對《易經》的固有印象。事實上,這裡面的誤會大了!科學的盡頭是神學,而神學都是現階段科學無法解釋的科學。
  • 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一部分網民傳出「當公務員也要學習算卦」等類似調侃,因此可見大家對《易經》的固有印象。實際上,這裡邊的誤解多了!科學的盡頭是神學,而神學全是現階段科學無法解釋的科學。在海外,有西方國家專家學者指出《易經》是超科學的存在。
  • 《易經》存在著了6500年,被證實是超科學研究,並不是封建迷信
    《易經》存在著了6500年,被證實是超科學研究,並不是封建迷信三十幾年前,有一個知識淵博的專家學者,在人生的最後一分鐘,留下來了一句話臨終遺言,「我國未來肯定會熠熠生輝,要留意《易經》」,這名老人家也就是有名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
  •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是封建迷信?科學家證實:它是超科學!
    科學家對於中國傳統的文化《易經》進行了批判,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麼萌發現代科學基礎,是因為我們的一些傳統思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易經》中的一些精髓是很難被人們完全的所掌握的,這本書不僅中國人將它當作是一本迷信的書籍,外國人更是將它肯成一本咒語集,認為《易經》裡的內容太過於難懂,並且覺得一點用處也沒有。
  • 被批判為封建迷信的《易經》,其實是超科學,現已加入公務員考試
    在過去,一提起《易經》,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佔卜」「風水」「算命」「封建迷信」。比如在2019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中,一道關於《易經》的考題,就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考公務員還要學會算命嗎?」「《易經》不是迷信嗎?」等言論在網絡中甚囂塵上。其實,大家對《易經》有著很大的誤解。
  • 誕世6千餘年的「迷信」,現被證實為超科學,社科院特開設其專業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神學都是現階段科學無法解釋的科學,所以很多西方學者提出《易經》是超科學的存在。在很多人的眼中,《易經》太過於玄妙,書中的精髓很難被完全掌握,但在1990年,有一位老人在臨終前的最後一句遺言,就提起了《易經》。
  • 《易經》存在了6500年, 被證實是超科學, 不是封建迷信!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神學都是現階段科學無法解釋的科學,有西方學者提出《易經》是超科學的存在。在很多人的眼中,《易經》太過於玄妙,書中的精髓很難被完全掌握,很多中國人認為這是一本迷信的書籍,有些外國人則將它視為一本咒語集,總之就是故弄玄虛不可相信。
  • 被質疑了三千年的書籍,如今卻被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了國考
    它是1本被質疑了三千年的書籍,現在卻被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了國考。這篇文章帶領我們一起來認真了解一下這本書。一、經典代表作品,內函玄機實際上上本文提及的哪部代表作品,說的就是古人所遺留下來的《周易》,也就是之後演變而成的《易經》。這本書的造成,很大程度上上與我國初期大家的認同度擁有 很大關係。
  • 被質疑是「中國迷信」6500多年的《周易》,終於被證實是超科學!
    馮友蘭先生被國人質疑是「封建迷信」,足足有6500多年的伏羲八卦,西方學者卻提出來,它其實是「超科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易經》中的精髓很難被人完全掌握,不僅中國人將它看做是迷信的書籍,外國人,將它看成了咒語集,認為它的內容太過於難懂,並且一點用處也沒有。榮格卻說:在古代中國人的眼中,實際觀察時的情境是偶然性的撞擊,而非因果因素匯集所產生的明確結果。
  • 6500年前「橫空出世」,被認為是中國迷信產物,如今證實為超科學
    根據人們對算命風水職業的固有印象,人們也會理所當然得認為,《易經》是屬於道家的學問,所以總有人認為它是封建迷信。事實上,這裡面的誤會大了!這個誤會一直持續到1990年一位老者在彌留之際的話: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一位老人病逝,臨終前,這位老人留下了一句忠告:「「要注意《易經》,中國將來一定會因它而大放光彩」。」
  • 中國人質疑了6500年的易經,卻被證實是超科學!國家院士生前告誡
    根據人們對佔卜風水的固有印象,人們會想當然地認為《周易》屬於道教,所以總有人認為它是封建迷信。其實,有一個很大的誤會!這個誤會一直持續到1990年一位老者在彌留之際的話: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一位老人因病去世。
  • 中國院士臨終前曾留告誡,《易經》被質疑6500年後被證實是超科學
    易經是一本解釋天地規律的書,但卻因為其中玄妙,深奧的記載,被中國人質疑了6500年,認為這是迷信,不能學。但這個說法本來就是無稽之談,現在更是被打臉,因為《易經》現在已經被證實是超科學!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病床上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 僅6000字殘卷的《易經》,曾被認為是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1990年11月26日,一位學識淵博的老者躺在北京協和醫院裡奄奄一息,囑咐完遺囑之後,老人空蕩蕩的看著窗外的世界;一位學生走上前問到老師,有沒有想要留下的;老人思索了片刻,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 6500年前「突然出世」,誤認為是中國迷信活動,今被證實為超科學
    但也有人提出,《易經》只不過是一本虛假的書,而且還是一種迷信。所以關於《易經》的文化,大家總是爭辯不休,那麼《易經》到底是哲學還是一種迷信呢?其實,即使是現代科學也不得不承認,《易經》的文化很厲害,未必不是一種超科學。
  • 歷經6500,終於被西方學者證實為超科學
    《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佔卜書籍,成書時間距今大約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西周時所創作,關於《易經》的由來曾經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易經》是人類先祖伏羲所創,還有人說是當年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時無聊時所推演出來的一部奇書。
  • 中國人質疑6500年的奇書,不是迷信而是超科學!國家院士臨終告誡
    易經是一本解釋天地規律的書,但卻因為其中玄妙,深奧的記載,被中國人質疑了6500年,認為這是迷信,不能學。很多人對《易經》的印象還停留在算命書上,認為是迷信活動的書籍。《易經》上邊記錄著許多 神奇的言語,實際上這種佔卦並非是迷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