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電燒和柴燒有何區別?怎樣判斷柴燒還是電燒,兩者誰更好?

2020-12-20 宋韻建盞

建盞柴燒與電燒是現在比較常用的兩種燒制工藝,也是讓盞友跟收藏者比較難以區分,無法評判孰好孰壞的根本認知點。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建盞柴燒與電燒的區別以及產品的不同。

柴燒

一般來說,柴燒作為中國最傳統的燒制方式,凡是用柴為燃料燒成的建盞,都能被稱為柴燒建盞。

柴燒建盞的缺點在於溫度不好控制!柴窯裡並不是每個位置的溫度都是一致的,而是存在差異的,窯的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左半部分與右半部分都會存在溫度差,而且這種溫度差往往會達到數百度,這也是導致柴窯燒成率不高的原因。

也正是由於溫度與火焰的不可完全控制,很多人會覺得柴燒的難度會比電燒的難,也因為古代都是柴燒,所以很多人會誤認為柴燒比電燒的要正宗。不過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實際上,柴燒建盞的難度已經大大降低了。

電燒

與柴燒種種苛刻的燒制條件相比,電燒就簡單多了。它是藉助現代科技的一種產物,在一個密閉的小箱內,通過微電腦控制器來控制爐內的加熱棒給建盞鐵胎加熱。這種燒制工藝不會產生火與土的煅煉,對氧化、還原氣氛以及溫度可控。

通過溫度的設定,當箱內達到所設定的窯溫,就會自動停止發熱,說白了就像恆溫空調一樣,也其受熱均勻,這樣出來的作品往往外形色澤較為統一、精細。而且電燒的晶體立體度,飽滿度,目前來說,也要勝於柴燒。

兩者誰更好?

電燒相對柴燒來說,會比較穩定可控,所以電燒往往能燒出特別穩定,漂亮的晶體,非常有辨識度!當然,反過來也是,柴燒也可以燒出電燒沒有的花色,因為畢竟還有落灰等的作用。

當然,無論是電燒還是柴燒,咱們都要先看作品本身,而不是簡簡單單的通過電燒還是柴燒,來判斷哪個更好一些,它們之間沒有什麼可比性,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罷了。

建盞只要滿足:胎質選取正宗、手工制胎手法規範、燒制工藝過硬、釉料調製專業可靠這些基本要求,都會創造出不錯的建盞。就像烹飪美食一樣,不是看你用的柴火灶還是煤氣灶,關鍵還得看食材好壞和烹飪技術。

宋韻建盞,專注建窯建盞文化傳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盞或更多建盞相關的知識,歡迎評論私信~

相關焦點

  • 建盞柴燒和電燒有什麼區別?用柴燒好還是電燒好?
    建盞和其他瓷器一樣,燒制方法分為柴燒和電燒,而柴燒和電燒有什麼區別呢,是用柴燒好還是電燒好?電燒建盞柴燒和電燒的區別:●柴燒自古以來就是工藝師傅所遵循的燒制技藝,而電燒則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燒制手段●柴燒和電燒其原料是完全一樣的,不過兩者的升溫方式不同,窯內的環境也就略不同,一般柴燒的釉面溫潤度會好於電燒。●柴燒出的建盞氣泡大小不一,有一定層次感,電燒出的建盞氣泡大小均勻密集。
  • 何為柴燒?柴燒建盞有何難度?傳統柴燒和電燒、氣燒有什麼區別?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柴燒建盞的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此,同樣燒成難度的體現也在於此。任意選擇一個柴燒盞,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即便是同一窯內的建盞,釉色斑紋的變化都有可能天差地別。何為柴燒?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燒制方法,最重要的燃料就是木材,燒制瓷器時把木灰與火分開,避免直接接觸,使釉色外觀一致。土胎、火候和木灰的交融,是形成柴燒盞體表色澤的最重要因素。燒制過程中產生的火痕,自然也就成為人工難以達成的美妙紋路。柴燒建盞有何難度?
  • 建盞鑑別:柴燒更好?電燒和柴燒之間的區別,你真的了解嗎?
    很多人玩建盞,也知道柴燒的建盞更好。可是你知道為什麼嗎?柴燒與電燒的區別1.柴燒更加不好控制建盞柴燒的話,它的釉面色調會有所不同,而且機器燒制會更加均勻和緻密。建盞用柴火時,通常需要不斷添加柴火。那些用柴火做飯的人都知道,控制火勢並不容易。
  • 柴燒建盞憑什麼價格是電燒的十倍,貴在哪,你更喜歡柴燒還是電燒
    這種古老的燒制技術隨著建盞的繁榮而復興,重新受到市場的追捧,被新一代陶藝人所傳承。並且就目前的市場來看,柴燒建盞普遍比電燒盞來的貴,那究竟柴燒建盞貴在哪裡?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分析下。遵循古法技藝燒制首先柴燒是一種延續宋代的古法燒制方式,以松柏木為燃料。
  • 建盞是什麼?柴燒盞一定比電燒盞好?建盞是越貴越好嗎?
    建盞的釉的釉是否有重金屬,最早應該從假建盞上面說起,也就是那些不是本地材料的外地仿製品。 而建盞所帶有的特色,兔毫、鷓鴣斑之類的紋理,必須用本地材料才能燒制而成,外地茶盞沒法達到這個水平,尤其是曜變盞。
  • 知識貼:傳統柴燒建盞和現代燒制建盞有哪些具體的區別?
    隨著建盞這種喝茶工具日益在我們的生活中普及,很多人都想了解關於建盞的很多相關知識,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古代傳統柴燒建盞和現代設備燒制的建盞的一些區別,今後有朋友需要入手後者收藏建盞的時候可以更好的進行鑑別。
  • 解讀丨九龍窯傳承人帶你揭開柴燒建盞的神秘面紗
    柴燒作品體表的色澤完全來自土胎、火候和木灰的交融,藉由自然落灰留在作品上形成一種自然落灰釉,燒制過程留下的火痕,也為作品構成人工難以達成的美妙紋路。火與木的交融 自然落灰▼▼▼傳統柴燒和電燒所表現出來有什麼區別呢?
  • 除了受到盞友追捧的柴燒 建盞還有哪些燒制技藝?
    即使是同一配方在不同的燒成條件和氣氛下,也會發生不同的反應,所以說燒窯成功與否決定了建盞品質的優劣。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目前建盞市場的三大主流燒法:傳統的柴燒以及現代的電燒、氣燒。1. 柴燒柴燒是一種延續宋代的古老燒制方法,以松柏木為燃料。
  • 建盞怎麼看好壞?為何大家越來越喜歡柴燒盞,柴燒盞有啥特點?
    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瓷器燒制技藝,柴燒的作品往往有著不同其他瓷器,非常獨特的魅力。 雖然這種燒制方法與現在的環保理念,或多或有一點違背,不能像以前那樣,成規模的燒制,但是盞友們對柴燒建盞的喜愛,還是一點沒減少。
  • 科普:龍窯柴燒建盞
    又因使用傳統柴火燒制,所以在燒的過程中有自然落灰,灰土板結在產品身上,出窯時灰頭土臉,難睹尊容,但上水一衝洗立即顯出質樸的本色,更為變幻莫測的色彩蒙上了一層不可預知的神秘。龍窯採用自然通風方式,選用松木為燃料,火借風勢,窯溫可達1300度以上,能形成豐富落灰和滋潤肥厚的釉層,且有很好氧化窯氛,燒制的器物色彩變化豐富,透氣性好,材質穩定,且每件器物獨一無二,有很好收藏性和實用性。2、龍窯柴燒特點①柴燒不較現代電燒華麗,但古樸有雅韻。
  • 柴燒撞上氣燒,你還在傻傻分不清?看完這三點秒破建盞迷局!
    目前建盞市場大體分為三種主流燒法:傳統的柴燒以及現代的氣燒和電燒。儘管便捷燒制下的建盞成品樣式更為可控,但柴燒建盞樸素天然、歸於本原的美明顯更受建盞愛好者推崇。在各美其美的同時,小編跟大家探討下建盞氣燒與柴燒的區別,方便大家入手建盞。
  • 柴燒紫砂壺與普通紫砂壺的區別
    柴燒紫砂壺那被火焰炙燒的強烈氣感,那在空氣中舞動的溫度,最後歸於平靜的溫柔,只有用火柴逼出的歷練,才能讓沉睡的陶土煥發一新,燒出有濃烈歸屬感且耐人尋味的作品。鱗眼除了投柴,也用來看火,就是通過坯的顏色判斷窯內溫度。4、因為窯內可以出現局部氧化和局部還原的氣氛,所以真正意義的窯變,只有龍窯才能燒出。
  • 何為柴燒建窯建盞?龍窯與倒焰窯柴燒又有何不同?怎麼區分兩者?
    柴燒歷史較為悠久,建盞的燒制一開始就是採用柴燒法,用最傳統的木材進行升溫,而柴燒又分為傳統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有不少盞友剛看到看到這個兩個詞,不知道如何區分兩者,所以我們就來談一談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
  • 柴燒魅力何在?一窯僅存數十隻 除了珍貴還有「真貴」
    柴燒是一種極為古老的燒制方法,燒制時需罩住瓷胎,將木灰和火與之隔開,避免其直接接觸瓷胎,否則釉面成色不一致,釉面有了灰或者火的痕跡,那就要被判為"瑕"了。不過,這個在中國古代社會正統制瓷標準中在技術允許的情況下不被欣賞的"瑕",卻在現代受到了人們的追捧。
  • 柴燒的時代已經落寞,為什麼大師們還在堅持?揭開柴燒的神秘面紗
    建盞非遺匠人詹桂溪和他的龍窯柴燒建盞▼(視頻)十個人裡九個人不知道的瓷器?曜變建盞到底有什麼神秘之處?福利:私信回復「老盞」可免費獲取159套精美建盞老盞圖集柴燒,作為一種古老的陶瓷燒制技藝,它的發展與伴隨了中國瓷從粗放到精緻,由原始到高級的演化過程。
  • 李有興——龍窯柴燒的匠人心
    建盞非遺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離不開淳樸踏實的建盞工藝人,他們秉持著吃苦耐勞的品質和專注認真的精神,勤勤懇懇、日以繼夜的堅守在窯邊,等待出窯時的驚喜,也等待燒盞歲月中的回饋。建盞匠人,看似平凡又辛苦的工作,他們長期跟土與火打交道,卻依然可以在土與火中譜寫出建盞的光輝。也正是點滴的平凡孕育了不凡,在建陽這片土地上,我們有幸得遇這樣一位勤勉與信念皆具的建盞工藝師,他的名字叫李有興,他為我們講述了對建盞的別樣情懷……
  • 建盞精品是什麼?建盞的好壞怎麼區分,怎樣分辨建盞的好壞?
    後來建盞雖然因為不可逆的歷史原因,沒落了八百多年,但經過國家扶持和工藝大師們的不懈努力,建盞這一世界陶瓷藝術的瑰寶還是被恢復了。不過,相對於普通的茶杯、茶碗,光彩奪目的建盞對於很多人而言,還是顯得有些稍稍神秘。特別是對剛入門的盞友來說,雖然非常感興趣,但卻遲遲不敢入手,老是害怕高價買到不好的一些建盞。
  • 柴燒建盞的五大特點!
    隨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也使人們對瓷器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多人崇尚自然,追逐古樸;而柴燒又是符合這樣的審美標準,燒制出的建盞古樸脫俗。但是,你真的了解柴燒建盞嗎?一、什麼是柴燒?二、柴燒建盞有什麼特點?建盞燒制窯爐有許多種,龍窯燒制又有什麼其它特點呢?1、柴燒建盞釉斑雖然沒有電窯燒制現代油滴表面的華麗,但是柴燒盞的單調中細賞微妙豐富內在美襯託出古樸韻味,品茗時卻是別有神韻。2、柴燒盞在燒制過程中需要不斷加柴,導致了溫度忽高忽低,氣泡大小不一,有一定的層次感。
  • 柴燒的時代已經落寞,為什麼大師們還在堅持?看懂這三點就夠了
    柴燒是建盞最古老傳統的燒制方式,以木材作為單一、主要的燒窯燃料。在兩宋時期就有窯爐群聚,長龍窯多達九十九條的窯燒盛況。如今在建窯遺址發掘整理的目前國內最大的龍窯遺蹟,長達135.6米,一窯約摸有十萬件瓷具,可見當時生產規模之大、產量之多可見一斑。雖然現在隨著燒制技術的成熟,電燒、氣燒的出現,但還是有很多大師在堅持柴燒。
  • 白話建窯建盞龍窯柴燒工藝
    為何宋代建窯建盞在日本擁有至高無上的推崇,它的工藝和藝術特點有何神奇之處呢?今天我們以白話文形式為盞友們做深入解析,精彩不容錯過!首先聲明一點,本文僅代表習古堂官方的觀點,是我們根據平時燒制龍窯的經驗給大家做一次深入簡出的工藝解釋,方便喜歡建盞的朋友們更好的了解龍窯盞的整個製作工藝。龍窯柴燒建盞應該給它分成兩個部分解釋,一個是窯外的工藝,一個是窯內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