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像吵架一樣,嗓門大得到整條街都知道,第2天所有的老人都對著孩子指指點點,讓孩子有著非常大的心理陰影,甚至很害怕,一出門就看到別人質疑的目光,原本心裡的愧疚漸漸變成了怨恨怨恨自己的母親,為何這樣對待自己,很多時候我們低聲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一種智慧。
什麼是低聲教育?有什麼特點?
低聲教育是與大喊大叫相反的一種教育方式,通過合適的語言,肢體動作和正確的措辭去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教育,讓孩子能夠接受自己的教育,並且這樣的教育讓孩子的心理產生最小的反抗。
它的主要特點就是嗓門小,語氣錯詞正確,同時肢體動作也不過激,使用心平氣和的狀態和孩子進行溝通和教育。
這樣的教育有什麼好處?為何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很多時候是不理智的,所以才會對孩子大吼大叫,確實是很多熊孩子做的那些事情讓人特別難受,總想把自己孩子教育好,不讓他成為危害社會的人,所以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特別不理智,學會了低聲教育,就會讓自己控制自己的行為,理智用平靜的狀態教育孩子。
如果家長不理智,孩子是特別害怕的,那麼他害怕的情緒就佔據了他整個思想,根本就沒有辦法再接受你的教育。所以我們如果非常理智的話,孩子進行溝通教育,那麼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是教育,而不是讓他另外的情緒佔據思想。
1.低聲教育控制父母的情緒,也能讓孩子不被其他的情緒佔據自己的思想。
孩子做錯了事,第1件事情就是為自己找藉口,還是一位自己找藉口,我們就覺得孩子根本就沒有悔過之心,低聲教育可以讓我們先發制人,越冷靜的狀態,其實孩子心裡越害怕。因為他覺得這件事他真正做錯了,他也不敢找任何的藉口。
我們經常發現,很多父親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沒有立馬教育,而是選擇冷靜的狀態去溝通,這個時候孩子就會下意識的知道自己真正的犯錯了,心裡就會產生愧疚感,對父親的教育不會那麼反抗。
2.低聲教育可以先發制人,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對於我們後面的教育,孩子不會心理反抗。
無論孩子犯了什麼錯,我們都是憤怒的,憤怒的過程就會使我們的頭腦不清晰,就會讓我們使用一些錯誤的方法。比如說體罰孩子,比如說砸家裡的家具,這些方法會無限的擴大孩子心裡的恐懼,他實際上非常害怕,還有可能留下心理陰影。
我們也知道人在憤怒的時候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錯的,那麼這個時候我們也會做錯事,這樣的錯事給孩子帶來非常多的心理陰影,孩子根本就沒有心情去接受你的教育,他更多的是對待自己的心理陰影的害怕,所以孩子接受的不是教育而是陰影。
3.低聲教育可以趕走我們的憤怒,在教育過程當中不會給孩子留下陰影裡陰影。
我們該如何做到正確的低聲教育?
第一,批評孩子的時候要小聲
家醜不可外揚,教育孩子也要關起門來教育,所以說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小聲,哪怕是批評也要用心平氣和的態度小聲的批評孩子,這樣既會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也不會讓別人知道孩子犯了錯,對孩子指指點點,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第二,使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辭
不要過多的諷刺和指責孩子,我們這個時候應該是教育孩子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應該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辭,不能因為自己的語氣讓孩子覺得父親就是在貶低自己,也不要讓孩子認為自己一無是處,這樣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就是社會的一個人渣,他會自我放棄,我們本來是想通過低聲教育去幫助孩子,沒想到反而害了孩子,所以說在說話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氣和措辭。
第三,控制自己的肢體動作
我們在教育的過程當中難免會動怒,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肢體動作,不能指著鼻子罵孩子,這樣的行為是特別侮辱孩子的內心的,同時也不要抬手,就給孩子一個巴掌,這樣的行為讓孩子更加的難受,他們並不會接受你的低聲教育,反而覺得你就是在看不起他,你就是想要打他,以後他也不會靜下心來再聽你的教育,我們難免會有怒氣,但是控制是我們該做的一件事情。
第四,把你的期望和要求正確的解釋給孩子
在低聲教育過程當中,把自己對孩子的期望領導解釋給孩子,讓孩子覺得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要告知,要這樣教育孩子,孩子只有知道你真正的意圖,他才會懂得怎麼去做,去改變自己身上的那些毛病。也會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因為父母對他失望了,他心裡會特別愧疚,以後就會努力的改正自己,因為孩子從內心是特別渴望自己的父母承認自己,也特別喜歡在父母面前表現自己。
第五,不要使用會傷害到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永遠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這樣的語言會讓孩子產生輕生的念頭,孩子他本來是想得到你的承認他做錯了事,自己的心裡也產生一定的愧疚感,在接受你教育的過程當中,他也知道自己做錯了,想要努力的改正,可是你這些傷害自尊心的語言會直接把他的愧疚感加深,會讓他覺得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一個累贅,還不如死了算了,只要孩子有了這樣的心理念頭,就很容易產生輕生的想法,到那個時候,我們後悔莫及。
教育也是一門學問,孩子做錯了事情,我們也可以溫柔的教育孩子,讓孩子既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又不傷害孩子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