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滷蘭花幹是江蘇揚州的一道傳統淮揚名菜,酥軟多汁,豆香四溢,形似蘭花,不僅是豆製品中的「顏值擔當」,更是歷來備受推崇的「席上美饌」。據傳乾隆南巡,駐蹕揚州,地方官紳接駕設「滿漢全席」,香滷蘭花幹忝列其中。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第一宴」, 香滷蘭花幹也躋身九道冷菜之一。
製作香滷蘭花幹,首先要將白乾子放在開水鍋汆一下,這樣既除去黃水又能去掉豆腥味。做蘭花幹最難的地方就是切花刀,取一塊豆乾,沿兩邊各擺放一竹籤,先切豎刀,切到豆乾厚度的三分之二處即竹籤的位置停下,一塊豆乾可以豎切12刀。切完後翻面,切斜刀,同樣切到三分之二處,斜切16刀。刀功到位的豆乾切好後,拉開要達到原來的兩倍長,並且絲絲相連,不能斷開。別小看了這切花刀法,它除了漂亮之外,能讓豆乾吸收更多的滷汁。
切好的蘭花幹,還要放在陽光下晾曬三五日,使之外酥裡嫩,勁道十足。曬乾的蘭花幹放入鍋中油炸,邊炸邊用筷子夾著來回擺動,然後夾住乾子兩側往兩頭拉,拉到最後,炸成上下鏤空,兩面焦黃的網格狀即可。
除了刀工外,滷汁的配製是做好蘭花幹的關鍵,堪稱「靈魂」,將直接影響到蘭花幹的色澤和口味。上好的滷汁是將蔥、姜、茴香、八角、桂皮、花椒、草果等配料,以及黃酒、香醋、生抽、細鹽、白糖等放在一起,並加入陳年老滷調味熬製。
將蘭花幹放入滷汁和清水中,先大火後小火煮上半小時,冷卻後在湯汁裡浸泡2小時。此時的蘭花幹入口軟韌有嚼勁,濃鬱的鹹、甜、鮮、香交織在一起,絲絲入味,雖是素幹卻比葷滷更加香濃入味。揚州老食客稱道,香滷蘭花幹是滷菜裡唯一敢於向葷菜「叫板」的素菜,其它素菜只能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