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太極夫妻如陰陽魚 互補的太極之戀(圖)

2020-12-15 騰訊大渝網

劉鴻魁和妻子在家中練習太極推手

劉鴻魁和他妻子在整理他們的太極網站

每天早晨7點,劉鴻魁無償為社區居民教授太極拳

3月1日上午,入春的陽光穿透楊家坪晉渝大廈27樓10號的落地窗,將重慶九龍太極拳研究會會長劉鴻魁夫婦切磋太極的招式影射在白地板上。在一束塑料玫瑰的映襯下,兩人的身影如行雲流水,進退交錯,變幻無常。

「人生如太極,夫妻就如同太極裡面的陰陽魚,首尾相連。」太極大師劉鴻魁感慨。

1990年,劉鴻魁從遼寧來渝推廣陳氏太極。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重慶妹兒張小鈴,因為共同的愛好,兩人走到一起。張小鈴是典型的重慶妹子,性格剛烈,愛憎分明,而劉鴻魁性情溫雅,遇事不急,兩人性格互為補充。「按太極學說來講,這兩種性格組合最佳。」劉師傅用太極哲學來解釋兩人的夫妻關係:正如太極圖中的陰陽魚——首尾相連,互補地遊動在太級圓中,如其中一個魚頭改變方向,相互依存的圓必將抵破。」

劉鴻魁尊重妻子,妻子也尊重他,支持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太極拳的研究與推廣中。從1990年至今,劉師傅先後招收學徒2000餘人,有的甚至是海外武術愛好者。每天清晨7點30分,他都會準時出現在位於楊家坪的重慶動物園,無償帶領著社區居民練習太極拳,並引導他們用太極觀點看待生活,珍惜生命。

在劉鴻魁家裡,刀槍棍棒擠滿了衣櫃,多年的獎牌裝了滿滿一抽屜。劉鴻魁沒將這些榮譽放在眼裡,他關心的是如何進一步推廣太極拳文化。他和幾個朋友建立了太極網站;在幾個徒弟支持下,他籌辦的重慶第一家太極武館,也將在下月亮相。劉鴻魁說,他希望更多的人關注太極拳,努力消除太極拳只是老年人健身拳種的誤區,吸納更多年輕人加入太極拳健身行列,讓他們通過太極拳感悟人生,修身養性。

首席記者 史宗偉 記者 錢波 攝影報導

[責任編輯:wyChristie]

相關焦點

  • 陰陽魚太極圖有何蘊意?
    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作為道教標誌的陰陽魚太極圖的出現,跟此種文風也是有很大關係的。有專家便認為,陰陽魚太極圖的出現,就是為了直觀描繪魏伯陽"融大易、黃老與爐鼎於一體"的《周易參同契》的,如南宋思想家朱熹便持這種觀點。因此,可以說,解釋《周易參同契》中的內丹修煉思想也是陰陽魚太極圖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那麼,陰陽魚太極圖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 太極圖知多少?陰陽魚太極圖、周子太極圖、空心圓太極圖
    古太極圖真正的古太極圖全貌是:內為陰陽魚互糾圖案,外部為八卦或六十四卦環形圖案。現在所採用的陰陽魚太極圖,是由明朝末年的趙仲全所著《道學正宗》的「古太極圖」而來。古太極圖在「陰陽魚」上加四條線,劃分為八卦區域。就是將卦爻陰陽位數與「陰陽魚圖」黑白變化度數更嚴格的對應起來。
  • 大年初一丨話太極思維
    而太極的結構是陰陽,陰陽的創立者是人文始祖伏羲。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一陰一陽之謂道。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萬事萬物都有陰陽。陰陽指事物的矛盾,如晝夜、寒暑、長短、雌雄、男女、動靜、剛柔等等。陰和陽是互相轉化、生生不息的,表現這個規律的形象圖形就是太極圖。
  • 兩儀式擁有三重人格,對應太極陰陽魚,原人格毀天滅地
    可由於《空之境界》的熱度畢竟還是不如fate系列,因此有很多初入型月的小夥伴對兩儀式的人格設定不甚了解,靈子這就來帶大家科普一下:兩儀式擁有三重人格,對應太極陰陽魚。原人格毀天滅地。這個結果可以說出乎大家的意料,畢竟《空之境界》的熱度不如fate系列,兩儀式能夠擁有如此高的人氣,說明只要是看過《空之境界》動漫的人,都會對這位像黑貓一樣的女孩產生喜愛之情。然而很多初入型月的小夥伴,對於兩儀式「多重人格」的設定不是很了解。兩儀式擁有三重人格,對應太極陰陽魚,原人格毀天滅地。
  • 『太極道』楊澄甫(楊露蟬之孫)解王宗嶽太極拳論
  • 太極是人類的覺醒,太極問道
    如果說,一點靈光是人體累世運動的全息圖,那麼,時間是空間運動的全息圖。一點靈光劃破天際而來,在身演化為經絡系統,是人體的靈魂,真種子,本我,真我。一點靈光是人體的全息圖,內在程序,一生的作為便是內在程序的運行顯化而已。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孔子是否在暗示時間與空間就如河水與河道的關係呢?河道如斯焉,逝者如斯乎。        太極修煉,精彩無限。
  • 太極陰陽之理——重在實練
    「太極」概念出自「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它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具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特點。太極謂之陰陽,謂之道,謂之人生,所謂一物一太極,通俗的說法是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時空交織的點——這些點便稱「太極」。
  • 《最強蝸牛》陰陽魚怎麼用 陰陽魚使用攻略
    導 讀 最強蝸牛陰陽魚我們要怎麼用呢?其實陰陽魚的獲取也是非常不錯的。 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陰陽魚的獲取與玩法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
  • 陳長興公《太極拳十大要論》之「理」——四肢百骸協調如一
    洪式太極(hongshitaiji)洪式太極——通過力學原理闡釋實戰技擊
  • 太極世家的傳道人生
    沒有人知道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習練中國武術,僅以太極拳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練習者就有數億之多。而在四川,太極拳的淵源流傳與已故著名太極宗師李雅軒先生有著密切關係啟蒙入川72年 四川太極九成出自李雅軒1894年,李雅軒出生於河北交河縣。20歲開始學習太極拳,1928年在南京兩百多武林高手的爭奪中名列第一而名聲大振。
  • 太極八卦解陰陽
    有一句話叫「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大家都耳熟能詳,這裡我們需要強調一下的是,其實真正的「太極圖」只是我們平常說的太極圖外面的大圓圈,我們說慣了的太極圖其實應該叫太極兩儀圖(確切來講是簡易太極兩儀圖,後文再講)。因為「無極生太極」,是先生出來的這個圓圈。
  • 易經解道德經之四九 我心如太極 萬心從此生
    善 者 , 吾 善 之 ﹔ 不 善 者 , 吾 亦 善 之 ﹔ 德 善 。信 者 , 吾 信 之 ﹔ 不 信 者 , 吾 亦 信 之 ﹔ 德 信 。聖人之所以沒有私心,是因為聖人之心如太極。太極不自生。聖人不自私。太極生萬物,則物物有太極。聖人無私心,則百姓之心皆為我心。此所謂通神明之德也。此章以聖人開頭,顯然是聖人之德而言。
  • 如何從太極操走向真正的太極拳?
    二、太極圖說。用文字來闡述,就是王宗嶽《太極拳論》開頭提到的話:「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我的恩師王培生常說,為了練好太極拳,就必須深入探討太極哲理,譬如,什麼是無極、太極?太極與無極是什麼關係?什麼是陰和陽?什麼是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的相互轉化?什麼是動,什麼是靜?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又是怎麼回事?等等。
  • 太極勁之秘
    太極拳的動作,手、眼、身法、步法,都介於有力無力之間,呈現將展未展之勢,虛實宜分清楚,才能構成「太極勁」,懂得這個勁,則是練太極拳高級階段。只有在長期鍛鍊中,默識揣摩,才能從心所欲。太極拳不是只以柔勁來化解人家來勢的,它也可以發力打人,而力量的終極來源,就是盤骨。古老的說法是腰胯,這只是籠統的講法,實則只指盤骨。所以練太極拳者,而用腰肢發力,已經不對。
  • 臺灣十鼓擊樂團打造臺灣最大太極雙旋舞臺
    臺灣十鼓擊樂團打造臺灣最大太極雙旋舞臺 2017年11月17日 10:4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以太極陰陽魚形象所設計的雙旋轉舞臺是臺灣最大雙旋轉舞臺。(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國臺灣網11月17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十鼓擊樂團耗時半年打造全臺最大、直徑18米的太極雙旋轉舞臺並於今(17)明推出年度公演作品《道》。負責人表示,作品集結鼓樂、武術與舞蹈,演出剛柔並濟、震撼人心。該團明年預計赴歐洲巡演,將臺灣傳統藝術帶到歐洲。
  • 太極與八卦
    太極即太虛。太虛為空空之境,真氣所充,神明之宮府,無運不至,故主生化之本始,運氣之真元。太極乘氣,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這就是太極生陰陽之理。    「陰陽」是古代哲學理論的代名詞。即今日馬克思唯辯證物主義中的「矛盾」二字。它可用來解答一切事物存在,轉化、消亡之理。矛盾對立統一規律表明:矛盾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對立,相互轉化。太極拳就是符合陰陽對立統一規律的。
  • 跟電鑽鑽頭比,這位鐵砂掌斷鐵如泥值得尊重,卻不如太極更聰明
    這就不由讓人想到了太極功夫——何以太極在當代被推崇?這並非像一些太極大師們炒作的,它多能打,而是太極就像瑜伽一樣,適應了當代人強身健體與修身養性的需要。從這個角度說,太極功夫在當代成了「太極舞」,也並沒有什麼貶低的意思了。
  • 太極拳論之太極八解
    能如水磨催急緩,雲龍風虎象周全。要用天盤從此覓,久而久之出天然。 四、沾粘連隨解 沾者,提上拔高之謂也。粘者,留戀繾卷之謂也。連者,舍己無離之謂也。隨者,彼走此應之謂也。要知,人之知覺運動,非明沾粘連隨不可。斯沾粘連隨之功夫,亦甚細亦。
  • 《周易》太極陰陽八卦理解人生世界觀
    《周易》作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中華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周易》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從《周易》中,我們不只是可以學習古人的處世方式和智慧,了解中華優良傳統思想精華及美德,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從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個人的生活實踐中,鍛鍊個人的意志情操,培養良好的生活態度、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來指導個人更好的處理遇到的順境或逆境,使個人的人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 太極文化起源於洛陽?史學家:天下太極出河洛
    太極文化起源於洛陽?史學家:天下太極出河洛太極拳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方式,而且代表的也是一種文化。太極拳的種類極多,主要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等,包括太極雷雷、馬保國鼓吹的「渾元形意太極拳」,都是屬於太極拳文化。隨著太極拳的不斷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民健身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