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印富律師|論「借名買房合同」的效力

2020-12-14 法律人老徐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正文無關,侵刪

論「借名買房合同」的效力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張印富律師

「借名買房」,是指當事人約定一方以他人名義購買房屋,並將房屋登記在他人名下,借名人實際享有房屋權益。在借名買房的背後,借名人與房屋登記人籤訂借名買房合同,以保證自己享有所購房屋權益。所籤訂的借名買房合同,不屬於《合同法》十五種有名合同之一,屬於無名合同,實務中認定此類民事行為的效力比較複雜棘手。張印富律師總結多年的經驗作如下分析,以饗讀者。

借名買房行為屬於合同行為,借名買房合同是法律尚無特別規定的無名合同。在借名買房的行為中,存在借名買房人、名義購房人、售房人三個法律主體。名義購房人與售房人之間建立的是房屋買賣合同關係;借名買房人與名義購房人之間建立的是一種特殊的委託關係。名義購房人在協商、籤訂房屋買賣合同時,並不以真實買房人的委託代理人的身份出現,而是以自己的名義來建立民事關係。這種借名買房合同的效力,張印富律師個人認為可以在不同情形下分為有效和無效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借名買房合同有效。

借名買房合同所購賣的房屋為一般商品房的,該借名買房合同一般認定為有效。因為,意思自治是《合同法》的一項基本原則,任何人有權依據《合同法》有關委託代理方面的規定,委託他人代理一定民事法律行為,其中自然包括委託代理買賣房屋。如果借名買房合同不存在惡意規避法律或政策,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雙方當事人自願籤署的借名買房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儘管產權登記在名義買房人名下,但借名買房人仍然可以憑著付款證明、借名買房合同等能夠證明自己是實際買房人的證據,要求名義買房人依照借名買房合同的約定交付房屋並辦理過戶登記手續。

對此,《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試行)》(京高法發[2010]458號)第十五條有著具體規定:「當事人約定一方以他人名義購買房屋,並將房屋登記在他人名下,借名人實際享有房屋權益,借名人依據合同約定要求登記人(出名人)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可予支持。但是,該房屋因登記人的債權人查封或其他原因依法不能辦理轉移登記,或者涉及善意交易第三人利益的除外。當事人一方提供證據證明其對房屋的購買確實存在出資關係,但不足以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借名登記的約定,其主張確認房屋歸其所有或要求登記人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不予支持;其向登記人另行主張出資債權的,應當根據出資的性質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處理。」這說明借名買房合同在不違反法律或政策性規定的情況下,一般認定為有效。

第二種情況,借名買房合同無效。

借名買房合同購買的房屋為經濟適用房等特殊房屋的,該借名買房合同一般被認定為無效。理由是:借名買房合同雖是無名合同,亦受合同法調整。但當事人存在惡意規避法律或國家政策的行為時,屬於《合同法》中關於違反法律規定或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無效合同情形,其籤訂合同的標的是買賣某種特定的購房資格,而非房屋本身,應當認定為無效。對此,《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試行)》(京高法發[2010]458號)第十六條規定:「借名人違反相關政策、法院的規定,借名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等政策性保障住房,並登記在他人名下,借名人主張確認房屋歸其所有或者依據雙方之間的約定要求登記人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一般不予支持。」

律師建議:

對於借名買房人來說,借名買房將所購房屋登記在他人名下,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是不言而喻的。總結以往的案例,張印富律師提醒您有意識地做好防範,注意以下幾點:

1、要清楚所購房屋的性質。如果所要購房屋是拆遷房、安置房、經濟適用房等有政策限制交易條件的房產,不要購買,以免發生糾紛,造成房錢兩空。

2、要籤訂「借名買房合同」,言明雙方的權利義務,明確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借名買房人一般是實際出資人,但出資人與房屋所有權人是二個不同的概念,借名買房一定要明確房屋所有權歸出資人所有,防止因約定不明,日後生糾紛。

3、借名人控制買房手續材料、留存足夠的證據。比如出資原始憑證、購房發票等。一旦名義買房人對借名買房合同反悔,主張房屋歸其所有,借名人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實際產權人為借名買房人,即便起訴至法院也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4、約定嚴格的違約責任。即便借名買房合同是有效的,但名義購房人在房屋登記在其名下後,如果違反借名買房合同的約定,將該房轉讓或抵押給第三人,第三人因此取得房產,借名買房人並不能追回該房產,導致購買房屋的目的落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試行)》(京高法發[2010]458號)第十七條「登記人將登記在其名下的房屋擅自轉讓給他人,借名人以其對房屋享有實際權利為由,要求確認買賣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所以,在借名買房合同中最好約定:登記人不得過戶房屋、遲延過戶、將房屋賣給第三人等情形,如果出現此等違約情況,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以此作為嚴格履行借名買房合同的法律保障。

5、委託專業律師幫助處理。一個借名買房合同,可能涉及多方主體、多個法律關係,也是司法實務中比較棘手的問題。法律問題由法律人員解決,專業問題由專業人員處理,這是取得最佳效果的保障。借名買房糾紛,對當事人來說,可能一生中只遇見一次,對專業律師來說可能是經常遇到的平常事,相對來說經常處理同類糾紛的律師經驗會更豐富些,有利於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一旦發生糾紛,及早委託專業律師幫助,應該是聰明人明智選擇。

張印富律師,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全國合同法專委會主任、股權高級合伙人,資深律師。

相關焦點

  • 無錫房產糾紛律師:借名買房風險既然無法規避,那該如何降低?
    僅靠親戚關係,朋友情誼而忽視借名買房的巨大風險,這是給自己曲線挖坑!借名買房的風險是無法規避的,那麼哪些措施可以降低借名買房的風險呢?無錫房產糾紛律師提醒:借名買房風險大,一不小心人財兩空。 三、借名買房的認定規則在現行的法律體系的規定而言,借名買房的行為其實並不必然無效。名義購房人與實際購房人之間達成的借名買房協議本質上屬於委託合同關係,只要主體適格、意思表示真實且不違背社會公共利益,那麼即便存在通過借名買房規避限購政策的行為,由於該行為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當事人之間的合同關係也會被認定為有效。
  • 律師解讀:姐弟因「借名買房」起糾紛,最終因姐姐舉證無效敗訴
    於是,在口頭徵得阿榮同意後,由阿榮與前業主籤訂《房地產買賣合同》,約定購房款為82萬元。2010年9月,房產過戶登記至阿榮名下並辦理了抵押登記。2013年5月初,父母要求將房屋給阿榮,阿梅不同意,認為只是借阿榮的名字買房,房子是自己的,僅同意給父母養老居住。此後,父母又建議將房屋給阿榮,並由阿榮實際償還房貸。
  • 律師解讀:兄借弟之名買房多年後對薄公堂,「借名買房」怎麼判?
    那麼從法律上看,我們應當如何看待借名買房呢?後哥哥阿青決定在當地買房,弟弟阿員代籤了購房合同,由公司墊付近170萬元買下3套房。房子交付之後,阿青用於供員工居住。1公司將應付給阿青的款項與房款相抵。阿青的律師表示:多年來阿青屢次提出變更產權登記,但是阿員不肯配合,已經嚴重損害了阿青的合法權益。而阿員的律師則提出反駁,認為阿青已經70多歲,長年生病,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 實務簡析:借名買房能否阻卻執行
    在借名買房案件中,由於借名人並未取得登記,為貫徹物權公示的推定效力,應該認為,出名人取得物權,而借名人僅有請求出名人轉移登記的債權。      其次,在借名買房中,借名人佔有、使用涉案房產是基於借名買房協議進行的有權佔有,其佔有的本權是債權,而非物權。並且該約定只能在借名人與出名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係,並不能產生對世效力,對協議之外的第三人不產生約束力,更不可能因此直接發生不動產物權變動效力。
  • 借名買房糾紛絕大多數為親友,法官提醒:借名買房風險自擔
    據介紹,2016年至2020年8月,北京二中院審理涉借名買房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件334件,八成以上借名買房糾紛由借名雙方之間的爭議所引發,且借名雙方多為親友關係。2007年,肖某2與房地產開發企業籤訂《北京市商品房預售合同》購買涉案房屋,並辦理購房貸款,後房屋所有權登記至肖某2名下。後肖某1起訴主張涉案房屋系其為降低購買商品房首付款比例借用肖某2名義購買,購房款實際系其出資,以借名買房為由請求肖某2將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至其名下。雙方未籤訂書面借名買房協議,肖某2亦答辯否認雙方存在借名買房約定。
  • 北京二中院通報借名買房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件情況
    借名買房導致房屋產權登記不能反映房屋的真實權利狀況,對財產安全會造成風險隱患,進而引發大量訴訟。為加強訴源治理,提高人民群眾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促進交易安全,10月15日上午,北京二中院召開新聞通報會,對近年來審理的借名買房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件進行通報。據介紹,2016年至2020年8月,二中院審理涉借名買房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件334件。
  • 「借名買房」讓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海南購房那些事
    「借名買房」究竟靠不靠譜?近日,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梳理了幾起「借名買房」糾紛的案例:河南的賈女士全款買房、裝修登記在別人名下難要回;廣東的包先生在海口與別人籤訂《借名買房協議》,借的名字涉及離婚財產糾紛被強制執行……「借名買房」存在哪些法律風險?北京京師(海口)律師事務所王思瑩律師進行專業解讀。
  • 借名買房有什麼法律風險?
    基本案情:甲和乙口頭協議約定,甲借乙之名購買房屋,甲通過銀行轉帳方式向乙支付了首付款,乙與開發商籤訂購房合同,並與銀行籤訂貸款合同。但後期甲未償還任何按揭貸款,所有款項均由乙償還。後乙將房屋出售給第三人。甲是否可以要求乙承擔賠償責任?
  • 「借名買房」過戶遭拒後訴至法院 恐面臨房、錢兩失
    司法部門發出風險提示,借名買房存在合同效力等多種風險,購房者採用這一方式,或面臨房、錢兩失的局面。案情借名買房過戶遭拒雙方各自發起訴訟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顯示,2015年,陳某、歐某夫妻倆打算為女兒小歐購買一套住房,但當時小歐未滿18周歲,暫不具備廣州市的住宅購買資格。於是,兩人想到了借用小區保安隊長吳某之名買房。
  • 北京二中院:八成以上借名買房糾紛當事人為親友 法官提醒:借名買房風險自擔
    334件,八成以上借名買房糾紛由借名雙方之間的爭議所引發,且借名雙方多為親友關係。2007年,肖某2與房地產開發企業籤訂《北京市商品房預售合同》購買涉案房屋,並辦理購房貸款,後房屋所有權登記至肖某2名下。後肖某1起訴主張涉案房屋系其為降低購買商品房首付款比例借用肖某2名義購買,購房款實際系其出資,以借名買房為由請求肖某2將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至其名下。雙方未籤訂書面借名買房協議,肖某2亦答辯否認雙方存在借名買房約定。
  • 權威法院提醒:借名買房風險大,八成糾紛雙方系親友
    案件類型涵蓋婚姻家庭繼承、物權、合同、侵權等糾紛項下30多個具體案由;二是八成以上糾紛為借名雙方爭議引起,且多為親友;三是案件涉及的房屋種類多樣,既有普通商品房,又有特殊類型房屋;四是起因不同、類型各異,包括規避政策、冒用身份、轉移財產等,往往被法院認定為無效,即使部分借名買房合同被認定有效,也可能面臨無法履行等障礙;五是多數案件無書面協議,查清事實較難。
  • 最高院:借名買房協議被認定無效了怎麼辦?(附八個重要裁判規則)
    如登記購房人的配偶往往以婚姻法的相關規定提出異議,否認借名買房的事實,要求確認該房產為夫妻共同財產。4. 房產被名義購房人轉讓、抵押或者被法院強制執行。裁判規則實務要點一:借名買房協議具有一般的合同約束力,應認定為有效合同。
  • 借名買房:代持人死亡,繼承人應將房產過戶到出資人名下
    /粵灣律師聯盟 首席律師主攻:重大疑難房地產案件、小產權房(含歷史違建、綠本房)糾紛、涉房家事、大宗交易、民行/民刑交叉等就借名買房代持人死亡,出資人權益如何保障問題,筆者曾於2020年8月17日撰文《借名買房:出名人死亡,借名人權益如何保障?》
  • 廣州離婚律師梁聰:最高法+省高院:「借名買房」的裁判規則
    廣州離婚律師梁聰律師編者按:「借名買房裁判規則實務要點一:借名買房協議具有一般的合同約束力,應認定為有效合同。另,本案認定任某4和王某之間存在借名買房關係,並不否定(2004)固法執字第272-1號民事裁定書的法律效力。王某雖然違規以任某4的名義競拍涉案房屋,但不必然導致借名買賣關係無效。任某1、任某2提供的涉案房屋欠繳物業費等證據,不能推翻借名買房事實的成立。
  • 借名買房的風險你還不知道嗎?如果「借名買房」,法院將這樣判!
    小張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判定小成、小霍籤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並判令房屋歸小張所有,小成、小霍協助將訴爭房屋過戶至小張名下。借名買房關係的成立1、雙方籤訂了書面的《借名買房協議》。如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購房人籤訂了書面的《借名買房協議》,在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的前提下,雙方就借名買房的事實進行了約定,則雙方借名買房的法律關係成立,合法有效。
  • 深圳:《個人破產條例》出臺,「借名買房」出名人破產咋辦?
    在全民關注《條例》是否會成為「老賴」天堂的時候,專業房地產律師則更關注與房有關的「借名買房」中借名人或出名人破產時,房屋如何處理,屬於借名人還是出名人破產財產的問題,因為十年限購,導致深圳「借名買房」現象大量存在,沒有一個借名人不想知道自己的房子會不會成為他人的破產財產!
  • 律道|深圳《個人破產條例》出臺,「借名買房」是如何規定的?
    作者:信榮團隊首席律師張茂榮  關鍵詞:個人破產、借名買房、借名人破產、出名人破產、房屋處理、排除執行  在全民關注《條例》是否會成為「老賴」天堂的時候,專業房地產律師則更關注與房有關的「借名買房」中借名人或出名人破產時,房屋如何處理,屬於借名人還是出名人破產財產的問題,因為十年限購,導致深圳「借名買房」現象大量存在,沒有一個借名人不想知道自己的房子會不會成為他人的破產財產
  • 借名買房,你想好了嗎?可能只是你的一廂情願
    這個過程中不排除可能出現借名買房的情況發生。那麼借名買房涉及到哪些法律風險?實務中該如何注意呢?本文做了梳理、總結以供參考。 借名買房其出發點往往是為了規避法律、政策,為了享受特定的政策優惠,為了規避隱藏個人的真實財產信息,個人財產規劃等等。常見於因為購買房屋需要一定的資質而購房人沒有資格購買,而登記購房人具有資格購買。
  • 以案釋法|我出錢你出人,借名買房靠譜嗎?
    裁判結果石獅法院經審理認為,「借名買房」一般是指一方當事人與他人約定,借他人名義購買房屋並將房屋登記在他人名下,但由當事人實際享有房屋權益,他人在符合約定條件時將房屋轉移登記的行為。法官說法借名買房是指房屋的實際出資人借用他人的名義購房,並以出名人的名義登記房屋所有權的行為。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變化,購房資格、貸款條件等因素成為約束部分人買房的阻礙,在很多人看來借名買房是一種「曲線購房」的有效方法,從而達到規避政策、節省購房成本的目的。
  • 借名買房糾紛多涵蓋30餘個具體案由 借名人、出名人均有風險
    而北京二中院調研發現,借名買房導致房屋產權登記不能反映房屋的真實權利狀況,對財產的靜態、動態安全都會造成風險隱患,進而引發大量訴訟。借名買房容易引發哪些糾紛?房屋權屬到底如何確定?法院對此類案件有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