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匯|蠶寶寶的一生,你真的了解嗎?(思考題答案也在這裡哦)

2020-12-16 錢江晚報

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六年級科學教師 章利洋

開學之後,老師注意到很多三年級的小朋友每天神神秘秘地守著一個小紙盒,一到下課就忍不住看兩眼,還不時往裡面添加一些植物葉片。好奇心驅使下,向孩子們詳細地詢問了一番,原來,他們盒子中裝的正是一條條白白胖胖的蠶寶寶。

蠶在分類學上屬於昆蟲綱、蠶蛾科。蠶寶寶與科學課堂的淵源由來已久,在教科版三年級下冊《動物的一生》單元中,就有對蠶的詳細介紹。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蠶卵

蠶的一生以蠶卵開始。一隻雌蠶蛾一次性可以產下約400-500粒蠶卵,每粒蠶卵的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狀似芝麻。剛剛產下的蠶卵是淡黃色,過一兩天後變為赤豆色,再過三四天則變為灰綠色或紫色。隨後顏色便不再改變。卵中的胚胎不斷汲取營養,逐漸發育為蟻蠶。蟻蠶爬出卵後,卵又會變為淡黃色。

蟻蠶

剛孵化出的蠶,全身呈黑色,身上長有細毛,大小和螞蟻差不多,所以取名蟻蠶。蟻蠶長約2毫米,寬約0.5毫米。別看蟻蠶個頭小,胃口可不小。剛出生兩三個小時後,蟻蠶便會開始大量進食桑葉。個頭也開始迅速生長。

幼蟲期

蠶吃得很多,生長也很快,在這個過程中,體色逐漸變淡,成了我們常見的白色的蠶寶寶。從蟻蠶到結繭形成蠶蛹,蠶一共要經歷四次蛻皮。在蛻皮之前,蠶會經歷一個時期,稱為「眠」。在這個階段,蠶會減少進食,昂起頭胸部,渾身一動不動,好像睡著了一樣,這其實是它在為接下來的蛻皮做準備。

我們在飼養蠶的過程中經常聽到「三齡蠶」、「四齡蠶」之類的說法。那麼,蠶也有所謂的「年齡」嗎?

其實,按照蠶經歷蛻皮次數的不同,可將蠶分為不同的齡期。從蟻蠶到第一次蛻皮為第一齡;結束後便進入第二齡;再次蛻皮後進入第三齡;第三次蛻皮後進入第四齡,第四次蛻皮後便進入第五齡。第四次的蛻皮叫做「大眠」。我國養殖的蠶寶寶,一般都會經歷四次蛻皮。處於五齡期的蠶,生長速度很快,體長可達到六七釐米。

蠶蛹

到了五齡末期的蠶稱為熟蠶,此時可以吐絲結繭了。在結繭前,蠶寶寶會變得安靜,不在進食桑葉,身體變得發亮,糞便比平時大很多,頭部肌肉來回伸縮,這就是結繭的前兆。蠶在結繭後幾天會變成蠶蛹。蠶蛹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小小的頭部上有複眼和觸角。蠶蛹富含蛋白質和胺基酸,作為一種食物已有千年歷史,相信很多人都吃過炒蠶蛹。

蠶蛾

蠶變為蠶蛹大約12-15天後,就會變為蠶蛾破繭而出了。蠶蛾全身有白色鱗片和毛。頭部有一對複眼和羽毛狀的觸角。由於經過長期馴化,蠶蛾已經失去了飛行能力,只能快速爬行。蠶蛾的腹部末端演化為外生殖器,雄蛾通過快速振翅吸引雌蛾,交配後雄蛾死亡,雌蛾產卵後也會死亡。從而完成了蠶的生命輪替。

蠶與中國

蠶原產自中國,數千年來已經形成了深厚的蠶文化。養蠶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農業活動,蠶吐出的蠶絲可以用來製作精美的絲綢,並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世界各地,享譽海內外。中國古代詩詞中就有大量關於養蠶業的描寫,或反映農業發展,或借蠶抒發情懷,或反映社會矛盾,題材多樣,蔚為大觀。

在中國古代農書、醫藥學著作中,也有大量關於蠶的描寫。如《蠶經》、《齊民要術》、《天工開物》等。以蠶入藥由來已久,在《名醫別錄》、《本草綱目》中均可見記載。

思考題

蟻蠶出生時身上會帶有一根不長的細絲,它的作用是什麼?

答:作用是把蟻蠶固定在食物(桑葉)上,避免被風或外力吹走。

如何把剛出生不久的蟻蠶轉移到桑葉上?

答:不能直接用手抓,容易傷害到蟻蠶,可以用洗淨的羽毛或毛筆輕輕挪動。或者將新鮮的桑葉放在蟻蠶群上,待蟻蠶自己爬到桑葉上再轉移。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蠶寶寶的一生
    你小時候養過蠶嗎?那時候,可沒有這些五顏六色的蠶繭 手捧著一盒盒蠶寶寶,孩子們很興奮,他們要回家親自養。帶隊老師說,現在給孩子們講什麼是「奉獻精神」,他們多半不懂。
  • 蠶的一生,一路「開掛」的蠶吐完絲後真的死了嗎?
    這句話我們最熟悉不過了,但是蠶吐完絲真的是立即就死掉了嗎?蠶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彩色的蠶、彩色的繭又是怎麼回事?……莫茉帶著十萬個為什麼養了一期蠶之後才恍然大悟知曉答案,現在把酒話桑麻,為您解鎖蠶那奇妙有趣一路「開掛」的一生。
  • 怎樣給蠶寶寶製作一個家,滿足蠶寶寶的生活條件?答案在這裡
    小蠶籠箱密閉育是根據小蠶生理特點,結合目前農村養蠶面廣、分散、條件差、技術落後的實際情況,由西南農業大學研究出的一種養蠶新方法。它的特點是保溫、保溼、保鮮,給桑,除沙次數少,省工、省葉,蠶兒生長發育齊,防鼠防害,收蟻結繭率高。該法所需設備簡單,成本低,便於普及。
  • 蠶鄉月令丨蠶寶寶等你領回家!和孩子一起探索生命的意義,記錄它們...
    蠶寶寶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四十多天。它把奉獻、執著和價值,濃縮在這短暫的一生裡!從一粒微小的「蠶卵」開始,等候適宜的時節孵化為小小的「蟻蠶」,經歷一次一次的成長蛻變、吐絲結繭,最後成為「蠶蛾」破繭產卵.....
  • 與蠶寶寶爭風吃醋,先下手為強,桑葉紅豆包你吃過嗎
    與蠶寶寶爭風吃醋,先下手為強,桑葉紅豆包你吃過嗎婆婆住的小區裡看到小朋友提著籃子圍住幾棵桑樹,小心翼翼拔桑葉,瞬間時空轉移,咱們誰的小時候也會在春季採桑葉餵蠶寶寶的經歷?剛長出的嫩葉就像春天給人的感覺「粉綠」咱們不是餵蠶寶寶,而是加入麵粉裡,也94將春天特有的氣息揉進包子皮,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真實上演在早餐餐桌上,與你道聲「早安」春之聲早餐的桑葉紅豆包。抹茶粉可做西點也可做中式包點,大自然賜予的桑葉當然也可以替代抹茶粉,天然最好,只不過是春季限量版。桑葉必須殺青再揉進麵粉裡哦!
  • 看「蠶寶寶」動手DIY蠶繭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吳晶平)來廣東科學中心科技影院和「蠶寶寶」約會!8月31日,廣東科學中心、廣東省農科院將聯合舉辦「我家後院的農產品」系列科教活動第二期活動,現場將有不同生長期的「蠶寶寶」亮相,並為小朋友們送上新奇、有趣的科學體驗。
  • 扮演蠶寶寶來「遊園」,這樣的學科測評全校人人愛
    「丁丁養了一些蠶寶寶,期間,他進行了記錄:第一階段共吃桑葉25克,第二階段共吃桑葉80克,你能根據以上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並列式解答嗎?」「請你用手中的畫筆,畫一畫你心中的蠶寶寶是什麼樣子的?」
  • 在杭州養10條蠶寶寶至少花2500元?家長崩潰!
    據我知道,一條蠶寶寶一生要吃一斤左右的桑葉,按照這樣計算,養十條蠶寶寶光桑葉就需要2500元!」 前兩天,杭州城南某公辦小學王媽媽急急忙忙發朋友圈——「萬能的圈,誰有桑葉能支援一下,蠶寶寶快餓死了」。 王媽媽說,半個月前,兒子從學校的童貿節上買回來四五條蠶寶寶。一盒蠶寶寶隨贈了一包桑葉,大概二十來片。兒子很上心,每天到家清理蠶寶寶的窩。過了一個多星期,蠶寶寶個頭大了不少,長到三四釐米,眼看桑葉快吃完,王媽媽開始著急了。
  • 華北首個蠶桑文化園,就在山西陽城這裡,好多人爭相目睹蠶寶寶!
    遊覽大好河山,享受美好生活,今天,朦朧夢客帶你繼續我們的旅行探索。禹珈豪蠶桑文化園,(蠶桑研學蠶寶寶領養項目),試運營儀式順利舉行啟動儀式10月5日上午9點,禹珈豪蠶桑文化園鑼鼓喧天,拉開了禹珈豪蠶桑文化園(蠶桑研學、蠶寶寶領養項目)試運營儀式的序幕。
  • 七彩童年:你的文具盒裡養過蠶寶寶嗎?
    大概是二年級的時候吧,姑姑給奶奶送了幾十條蠶寶寶。那年,姑姑不知道在誰家裡弄來的蠶寶寶,但是自己又忙,沒時間養。養過蠶寶寶的都知道,蠶寶寶要不停的吃桑葉,才能長成大蠶,正巧我家門口就有一株很大的桑樹,姑姑就把蠶寶寶都送過來了。
  • 五年級作文:蠶的一生
    同學們,你們知道蠶嗎?你們知道蠶是一種「變態」的動物嗎?蠶祖輩的一生都要經過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當母蠶蛾下出卵後不幾天便會死去,也許不能陪伴自己的孩子長大是母蛾一生的遺憾吧!卵經過8到9天的孵化,卵中的蠶寶寶就會慢慢把卵殼咬碎變成蟻蠶,蟻蠶是黑色的,看上去像一個變異的黑色米粒,非常噁心。還有的小朋友以為他們是螞蟻,養蠶的人們會挑帶黃的嫩桑,把桑剁的很細給蟻蠶吃,吃了三天後,蟻蠶就開始睡眠了。
  • 蠶寶寶
    河南商報小記者 金水區緯五路一小四(2)班 李晨溪  我家養了許多寵物,可我最喜歡的就是蠶。   蠶長得很可愛。蠶的全身是白色的,它有三對小前爪,四對後爪。它的後爪大,前爪小。而它的爪子都很有黏性,這應該就是為什麼很難把它從葉子上弄下來的原因吧。它爬行的樣子非常有趣。它的最後一對爪子先往前挪,然後,其他的爪子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對一對地往前挪,讓人覺得又滑稽,又好笑。  蠶也會拉屎,可是它的屎卻對我們有著很大的作用。蠶屎也叫蠶沙。蠶沙黑黑的,短短的,胖胖的。
  • 「淮南師出」2020年安徽教師招聘面試小學科學《觀察蠶寶寶》教案
    3.養成敬畏生命、愛護動物的意識,培養嚴謹的科學探究態度。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蠶寶寶觀察日記的製作。教學難點:從哪些方面記錄觀察日記。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上課前展示蟻蠶出殼的動畫,並提問學生看到了哪種小動物。引導學生思考黑黑瘦瘦的蟻蠶是怎麼變成白白胖胖的蠶寶寶的,又是怎麼吐絲的?
  • 蠶寶寶作文(精選五篇)
    蠶寶寶的一生要褪四次皮,每褪一次皮,都會變白變大。等這些蠶寶寶褪完皮後,它們開始不吃桑葉了。你別以為它們生病了,其實是要吐絲做繭了。它們可害羞了,用吐出來的絲把自己緊緊地 包圍起來。做成一顆白白的,橢圓形的繭。這時候,它在裡面變成了蠶蛹,最後,蠶蛹變成 了蠶蛾,破蠶而出。  蠶的一生很短暫,一共只有四十多天。
  • 在杭州養10條蠶寶寶至少花2500元?家長崩潰:自己都吃不好!
    據我知道,一條蠶寶寶一生要吃一斤左右的桑葉,按照這樣計算,養十條蠶寶寶光桑葉就需要2500元!」每年,一到三四月份,杭州一群小學生又要開始養蠶了。這其中有樂趣,也有煩惱,對家長來說,為了找到合適的桑葉,也是一言難盡。剛剛養好蝸牛又要開始養蠶了!
  • 大班主題教案:認識蠶寶寶
    我們設計的認識「蠶」系列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通過觀察蠶的生長過程,了解絢麗璀璨的絲綢織物的由來,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一:種植角(非正規教學活動)   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種植園地內的桑樹、蓖麻樹。   活動二:飼養角(非正規教學活動)   飼養桑蠶、蓖麻蠶,在老師的指導下,能有目的地持續觀察蠶的生長過程,並重點觀察記錄蠶眠的情況。
  • 如果太倉有個展館裡可以探秘蠶寶寶的成長,你願意去嗎?
    讓學生們在學習和實踐中探秘和了解我國古絲綢之路及蠶寶寶的成長曆程。而背景牆上,布置的是蠶寶寶的成長過程和蠶絲的用途等宣傳資料,小朋友們可以在與蠶寶寶的親密接觸中,深刻了解桑蠶的成長過程和蠶文化的歷史習俗、風土人情等豐富的知識。
  • 給孩子拍滿月照,為啥攝影師喜歡把娃裹成「蠶寶寶」?恍然大悟
    前些天,閨蜜帶娃去照相館拍滿月照,在給孩子選擇拍攝造型時,攝影師一個勁兒地向她推薦「蠶寶寶事後,閨蜜還問我,為啥攝影師喜歡把娃裹成「蠶寶寶」?我們都知道,以前給孩子拍滿月照,都是父母抱著孩子,或者給孩子穿美美的衣服坐著拍就好了。但是,近些年,照相館給孩子拍滿月照,可供父母選擇的造型也多了,「蠶寶寶」造型還挺受歡迎的。這種造型把孩子的整個身體裹得嚴嚴實實的,看上去非常可愛,如果再模擬一些森林、草地等場景,就很亮眼。
  • 春蠶到死絲方盡,帶你走進蠶的一生
    蠶的種類至少有七百多種。蠶至少有七百多種種類。而家蠶是人們最熟悉的一種,以桑葉為食,故名桑蠶。雖說蠶有七百多種,但不是所有蠶所吐的絲。能符合人們的要求製作成絲製品;只有三十多種蠶所吐的絲能被人們利用。今天我們就講講,家蠶的一生!蠶成長過程分五個時期,分為五齡剛孵化出來的幼蠶體軀細小,體色黝黑全黑毛。形似螞蟻故稱蟻蠶。蟻蠶食桑後迅速生長,由於幼蠶體內容量有限,這時幼蠶在生長到一定程度就要停止食桑,進入睡眠期。蛻去舊皮成長成二齡蠶。
  • 特別尋人啟示 濟南市一幼兒園為蠶寶寶尋找主人
    齊魯網教育頻道5月22日訊(通訊員 劉健)5月 16日下午,濟南市槐蔭區實驗幼兒園童心園班的的小朋友們在老師和爸爸媽媽的帶領下來到了和諧廣場,為自己養大的蠶寶寶尋找新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