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你知道兜兜爸爸嗎?就是那個帶著4歲女兒花71天,從東莞騎行4139公裡到拉薩的那個90後單親爸爸。或許其他爸爸們和孩子們覺得兜兜和兜兜爸爸騎行到西藏這件事很了不起,但是在一眾媽媽眼裡,卻覺得兜兜爸爸能每天把兜兜拾掇得美美的,這件事非常了不起。
從兜兜的旅行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兜兜從穿著打扮到髮型都很可愛,可是如果換個男人來打扮一個4歲的小女孩,估計他連一個小辮子都梳不利索。
為啥?兜兜爸爸由於是單親爸爸,他和兜兜在一起的時間幾乎是全天候的,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爸爸,就像是在孩子生活中來旅行的,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有時候孩子很有可能還沒想起來這男的是誰,爸爸就又消失在茫茫人海了。
喪偶式家庭的流行,讓爸爸或主動、或被動的,幾乎沒有時間和孩子相處。可是父子之情是天性,尤其是看著帶著自己基因的小傢伙一天天長成自己曾經的模樣,爸爸們又會超級熱心的想要親近孩子。
於是,各大家庭中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叫做「爸爸的突擊式育兒」。也就是說爸爸們為了拉近和孩子的距離,主動或被動地帶娃,從而出現了間歇性的父式育兒法。這對培養爸爸孩子之間的感情很有好處,然而,這對於媽媽們來說,無疑是一場大災難。
俊熙小朋友,今年四歲半,一直由俊熙媽媽照看,因為一開始爸爸對於照看孩子這件事情比較牴觸,認為這就應該是媽媽的責任,況且孩子一出門就要背要抱的,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尤其不喜歡這種婆婆媽媽的事。如今俊熙小朋友能走能跳,走路也不要抱抱了,俊熙爸爸才願意帶孩子出去玩。
每次俊熙小朋友跟著爸爸出去,回來都會買一大包零食,俊熙小朋友越來越喜歡和爸爸一起出門了,只要一看到爸爸準備出門,立即拿上自己的小包包,興衝衝地準備隨時跟出去。
照理說,爸爸願意帶孩子了,媽媽應該很高興,畢竟有人可以幫忙分擔育兒責任,自己也可以騰出手來多做點其他事情。
然而,對於俊熙媽媽來說,每次俊熙小朋友跟爸爸出去再回來後,就會特別慢管教。平時俊逸媽媽會克制俊熙小朋友吃零食,但是和爸爸在一起,俊熙小朋友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吃什么爸爸就給買什麼,一旦俊熙媽媽重新對俊熙小朋友進行零食管控的時候,就會遭到俊熙小朋友的強烈反抗。
俊熙媽媽說:讓爸爸帶孩子,對媽媽來說,就是一個坑。
洪洪小朋友今年上一年級,每次做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洪洪媽媽花了接近三個月的時間才讓他養成了一放學就做好作業,然後再玩耍的習慣。洪洪爸爸有一天自告奮勇監督洪洪小朋友寫作業,洪洪媽媽對於爸爸這個甩手掌柜終於管事了略為驚喜,於是放心地把孩子交給他。
後面接連一個周都是洪洪爸爸帶著孩子寫作業,等到洪洪媽媽發現時,洪洪已經又重回懶散狀態了。為啥?因為洪洪爸爸說作業太難了,讓洪洪玩兒手機遊戲,他給孩子把作業給做了。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博弈,每當洪洪小朋友該做作業的時候,媽媽只要一開口,爸爸就會說:做什麼作業,一年級的作業有什麼好做的?先看會電視,要不,兒子,你玩兒會吃雞?
洪洪媽媽說:我育兒路上最大的絆腳石不是婆婆,而是孩子他爸。
我兒子不到3歲,老公還算顧家,也經常和孩子玩兒,但也是因為要工作養家的原因,平時很少在家,導致孩子不願意親近他。
最近他像是良心發現一樣,提出要多和兒子相處,增進父子感情。孩子白天不願意搭理他,也不願意讓爸爸抱著他,於是老公就趁孩子睡著後,緊緊地把他摟在懷裡入睡。
孩子剛好到了調皮的階段,老是做一些挑戰大人底線的事。每次當孩子犯錯,老公除了黑臉、恐嚇以外,就沒有別的動作。我問他為什麼不動手揍孩子,他說怕孩子不喜歡他。
得,揍孩子的事都讓我做了,他就不怕孩子不喜歡媽媽了?
每當我兇孩子或者揍孩子以後。只要老公在場,必定靈魂三連問:
媽媽打得疼嗎?
孩子抽抽搭搭說「疼」。
他又問「還喜歡媽媽嗎?」
孩子就會怯怯地看著我,說「喜歡」。
最後,老公會問他「媽媽和爸爸,你最喜歡誰?」
孩子摸了摸剛被打痛的手心,小聲地說「喜歡爸爸」。
這下老公心裡可就美了。
我相信我和孩子的感情不會因為我教導孩子,打他手心,我們的母子情就沒有了,但是老公的這種做法讓我非常不爽,憑啥每次都讓我唱紅臉,他唱白臉?
父子之間的感情,是處出來的,但是絕不是一味的順從、逗樂、滿足他的所有要求。
《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爸爸們,真正的親子教育不是和媽媽對著幹,這樣只會增加媽媽教育孩子的難度而已,對孩子沒有絲毫好處。
爸爸在家庭教育當中,應該是一個監督者、管控者,以及賞罰分明者。爸爸要真正的從對孩子好的角度去糾正和監督孩子不正確的行為,表揚和鼓勵孩子身上優秀的思想。這才是父親在孩子教育中應該有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