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爸爸「突擊式」帶娃的時候,媽媽哭了

2020-08-26 多肉小娘子

的時候,​你知道兜兜爸爸嗎?就是那個帶著4歲女兒花71天,從東莞騎行4139公裡到拉薩的那個90後單親爸爸。或許其他爸爸們和孩子們覺得兜兜和兜兜爸爸騎行到西藏這件事很了不起,但是在一眾媽媽眼裡,卻覺得兜兜爸爸能每天把兜兜拾掇得美美的,這件事非常了不起。

從兜兜的旅行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兜兜從穿著打扮到髮型都很可愛,可是如果換個男人來打扮一個4歲的小女孩,估計他連一個小辮子都梳不利索。

為啥?兜兜爸爸由於是單親爸爸,他和兜兜在一起的時間幾乎是全天候的,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爸爸,就像是在孩子生活中來旅行的,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有時候孩子很有可能還沒想起來這男的是誰,爸爸就又消失在茫茫人海了。

喪偶式家庭的流行,讓爸爸或主動、或被動的,幾乎沒有時間和孩子相處。可是父子之情是天性,尤其是看著帶著自己基因的小傢伙一天天長成自己曾經的模樣,爸爸們又會超級熱心的想要親近孩子。

於是,各大家庭中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叫做「爸爸的突擊式育兒」。也就是說爸爸們為了拉近和孩子的距離,主動或被動地帶娃,從而出現了間歇性的父式育兒法。這對培養爸爸孩子之間的感情很有好處,然而,這對於媽媽們來說,無疑是一場大災難。

俊熙小朋友,今年四歲半,一直由俊熙媽媽照看,因為一開始爸爸對於照看孩子這件事情比較牴觸,認為這就應該是媽媽的責任,況且孩子一出門就要背要抱的,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尤其不喜歡這種婆婆媽媽的事。如今俊熙小朋友能走能跳,走路也不要抱抱了,俊熙爸爸才願意帶孩子出去玩。

每次俊熙小朋友跟著爸爸出去,回來都會買一大包零食,俊熙小朋友越來越喜歡和爸爸一起出門了,只要一看到爸爸準備出門,立即拿上自己的小包包,興衝衝地準備隨時跟出去。

照理說,爸爸願意帶孩子了,媽媽應該很高興,畢竟有人可以幫忙分擔育兒責任,自己也可以騰出手來多做點其他事情。

然而,對於俊熙媽媽來說,每次俊熙小朋友跟爸爸出去再回來後,就會特別慢管教。平時俊逸媽媽會克制俊熙小朋友吃零食,但是和爸爸在一起,俊熙小朋友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吃什么爸爸就給買什麼,一旦俊熙媽媽重新對俊熙小朋友進行零食管控的時候,就會遭到俊熙小朋友的強烈反抗。

俊熙媽媽說:讓爸爸帶孩子,對媽媽來說,就是一個坑。

洪洪小朋友今年上一年級,每次做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洪洪媽媽花了接近三個月的時間才讓他養成了一放學就做好作業,然後再玩耍的習慣。洪洪爸爸有一天自告奮勇監督洪洪小朋友寫作業,洪洪媽媽對於爸爸這個甩手掌柜終於管事了略為驚喜,於是放心地把孩子交給他。

後面接連一個周都是洪洪爸爸帶著孩子寫作業,等到洪洪媽媽發現時,洪洪已經又重回懶散狀態了。為啥?因為洪洪爸爸說作業太難了,讓洪洪玩兒手機遊戲,他給孩子把作業給做了。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博弈,每當洪洪小朋友該做作業的時候,媽媽只要一開口,爸爸就會說:做什麼作業,一年級的作業有什麼好做的?先看會電視,要不,兒子,你玩兒會吃雞?

洪洪媽媽說:我育兒路上最大的絆腳石不是婆婆,而是孩子他爸。

我兒子不到3歲,老公還算顧家,也經常和孩子玩兒,但也是因為要工作養家的原因,平時很少在家,導致孩子不願意親近他。

最近他像是良心發現一樣,提出要多和兒子相處,增進父子感情。孩子白天不願意搭理他,也不願意讓爸爸抱著他,於是老公就趁孩子睡著後,緊緊地把他摟在懷裡入睡。

孩子剛好到了調皮的階段,老是做一些挑戰大人底線的事。每次當孩子犯錯,老公除了黑臉、恐嚇以外,就沒有別的動作。我問他為什麼不動手揍孩子,他說怕孩子不喜歡他。

得,揍孩子的事都讓我做了,他就不怕孩子不喜歡媽媽了?

每當我兇孩子或者揍孩子以後。只要老公在場,必定靈魂三連問:

媽媽打得疼嗎?

孩子抽抽搭搭說「疼」。

他又問「還喜歡媽媽嗎?」

孩子就會怯怯地看著我,說「喜歡」。

最後,老公會問他「媽媽和爸爸,你最喜歡誰?」

孩子摸了摸剛被打痛的手心,小聲地說「喜歡爸爸」。

這下老公心裡可就美了。

我相信我和孩子的感情不會因為我教導孩子,打他手心,我們的母子情就沒有了,但是老公的這種做法讓我非常不爽,憑啥每次都讓我唱紅臉,他唱白臉?

父子之間的感情,是處出來的,但是絕不是一味的順從、逗樂、滿足他的所有要求。

《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爸爸們,真正的親子教育不是和媽媽對著幹,這樣只會增加媽媽教育孩子的難度而已,對孩子沒有絲毫好處。

爸爸在家庭教育當中,應該是一個監督者、管控者,以及賞罰分明者。爸爸要真正的從對孩子好的角度去糾正和監督孩子不正確的行為,表揚和鼓勵孩子身上優秀的思想。這才是父親在孩子教育中應該有的模樣。

相關焦點

  • 不放心爸爸獨自帶娃,媽媽回家突擊檢查,眼前的一幕讓她哭笑不得
    但一想起寶爸帶娃,媽媽們就會覺得很不靠譜,畢竟男人相對來說比較粗心,但帶娃又是一件很細心的事情,有時候不留神,爸爸們就能給自己一個「驚喜」。不放心爸爸獨自在家帶娃,媽媽回家進行突擊檢查爸爸帶娃,總有驚喜現實生活中,很多爸爸帶娃就是會發生這樣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很多在媽媽眼裡認為不能做的事情,在爸爸眼裡都是可以做的,這會讓媽媽覺得丈夫就是不靠譜的代名詞,如果兩個人不好好溝通的話,也會產生很多問題的。
  • 爸爸「另闢蹊徑」式帶娃,寶寶滿意的翹起了二郎腿,媽媽不敢打擾
    有位寶媽是這麼形容爸爸帶娃的:男人帶娃仿佛是寶寶的一場噩夢。編 輯:柔山日常生活中,大多情況都是媽媽帶娃,除非是媽媽有事出門,才會輪到爸爸在家帶娃,畢竟大多數的寶媽都不太信任男人帶娃。爸爸帶娃會發生很多讓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不過這位父親可不太一樣,哄娃上有自己的妙招,寶寶不哭不鬧很享受,寶媽回家都不忍打擾父子倆。
  • 「中國式爸爸」帶娃一起睡,媽媽看到後「心疼」,男人帶娃不靠譜
    有一個特殊的名詞叫做「中國式爸爸」,意思是說在中國的家庭模式中,一般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帶孩子的活主要就是交給媽媽了,爸爸在外面賺錢。很多父親不懂得如何照顧孩子,尤其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更加不知道如何處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
  • 帶娃不再是媽媽的專利 爸爸的功勞也不可小覷
    讓孩子他爸帶娃一直是很多媽媽不敢嘗試的事情,媽咪帶娃千篇一律,爸爸帶娃千奇百怪。偶爾逮到機會讓爸爸在家哄哄娃,媽媽們在出門半小時後,也得急匆匆地趕回家。為什麼要著急?爸爸帶娃方式獨特,講究活著就行。爸爸帶娃有著自己的理解:如果生孩子不用來玩的,將毫無意義。
  • 爸爸帶娃,動就贏了
    雖然主要原因是因為我需要休息,婆婆需要帶老大和做飯,但無數需要休息的月子中的媽媽,依然主力帶娃。對比一下,他能行動起來,很多小事也就不是事了。月子的第10天,我主要負責吃睡,吸奶。爸爸負責餵奶換尿不溼,偶爾抱一會。二寶比大寶能睡一點,一天也就幾個小時不睡,偶爾不睡的時候會哭,大部分時間換好尿片餵好奶自己也能睜眼躺著。
  • 爸爸主動奉獻自我帶娃,媽媽欣慰同意生二胎,爸爸怎么正確帶娃
    當爸爸參與到帶娃的過程當中,媽媽會感到欣慰,家庭的和諧程度會上升,那爸爸應該怎麼帶好娃呢?爸爸主動奉獻自我帶娃,媽媽欣慰同意生二胎相夫教子不再是女人獨有的責任,現代社會爸爸們也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家庭育兒中,在以前大多數都是由媽媽帶娃,爸爸帶娃的情況很少見。
  • 爸爸帶娃比媽媽帶娃更合適?專家:爸爸帶出的娃更容易成功
    中國傳統的家庭模式通常都是爸爸在外面努力工作,而媽媽在家中認真帶孩子。所以現在在一個傳統的家庭方式已經延續了很多年,大多數的家庭都以這樣的模式在生活。在教育孩子方面,相對來說爸爸比媽媽還要具有更多的優勢,雖然說很多爸爸在帶孩子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孩子,實際上爸爸的育兒方式比媽媽還要更適合帶孩子。因為專家也說了,爸爸帶出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今天就來聽一聽小編的分析吧。
  • 爸爸帶了一天娃,結果媽媽崩潰了……
    爸爸帶娃之災難片媽媽在家帶娃,一般是孩子在前面破壞,媽媽在後面負責善後。爸爸帶娃,那是父子同修,有時候你真的稿不懂,到底是丟了一個大人給孩子玩,還是養了兩個孩子。沒有媽媽的家,哪裡還叫家,分分鐘車禍現場啊!
  • 誰帶大的孩子「更聰明」?爸爸還是媽媽?這樣帶娃智商會更高
    更具有冒險精神與媽媽的小心翼翼不同,爸爸帶娃往往大大咧咧,不會在乎一些小細節,也不會因為一丁點小事對孩子有過分的保護欲。相比之下,爸爸帶娃會更開明一些,他們知道孩子需要親身經歷才會更快成長,而這個過程中,爸爸不會給孩子設立太多條條框框,這對孩子鍛鍊思維是非常有好處的。
  • 媽媽看不上爸爸帶娃,父愛變成了稀缺資源,責任卻在媽媽身上
    之前關注了一個奶爸的自媒體帳號,有空的時候就會去翻看看,不僅僅為文章內容,也為從爸爸的角度看待育兒問題,讓育兒的視角更加寬範,最重要的是他也寫寫育兒日常家庭生活,孩子也與我們家的差不多大,感覺真實就在身邊。在媽媽關注育兒大軍裡,奶爸育兒算是一股清流,稀缺性不言而喻。
  • 當媽媽不在家的時候——《不會唱歌的獅子爸爸》
    這是一個「終極大招」,很多媽媽搞不定的事情,到了爸爸那裡,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當年我家猴兒子7、8個月大的時候,有段時間夜裡總要醒2-3次,要吃奶,要拉臭,還要媽媽抱著溜達一會兒。媽媽可辛苦了,最困的時候得強撐著哄娃,好不容易娃睡著了,自己的困勁兒過去了,剛剛睡著沒多會兒,娃又醒了。我自告奮勇——「把猴兒子交給我吧!」
  • 怎樣讓又忙又不會帶娃的爸爸,和媽媽一起帶娃
    在中國90%的家庭都是媽媽帶娃,爸爸帶娃全靠心情。每次提到「在家誰帶娃?」這個話題,爸爸們總是很驕傲地回答:「娃兒的事情,都是她媽媽在管」。提到帶娃,爸爸們總是習慣性地說:「娘娘,你帶下娃,我很忙啊!」,「娘娘,帶娃,我不會呀!」 還有一大群有戰略性後退的老父親會這樣回答:「哎哎哎,帶娃,我可不會啊!
  • 爸爸帶娃,結果讓人想哭!
    其實,爸爸帶娃也很暖。什麼叫鐵漢柔情,看看這幾個爸爸就知道了,能做他們的孩子應該是上輩子拯救了世界吧...帶4個娃的單親爸爸,在萬聖節給全家做的星球大戰裝扮,又當爹又當媽,一樣能過得多姿多彩。我最喜歡爸爸讓我騎在他的肩膀上,每次我走路走得很累的時候,他都會這樣。
  • 組圖體驗:媽媽不在家,爸爸帶娃路子有多野,寶媽:是親生的嗎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媽媽不在家,爸爸帶娃是怎樣的?1、(如上圖)帶娃出行怎麼看住娃?這位爸爸有絕招,一顆草莓寶寶就能跟著跑,省心省力又省油,路子也太狂野了吧。2、爸爸帶娃無聊了怎麼辦?娃要是亂跑可能會被媳婦罵死,算了,拿根繩子拴住,「你爬任你爬,我刷我的網。」看到這裡,估計媽媽肺要氣炸,還是自己親生的嗎?3、帶娃忍不住想打籃球了怎麼辦?
  • 媽媽帶娃,歲月靜好;爸爸帶娃,活著就好
    懵圈爸爸,靈魂不在線都說爸爸帶娃不靠譜,他們是育兒界的傻白甜,帶娃界的豬隊友,這句話深得媽媽的一致認可。但是,這些豬隊友們常常表示不服,一定要親身實踐,一雪前恥,以此證明自己的雄心壯志。這位爸爸,帶娃的時候,還是得收住腦子和魂靈呀。還有一位爸爸,帶著兒子坐著公交車。誰知到站的時候,自顧自地下了車,完全沒想起車上還有個娃呢。還是娃機靈,連忙求助司機,打電話給那個不靠譜的爸爸,才讓他們父子相聚。
  • 爸爸出國工作,二十年未和妻女見面,喪偶式帶娃對娃真的好嗎?
    一位媽媽自己獨自帶兩個孩子有多艱辛?天空中還下著毛毛細雨,可愛的小寶睡著了,媽媽既心疼,又無奈。一個女孩當了媽媽,肩上背負了更多,為了孩子,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作為爸爸,除了下班的時候陪陪孩子,其他的事情和往常一樣。生活中該如何避免喪偶式帶娃呢?第一點:夫妻兩個不到迫不得已,不要異地生活。
  • 爸爸帶娃和媽媽帶娃,有什麼不同呢?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爸爸帶娃,活著就好了。讓人感到非常啼笑皆非,爸爸帶娃真的有這麼誇張嗎?不談段子,爸爸帶娃,有哪些地方可以學習的呢?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一、爸爸帶娃:抓大放小  知乎有網友分享,自家老公和自己帶娃時的不同特點,作者認為,她對孩子的一些小毛病總是格外上心,例如衣服擺放不整齊啦,進門沒有好好洗手啦,但是輪到爸爸帶娃時他就對這些問題不太關注,一開始媽媽也覺得爸爸帶孩子實在太「粗糙」了。
  • 「喪偶式帶娃」:只有我一個人帶孩子,世界上沒有人幫我
    最近有一檔大家盼了很久的綜藝節目上線了,《想想辦法吧,爸爸》在這個綜藝節目裡邊是爸爸帶孩子,每一期的節目開頭都有一些街頭隨機採訪,拋出來的問題大概就是「丈夫平均每天帶娃的時間、當媽媽之後有多久沒有獨處的時間、有什麼話想要對自己丈夫說的……」
  • 怎樣訓練爸爸帶娃?其實不用訓練,爸爸天生就是帶娃高手!
    爸爸能不能帶娃決定因素不在於爸爸而在於媽媽爸爸其實很會帶娃,但是很多媽媽看不到,或者否定爸爸的帶娃成果。久而久之,爸爸也就懶得帶娃了。再久一點,媽媽們就成了「喪偶式」帶娃。結果刷新了我的認知:認真,耐心,細緻…我從沒想過爸爸也能把娃照顧地這麼好。想想也是,同樣作為新手,同樣沒有經過考試,在帶娃方面,媽媽並沒有比爸爸有天然的經驗優勢,憑什麼就覺得媽媽比爸爸更會帶娃?所謂的「爸爸不會帶娃」其實是社會灌輸給我們的固有認知罷了。
  • 不雞娃的爸爸,被雞娃的媽媽氣哭了?
    說起報班和雞娃,媽媽們似乎都是飛奔在一線,忙的熱火朝天;而爸爸們基本持反對的聲音,持觀望的態度。之前有篇很火的文章《報班問老公,一問全劇終》,也是戳中了這個現實。為啥多半爸爸都反對雞娃,反對報班呢?是爸爸更慈愛,媽媽更心狠?我想大概率是爸爸參與教育太少了,體驗不到焦慮感。大部分的家庭,媽媽們都是家長群、興趣班裡活躍的人群,對於大環境裡的教育情況了解的比較多,知道的多了,當然就會更焦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