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首次解密殲-10戰機如何誕生 300多航空人投入「三線」

2020-12-25 東方網

原標題:媒體首次解密殲-10戰機如何誕生 300多航空人投入「三線」

  在成都,有這樣一家神秘的單位。當年,甚至當地人都不知道這裡的人都在幹些什麼。而這裡,就是我國第三代戰鬥機殲-10的誕生地。春節前夕,我們的記者走進了這裡,了解到了「殲-10」戰機誕生時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代號「611」所如今的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1970年5月,一輛載著300多人航空設計師隊伍的火車,從瀋陽緩緩駛向了成都。那顛簸難眠的幾天幾夜,看似漫長,卻因為帶著堅定和期待轉瞬而過;何其平凡,卻映出了中國戰機五十年的沉浮:來時路漫漫,不言歸期;一朝鷹擊上長空,鵬程萬裡。

  後來的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有了先進的條件、完備的設施,有了能夠進行世界最先進戰鬥機技術研究的部門。

  當時的他們,卻只有一個代號:611。

代號「611」所,如今的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當年的611所

  原611所的副總設計師謝品告訴我們,他們到了之後,房子不夠,所有的飛機設計人員就要自己蓋房子,自己種水稻、種油菜,甚至還要挑糞施肥。

央視記者李廈採訪79歲的謝品老人

  在受限的條件下嘗失敗的苦澀

殲-9設計模型

  殲-9,是當時「611」所提出的一個自主創新的戰鬥機方案,有了它,我們足以和世界航空強國的戰機相抗衡。

  與之對應的,卻是極端簡陋的研製手段。

當年的設計師們使用過的計算尺

  這把珍藏在成都三線博物館裡的計算尺,現在幾乎已經絕跡。但在當時,它卻是飛機設計師們最常用的裝備。計算尺上這些密密麻麻的刻度,一點一滴地丈量出我國戰鬥機發展的腳步。

  落後的條件和過高的研製難度,讓殲-9的研製最終失敗,我們也只能藉由上面圖中的那個小小的模型,來想像它飛上藍天的樣子。

原611所的副總設計師謝品

  「天必將降大任到我們肩上」

  這些不服輸的「天才們」沒有停下腳步,他們在懸而未決的未來面前,選擇了先做好自己,不斷探索完善技術儲備和研究,期待著哪一天,厚積而薄發。

  「天必將降大任到我們肩上。」謝老先生帶著微笑跟我們說了這一句話,他表情輕鬆,我們的內心卻無比震撼。

  那是走過所有低谷和困苦後的堅定與淡然。告訴世界,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

老三線人日以繼夜地工作

  1982年,這個天降大任終於來了。謝品接到了去北京參加新型國產戰鬥機評審會的通知,不過只是讓他們作為參與者,聽聽其他兄弟單位的匯報。

  但已經有了足夠儲備的611所,不願停留在旁觀者的角色。他們趕赴北京,竭力爭取,終於得到了一個匯報自己設計方案的機會,雖然只是在第二天評審會休息的間隙,而且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

殲-10飛機總設計師宋文驄在匯報設計方案

  「10號工程」一個劃時代的偉大代號

  就是這短短的十幾分鐘,改變了我國第三代戰鬥機的發展方向。此後,經過多次反覆的評審和論證,由611所牽頭的設計方案終成正果。

  1986年,方案正式立項,開始研製,代號「10號工程」。

  沒錯,「10號工程」,一個劃時代的偉大代號;它帶來的戰機,在今天被叫做「殲-10」。

殲-10首飛

  殲-10使我國戰鬥機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

  殲-10,作為戰鷹家族中劃時代的機型,不僅使我國有了第一款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戰機,更是開拓了一套完整獨立的戰鬥機研發體系。

殲-10飛機系列改進型總設計師楊偉

  殲-10飛機系列改進型總設計師楊偉院士說:殲-10的問世,探索出了一條使我國戰鬥機發展能夠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的光明大道。

  所謂「必然王國」,就是別人做什麼,我們只能跟著做;而今天,「自由王國」,是我們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殲-10系列改型飛機

  如今,中國的藍天上已經翱翔著世界一流的戰鷹;

  可你是否還記得那改變歷史的十幾分鐘,

  和十幾分鐘背後十幾年的砥礪奮鬥?

  是否還記得這些投身「三線」的航空人,

  記得他們的義無反顧,和他們留下的全部青春?

  如果歷史不曾開口親自講述,你是否願意,跟我們一起,停下來回回頭,

  重新走過這一路,

  我們不是為了懷舊,而是為了記得。

    「什麼是三線」?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開展了一場以戰備為中心的大規模基礎建設。因為建設的地點主要位於被稱為「三線」的廣大中西部地區,因此這場建設被稱為「三線建設」。根據當時的地理劃分,沿海邊疆被稱為一線,京廣鐵路以西的廣袤的中西部地區被稱為三線,介於一線和三線之間的地區,則是二線。

  為此,有超過400萬人遠離家鄉,在「三線」落地生根。

  他們奮鬥過的「三線」工廠,有些已經成為新一代大國重器的搖籃,也有些已經成為了歷史的記憶。

  春節期間,央視新聞全媒體平臺推出新春走基層特別報導《祖國不會忘記—解密「三線「》系列,我們的記者將帶您走進這些為國家的和平繁榮付出一生的「三線人」,銘記那段用艱苦奮鬥創造幸福生活的歲月。

相關焦點

  • 大數據下的航空關鍵詞代表這個時代航空人的最強聲音
    2018年11月聲量集中於珠海航展現場,「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超機動表演」,「殲20戰機首次開彈艙展示」兩個方向。2018年3月,全國兩會召開,伴隨著大量航空工業代表接受媒體採訪等內容,「航空人」的聲量明顯開始上升。2018年8月以後,伴隨著改革開放40年各類報導加強,AG600首飛,「航空人」聲量開始進入高峰。並一直持續到年底。
  • 殲-8:橫跨半個世紀的傳奇
    今年7月5日是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第二代殲擊機——殲-8成功首飛50年的紀念日。50年前的這一天,殲-8猶如一把利劍刺向長空,用它的驚天呼嘯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有了自主研發的高空高速戰機!這一飛,開始將共和國難以應對敵高空偵察機的歷史甩在身後;這一飛,讓共和國有了一顆生命力頑強的種子戰鬥機,後來衍生出多個子型號,以龐大的陣容守衛著祖國的長空。
  • 解放軍重獎殲10飛行員,戰機墜毀前零失誤操作畫面曝光
    王建東駕駛的殲10戰機高空遇鳥撞擊,他冷靜處理後跳傘,避免了嚴重的墜機後果。解放軍南部戰區空軍官方微信號「南部空軍」12月9日報導,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在9月組織晝間飛行,王建東駕駛的殲-10戰機實施空中對抗課目練習,戰機起飛上升至高度272.7米時,突然遭遇低空鳥擊、發動機完全停車的緊急情況。
  • 校場:巴基斯坦後,還有哪些國家會採購殲-10戰機?
    此次,我軍派出了4架殲-11BS/BH戰機和4架殲-10C戰機參演。有細心的網友注意到,此番去巴基斯坦參加軍演的4架殲-10C戰鬥機中的一架並沒有刷塗我軍的機徽和機號。因此有人推測,這架殲-10C戰機其實就是「搶先體驗機」。將會在軍演結束後就地交給巴基斯坦空軍測試。如果此事確實,殲-10CE將成為巴基斯坦空軍的第一型三代半戰鬥機,也標誌著我國殲-10系列戰機已經走出國門,衝向了國際軍售市場。
  • 中國航空人用殲-20 數位化技術造全自動口罩機:1 分鐘產 100 只
    IT之家3月12日消息 據央視網報導,為加快口罩生產,中國航空人應用製造殲-10、殲-20飛機的數位化技術,研製出全自動口罩生產機,目前已下線投產。每臺機器可24小時連續工作,1分鐘能產100隻口罩;24臺機器的口罩日產超300萬隻。
  • 殲-10戰機完成使命,不必勉為其難,接力棒交給殲-20
    要知道,當時殲-7戰機的最新改進型殲-7EG,作戰半徑才勉強達到800公裡,載彈量才區區1.5噸;號稱重型戰機的蘇-30,採用了兩臺與殲-10同型的AL-31F發動機,載重量也不夠才8噸。滿載的殲-10C戰機作為一款制空中型戰機,殲-10有先天不足,但並不是殲-10的錯,也不是當年設計師的短視。
  • 國產WS-10「太行」發動機版殲-20已裝備,性能堪比F22
    近日殲-20、殲-10、空警-2000,多型明星戰機集體亮相!新的一年,空軍戰機「組團」為祖國加油鼓勁,帶你全新啟航,追逐夢想!殲-20隱形戰鬥機首架技術驗證機於2011年1月11日中午12時50分左右進行首次升空飛行測試,13時08分成功著陸,歷時18分鐘。
  • 殲11戰機的表現如何,在空戰中主要擔負什麼職責?
    圖為殲11戰機 近日,據媒體報導,為維護領土主權軍方已下決心舉行空中演習,得到命令的大批殲11直撲西部邊境,展開了一場貼近實戰化的軍事演習,期間還出現了多架殲11
  • 殲-20,殲-16與殲-10C合練,看軍事專家是如何評論的
    多架殲-20亮相視頻中,展示了空軍進行實戰訓練的多個視角。大群殲-20的合練,表明了空軍的綜合作戰能力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該報導視頻還首次展示了被稱之為「空中三劍客」的殲-20,殲-16和殲-10C同場起飛進行實戰訓練的片段。根據報導,兩架殲-20,兩架殲-16和一架殲-10C組成了戰鬥編隊。
  • 殲-20贏得全球讚美,可俄羅斯人這次毫不客氣,說的話非常不客氣
    殲-20殲-20的先進性能進一步解密,比如說此前首次海上訓練時進行的反艦攻擊,讓人倍感驚喜。同時解密的也有殲-20研發過程中的艱辛,在7月初,官方媒體也披露了殲-20首次打靶失敗的細節。這也彰顯中國空軍對該戰機的自信。
  • 巴基斯坦計劃採購30架殲10CE,陣風戰機噩夢來臨
    印度媒體的報導9月7日,據印度《歐洲時報》的報導,巴基斯坦方面重啟了殲10CE的談判,預計採購數量將達到30架。印度方面認為,由於印度陣風戰機的服役,巴基斯坦覺得輕型的梟龍BlockIII在面對陣風戰機時無法取得絕對的優勢,因此將採購性能方面有著極大提升的殲10CE戰機形成優勢。
  • 從殲-9到殲-20的50年,以及the next……10年?
    畢竟就連技術難度相比渦扇-6還有所「回滾」、基於現成蘇制發動機研仿改進的渦噴-13,都能讓殲-7Ⅲ的交付往後耽擱了一年;你要說讓渦扇-10能趕上殲-10的試飛定型節點,那真是拍碎胸脯也不敢信。
  • 大批戰機馳援巴基斯坦,殲20準備出國部署?印度空軍企圖收集信號
    巴基斯坦空軍發言人阿西夫·加富爾表示:這次雄鷹聯合演習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雙方會出動包括預警機、電子幹擾機在內的各種軍用飛機,一些巴基斯坦從未接觸過的軍用飛機也將首次在演習中亮相。巴基斯坦空軍會派出幾乎所有的主力戰機參演,包括梟龍多用途戰機、幻影3/5戰鬥轟炸機、ZDK-03預警機、伊爾78加油機。
  • 50年前一款戰機的夭折 卻催生了殲10和殲20
    在中國戰機發展史上,有這麼一款戰機十分特殊,它曾於1964年轟轟烈烈的開展了研發計劃,第三機械部(簡稱"三機部")牽頭成飛和沈飛聯合研發,預定的設計思想是能夠滿足"國土防空"需求,能夠攔截當時對我國土威脅較大的蘇聯圖22M轟炸機和美制B-1B、B-52等系列轟炸機。
  • 外媒評世界最強十大戰機 中國殲10排名驚人
    外媒評世界最強十大戰機 中國殲10排名驚人  根據最新的世界最強十大戰機排名,中國中國殲10排名驚人。據專業十大排名博客網站「TopYaps」消息,世界十大戰機中,F-22的排名無可挑戰,該機是世界上致命打擊性能最好的戰鬥機。另外,出人意料的是中國殲10戰機赫然在榜單。殲-10戰鬥機是中國中航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自主研製的單發動機、輕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採用鴨式布局的的第四代戰鬥機,目前已發展了多種型號。
  • 「光輝」戰機研製36年,花230億美元!印網友:只比殲20差一點點
    印度媒體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正計劃在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和斯裡蘭卡投資建設航空設施,這些設施的重點將是為這些國家裝備的俄制戰機提供維護、保養和大修服務。順便藉此機會推銷其自行設計生產的LCA「光輝」戰機和「樓陀羅」輕型武裝直升機。
  • 殲20首飛時間原來是這個意思!
    這一天,中國航空工業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中國首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四代機殲20首飛成功!這一刻,定格在2011年1月11日下午1時11分。巧合的是,這次首飛,正好在時任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到訪中國幾個小時後。殲20的首飛成功,讓蓋茨記憶猶新,後來他曾坦言,美國情報部門低估了中國研製新一代戰機的能力。
  • 巴基斯坦軍迷如何評價殲10?觀點幾乎一致,想替代F16仍需10年
    巴基斯坦軍迷對殲10C的評價眾所周知,巴基斯坦一直是國產戰機的主要用戶之一,殲6、殲7、梟龍戰機、強5攻擊機、K8教練機都曾在巴基斯坦空軍中效力,而殲10距離首次亮相已經過去了快15年時間,巴基斯坦空軍卻遲遲沒有裝備這款戰機,就連許多巴基斯坦軍迷都發出了疑問
  • 多用途戰機殲-10B,助中國空軍邁向現代化,10年內要生產1000架
    殲-10B是我國服役的第一款三代半戰機,它很榮幸的成為了驗證四代機航電技術的證據,問世之初就受到了世人的廣泛關注。眼見周邊各國紛紛走進了三代半戰機或引入或升級的浪潮之中,幸好殲-10B早早服役,給我國軍事迷平添了幾分底氣。
  • 如何評價殲20?日本人有3種觀點,日本副教授:殲20性能不可輕視
    時間追溯到2011年1月11日,在美國前防長到訪北京數小時前,國防部對外宣布殲20成功實現首次試飛,這令防長本人相當不爽。殲20選擇在2018年春節前正式服役,成了空軍最新銳的空戰利器,並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作了非常精彩的飛行表演(打開內置彈艙、亮出霹靂系列中遠程空空飛彈和近距格鬥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