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英語典故的來源及意思

2021-02-07 外語微記

在閱讀國外報刊或原版書時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英語典故,這些典故單憑字面意思很難猜到其實際含義。在這種情況下,掌握一些英語常用典故知識就顯得非常有必要。英語典故一般來源於寓言、神話、聖經故事、文學人物以及歷史事件,比如Pandora's box(神話),Waterloo(歷史),Forbidden Fruit(聖經故事)等。今天在這裡介紹一些常見的英語典故:


1.來源於寓言、神話以及聖經故事的典故


Achilles' heel


Achilles' heel即阿喀琉斯之踵。它源自希臘英雄阿喀琉斯(Achilles)的故事。傳說他年幼時,母親把他浸在斯提克斯冥河中,使他刀槍不入。由於母親提著他的腳踵,因此他的腳踵沒有沾上河水。後來他因腳踵中箭身亡。Achilles' heel現在常用於指某人或某物的致命缺點(a weak feature that someone or something has that could cause failure or could be attacked)。比如:


(1) I'm trying to lose weight, but ice cream is my Achilles' heel.


(2) A misbehaving minister is regarded as a government's Achilles heel and is expected to resign.


Cassandra


Cassandra是特洛伊國王普裡阿摩斯的女兒卡珊德拉。她被阿波羅賦予預言能力,但她違背諾言欺騙了阿波羅之後,阿波羅將預言變成詛咒,使人們不相信她的預言。現在人們常用Cassandra來指「(尤指不被人理會的)災難預言者」。比如《經濟學人》在關於美國福利制度的文章中有這樣一個句子:


Who will be the Cassandra to warn Americans that their good fortune cannot last forever, and, in the case of welfare reform, to spell out the consequences?


這句話的意思是:誰來當那個不受理會的預言者來提醒美國人他們的好運將止,以及向他們解釋清楚福利改革的後果?


Odyssey


Odyssey源自希臘史詩《奧德賽》,相傳為荷馬所作。史詩描述了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後輾轉十年返回家園的種種經歷。Odyssey常用來指「漫長而驚險的旅程」,比如:


(1) The film follows one man's odyssey to find the mother from whom he was separated at birth.


(2) They departed Texas on a three-year odyssey that took them as far as Japan.


Exodus


Exodus(出埃及記)來自《聖經·舊約》第二卷,講述了古以色列人在摩西帶領下離開埃及,擺脫奴役地位,穿過紅海和荒野以及十誡之事。現在人們用exodus來指「大批人離開(某地)」。比如:


There has been a mass exodus of workers from the villages to the towns.



Narcissism


Narcissism來自那喀索斯(Narcissus)的典故:在希臘神話中,漂亮少年那喀索斯有一次從那耳喀索斯打獵歸來時,在池水中看見了自己俊美的臉。他於是愛上了自己的倒影,無法從池塘邊離開,終於憔悴而死(narcissist一詞也是由此而來,用來指自戀的人)。


新概念英語4課文What every writer wants也提到了這一典故:


I have heard of writers who read nothing but their own books; like adolescents they stand before the mirror, and still cannot fathom the exact outline of the vision before them.


我聽說一些作家,除了自己的書外,別的書一概不讀,猶如希臘神話中那位漂亮的少年,站在鏡前,不能辨認自身的真面目。


作者在這裡用那喀索斯的典故來形容那些除了自己的書,其他什麼都不讀的作家,以此來說明他們的自戀。


A sword of Damocles


這一典故來自於希臘神話。達摩克利斯(Damocles)為西拉克斯元老狄奧尼修斯(Dionysius)的諂媚者,常羨慕帝王的幸福。狄奧尼修斯就宴請達摩克利斯,讓他坐在黃金寶座上,但在他的頭頂用一根頭髮懸掛了一把利劍。達摩克利斯如坐針氈,擔心自己隨時會喪命。現在人們用a sword of Damocles(達摩克利斯之劍)來比喻「隨時可能降臨的危險」。比如:


Government threats to cut the budget by 50% are hanging over the Opera House like a sword of Damocles.



Cat’s Paw


這一說法來自於《伊索寓言》中猴子與貓的故事。一隻猴子和一隻貓外出遊玩時發現一堆火堆中有燒好的慄子。猴子想吃慄子又怕燒到自己,於是哄騙貓去取慄子。等到貓把慄子取出來後猴子轉身就把它們吃光,貓白忙活了一場。後來人們用cat's paw來喻指「為人火中取慄的人,被人利用的工具」。舉個例子:


The liberal elite of the BBC constantly refer to immigration from Poland because they are using the Polish community as a cat's paw to try to tackle the thorny issue of mass unchecked immigration into our country. (The Daily Telegraph)


Cry Wolf


Cry Wolf來自於《伊索寓言》中「狼來了」的故事,人們常用cry wolf來指「發假警報,散布不實消息」。比如韋氏詞典例句:


News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warned not to cry wolf. If people hear too many warnings that turn out to be nothing, they won't listen to the important warnings when they come.


Phoenix


Phoenix是古代傳說中的不死鳥,這種鳥在阿拉伯沙漠中生存500到600年,然後在柴堆上自焚並從灰燼中重生,開始另一個生命輪迴。現在人們用rise like a phoenix from the ashes來指「如鳳凰般重生,浴火重生」。比如:


The town was bombed but was then rebuilt and rose from the ashes like a phoenix.


Apple of Discord


這一典故源自希臘神話故事。在珀琉斯和忒彌斯的婚禮上一隻金蘋果引發了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的爭吵,並最終引發了歷時十年的特洛伊戰爭。現在人們常用an apple of discord來指「不和的原因,爭鬥的根源」。


2.來源於文學人物的典故


Cinderella 


Cinderella源自歐洲傳統童話故事《灰姑娘》。美麗的灰姑娘(Cinderella)受兩個醜陋的姐姐虐待,被迫白幹所有活兒,直至後來才遇上了白馬王子並與之締結良緣。Cinderella一詞也用來指「被忽視的人或事物」,比如下面這條《經濟學人》例句:


In the decade-and-a-half between 1964 and 1980 a group of oddball academics from Britain and America did something quite remarkable. From the unpromising material of natural history, long seen as the Cinderella of biological science, they fashioned an ideology as powerful and transformative as any philosophy or religion before it.


long seen as the Cinderella of biological science即「(博物學)長久以來在生物科學中一直不受重視」。


Don Quixote


Don Quixote /ˌdɒn ˈkwɪksət/(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傳奇故事中的主人公。他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騎士,做出了種種與時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結果四處碰壁。現在人們用Don Quixote來喻指「堂吉訶德式人物」,即不切實際的胡亂打報不平的理想主義者。


Frankenstein


Frankenstein源自瑪麗·雪萊的小說《科學怪人》。小說中科學家弗蘭肯斯坦用屍體部位拼成並復活了一個怪物。該怪物起先對人充滿了感激之情,後來它要求給予人的種種權力,當它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便心生怨恨。它殺害了弗蘭肯斯坦的妻子和弟弟,弗蘭肯斯坦悲憤至極,決心除掉這個怪物。他追捕怪物一直到了北極圈,但不幸在冰天雪地中喪生,怪物也隨後在北極自焚,結束了一切。人們常用Frankenstein來指「毀滅或危害其創造者的事物」。比如:


In arming the dictator, the US was creating a Frankenstein who would threaten their influence in the region.


Rip van Winkle


Rip van Winkle是華盛頓•歐文所著《見聞札記》中的一短篇故事主人公,他在卡茨基爾山沉睡了20年,醒來後發現世界完全變了。現在人們用Rip van Winkle來指「對世界變化之大感到驚訝的人」。


3.來自歷史事件的典故


Bite the bullet 


這一短語最早出現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在那個時代醫療條件很差,醫生在戰場上救治傷員時為了緩解傷員的疼痛,就讓他們咬住子彈頭。後來美國有多位總統引用了這一短語,使其為大眾所知。現在人們用bite the bullet來指「咬緊牙關應付(困難之事)」。比如:


I wasn't happy with the way my career was going so I decided to bite the bullet and look for another job.


Deep Throat


1972年揭露水門事件(Watergate)的《華盛頓郵報》記者Bob Woodward以及Carl Bernstein曾用Deep Throat(深喉)作為向他們提供情報的官員代號,以此來對該官員的信息進行保密。現在人們用deep throat來指「(對本機構中隱秘或非法活動的)匿名舉報者」,另一個近義的說法是whistle-blower


除了上面介紹的這些短語,還有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典故,比如Uncle Sam(山姆大叔),skeleton in the cupboard(櫃中骷髏),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馬)等,各位同學平時在閱讀中可以多留意積累。




相關焦點

  • 鹹豬手是什麼意思?「鹹豬手」的典故來源?
    本文目錄:1、「鹹豬手」是什麼意思?2、遭遇鹹豬手怎麼辦?3、「鹹豬手」的典故來源4、「鹹豬手」的犯罪案例5、如何識別色狼?6、「鹹豬手」為何「剁」不掉?7、色狼何其多,遇到別沉默!「鹹」,來自粵語「鹹濕」,在粵語俚語中以「鹹濕」表示「下流、好色」的意思。「豬手」前面加上「鹹」,成為「鹹豬手」後就成了被動的「性騷擾」。又指猥瑣男子或女子的色狼動作,比如說襲胸、摸臀等。後來其含義慢慢演變為罵人的意思——抽水(也就是吃人「豆腐」的色狼),是粵語的俗語,也具有「性騷擾」的意思,在一些娛樂周刊上聽到的比較多。
  • 小議英語典故性成語的來源與漢譯
    小議英語典故性成語的來源與漢譯[ 2006-03-12 20:33 ] 所謂典故性成語,指的是出自歷史事件、寓言、神話、傳說等一類的成語。其特點是源遠流長,富含較濃厚的民族色彩,廣為民間使用,約定俗成。如果說多以詞、詞組、句子形式出現是語言的結構特徵,那麼作為語言一分支的典故性成語多以詞組形式而很少以句子形式出現。它雖然結構簡單,但內容豐富,意義精深。
  • 英語中的典故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旅遊英語>正文英語中的典故 2012-12-24 16:14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 梗是什麼意思?梗的來源出處是哪裡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梗最新資訊 > 正文 梗是什麼意思?梗的來源出處是哪裡 梗這個詞,在網際網路中十分常見,各種各種的事物都可能延伸出「梗」,那麼這個梗的來源和出處是哪裡呢,我們來一起看下。
  • 翻譯技巧 | 畫龍點睛的英語典故翻譯
    英語典故翻譯的恰當與否對整個譯文的優劣有相當大的影響,恰當的解釋會使語言生輝,文章的文採增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忠實翻譯是指譯文中儘量忠實於原文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和所採用的表達方式,這種方法注重在譯文中保留英語典故的比喻、形象及地方色彩等因素,並力圖在譯文中再現原文的內容。
  • 乾貨|英語典故譯法總結
    英語典故翻譯的恰當與否對整個譯文的優劣有相當大的影響,恰當的解釋會使語言生輝,文章的文採增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 英語知識 | 常見英語典故來自哪裡?
    在閱讀國外報刊或原版書時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英語典故,
  • 有哪些常見英語典故?
    在閱讀國外報刊或原版書時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英語典故,這些典故單憑字面意思很難猜到其實際含義。
  • 流行語:成語的來源與漢譯
    英語中有較好的成語出自某些作品,有的是原封未動的摘引,有的是節縮而成。如wash one's hands of a thing,可譯為"洗手不幹……;與……斷絕關係"。出自《馬太福音》,猶太巡撫彼拉多主持審判耶穌,由於他判定耶穌無罪,一些猶太人不服,因此他當眾宣布洗耳恭聽手辭職並交出了耶穌,以示自己與此案無關。
  • 英語典故 | The Sword of Damocles
    人們常用這一典故來比喻隨時可能發生的潛在危機。例句:The students' next goal is to be enrolled in a university.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like a sword of Damocles.這些學生的下一個目標便是考上大學。
  • 《文心雕龍》是什麼意思,原來其中包含典故
    有一些古籍的名字很有意思,不僅言簡意賅而且還透著典雅蘊藉之美。大部分文化典籍的名稱很好理解,比如六朝著作《詩品》,一看就是知道是分析品鑑詩歌的作品。還有一小部分典籍的名稱理解起來就有些費解了,比如《文心雕龍》。很多人都搞不懂,文心和雕龍有什麼關心?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詞組合成書名,到底應該如何翻譯這個書名呢?
  • 英語單詞:abacus是什麼意思?abacus的來源是什麼?abacus例句
    從下圖的釋義常用度看來,這一層的意思使用較少,只需了解即可。算盤的英語對應名稱為拉丁語 abacus,而拉丁語又源自古希臘語 abax,其原本意思為「計算數目用的板子」。相傳古代希臘人等很早就學會了使用表面覆蓋有細沙的平板來進行書寫、畫圖和計算,尤其是在教育中供學生使用。
  • 成語「侯門似海」是什麼意思,背後的歷史典故讀懂,才會恍然大悟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很多成語,在寫作的的時候運用一些成語,也會提高我們文章的檔次。有很多成語我們耳熟能詳,但是也有一些生僻的成語,我們卻並不知道它們的意思。其實冷門成語也很有意思,只要我們讀懂背後的歷史典故,就可以熟練應用成語。今天的大話成語,我們來講2個成語,分別是戶限為穿和侯門似海,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看懂了典故,你就會豁然開朗。
  • 什麼是歷史典故,抱雞養竹你知道什麼意思麼
    典故,顧名思義就是古書中的經典故事。它是濃縮的歷史,每一個典故的背後都有一段激動人心、引人思索的歷史故事。典故是一滴水,映射著大千世界。大到治國安邦,小到處事為人,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在一個個簡短的典故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 英語典故:把人家踢上樓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典故:把人家踢上樓 2010-03-03 17:29 來源:新東方英語論壇 作者:   把人家踢上樓
  • 典故翻譯∣ 畫龍點睛的翻譯技巧
    英語典故翻譯的恰當與否對整個譯文的優劣有相當大的影響,恰當的解釋會使語言生輝,文章的文採增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忠實翻譯是指譯文中儘量忠實於原文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和所採用的表達方式,這種方法注重在譯文中保留英語典故的比喻、形象及地方色彩等因素,並力圖在譯文中再現原文的內容。
  • 英語典故 | Pandora's box
    每個上帝貢獻一些優點使她更完美。金星給了她的美貌,水星給了她信念,阿波羅給了她音樂,等等。萬神給她禮物,銀色的衣服和一個繡花的面紗,一個奇蹟,明亮的盛開的鮮花和花環的黃金冠冕。因為他們給叫她潘多拉,這意味著所有的禮物。
  • 關於基督教的一些最基本的英語知識
    關於基督教的一些最基本的英語知識我們國家是個無神教國家,再加上幾十年前人的思想有點兒「左」,這使得許多人把宗教知識和宗教信仰混為一談
  • 古語中,常用的顧影自憐一詞是什麼意思,又是怎樣的典故?
    但由於時間的推移,時代的變遷,詞語其中的含義,通常都是發生著一些改變。就是我們說的「古今異義」。順應著時代的潮流發展,我們發現了現代社會也是逐漸創造發明了一些所謂的網絡用語,在古時候,這些詞彙不存在,在今後的時代發展裡,也許它們也會被賦予上其他的一些含義。
  • 300多個美式俚語諺語典故,讓你的英語更加地道準確!(附資源)
    2020-11-25 13:07:34 來源: 安可媽媽在英國 舉報